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docx
- 文档编号:25954477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43.48KB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docx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
企业管理概论的复习笔记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是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私营企业:
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3.第三方物流:
是指专业从事物流的中介组织按照和约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期限内,为制造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4.企业组织形式:
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5.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某种具有战略性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6.虚拟企业:
指为了实现某种市场机会,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拥有实现该机会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
7.企业集团:
它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
二。
选择题参考资料
1.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企业划分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2.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3。
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
简单综合型、简单专业化企业、多元专业化企业、跨行业综合型企业。
4.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
传统技术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
5.企业系统结构包括:
产品、人、财、物、信息
6.按财产构成划分的企业组织形式:
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7.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划分:
单厂型企业,总厂型企业、专业公司。
8.按企业外部社会联系划分:
联合公司、企业联合体、战略联盟。
9.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0.企业集团的种类;产品辐射型、多元符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出口导向型。
11.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股份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
三,简单题
1.企业系统特征?
(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2.建立战略联盟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联盟的各方应该各自具备某种竞争优势,且优势之间具有互补性。
(2)联盟各方的规模与实力应大体相当。
(3)联盟伙伴之间的战略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
(4)注重联盟伙伴之间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协调能力。
3企业集团具有哪些特征?
(1)具备一个势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它有独立财产、有法人地位,有资金、技术、产品和市场营销实力,能统一规划集团的投资活动。
(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原来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产权关系模糊;投资主题单一;企业资产呆滞;政企职责不分;经济效益不佳。
(2)因此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必然,主要表现为:
国有企业产权清晰;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分散国有资产的风险;是产权流动变为现实;促使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职能:
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所作的理论概括。
2.控制职能:
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计划进行,或者改变和调整计划,已达到预期目的的管理活动。
3.系统是指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综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
选择题参考
1.企业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控制、指挥、用人
2.控制职能按业务内容划分:
生产作业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库存控制、资金控制。
3.基层管理的内容:
工序管理、物流管理、环境管理、规范化管理、职工自主管理、基层组织管理。
4.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5.系统论中人造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6.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行政、教育、法律、经济
7.企业管理理论呈现新趋势:
人本化、整体化、战略化、网络化。
8.按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划分,企业管理可划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9.控制过程包括:
拟定标准、衡量成果、发现偏差、纠正偏差。
三。
简单题参考
1.简述企业管理二重性产生的原因?
答:
企业之所以具有二重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过程。
生产过程要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必须执行两个方面的职能:
(1)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
(2)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缺一不可,这两种职能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这样,企业管理就具有二重性。
2.企业有哪些任务?
(1)必须把经济上取得成就放在首位。
(2)要使各项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
(3)履行社会责任。
四。
论述管理二重性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
(1)所谓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合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2)管理二重性产生的原因:
企业之所以具有二重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互相作用的统一过程。
生产过程要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必须执行两个方面的职能:
(1)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
(2)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缺一不可,这两种职能互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这样,企业管理就具有二重性。
(3)指导意义:
学习掌握二重性原理,是我们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中的科学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研究、总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理论武器,因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就是说既要正确对待西方国家企业管理的经验,又要充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用,这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章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法人治理结构:
是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彼此既分离、制约又相互联结、协调的原则,在企业高层组织设置权力机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互相制衡、互相协调关系的一种企业领导制度。
2.股东大会:
是一种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同时又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
3.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它是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择产生的由董事所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
4.学习型组织:
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根本特征,对顾客负责的组织系统。
二。
选择题参考
1.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班子、监事会.
2.经营管理者内部约束机制:
公司章程、合同约束、组织结构约束。
3.外部约束:
法律、市场机制、社会约束.
4.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任务目标原则、指挥统一原则、专业分工与协作、有效管理幅度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精简机构原则。
5.组织设计的依据:
经营战略、技术特点、企业规模、外部环境。
6.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直线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模拟分权结构、矩阵结构。
7.网络型结果的四种基本类型:
内部网络、垂直网络、市场间网络、机会网络。
8.学习型组织的五个修炼: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9.发展型组织领导行为应遵守的原则;个人义务原则、信任原则、保护员工原则、员工自尊原则、绩效伙伴原则、组织提高绩效原则、有效沟通原则、组织连续性原则、全盘考虑原则、组织隶属原则。
10.组织变革的外因;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革命、经济的全球化。
11.组织变革的内因:
企业战略的变化、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自身的缺限。
12.组织变革的方向:
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
三,简单题
1.简述董事会的职权?
