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docx
- 文档编号:25954249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20.44KB
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docx
《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学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十二)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受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人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俄罗斯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人口问题。
如表示意俄罗斯2015~2018年人口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总人口(百万人)
自然增长率(%)
性别比
2015
146.3
0.022
86
2016
146.5
-0.002
86
2017
146.8
-0.093
87
2018
146.9
-0.153
86
(注:
性别比通常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
近年来,俄罗斯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
A.出生率升高B.死亡率降低C.经济水平高D.接纳移民多
2、造成俄罗斯性别比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史上多次战争B.生育观念影响C.男性人口外迁D.新生人口偏少
3、针对人口问题,俄罗斯未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树立男女平等观念B.吸引国外男性迁入
C.禁止胎儿性别鉴定D.鼓励职工提前退休
4、2019年11月25日,江苏南京迎来了第一场小雪。
如图为南京市11月20~30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与25日相比,26日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强冷空气影响②融雪消耗热量③地面辐射强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导致该地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
A.寒潮B.气旋C.冷锋D.准静止锋
6、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如图为黄山径流试验区等流时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以等流时线为界,①段支流较②段支流( )
A.结冰期长B.河床宽C.流量大D.流速快
7、图中甲线最可能是( )
A.山脊线B.山谷线C.断层线D.等高线
8、土壤湿度是联系地气相互作用的关键量之一。
受天气变化影响,降雪后积雪的消融过程必然会引起土壤湿度的变化。
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特征不同。
如图示意2017年初新疆塔里木盆地某监测点土壤湿度日际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推测下列四个土壤深度中,湿度变化最小的是( )
A.15cmB.20cmC.30cmD.50cm
9、据图推测1月份该地积雪状况是( )
A.持续积雪B.持续融雪C.先积后融D.先融后积
10、图示阶段的天气特征是( )
A.由雪转晴,日均气温逐渐回升B.经历暴雪,日均气温波动刷烈
C.由晴转雪,气温日较差逐渐缩小D.持续睛天,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
11、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
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如图)。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
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
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下题。
污水易在河涌内迁回往复,主要由于( )
A.潮汐涨落的影响B.流域降水集中
C.城区地形起伏小D.河涌纵横交错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无花果在我国为小众水果,以塔里木盆地西缘阿图什地区品质最优。
无花果植株喜暖湿、喜光、不耐寒、较耐干旱,鲜果保鲜期极短。
四川盆地中部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以个体经营为主,产业发展缓慢。
2012年开始,该县推行农业“BOT”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经营,实现“生产一销售”一体化,租期满后再将土地和农作物移交给农户。
采用该模式后威远无花果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
如图为威远区域图。
(1)和阿图什相比,说明威远种植无花果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2012年前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3)分析农业“BOT”模式对加快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的作用。
(4)试为威远无花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措施。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有机物。
由于植物主要存在于陆地上,且木质素具有明显的抗降解性质,因此木质素可以定量的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
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目前在工业的利用率低,解决其降解问题后,未来将在堆肥、新型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沉积物,水下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咐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
如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mg有机碳中木质素含量空间分布。
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
(1)说明越南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
(2)简述图示区域从岸向海的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原因。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试分析其原因。
(4)说明木质素运用前景广泛的理由。
14、云南天然竹林类型和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是世界竹类植物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中国的“民族竹文化之乡”。
竹文化既是云南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竹文化生态旅游是将竹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它把竹林的生态环境和竹文化的内涵融为一体,涵盖观光、求知、体验、娱乐、商贸、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
以弘扬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为主题,设计具有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
15、如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
据图可知,近年来,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降低,并且俄罗斯现在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所以人口出生率低,故A错。
死亡率低,死亡率再降低可能性小,B错误。
俄罗斯经济发达,人们生育意愿低,人口增长速度较慢,故C错误;
近年来,俄罗斯总人口增长的原因是接纳移民多,故D对。
故选:
D。
本题考查人口变化的知识,影响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净迁入率可以用来衡量人口的机械增长。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思维分析的能力,需将人口的变化与影响人口的因素结合起来分析,才能解决问题。
