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5941658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80KB
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docx
《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学位论文
前言
随着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拉开了旅游这个朝阳产业的历史舞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现代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人文旅游有着很大的欲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得各地人文旅游得到迅速发展,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运城拥有许多珍贵而古老的历史遗迹以及关公等历史名人,这样优秀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是,在近年来的开发与保护这些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能更好的将运城的人文旅游品牌发展众大,保护古老人文景点的宣传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关于运城的人文旅游资源,对于发展运城旅游品牌提出了几点建议。
摘要
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古称河东,历史悠久,名人荟萃,自古即被誉为文化之邦和文明之乡,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论文将重点研究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文旅游资源运城开发与研究
Abstract
IslocatedinthemiddlereachesoftheYellowRiverinYunchengCity,hasalonghistory,celebritygalaxythatisknownastheancientcultureandcivilizationoftheruralstate,withrichtourismresourcesinthehumanities.ThispaperwillfocusonthehumanitiesYunchengtourismresources,thedevelopmentofthestatusquo,thedevelopmentoftheproblemsencounteredandcopingstrategies.
Keyword:
HumanitiestouristresourcesYunchengDevelopmentandresearch
目录
摘要
1.人文旅游概念……………………………………………………………………..1
1.1人文资源特点………………………………………………………………..1
2.运城旅游发展现状…………………………………………………………………2
2.1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3
2.2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3
2.3旅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3.
2.4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3
2.5旅游业贡献率明显提升………………………………………………………3
3.运城人文旅游发展现状……………………………………………………………4
3.1运城市海外客源旅游市场分析………………………………………………4
3.2运城市国内客源旅游市场分析………………………………….4
4.运城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容……………………………………………5
5.运城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5
5.1运城名人众多文化底蕴深厚…………………………………..6
5.2运城文化名人知名度高,影响深远……………………………6
5.3运城名人遗迹多、分布广……………………………………..7
5.4风味特产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9
6.运城人文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9
7.运城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对策……………………………………..10
7.1开发建设人文广场………………………………………………10
7.2开发研制人文旅游商品………………………………………….10
7.3开发、推出特色人文旅游专线,形成规模效应,进行产品包装,搞好“组合营销”………………………………………………………..11
7.4大力吸引海外侨胞投资开发…………………………………11
7.5深度开发,打造特色品牌…………………………………….11
7.6加大宣传,吸引游客………………………………………….14
7.7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回头客”……………………………...14
7.8强调社区参与,维护居民利益……………………………………..15
7.9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相关立法建设…………………………………15
总结…………………………………………………………………………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运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外出旅游的欲望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旅游热的势头,开发与研究当地的旅游资源也成为重点。
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运城拥有许多珍贵而古老的历史遗迹以及关公等历史名人,这样优秀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了使运城的旅游业更上一层楼,在此特研究其人文旅游资源,以应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
随着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拉开了旅游这个朝阳产业的历史舞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现代旅游已经初具规模,旅游产品按产品性质划分:
生态观光型、文化观赏型,购物型、综合型。
根据中国民意调查网对于旅游者出游动机的调查,抽取样本量为127个,其中有22.8%的旅游者希望能够去人文景观,去自然景观的旅游者为39.3%,两都想去的为37.7%。
可见人文旅游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人文旅游有着很大的欲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得各地人文旅游得到迅速发展,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人文旅游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旅游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理想的旅游的目的地,不仅要使游人达到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要在旅游中增长知识,增加阅历。
可以说,人文旅游的开发建设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人文旅游,是旅游者以了解旅游地的人文景观为主要目的旅游,主要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艺术的产物,如历史古遗址、历史纪念地、历史名城、历史文物、古建筑、古墓群、古寺塔等,以及新老技艺、名食等人文资源。
