推荐无锡城市综合管廊.docx
- 文档编号:25955594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68.03KB
推荐无锡城市综合管廊.docx
《推荐无锡城市综合管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无锡城市综合管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无锡城市综合管廊
发展对策研究
祝付玲王曦
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地面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市政管线,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施,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
由于综合管廊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节约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突出优点,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无锡市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管廊工程,为城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但是从现实看,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还尚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故本文对我市综合管廊发展作分析研究,供决策参考。
一、发展综合管廊的必然性
1、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要求。
随着近年来的跨越式扩张发展,无锡逐渐形成了“1+1+3”的中心城空间结构。
未来无锡市需要通过集约发展、精明增长不断充实城市发展内涵,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
而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决定城市发展集约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的综合管廊便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优点。
规划建设高水平的综合管廊是无锡市城市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必然要求。
2、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的要求。
综合管廊具有一次规划建设、长期反复使用的优点,可以减少城市道路开挖、延长市政管线寿命,又能避免多种管线交叉施工产生的矛盾,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因此,规划建设综合管廊是建设绿色、低碳、生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要求。
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尤其是市政管线直埋占用的浅层地下空间更加宝贵。
而现有管线规划建设模式,各类管线在平面和竖向上相互交叉,管线单位各自为政,由此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
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通过将各类管线集约化的容纳,为城市的发展节约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4、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要求。
防范城市基础设施的次生灾害是城市综合防灾的重要内容。
由于综合管廊自身结构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可有效减小和避免廊内管线受到的外力损害;而且综合管廊能够对廊内管线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灾害发生时可及时切断燃气、电力等次生灾害源,减小和避免城市基础设施产生的次生灾害。
综合管廊对城市市政管线基础设施的保护,为灾后迅速有效的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支持灾后重建具有显著的作用。
规划建设综合管廊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市综合防灾的能力。
二、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无锡市已经作出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它不仅起点高,而且建设速度快,效果十分显著,其中有二个综合管廊系统的建设十分成功。
一是太湖新城综合管廊系统。
太湖新城是无锡市规划的城市新中心。
根据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通过对用地、管线等相关规划的研究分析,太湖新城规划了呈卧“E”型布局的综合管廊系统,其中规划立德道、信成道、清源路建设双仓综合管廊,规划瑞景道、大通路建设单仓电力综合管廊(见表1),共约16.5千米;另规划清源路北侧设综合管廊控制中心1处。
目前,太湖新城的综合管廊已相继建成,正逐步投入使用,发挥综合效益。
通过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仅高压线路入地设置一项,就为太湖新城节约土地约60公顷(注:
按照220kv高压线走廊宽度40米,1lOkv高压线走廊宽度25米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
无锡高铁商务区是无锡东部的中心区、现代化的综合新城,具有区域功能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高铁商务区规划先锋路建设双仓综合管廊(见表2),全长约1.72千米;另结合高铁商务区规划的地下车行环廊系统共建控制中心1处。
先锋路综合管廊已基本建成,与高铁商务区同步投入使用。
先锋路综合管廊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减少了工程建设投资,节约了城市地下空间,强化了城市基础管理,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无锡市近年来的综合管廊建设,起点高、速度快,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的同时,节约了城市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改善了城市综合环境。
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综合管廊的建设投资巨大,管理成本高昂。
综合管廊虽然拥有众多的优点,但是工程投资巨大。
综合管廊的土建费用较传统的管线直埋敷设约高出1—2倍。
另外,综合管廊正常运营必须配置的消防、通风、照明、监控等附属系统也需要较大的投资,附属系统的运行还将产生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以太湖新城综合管廊为例,单仓形式的综合管廊土建费用单价约为2000万元/千米,双仓形式的综合管廊土建费用单价约为3000万元/千米;附属系统单价约为1000万元/千米,附属系统运行管理维护费用约为每年10—15万元/千米。
巨大的建设投资和高昂的运营管理成本都将成为制约综合管廊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模式单一,不可持续。
综合管廊巨大的前期建设投资和高昂的后期运营成本使得社会资本难以或不愿参与投资。
根据相关研究,国内已建和在建的综合管廊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财政来筹措建设资金的,后期运营中又较少采取收费方式筹集资金,而主要由财政来保证综合管廊的运营,即主要采用“政府投资财政运营、管线单位免费使用”的运作模式。
目前无锡市采用的就是政府投资的建设模式。
政府财政的支持对于综合管廊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巨大建设投资,不断增长的运行管理维护费用,将会使得单一的政府财政支持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单一、不可持续的投资建设模式日益成为综合管廊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3、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政策模糊、不确定。
目前,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一般采用的是政府投资模式,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成本来源却未最终确定。
如果采用对入廊管线单位收取费用的方式,则可为综合管廊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确定如何收费、收费标准、是否满足投资回报和运营管理维护基本费用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尚难解决,这将成为未来综合管廊能否稳定运营的主要问题。
4、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尚不明确。
