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docx
- 文档编号:25955351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19KB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docx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作者:
佚名
时间:
2008-8-2
浏览量:
物业管理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质量管理的四个过程
、质量检验阶段:
上世纪初,质量管理重点在检验,这对大量流水作业生产方式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早期的质量管理行为,由美国人泰勒提出。
即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重视产品实现的“检验试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0世纪30年代美国休哈特教授将数理统计应用于质量控制,这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强质量控制的预见性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对生产过程即对“生产制造”阶段,通过做控制图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控制阶段:
1961年由美国质量管理
专家费根鲍姆在着作中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控制的指导思想是,对产品质量控制单凭事后检验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首次提出了要建立一个从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到生产的质量体系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质量控制还提出质量管理要持续改进,包括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如统计技术等。
“TQc”是一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但不是“规范”,它对全球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大贡献,现在仍在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称之为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开始实施,1978年引入中国。
4、质量管理体系阶段:
随着世界各国贸易的逐步发展,为解决各国之间在产品生产制造上有一个严格、公认的质量管理标准,在质量管理中,进入了质量管理体系阶段,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由以上四个阶段可以看出,国际上在质量管理方面,经历了一个由“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
二、ISo9000标准的产生
任何标准都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ISo9000族标准的诞生同样如此。
、贸易国际化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根本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严格,而这种质量又必须考虑与价格相一致。
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个方面。
价格竞争是指出口国以低于国际同类商品的价格排挤竞争对手,扩大本国商品销路。
但是低价销售办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有关法律的制裁。
70年代以后,非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质量、包装、花色品种等成为贸易成交的首要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范围的以质量保证评价为核心的贸易交流活动广泛展开。
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首先要有产品质量的保证条件,即质量保证是第一位的,在合作生产时,需方往往采用质量保证标准对合作伙伴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评价,促使供方开展外部质量保证活动,适当情况下,才能使需方有充分信心建立合作关系。
此外,需方在采购产品时,要对供方所进行的产品检验和试验结果及供方组织内的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这两方面取得可靠证据,如果证据可信,才有充分的信心采购其产品。
因此,随着各国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日益增加,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对生产方内部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价已成为贸易交往和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前提,并且随着贸易交往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已成为了各国的迫切要求。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开始大量研究质量管理国际化的问题,以使不同的国家、企业之间在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和贸易往来上,在质量方面具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同遵守的规范。
70年代末,许多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发布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作为贸易交往供需双方评价的依据和遵守的准则。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消费者在采购产品时所表现出的预期是非常具体的——希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款式新颖、质量好,否则,企业所生产的产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作者:
佚名
时间:
2008-8-2
浏览量:
品在市场上将不受欢迎,形成滞销。
在供需双方就产品供货达成协议时,特别是对那些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的产品,需方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得到质量稳定的产品,不仅要向供方提出产品质量要求,而且还十分注重供方对影响产品质量方面的在管理、技术、人员等因素的控制能力,如果上述因素达不到需方规定的要求,需方将放弃与供方的合作。
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质量信誉,占领市场,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从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入手,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以达到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目的。
企业为了获得用户的信任,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也不得不重视实施外部质量的保证。
2、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ISo9000族标准产生的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结构和品种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用户仅仅靠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已很难判断产品质量的优劣,而许多现代产品一旦某些环节失控,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同时,在现代化生产和销售的系统中,产品往往是许多生产厂商和若干个生产组织共同研制的成果,因而,一旦发生产品责任事故,消费者将很难找到对产品质量应负相关责任的组织。
由于上述原因,早在30年代,人们就形成了“产品责任的概念”——由于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存在着缺陷而造成了消费者或第三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由生产者或销售者负责赔偿的一种法律责任。
