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95304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536.05KB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限时训练12 小粒子与大宇宙
(时间:
20分钟)
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2.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D.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3.(2019·黄石中考)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D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
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
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
5.(2019·无锡中考)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B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6.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
A)
B)
C)
D)
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
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
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
D.九仙山雾凇玉树琼花
7.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C
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
8.如图,图a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图b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C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次重大变革。
日心说的提出者是B
A.古希腊的克劳迪·托勒玫
B.波兰的尼古拉·哥白尼
C.意大利的伽利略·伽利雷
D.英国的艾萨克·牛顿
10.(2019·苏州中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11.(2019·百色中考一模)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这是扩散现象;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12.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扩散(或分子的热运动)现象,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3.(2019·江西中考)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热运动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4.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着原子核运动,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在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分子、α粒子等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寸最小的是夸克。
15.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从其排列方式上我们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很强(选填“很强”“较强”或“微弱”)的作用力,如果我们用更先进的仪器去研究金原子,发现金原子有(选填“有”或“没有”)进一步的结构。
16.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B(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30nm。
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8.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选填“引力”或“斥力”)。
若注射器内吸入的是一段空气,用手堵住注射嘴,用力向内推活塞,也感觉到很困难,这一现象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
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就相当于行星。
限时训练13 温度与物态变化
(时间:
20分钟)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C
A.33℃B.35℃C.37℃D.39℃
2.日常生活中常使用水银体温计,对于它的认识及使用,正确的是C
A.50℃以下的温水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温度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使用前要甩几下,否则可能测不准
D.任何角度都可以看清读数
3.(2019·百色中考一模)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B
4.(2019·凉山州中考)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D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5.(百色中考)如图所示,能用来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D
6.(2019·贵港中考)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C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7.(2019·黄石中考)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A.冬季清晨草地上出现霜是一种凝华现象
B.冰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要上升
C.水在任何情况下沸点都是100℃
D.升华都是迅速先熔化再汽化的过程
8.(2019·孝感中考)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9.(2019·荆门中考)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10.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1.(2015·百色中考)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在烈日当空下的海边砂石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
12.(2017·百色中考)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
霜的形成是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过程中要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百色中考)秋天的早晨,太阳出来后,环绕在山顶上的雾不久就消失了,这是因为雾发生了汽化(或蒸发)现象;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棒包装纸上往往结着一层“白粉”,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现象。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像中可以看得出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是6min。
15.(2016·百色中考)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此时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2kg,则实验中0~3min内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3J。
若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烧杯中的水吸收,则至少要消耗0.45×10-3kg酒精。
[c水=4.2×103J/(kg·℃),q酒精=3.7×107J/kg]
1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使物质均匀受热。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2℃。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
该物质在CD(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限时训练14 内能与热机
(时间:
30分钟)
1.(2019·成都中考)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
)
B.食品放入冰箱)
)
D.反复弯折铁丝)
3.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沙石相比具有较大的C
A.密度B.内能C.比热容D.质量
4.(田阳实中二模改编)以下情景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5.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使热机效率大于1
B.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
C.四冲程汽油机有两个冲程是对外做功的
D.热机不属于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6.(2019·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的能量的极少部分
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
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
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8.(2019·仙桃中考)下列关于热机、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汽油机、柴油机都有火花塞和喷油嘴这两个关键部件
B.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kg/J
C.柴油机工作的效率是35%,说明它工作时柴油燃烧释放的能量65%转化为有用功
D.四冲程内燃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9.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
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0.(2019·威海中考)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6.4×105J的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
[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11.(2019·德阳中考)用天然气烧水,水烧沸腾时,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然气把3kg的水从20℃加热至刚沸腾时,水吸收了1.008×106J的热量。