综合管廊的巨大建设投资和高昂运营成本决定了未来综合管廊的大规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政府财政支持发展模式,而综合管廊的发展模式涉及到是否收费、如何收费、政府财政是否介入、政府财政如何介入、制定相应配套法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取决于对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
作为一种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廊是定位于纯公共物品,还是定位于准公共物品,决定了综合管廊的配套法规体系、投资建设模式、收费定价政策、乃至系统规划设计等各个方面。
综合管廊的发展定位是影响综合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5、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计有待优化完善。
从综合管廊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已实施的无锡市综合管廊规划主要存在着网络规划有待完善、纳入管线类型较少、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建设周期、实施难度、运营安全性等因素的制约而产生。
部分综合管廊的工程设计中存在着通风口、投料口、人员出入口等特殊构造设置于地面,对城市景观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
有待优化完善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是影响综合管廊发展的技术因素。
三、无锡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
综合管廊的定位是决定综合管廊发展政策的最根本依据,应尽快明确综合管廊的社会物品定位。
综合管廊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基础设施,之所以称其特殊,是因为它不属于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中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而是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公用事业提供一种公共性和基础性服务的设施。
根据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个基本特征,可知综合管廊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属于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可依靠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式支持其发展,而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综合管廊,除了可依靠公共财政支出提供外,还可通过合约委托、授权经营和优惠扶持(包括资助与补贴)、市场配置等多种方式提供。
从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的定位,可基本明确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制定综合管廊发展政策的基础。
(二)完善综合管廊发展的配套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与综合管廊相关的法规不完善,综合管廊合理收费无法可依,影响了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
无锡市可借鉴国内外的立法经验,结合各地综合管廊投资建设管理的实际,尽快制定完善综合管廊收费的配套法规。
1、通过立法确定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
明确各项权属和各项资金来源,制定综合管廊有偿使用的基本标准和指导性原则,规范政府财政给予综合管廊管理者和管线单位的各项补贴、资助、补偿,强化综合管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积极鼓励管线纳入管廊,保障综合管廊综合效益的发挥。
2、通过完善补充城市规划管理、地下空间权属等相关法规。
对违反城市规划不进入管廊的管线单位强化惩戒、严格执法,提高管线单位的违法成本;或通过向管线单位征收“道路使用费”等地下空间权属费用,提高管线单位的直接敷设管线的建设成本,促进市政管线积极参与管廊建设。
(三)建立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收费定价机制决定着项目运营期间的现金流,而现金流制约着项目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及投资回收期等关键指标,虽然综合管廊是准公共物品,项目财务评价不是决定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唯一评判标准,但收费定价机制仍旧是影响综合管廊项目投融资模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没有相应的收费机制,在当前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中,除财政直接投资外,政府常常以城市建设配套费、土地批租费等名义来筹措建设和运营资金。
这事实只是财务上的一种处理方法,本质上还是政府投资建设,由财政来保证综合管廊的运营。
至于目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较多的BT模式与传统的财政直接投资模式相比,实际只是支付方式上的发生变化,本质上仍然是政府财政投资。
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转变的今天,现有的以单纯财政出资为主的综合管廊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规模快速增长的综合管廊建设形势。
因此,改革现有投资方式,建立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投融资模式就成为综合管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综合管廊政策立法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基础设施体制改革的深化,利用综合管廊收费的配套政策,以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为基础,灵活运用BOT、TOT、ABS、PFI、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逐步拓宽包括管线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断加大财政融资方式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的比重,逐渐形成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是综合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
(四)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收费定价机制
收费定价机制不仅影响综合管廊的投融资模式,而且对入廊管线规划方案、建设时序和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综合管廊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收费定价机制是实现综合管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合管廊不收费,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出资,既存在效率低下的隐患,也由于给政府财政带来的沉重包袱而不可持续,以综合管廊边际成本(即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定价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损失也必须依靠政府补贴的方式解决,同样会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再者考虑了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管廊平均成本(即固定资产折旧与日常维护管理费用之和)定价虽然可以使综合管廊管理者不致亏损,但是平均成本定价既面临因管线单位入廊意愿下降而带来的可行性降低,又面临在强制入廊情况下社会福利受损的矛盾之中。
因此,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既不能是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定价,也不能是私人物品的平均成本定价,而应该是类似拉姆赛定价法的、兼顾考虑多种因素的定价方法。
综合管廊的收费定价标准既要体现统一标准的公平性要求,又要反映不同类型管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既要提高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社会效益;既要考虑综合管廊管理者和管线单位的利益诉求,又要保障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总之,综合管廊收费中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方法,收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应以保障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相关各方的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匹配为最终评判标准。