人文旅游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整个旅游业,它的大力发展造就了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地位,分析和研究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
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的集中反映,既含有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包括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
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人文景物,文化传统,体育娱乐和饮食购物。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为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的特点。
1、人为性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人为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科技、生产方式、文学艺术等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发展史的载体,是研究人类发展史的主要资料。
2、时代性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此,人文旅游资源的产生与它的时代有关,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水平、生产能力、审美标准和道德风范。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的性质、风格和建筑方式是不同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3、民族性。
人文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特征,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区别。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各民族都形成有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绘画雕塑、建筑形式、民族工艺、集市贸易、服饰饮食、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信仰、待客礼仪等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地域性。
受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人文旅游资源地域色彩明显,如以传统民居为例,南北方有较大不同。
黄土高原的窑洞、北京四合院、江南粉墙黛瓦。
各民族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各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如稷山的麻花,闻喜的煮饼等具有运城地方特色
二、运城旅游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旅游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七五”到“八五”时期,运城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1年行署旅游局成立,属于接待型向事业型转轨阶段;“九五”到“十五”时期,地委、行署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旅游业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属于事业型向产业化过渡阶段;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高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开发速度加快,客源市场日益拓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全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7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29%。
接待人数和综合效益位居全省第三。
2007年1月~10月份,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47.8亿元,两项指标都大大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二)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宽
运城机场开通前,旅游客源以周边市场为主,秦晋豫三省游客占到来运游客的80%。
机场开通后,运城市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出台了对旅行社组团来运的奖励政策,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使二级客源市场的游客占到来运游客的40%。
(三)旅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2000年以前,运城市的旅游产品比较单调,仅有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等几个景点。
“十五”期间,相继开发了中国死海、历山、五老峰、圣天湖、泗交避暑山庄、孤峰山等一大批自然休闲景区,形成了以人文景点和自然景区相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新格局。
(四)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运城市对外开放的景区由2000年的10个发展到60个,国际、国内旅行社由11家发展到74家,星级酒店由5家发展到4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旅游汽车公司发展了3家,新建了两所旅游职业学校,旅游业从业人员由原来的5000人增加到3万人。
其中,旅行社、酒店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太原。
(五)旅游业贡献率明显提升
2006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6%提高到6.2%。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创造了一大批就业岗位。
目前,全市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达3万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员达12万人。
旅游业在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运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7年新开展的旅游“一票通”业务,使更多的普通百姓重新认识了旅游,感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使我市的旅游市场更加火暴。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均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省旅游局在全省推广了这一做法。
“一票通”使人们再次深刻地体会到,旅游业绝不仅仅是单纯的门票经济,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呈几何状分布的。