1936年初,美国纽约成立了“消费者联盟”,这是最早的消费者组织。
消费者要求从法律上保护其利益。
60年代以来,产品责任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国家制订了产品责任法。
美国1967年设置了国家产品安全委员会,1972年制订并发布了《消费者产品安全法》。
欧洲理事会于1977年1月27日颁布了《涉及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公约》。
欧洲经济共同体颁布了《产品责任指令》。
法国、比利时、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于1973年10月2日签订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海牙公约。
这三项产品责任法都是关于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而追究责任的法律规定,是国际社会三项最重要的责任法。
80年代以来,消费者强大的力量迫使制造厂商考虑消费者利益,承担产品责任。
一些国家在处理产品责任问题时,也逐渐从根据合同法处理向侵权法转化,由过失责任原则向无过失责任原则转化。
以侵权责任诉讼来处理产品责任问题,为顾客利益和社会安全免受新技术的影响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护。
同时,顾客也已不再满足供方一般的担保——因为卖方所承担的产品责任仅仅是在解决事后赔偿问题,而人们更关心的却是要得到一个长期稳定的产品。
于是,就提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实际需要。
产品的质量要求是由技术标准来体现的,对于现代产品而言,由于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仅仅对产成品按技术标准加以验证是显然不够的,因为当技术标准和生产方的组织体系不完善时,标准本身就已不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始终达到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加强管理和实施监督,要求生产方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提供能够充分说明质量符合要求的客观证据。
这些质量保证活动需要一定的费用。
但是,对于不少现代产品,尤其是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如果发生故障和失效,它所造成的损失,对顾客来说是相当巨大的。
因而顾客宁愿承担由于生产方提出质量体系要求所增加的费用,以求得安全可靠的产品,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从企业角度来看,为了避免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巨额赔款,企业宁可“先花少量的钱,来避免今后赔偿更多的钱”。
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加强质量管理,注重质量保证活动,以便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并在追究责任时,能够提出足够的证据为自己辩护。
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信誉,加强竞争力,还向权威机构申请对其质量体系进行认证。
这就发展形成了ISo9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客观条件。
3、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功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民用质量保证标准,是在军工采购标准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得到惊人的提高,产品质量已不能仅靠检验去把关,有不少质量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
另外,新的军事装备大量增加,除了进行试验和验证程序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如在一场战争中武器质量好与坏起着决定的作用,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可能酿成大灾难,甚至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和政权的失落,各国政府深感军品质量的重要性,要真正保证产品质量,就需要对生产厂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在采购军品时,不但提出产品特性要求,并且要提出对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这样才能使政府有相当大的把握,足够的信心,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作者:
佚名
时间:
2008-8-2
浏览量:
充足的证据,认为采购的物资能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1959年,美国政府率先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文件。
该文件要求军品承制企业“应在实现合同要求的所有领域和过程中充分保证质量”。
同时还要求承制企业根据标准文件编制本企业的实施细则——质量手册。
在质量保证实践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于1963年、1981年、1985年先后3次分别对mIL-G-9858A作了补充和修订,使之更趋于完善。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还发布了mII-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作为生产一般武器的质量保证标准文件。
此外还制订了mIL-HDBR-50《承包商质量大纲评定》和mII-HDBR-51《承包商检验系统评定》,作为前述两个标准的补充,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标准文件。
70年代以后,军品生产中质量保证活动的成功经验很快传播到了民品生产的领域。
同时,由于广泛开展了质量保证活动,事故频次逐渐下降,一直降到最低程度。
美国质量保证活动的成功经验,很快被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所借鉴。
英国于1979年发布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加拿大于1979年制订、并于1985年修订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
同时,世界各国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都非常重视质量政策的制订,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增强国力、改善国际经济地位的途径之一。
英国政府于80年代发布了《一个全国性的质量战略》,把质量作为产品竞争的最重要的非价格因素,到80年代末,英国政府用于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方面的投资每年达150万~200万英镑,有力地推进了质量运动。
50年代初,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1951年设置了戴明奖和实施奖,1960年开始举办“质量月”活动,并开展全面管理活动,1969年设置了质量管理奖,开展全民质量教育。
在短短50年的时间里,坚持质量立国、质量立厂的指导思想,从战后一片废墟中崛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德国、日本等国产品的严峻挑战,由此美国政府意识到“美国若想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获得质量领域领导地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
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的10月为“质量月”——其口号是“质量第一”。
另外,英国、法国、挪威、瑞典、加拿大、瑞士、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政府也都先后颁布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的政策。
所有这些质量保证活动以及各国实施质量保证国家标准的成功经验实际上都为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可靠的实践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SO9000 标准 产生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