(五)加强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综合管廊的规划与设计决定着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使用效果和各项效益的发挥,未来无锡市应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加强综合管廊的设施规划与工程设计的研究。
(1)结合城市规划更新,不断完善网络规划。
结合城市各级规划的更新调整,在规划各个阶段,结合最新的城市用地和市政管线的(下转第51页)(上接第35页)规划条件,提前规划研究城市综合管廊网络规划,为规划预控与管理提供基础。
(2)改进管廊整体设计,扩大收纳管线类型。
在深入研究各类管线特点、明确收纳各类管线具体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城市市政管线规划,改进综合管廊的网络规划、平面和横断面规划设计等整体规划设计,扩大收纳管线的类型。
(3)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减少地下空间冲突。
尽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统筹考虑地铁、地下隧道、综合管廊、地下车行系统、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街等各类城市地下设施的规划建设,尽量满足各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活动的需求,指导涉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城市各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减少由于地下空间冲突而导致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4)美化管廊地面景观。
通过城市景观、绿化等设计,合理处理综合管廊出入口的地面景观问题。
(作者单位:
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探索
低碳绿色城市
规划建设及管理
——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冯晓星
一、引言
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市区南部,紧邻太湖水域,距离老城中心约10公里。
太湖新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地理特征,四面环水,内部还有三百多条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太湖新城东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5公里,通过环太湖高速公路能便捷地联系沪宁高速公路,通过多条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能畅达市区其它各个功能区域,交通十分便利。
2002年修编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总用地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太湖新城规划定位为新的城市中心,功能上集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娱乐、休闲居住、科教研发于一体,规划未来可容纳的居住人口约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
经过近5年的规划研究,太湖新城总体用地布局基本稳定,核心区功能布局和路网结构基本确定。
2007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式开始全面推进太湖新城建设。
在三年时间里,累计建设了约120公里长的城市主次干道、300多公顷的公共绿地,以及若干个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载休。
这三年间的规划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全覆盖,深化了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细化了三纵三横绿化主轴线的设计方案,确定了会展、剧院等重大公共设施的概念方案。
2009年下半年起,太湖新城启动了低碳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在规划编制、建设推进、制度完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二、太湖新城低碳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
太湖新城在实践低碳绿色城市时有两个范围,一个是150平方公里整个太湖新城范围,计划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城市;另一个是位于太湖新城南部2.4平方公里的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是太湖新城实践低碳绿色城市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一)生态城规划建设背景
1、审时度势,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协调和谐、生态良性循环,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无锡太湖新城作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规划建设的新城区,必然要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打造宜居天堂和生态标杆。
2、保护环境,推进无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无锡因太湖而生,因太湖而美,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是衡量无锡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直观表征;治理环境、净化水体和空气、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无锡作为国内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城市,目前正面临城市快速扩张的压力和传统工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能否突破传统模式,率先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决定了无锡未来能否在有限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条件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环境改善的根本保证,而低碳绿色城市则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编制生态规划
太湖新城规划之初,就始终坚持将生态理念作为贯穿新城建设的重要主线,严格按照规范确保生态高标准,其中绿地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04平方米,均超过国家生态城市、国家风景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绿化建设标准。
这些传统规划的编制为太湖新城启动生态城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生态城启动之初,仍是以规划编制为抓手,从概念规划到法定规划,实现了生态理念与技术措施的结合。
1、编制概念规划。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在参考借鉴瑞典汉默比湖城、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国内外生态城(社区)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太湖新城和中瑞低碳生态城两个层面的生态概念规划,重点在于提出生态规划理念与思路。
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的生态规划咨询报告,从生态角度对传统规划进行了审视和反思,对用地布局提出了优化方案;研究提出了循环资源、生态建设、低碳经济、绿色交通四大生态战略,提出了太湖新城宏观生态指标体系框架,并对核心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论证。
中瑞低碳生态城概念规划,提出了有瑞典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案,并借鉴瑞典生态建设经验,从城市功能和管理、绿色交通、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景观环境和建筑七个方面提出了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框架,初步研究了生态指标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方法。
2、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
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涉及城市空间形态的要素进行控制引导。
