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指导.docx
- 文档编号:2593939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33KB
小说阅读指导.docx
《小说阅读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指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说阅读指导
高考小说阅读指导
命题指向: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一、环境描写
1、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重点掌握)
作用:
①表现地域风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象征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⑤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暗示人物的命运,揭示或深化主旨;
2、设题形式:
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答题模式:
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示例:
(08浙江卷)《乌米》: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
手法:
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
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二、故事情节
分析情节:
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1、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
⑴、情节安排特点和作用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
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⑵、情节安排顺序
①顺叙:
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
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使行文曲折有致。
3、设题形式: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②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③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④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⑤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解题技巧: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结合文章作答。
⑴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⑵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⑶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⑷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答题模式: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4、考题示例
⑴、情节类常规考题示例
(09四川)《想象》1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
(4分)
参考答案: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⑵、情节类探究题示例
(09辽宁)《遗璞》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
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
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
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
三、人物形象
⒈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
细节描写:
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描写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营造一种氛围;
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2、设题形式:
⑴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⑵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3、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4、考题示例
(2010江苏)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6分)
【答案】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
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
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
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
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09福建卷)《阿庆》14.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6分)
【答案】:
探究要点:
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代替的。
(需结合阿庆形象探究。
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
(南京三模)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
(6分)
【答案】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
(1)地位:
都是底层无名小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尊严。
(2)环境:
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冷漠。
(3)性格:
都勤劳、善良。
(4)命运:
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
(6分。
每个方面2分。
答出三点即可)
四、概括主题内容
1、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主题概括常用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3、主题的表现形式: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4、解题思路: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语言表达:
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揭示了……抒发了(呼吁)……
5、考题示例
(2011南通二模《孤石》))本文题为“孤石”,请探究“孤石”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以物喻人,借“孤石”形象地表现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寄寓作者对朱庆们生存境遇的关注;
②小中见大,借助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提出青年成长过程中被社会普遍忽视的情感需求问题。
③针砭时弊,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的错位现象。
④引发思考,通过对不同层面人们不同处事方式的叙写,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
(09四川卷)《想像》17、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
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6分)
【答案】: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
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五、分析写作技巧
1、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③语言有何特点(例如:
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2、解题思路
⑴表达方式
①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②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③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⑵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线索……)
⑶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3、小说常用开头结尾(重点)
⑴小说常用的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
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起思考;②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
⑵小说的结局
A、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B、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D、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考题示例:
(09四川)《想像》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
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6分)
【答案】:
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
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4)答题模式:
小说用了什么方法。
(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
(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5、分析小说的标题
题型:
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
有何作用?
(09浙江)《魔盒》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案】:
看法一:
以“魔盒”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看法二:
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
理由:
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解题思路:
一是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二是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三是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作用有:
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六、品味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
⑴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⑵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09浙江)《魔盒》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3分)
似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显示人物的情态。
②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③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09四川)《想像》小说主人公称自己是“实习医院”,请谈谈它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4分)
【答案】:
“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解题思路: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4、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
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说 阅读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