我们看到运城旅游发展之所以在山西省占据独特地位,就是因为其历史遗迹,名人故居众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三、运城人文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运城的旅游业越来越火,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老祖先的根在这里,在2006年评选的全国十大魅力城市活动中,运城以自己身后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年的开发建设,幸运的被选中,从此“大运之城,礼仪之邦”的运城便在国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8年"十一"黄金周,运城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6.5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4.13亿元,居全省第三。
第19届关公文化节、虞舜大祭、旅游商品展销会、永济市第11届"情侣月"、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等旅游活动,极大地拉动了黄金周的旅游市场。
(一)运城市海外客源旅游市场分析
目前,运城市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旅游业务联系,来运城的国际游客已经达到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东南亚、港澳台是最大的客源市场。
这一点与西安和洛阳的旅游市场相同,这些海外游客大多数来参观关帝庙,永乐宫,虞舜陵等。
2000年,运城接待国际游客1.6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达500万美元。
2008年运城旅游的匡际游客已经达到5万人次,旅游创汇达到1000万美元,年均递增10%。
可见运城的文化旅游在海外游客眼中的地位之重要。
(二)运城市国内客源旅游市场分析
运城市国内旅游占文化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今后仍是运城旅游发展的重点。
2000年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0万人。
国内旅游收入达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8年,接待国內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回笼人民币15亿元,年均递增15%和18%。
根据山西商报报道,随着多条航线的开通和景点的增多,2006年运城市接待游客量大幅增高。
据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运城市各旅游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接待人数比2005年增长约22%;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5亿元,比2005年增长约25%。
在旅游景点上,关帝庙在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上增幅最大,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
普救寺、永乐宫、后土祠等文物景点也均比2005年不同程度有所增长。
由上述分析可知,运城人文旅游的主导产品是人文品牌,主要客源是国内游客,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开发宣传力度,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客源为辅,让更多的游客感受运城人文旅游的魅力。
四、运城人文旅游资源的内容
运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
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
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
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
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
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
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
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武将廉颇,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都是这里人。
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
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
运城地区是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闻喜煮饼、稷山板枣、万荣笑话、蒲州青柿、芮城麻片、席张白水蜜杏,还有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
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
可见运城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人文旅游品牌的重要性。
五、运城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古称河东,历史悠久,名人荟萃,自古即被誉为文化之邦和文明之乡,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其特点:
(一)运城名人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综观运城根祖旅游资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比如风凌渡、大禹渡、舜帝陵、尧都等一系列文化资源具有中华五千年历史底蕴,其中有关风陵渡名字由来的传说颇为著名,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
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
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
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
风后陵,在赵村东南,高二米余,周围30米,故称风陵关。
因唐代圣历元年(689)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
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
三皇五帝中的舜,位于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
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黄帝的第九代孙,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被尊崇为五帝之一,运城还有炎黄两部落联合起来打败蚩尤的古战场—盐湖,湖中的黑泥蕴含七种常量和十六种微量元素。
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肤,所以运城盐湖被誉为——中国死海。
近年来更多的人来此感受中国死海以及关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这些丰富的根祖资源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它是运城特有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想纪念自己的祖先只有来这里。
这些珍贵的遗址向人类见证了炎黄子孙经历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漫漫进程,它们是不可能被复制的。
(二)运城文化名人知名度高,影响深远
运城是浩翰的中华名人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宝岛”。