(1)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作报告,执行股东会决议、决定。
(2)决定公司的战略经营计划,拟定投资方案,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而连续的检查评价。
(3)提出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及弥补亏损方案。
(4)制定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方案,以及公司增减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5)拟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方案。
(6)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提名,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并决定他们的报酬。
(7)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2.说明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务目标原则、指挥统一原则、专业分工与协作、有效管理幅度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精简机构原则。
3.组织变革的总趋势:
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
4.怎么样才能成为学习型组织?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5.简述矩阵性结构的优缺点:
矩阵结构是直线职能和事业部制的结合,它的主要特点是既又按职能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有按工程和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纵横结合,形如矩阵。
优点:
(1)灵活性、适应性强。
(2)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协作配合。
(3)每个工作人员的整体观念得到加强,有利于小组任务的完成
缺点:
(1)稳定性差。
(2)机构比较臃肿,用人较多,管理费用较高。
五。
论述题
1.试述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建立什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答:
为了充分利用职能经理人的专业才能,同时又规范其行为,必须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和约束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有约束没有激励,经营者就不会积极去努力工作,相反,没有约束只有激励,机会主义将是激励机制扭曲,因此激励约束分为两个方面:
(1)报酬机制包括经济利益、个人价值实现、社会荣誉等。
(2)约束机制分内部约束:
公司章程约束、合同约束、组织结构约束;外部约束:
法律约束、市场机制约束、社会约束。
2.说明如何实施企业流程再造?
答:
(1)分析原有的流程。
(2)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
(3)采取综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企业再造。
(4)高层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方式。
(5)强大人力资源支持。
(6)企业文化的变革和调整。
(7)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再造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章企业文化建设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文化:
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2.企业精神:
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境界,是对企业原有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中积极因素加以提炼、整合、提升而成。
3.经营管理风格:
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在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经营方针、管理风格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
4.企业风气:
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共同的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二.选择题参考
1。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深层文化、中层文化、表层文化.
2.制度文化内容包括:
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企业风俗。
3.企业文化的特征:
隐形性、潜移性、可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4.企业文化的功能:
导向、约束、激励、凝聚、辐射。
5.根据企业的性质,企业文化类型:
攻坚型文化、强人型文化、过程型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
6.企业文化的发展的趋势:
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
7.企业深层文化包括:
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经营管理风格、企业风气、企业道德。
三。
简答题
1.说明企业文化的特点:
隐形性、潜移性、可塑性、继承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2.企业文化形成机制的主要环节?
(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2)企业文化发端于少数领袖任务和先进分子的倡导示范。
(3)企业文化必须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范。
(4)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3.简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点?
(1)指导思想相同,都是重视人的因素,从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入手,调动人的积极性。
(2)目的相似,都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3)工作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从企业实际出发、民主劝说、典型示范等。
(4)工作主体相同,党政工团都要抓,而且都要发动群众才能做好。
四。
论述题参考。
1.试述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
(2)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塑造企业文化。
(3)根据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4)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关键作用。
(5)共同参与和知识共享。
(6)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巩固企业文化。
2.论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系统的思想教育:
a.党的基本路线;b.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国内国际形式教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厂规厂纪;围绕企业改革;先进模范事迹教育;根据每个员工的具体思想情况而进行的个别教育。
:
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
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
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的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结构工资制:
是以结构工资为基本形式,以劳动报酬同岗位与贡献挂钩浮动为基本原则的工资制度,是我过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比较普遍采用、效果教好的工资制度。
4.按劳分配原则:
是指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5.浮动工资制:
把员工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等结合在一起,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员工劳动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动工资计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二。
选择题参考
1.人力资源具有的特点:
能动性;可激励性;时效性;再生性;差异性;社会性。
2.职务说明的具体内容:
职务名称;工作内容与程序;工作条件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职业条件。
3.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使用;考核;激励;调整;培训。
4.职务评价方法有:
排列法;因素计总法;因素比较法。
5.企业员工可划分为:
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学徒工;服务人员;其他人员。
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经验估计法;统计预测法;工作研究预测法。
7.员工供求之间可能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员工富余;员工不足;结构性失衡。
8.激励理论包括:
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改造型激励理论。
9.精神激励三个方面:
领导的言行;给予机会;企业文化。
10.招聘计划包括:
招聘时间;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任职资格;招聘途经;招聘方式;招聘预算。
11。
人员使用的原则:
实现组织目标;人尽其才;提高组织士气。
12.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按劳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13.结构工资制:
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年功工资;奖励工资。
14.常用的奖金形式:
综合奖;单项奖;超额奖;其他奖金形式。
三,简单题1.简述人力资源的特点?
答:
能动性;可激励性;时效性;再生性;差异性;社会性。
2.职务分析的作用?