[c水=4.2×103J/(kg·℃)]
12.(2019·铜仁中考)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98℃;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8.4×104J。
[c水=4.2×103J/(kg·℃)]
13.(2019·荆门中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现要将20kg的水从16℃加热到50℃,如果使用效率为85%的电热水器,需要耗电0.93kW·h;如果使用热效率为80%的天然气热水器,需要消耗0.11m3天然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的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g。
[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科学研究表明:
1g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J的热量。
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到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g,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解:
(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0.1kg×(100℃-20℃)=3.36×104J。
(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酒精m酒精=3.0×107J/kg×3×10-3kg=9×104J,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η=
×100%=
×100%≈37.3%。
(3)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Q=2.26×103J/g×5g=1.13×104J。
15.(百色田阳实中模拟)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种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h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
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热水器5h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3)热水器的效率η。
(4)若改用煤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
(煤的热值q=2.9×107J/kg,假设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解: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00kg×(40℃-20℃)=8.4×106J。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4.2×106J/h×5h=2.1×107J。
(3)热水器的效率η=
×100%=
×100%=40%。
(4)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Q放=Q吸=8.4×106J,由Q放=mq可得:
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
=
≈0.29kg。
限时训练15 了解电路
(时间:
30分钟)
1.(HK九P60图片改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2.(2019·长春中考)甲、乙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A
A.一定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小灯泡L1和L2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下列关于该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B.电压表不能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取下L1时,L2可以发光
D.只断开开关S2时,电压表有示数
4.(2019·长沙中考)下列操作能使右图中的小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的是D
A.闭合开关S1、S2和S3
B.只闭合开关S1和S2
C.只闭合开关S2和S3
D.只闭合开关S3
5.(2019·通辽中考)有一种电动烤地瓜机,将地瓜放在托盘上,盖上锅盖相当于闭合开关S1,托盘旋转,再将温控开关S2闭合,开始加热;若只闭合开关S2,则不能加热。
下图中
是托盘电动机,R是加热电阻,对其内部电路设计合理的是B
6.(2019·百色中考一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穿毛料衣服容易脏,因为穿在身上的毛料衣服因摩擦而带上了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容易脏。
7.如图1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1.76A,通过灯L2的电流是0.44A。
8.(2019·郴州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一根支在铁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带负电。
吸管之所以带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得到(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添加两根导线,要求:
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10.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1,L1、L2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L2,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L2与灯座接触不良(选填“L1灯丝断了”“L2灯丝断了”“L1短路”或“L2与灯座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S换接到L1和L2之间、L1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1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
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易将电路中右侧的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动。
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L2(选填“干路”或“L2”)的电流,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小易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电流表的示数I/A
L1所在的支路
0.30
L2所在的支路
0.20
干路
0.50
(4)根据表中信息,若灯泡L1的电阻大小为10Ω,则电路的总电阻为6Ω。
12.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压表V1、V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6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A,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
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则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解:
(1)据图可知,由于电压表相当于断路,所以该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即L1、L2是串联的,电压表V1并联在L1两端,所以测量的是L1两端电压,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6V;V2并联在L2两端,所以测量的是L2两端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U2=U-U1=9V-6V=3V。
(2)L1、L2是串联的,已知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A,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A,电流表示数为0.5A。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此时电压表V2与L2并联后再与电压表V1串联,由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并联部分的总电阻比L2的电阻还小,而电压表V1的电阻比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大得多,则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几乎为0,电压表V1分得的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为9V,电压表V2的示数为0V。
限时训练16 探究电路
(时间:
45分钟)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增大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变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A1、A2为实验室用电流表(接线柱上标有“-”“0.6”“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使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1∶4
B.通过R0与R1的电流之比为4∶1
C.R0与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4
D.R0与R1的阻值之比为4∶1
4.(2019·铜仁中考)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流过电路中的电流。
5.(2019·安徽中考)如图为电阻A和B的I-U图像。
若将A、B串联接入某电源两端,则闭合开关后,它们两端的电压UA、UB之比是1∶2;若将A、B并联接入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测得干路电流为0.6A,则电源电压是2V。
(第5题图)
(第6题图)
6.(2019·绵阳中考改编)如图所示,灯泡L1和L2(灯泡中只要有电流就能发光)相同,电源电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且保持不变,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电路中L1变暗(选填“变亮”或“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两个标有“5Ω 1A”和“10Ω 0.6A”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等效电阻为15Ω,电源电压最多为9V;若将它们并联,干路电流最大是1.5A。
8.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30Ω,R2=60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科版 九年级 物理 单元 步测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