而2010年上半年开展的太湖新城1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更新工作,则是立足于落实生态概念规划的先进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划管理依据。
中瑞低碳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体现了该区域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从促进绿色交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入手,对原规划提出了优化调整方案;从土地管理、建筑管理、地下空间利用、交通管理、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服务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强制性控制指标和引导内容,并纳入到所有地块的图则中。
随后开展的太湖新城其它10个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新,优化完善了社区配套设施布局;根据再生水利用、垃圾处理等生态要求,对市政管线规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市政、环保规划专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在图则中增加了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生态控制指标及引导内容。
(三)制定建设标准
太湖新城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实践案例及无锡市各类创建指标,针对150平方公里和2.4平方公里两个范围,制定了两套指标体系和实施导则。
生态指标体系是落实生态战略的重要载体,它决定了生态城建设的水平和标准。
实施导则是对指标体系的细化分解说明,并提出实施措施的建议。
《无锡太湖新城一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研究制定了6大类、33小类共62项指标。
这些指标涉及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指标数值考虑了太湖新城部分已建成的实际情况,取值适中。
城市功能方面,注重紧凑布局、复合功能、适宜的街坊尺度和完善可达的配套设施;绿色交通方面,倡导低碳出行方式、加入公交线网密度、优化站点布局、打造富有特色的滨水慢行系统;资源与能源利用方面,结合无锡的自然条件及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能,推广再生水利用和雨水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方面,保护原有水网格局,加大公共绿地的排氧和碳汇能力,打造适宜风速的城市微气候;绿色建筑方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提升设计节能标准至65%。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及实施导则》研究制定了7大类共47项指标。
较之150平方公里的规划指标体系,中瑞低碳生态城的指标体系更加突出对建设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再生水利用、垃圾收集系统、直饮水、严格控制热岛效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起到示范和先导作用。
(四)完善配套政策法规
1、出台政府文件。
生态城建设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各单位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并扎实地落实到城市管理和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中。
2010年10月,为全面推动低碳绿色行动,无锡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总动员,并根据生态指标体系的要求颁发了《关于加快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将生态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内容分解到政府各个责任部门。
2、开展立法工作。
《无锡生态城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已列入无锡市政府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针对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低碳绿色城市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论证,适时明确立法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保障功能。
3、加强社会宣传。
发动全民参与,构建生态文明,大力推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化转变,将培育生态理念纳入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启动和推进建设
1、生态城启动仪式和授牌。
2010年7月3日,中瑞低碳生态城签约奠基仪式在太湖新城成功举行。
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授予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牌子。
无锡市政府与瑞典王国环境部签订了《中瑞低碳生态城合作备忘录》,瑞典王国授予中瑞低碳生态城“中瑞合作示范项目”牌子。
2、近期建设项目。
结合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内的在建道路,研究生态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渗透路面、初期雨水净化技术等。
市政管线建设方面,铺设再生水管线,研究再生水入户的可行性及卫生保障措施;铺设直饮水管线,研究管网内水循环净化问题;在中瑞低碳生态城范围内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研究运营维护模式。
在太湖新城范围内推出若干个附带生态条件的住宅、商业、办公地块,探索生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为后续的生态城建设提供参考;大力推进中瑞低碳生态城内低碳展示中心、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项目建设,将之建设成为低碳绿色建筑的标杆。
3、规划实施管理。
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规划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研究附带生态条件的规划地块及设计要点,在复杂的指标体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需要强制控制的指标纳入地块设计要点;其次要完善审批前置条件,研究在审查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环节需要增加的预审内容,如对于住宅区需要建设单位提供热岛效应分析报告等等;第三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区域性生态基础设施(如集中式能源站)的布点规划及服务范围,了解相关生态技术,协调好能源建筑(构筑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第四是积极参与低碳生态方面的技术研讨、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发挥规划统筹协调作用。
三、太湖新城在低碳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低碳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规划目前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既有的部分国外生态区建设案例的数据,由于城市规模、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很难直接应用到我市的生态城(区)规划建设中。
对于科研院所、设计咨询公司提出的指标数值,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进行考量;对于在建或已建的项目,也没有完善的跟踪监督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指标体系对特定地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实践检验。
(二)统筹协调的规划管理
1、法定规划中选取的指标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作为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是落实生态指标体系的重要平台。
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关注空间控制要素,而低碳绿色方面更多涉及的是技术措施。
例如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率、可再生能源比例、、绿化树种选择等由其它政府部门主管的内容是否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无锡 城市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