诸如政治、思想、军事、文学、艺术、科学和史学等方面的大家,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历史名人见于史书记载的多达2500人,如发明“版筑术”的傅说;中国畜牧业鼻祖猗顿;纵横家张仪;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况;地图学家裴秀;文学大家柳宗元、王维、王通、王绩、王勃、关汉卿等;其他如卫夫人、百里奚、薛卢纶、聂夷中、司空图、耿讳、司马光、薛碹、杨深秀等。
更令人称道的是一些封建家族,鼎盛一时,百代不衰,如三晋望族闻喜裴氏影响最大,史称“将相接武,公侯将相”先后有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尚书55人。
几千年来,这块土地上还孕育出了众多威震华夏的勇武战将。
战国时大将廉颇,唐代大将军薛仁贵,特别是东汉名将关羽,与儒家始祖孔子被后世尊为“文武”二圣,其精神品格成为全球炎黄子孙世代崇敬。
(三)运城名人遗迹多、分布广
因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而闻名的鹳雀楼、《西厢记》中的普救寺、杨贵妃故居、大禹渡、风陵渡、围绕关羽的运城市享誉海内外的“三关”景区(解州关帝庙“三关”旅游景区即关帝祖庙、关帝祖祠、关帝祖茔);虞舜躬耕垄亩的历山,开创中国农业文明而闻名遐迩;垣曲因老愚公曾在此叩石垦壤,挖石移山而享誉华夏;《资治通鉴》的著作者司马光墓;闻喜宰相村;薛仁贵寒窑;薛碹家庙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都城——夏县禹王城,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
(四)风味特产分布范围大,涉及面广
1、小吃闻喜特产煮饼是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
煮饼外裹一层崐芝麻,滚圆状。
闻喜煮饼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汪的栗色皮层和绛白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
闻喜煮饼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
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
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
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
稷山麻花是咸的,一尺左右长(有大小几种),有普通的和油酥的,每根都多次扭转抻拉折叠而成,色香味诱人,做主食和零食都可。
稷山烧饼有半圆的和三角的,半圆的又叫锅盔。
好烧饼松软可口,是出门在外和旅行佳品。
从前只有在过年时才家家户户炸麻花,现在常年四季都有。
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2、土特产王过酥梨,运城王过酥梨,主产于运城市峨嵋岭一带向阳坡地海拔较高、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环境无污染。
由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及梨农的科学管理,果实呈现个大、皮薄、色艳、质细、汁多、味甜、酥脆爽口等特色。
经鉴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8%,总酸量0.09%,固酸比为142.2(园艺学特别是在柑橘栽培学上作为果实品质或成熟度常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所以固酸比往往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高,用固酸比可作为果实成熟的指标之一。
),维生素C0.78%,果型指数1.07,平均单果重364g,并富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磷等微量营养元素,食后止渴、清火、润肺、止咳、化痰,能起到祛病养身之效,所以一致被人们作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馈赠待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佳品。
稷山板枣皮薄肉厚核小,个头不大,有点扁,故名“板枣”。
稷山板枣树种植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素以皮薄、核小、肉厚而著称于世,为历代皇室“贡品”。
板枣含糖量高,并由钾、钠、钙、镁、锰、锌、铁、磷等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
成熟鲜枣含糖量达31.33%,每百克含维生素C972毫克,制干后含糖量高达71.5%,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均较鲜枣有所增长,药用价值极高,对治疗肝炎、降血压、医毒疮、健脑、防癌和健脾强身,具有特殊的效果。
夏县板栗,蒲州柿饼,平陆猕猴桃,绛县山芋蛋等都是运城特有的土特产。
3、万荣笑话。
“万荣笑话”是山西土生土长的土特产,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广泛地流传于山西及全国的许多省市。
现在的万荣笑话已经成为著名的笑话刊物,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开心果,在此特摘录一则。
.“前面不下雨”夫妻俩抱着孩子在路上正走着,忽然下起雨来。
妻子接过来孩子赶紧往前跑。
丈夫是个慢性子,仍然一步一步慢慢走着。
妻子说:
“下雨啦,快往前跑呀!
”丈夫慢条斯理地问她:
“前面不下雨?
”笑一笑,品一品,万荣乡土上这一道独特的“笑”味。
近年来万荣县政府修建了中国万荣笑话博览园位于山西运城市区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占地面积234亩,东临亚洲“金字塔”孤峰山景区,南依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是中华大地上首家以笑文化为载体的娱乐园,是中国笑文化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的产学研基地,是黄河金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4、特色戏剧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蒲剧的传统剧目,有据可查的有五百多出,一说更多,其题材上至远古,下至明清,有文有武,风格多样。
1620年,万荣的新胜班,就演出了《光武山》、《珍珠山》、《鸡鸣山》、《破华山》、《鸡家山》、《六台山》、《黑风山》、《少华山》等所谓开台八大本。
蒲剧的名演员王秀芝、闫逢春、张庆奎等演出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戏。
上世纪六十年代,又演出了《李双双》、《革命自有后来人》、《江姐》、《红灯记》等剧目。
上世纪三十年代,蒲剧舞台上的三个小旦的表演---王存才的“路数”,冯三狗的“乱弹”,孙广胜的“走”,都各称绝。
特别是王存才在《挂画》中扮演的少女含嫣,更是唱做俱佳,技艺超群。
因而时人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意即不当民国总统),“宁肯误了收秋打夏,不能误了存才挂画”之说,可见当时的蒲剧表演艺术确有极大的魅力。
蒲剧艺术除具有各种梆子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色。
在表演艺术方面,不仅动作宽大有力,且惯用特技表现人物。
蒲剧音乐长于表现激情。
蒲剧唱腔由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和语言、音调关系,其旋律跳跃幅度大(通常有十一度乃至十四度猛跳),起调高(过去用“二眼调”,相当于bB调,直至“梅花调”相当C调。
现在多用G或#G调),大小嗓兼用。
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激跃凄楚的情绪。
故蒲州梆子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
眉户、绛州鼓乐等一系列戏剧资源。
在各个旅游景区都会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城 人文 旅游资源 开发 研究 学位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