答:
(1)职务分析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职务分析为人员招聘和选择确立了基本标准;(3)职务分析是进行人员评价、考核和晋升的依据;(4)职务分析可以帮助确定人员培训的方向。
(5)职务分析有利于组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三个层次?
答: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2)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3)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4.人员培训的意义?
答:
(1)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手段。
(2)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3)培训是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4)培训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
5.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
答:
物质利益原则;按劳分配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6.企业建立工资分配制度要求?
答:
(1)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实行员工收入能高能低。
(2)体现不同形态的劳动,建立起以工资为主体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在内的,科学完备的工资制度。
(3)把工资制度做为一种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它的各种作用。
(4)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
四.论述题1.论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答:
(1)管理的视角
(2)工作性质(3)管理重点(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2.论述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1)组织各部门进行职务分析、职务说明书的编制;
(2)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岗位设置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3)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
(4)负责工资方案的制度、实施和修订。
(5)协助各部门办理人员招聘、聘用及解聘手续,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劳动关系的管理。
(6)负责企业日常劳动纪律及考勤管理。
(7)组织企业日常考核及年终考核工作。
(8)组织企业员工培训工作。
(9)协助各部门办理员工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等人事手续,负责管理企业员工档案。
(10)负责企业各项目保险、福利制度的办理。
第六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EnterprisestratagemmanagementOverview)
一.名词解释
1.经营战略:
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谋求企业生产和不断发展所做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职能战略:
是为了保证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单位战略的实现,运用各种专业的职能,是企业发展经营活动更加有效的适应内外环境的要求所制定的长远性谋划与方略。
3.战略思想:
是指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
它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对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总和。
4.战略控制是指在战略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按战略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采用的不断评审实际工作,将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信息与计划目标比较,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的活动。
二.选择题参考
1.经营战略的特点:
全局性;长远性;竞合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
2.安索夫提出的是:
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
3.安德鲁斯的战略设计理论和目标战略理论。
4.钱德勒的战略平衡理论与战略组织理论。
5.德鲁克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理论。
6.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是:
行业中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资源的供应者、产品的购买者。
7.经营战略深化期的有关理论:
战略同盟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战略再造理论、知识经营战略理论。
8.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体系:
总体经营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
9.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体系:
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战略对策。
10.战略管理的特点:
全程性、未来性、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高层性。
11.企业战略家具备的基本素质:
品德高尚,志向高远、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心理健康,个性优异、足智多谋,能力超群、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12.组建企业战略领导班子遵循的原则:
选择首要领导原则、首要领导组阁原则、能力匹配优化组合原则、合作,和谐原则。
13.安索父提出的与环境风险度相对应的战略管理模式包括:
保守稳定型、效率反应型、营销先导型、战略探索型、开拓创造型。
14.核心能力的特点;延展性、增值性、独特性。
三.简答题
1.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
(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5)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限制越来越多。
(6)产业结构的调整.
2.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重要性?
(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
(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
(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3.简述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
(1)形成战略思想。
(2)进行环境调查。
(3)拟订、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
(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
4.简述经营战略的控制过程?
(1)确定控制标准。
(2)检查实施,衡量成效,寻找偏差。
(3)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4)继续实施,完成战略目标。
四.论述题?
1。
论述经营战略决策的地位和重要性?
答: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前途命运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1)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
(2)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
(3)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第七章企业战略环境调研2007-06-07更新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内部环境:
也叫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情况.
2.战略环境综合分析:
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
3.波士顿矩阵法:
是指将需求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标准并形成矩阵图形,然后对企业的经营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方法.
4.企业外部环境:
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物质资源等环境.
5.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
此方法是利用企业内外部环境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原理,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用十字图表对照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思路。
二.选择题参考
1.政治环境分析包括国内政局分析、国际政局分析、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2.经济环境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育情况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分析、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包括;社会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
4.竞争状况分析:
竞争对手总体情况的调查、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的调查、.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
5.企业一般情况调研包括:
领导者素质和职工素质分析、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企业管理素质分析、企业技术素质分析、企业生产条件分析、企业营销情况分析、企业财务,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企业资源供应分析、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6.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包括:
产品竞争能力分析、技术开发能力分析、生产能力分析、市场营销能力分析、产品获利能力分析。
7.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企业内外环境对照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麦肯锡规阵法。
8.波士顿矩阵法的四个区是:
明星区、野猫区、瘦狗区、现金牛区。
三.简答题
1.简述企业内部环境一般情况调研的内容?
答:
根据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和经营计划的要求,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领导者素质与职工素质分析。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管理 概论 复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