2、【答案】A
【解析】解:
历史上,俄罗斯经历多次战争,许多男人死在了战场上,造成俄罗斯性别比严重失衡,故A对。
生育观念影响和新生人口偏少不会影响性别比,故BD错;
迁移的人口的不一定是男性人口,故C错。
故选:
A。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性别比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战争、婚姻生育观、文化观念、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人口的知识,通过俄罗斯人口的性别比分析影响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思维分析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
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调并不是男女观念造成的,AC错误。
吸引国外男性迁入,可缓解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B正确。
俄罗斯劳动力不足,职工提前退休会加剧劳动力不足的状况,D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解决措施的知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的措施为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为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人口的知识,通过俄罗斯的人口变化展开设问,需将人口的变化与人口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提出人口措施。
4、【答案】A
【解析】解:
结合分析可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降低,融雪消耗热量,①②正确;地面覆盖着雪,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地面辐射弱,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③④错。
故选:
A。
结合题意可知,江苏南京迎来了第一场小雪,应该为冷锋影响形成。
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晴朗。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关键是结合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解析】解:
据图可知,江苏此次降雪还伴随着气温下降的天气,并且发生于冬春季节,故为冷空气南下,为冷锋系统过境导致。
故选:
C。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它是南下冷空气的先头部队,是影响中国的最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尤甚。
冬季每隔几天就有一股冷空气从中国的西北、华北侵入内陆。
冷锋过境时,会伴有偏北风加大,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有时会造成雨雪天气,夏季甚至会造成暴雨,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以后,当地将转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变得晴朗。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天气系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需要掌握冷锋过境的天气特点。
6、【答案】D
【解析】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区为黄山地区,纬度低,海拔不高,冬季气温不低,无结冰期,排除A。
图中显示,①段支流位于上游,②段支流位于下游,上游河水流速快,下蚀为主,河床较窄,排除B。
①段支流位于上游,流域较小,流量较小,②段支流位于下游,支流较多,流域较大,流量较大,排除河水流速快,下蚀为主,河床较窄,排除C。
根据等流时线疏密可以看出,与②段支流相比,①段支流3小时流程较长,说明流速快,D符合题意。
故选:
D。
读材料可知,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位特征,难度一般。
解题关键是理解等流时线相关原理,并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A
【解析】解:
图中虚线L是流域边界,一般是水系的分水岭,作为流域边界的主要是山脊线,D对。
等高线、交通线、山谷线都不能作用流域边界,A、B、C错。
故选:
A。
根据材料信息,了解等流时线的含义。
用时越长,说明越靠近河流源头。
河道延伸方向与等流时线延伸方向大致垂直。
由此判断河流流向。
流域边界一般是河流水系的分水岭,是山脊线。
本题以黄山径流试验区等流时线为背景,考查了甲线的属性,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等值线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8、【答案】D
【解析】解:
由图可知,随着土准深度的增加,土壤湿度变化减小,故可推测土壤越深,湿度变化越小。
故选: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土壤湿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规律。
本题考查土壤湿度与土壤深度的关系,关键是折线图的判读技巧,根据图中的信息即可解答。
9、【答案】C
【解析】解:
根据图中土壤湿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1月中上旬土壤湿度比较稳定,说明此时气温低主要以积雪为主,中下旬土壤湿度明显增加,表明因为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从而使得土壤湿度增加。
所以C正确。
故选:
C。
本题考查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生物使土壤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
在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植物,它们依靠水中分解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得以生长同时分泌大量产物对岩石进行风化。
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土壤特征(孔隙度、容重、渗透性能等)、植被状况、人为活动都可能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
本题以土壤湿度为背景,考查土壤发育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掌握天气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10、【答案】A
【解析】解:
根据图中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可推断该阶段早期气温低,1月中下旬开始气温回升,积雪开始融化。
所以该阶段的天气特征为先降雪,然后由雪转晴,气温回升。
所以A正确。
故选:
A。
土壤湿度是指土壤中的含水量。
含水量的大小与降水量、蒸发量和植被的需水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
降水量越小、气温越高、风力越大。
蒸发量越大,土壤湿度越低。
本题以土壤湿度为背景,考查天气与土壤湿度变化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气变化对于水分的影响以及土壤湿度的影响因素。
11、【答案】A
【解析】解:
据材料中“河涌是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分析可知,“河涌”主要是指“支流”,污水在“支流”中“往复”。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一般每日涨落两次。
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涨潮下游干流河水流入支流,落潮时支流水汇入干流,从而导致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
A正确。
根据上图可知,城区地形北部发育多条河流,地势较高,南部河道密集、河道较宽,地势较低,城区地势起伏大,C错误。
污水易在河涌内迁回往复跟降水集中和河涌纵横交错关系较小,所以BD错;故选:
A。
潮汐能是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
它与天体引力有关,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的吸引力和热能是形成潮汐能的来源。
潮汐能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能量。
本题以广州城区部分河涌为背景,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12、【答案】解:
(1)阿图什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威远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沛,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北侧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受寒潮影响小。
(2)由题意可知,无花果为小众水果,市场需求量小,鲜果保鲜期极短不便于保存和运输,威远县无花果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以个体经营为主,技术落后市场规模小,产业发展缓慢。
(3)“BOT”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经营,实现“生产一销售”一体化,租期满后再将土地和农作物移交给农户。
因此可以由企业集中土地种植无花果,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有利于公司统一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保证无花果品质。
从无花果的生产管理、再到市场推广、销售、运输等都可以统一品牌运营,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农产品品质、农产品的深加工、品牌推广、储存和运输销售等方面考虑。
如无花果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广告宣传,打造知名品牌;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提高无花果品质;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高无花果的保鲜期,防止运输损伤等措施。
故答案为:
(1)和阿图什相比,威远降水丰富,气候湿润;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位于盆地内部,受冷空气影响小,低温冻害少;
(2)无花果为小众水果,市场需求小;交通较落后,外运困难;鲜果保鲜期短,保存困难;个体经营为主,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产量少)。
(3)集中种植,利于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保证产品质量;生产一销售一体化便于建立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4)延长产业链,实现无花果深加工;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水果;加大技术投入,重视产品保鲜。
【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
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
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
土壤:
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
水源:
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
政策:
起鼓励或限制作用。
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威远种植无花果有利气候条件是:
和阿图什相比,威远降水丰富,气候湿润;纬度较低,冬季气温高;位于盆地内部,受冷空气影响小,低温冻害少。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13、【答案】解:
(1)越南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是雨季时,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多;木质素吸附于泥沙之上,雨季时随泥沙沉积于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逐渐富积,含量增多。
(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从岸向海的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原因是在河口处,流水的搬运作用减弱,大的砂粒先沉积,小的砂粒后沉积,由岸向海,砂粒由大到小;因砂粒越大,吸附的本质素越少,故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其原因是红河流域气候炎热多雨。
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新鲜的植物碎屑被流水携带搬运,在河口处形成水下沉积物。
(4)木质素运用前景广泛的理由是木质家分布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可应用的领域广泛目前利用率低,未来发展空间大。
故答案为:
(1)雨季时,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多;木质素吸附于泥沙之上,雨季时随泥沙沉积于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逐渐富积,含量增多。
(2)在河口处,流水的搬运作用减弱,大的砂粒先沉积,小的砂粒后沉积,由岸向海,砂粒由大到小;因砂粒越大,吸附的本质素越少,故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
(3)红河流域气候炎热多雨。
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新鲜的植物碎屑被流水携带搬运,在河口处形成水下沉积物。
(4)木质家分布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可应用的领域广泛目前利用率低,未来发展空间大。
【解析】
(1)越南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围绕外力作用展开分析。
(2)图示区域从岸向海的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原因从沉积顺序、吸附的本质素多少进行分析。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其原因从气候、植物的更新、河流的搬运等角度进行分析。
(4)木质素运用前景广泛的理由从分布、可再生、应用领域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解:
少数民族风情对游客吸引力较大,可以举行以“竹”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可以建立竹文化展览馆,弘扬“竹”文化;建立“竹”题公园,建设“竹”餐厅,酒店;为增强游客体验感可以开发游竹林,做竹篮等活动;多制作有关“竹”的纪念品,提升经济效益;开设“竹”摄影路线,满足不同群体的摄影需求。
故答案为:
在代表性景观建立主题式公园,在住宿、餐饮等多角度凸显“竹”主题;建立竹文化展览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体验式项目,如探险、野营、采笋、学做简易竹艺品等,增强游客体验感;开发徒步线路,满足摄影、户外研学等不同群体需求;建立竹艺品旅游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解析】主要从设立主题公园,文化展览馆,体验式项目,开发以竹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弘扬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为背景,设计具有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难度中等,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特色项目设计。
15、【答案】解:
六大名泉是当地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水源受到污染,进而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品质.泉水因埋藏于地下,自然更新速度慢,且人工净化困难;另外因其涉及区域范围广,需要区域联动共同治理,这都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故答案为:
危害:
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
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解析】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区域环境问题防治,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等考点的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十二 辽宁省 滨海 实验 中学 学年 地理 模拟 试题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