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站试车方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5936968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09.68KB
空压站试车方案解析.docx
《空压站试车方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压站试车方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压站试车方案解析
Q/JJHG01-D.05-024-001
****有限公司
空压站试开车方案(试行)
编制:
校核:
审核:
批准:
2011年月日
一、目的
二、试车小组、试车负责人及参加试车的人员
三、试车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安全措施
四、试车所需准备工作及检查内容
五、试车工艺条件及控制指标
六、试车程序
七、事故处理
1、目的
检验机组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质量和机组性能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全厂仪表气管网、工厂空气管网进行吹扫。
2、试车小组、试车负责人及参加试车的人员
试车组织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制造厂家、设计单位组成,分工负责,层层把关,做到责任到人,组织严密,保障有力。
2.1试车人员职责
试车领导小组:
负责本次试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试车过程的安全工作,保证试车过程各项工作的落实。
操作运行组:
负责试车过程的操作。
接受组长的指挥命令要明确,执行指令要准确。
试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程序,重视每一步操作,发现试车期间有各种异常现象及时向小组领导汇报并稳妥处理,杜绝误操作。
试车保障组:
及时处理试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成试车小组交办的临时任务,保证试车工作的顺利进行。
负责试车期间的故障的抢修、检修和维护;负责试车期间物资供应;负责与各供应商联络工作;负责试车期间的后勤保障及宣传工作。
2.2试车人员组成
2.2.1试车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2.2.2操作运行组:
*
2.2.3试车保障组
电气:
*
仪表:
*
设计单位: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
*
施工单位:
*
监理单位:
*
设备厂家:
*
3、试车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安全措施
3.1各机械设备、阀门安装、空压机进排气管安装到位。
阀门方向正确,气体管路安装正确,电机、空压机联轴器对中检查合格,电机单试前联轴器脱开。
3.2进气管路经过清理、吹扫(不能有水),并在进气膨胀节处安装厂家提供滤网。
3.3冷却水来自生活用水管道,在公司东围墙变电站301处用约长300m左右、直径133mm的临时管路引至机组旁,经过压缩机各冷却器后的循环水排至空分装置路北的排水井内。
冷却水管路连接正确,经过冲洗、试压。
冷却水进冷却器前先经过冲洗干净,并加装临时不锈钢丝网(40目、确保管路干净后拆除)。
3.4仪表气管路安装完成,用随机小空压机组供仪表气(压力在4.0-8.0bar之间,并保证空压机正常运转用气)。
与压缩机轴封气进气调节阀连接前需吹扫干净。
3.5油箱清理干净,用MobilDTElight32号透平机油按要求加入油箱。
3.6排气消音器安装到位。
3.7中间冷却器冷凝水排放阀安装到位。
3.8电控、仪控准备完毕。
主要包括:
电动、气动阀门动作正常,正确;主电机、油泵电机转向正确。
3.9厂家现场服务人员确认具备试车条件。
3.10机组试车现场需用安全警戒线围起来,无关人员禁止入内;现场场地整洁,无安全隐患,消防器材齐全;参加试车人员全部经过培训,熟知操作法及本试车方案,并且劳保齐全。
3.11吹扫口有专人看守,防止吹出物伤人。
4、试车所需准备工作及检查内容
4.1开机前的准备
4.1.1控制盘温度在43℃以下。
4.1.2控制盘送电。
4.1.3联轴器加装必要润滑油。
取下油泵进口处管接头,对油泵和进油管加油,重新安装就位,拧紧管接头。
4.1.4检查控制盘设定点,并调整当前日期和时间。
4.1.5检查油温,低于23℃需启动油加热器给润滑油加热到23℃。
4.1.6密封气压力不小于0.4Mpa。
4.1.7手动盘车无卡阻现象,无异响。
4.2润滑系统第一次启动
4.2.1检查油箱内部,洁净无机械杂质,然后装上油箱盖。
4.2.2加油到油视镜正常范围内,正常运转时要随时注意油位补充加油。
油标号为L-TSA32。
4.2.3向主油泵注油。
4.2.4启动辅助油泵,在确保油泵转向正确后,循环润滑油15分钟。
4.2.5检查润滑管路泄漏情况,并处理泄漏。
4.2.6核对控制盘显示屏上的油温和油压值。
4.2.7调节冷却水流量和压力控制阀,把油温和油压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5、试车工艺条件及控制指标
5.1公用设施
冷却水进口温度≤32℃
冷却水出口温度≤40℃
5.2仪表气、润滑油
仪表气压力0.4-0.6MPaG
仪表气用量≤1.5m3/min
建议牌号MobilDTElight32号透平油
油加热器功率2.5kW
5.3电源
主电机电源10000V3Ph50Hz
辅助设备电源380V3Ph50Hz
5.4压缩机参数
型号P600
排气量7500Nm3/h
排气压力0.9MPaG
排气温度≤40℃
进气温度27℃
大气压力0.09667MpaG
一级进气压力98.55kPaA(过滤器后)
相对湿度79%
主电机1250HP
辅助油泵电机2.24kW
流量调节范围70-105%(放散阀未开时)
主油泵流量84L/min
辅助油泵流量113.4L/min
5.5其他运行指标(根据现场实际)
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总流量42t/h
后冷却器冷却水流量21t/h
油冷却器冷却水流量11t/h
冷却水总流量74t/h
油箱油位低报警
最低油温20℃
允许启动油温23℃
润滑油系统压力1.7-2.1barg(0.20-0.23MPaG)
油过滤器最大压差0.7bar
低油压联锁1.0barg
辅助油泵启动压力1.4barg
辅助油泵关闭压力2.5barg
油冷却器出油温度50-55℃
报警油温57℃
停机联锁油温60℃
轴承进口油温49-54℃
油箱油温≤71℃
高速小齿轮转子振动值报警22μm
高速转子振动停机联锁30μm
低速小齿轮转子振动值报警22μm
低速转子振动停机联锁30μm
空气入口过滤器压差1.27kPa
6、试车程序
6.1电机空转
6.1.1接通电源,检查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
确认电机轴端润滑油加装好。
6.1.2移去联轴器的中间段,由厂家的人员检查电机的对中,启动并立即关掉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当面对电机驱动轴方向看时电机应为逆时针旋转)。
电机运行4小时,检验电机性能:
绝缘、轴承温升、振动、电流、电机定子等是否在要求范围内。
6.1.3检查辅助油泵是否开始运行,检查油泵驱动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当面对电机驱动轴方向看时电机应为顺时针旋转)。
6.1.4停止电机运转,间隔0.5小时以上再允许启动电机。
电机性能检验后,恢复联轴器的中间段。
6.1.5检查空压机冷却水压力和流量、水流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2空压机试运转
6.2.1开机前的确认工作
6.2.1.1各机械设备、阀门安装、空气机进排气管安装到位。
阀门(重点是放散阀、止回阀)方向正确,气体管路安装正确,电机、空压机联轴器联接正确,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6.2.1.2电控、仪控准备完毕。
主要包括:
电动、气动阀门动作正常,正确;厂家现场服务人员确认具备试车条件。
6.2.2开机前的准备
6.2.2.1控制盘送电。
6.2.2.2检查控制盘设定点,并调整当前日期和时间。
6.2.2.3主油泵进行以下操作:
a.拧开油泵入口处的管塞
b.对油泵和油泵进油口注油。
c.重新安装,并拧紧管塞。
6.2.2.4检查油温,低于23℃需启动油加热器给润滑油加热到23℃以上,将温度保持在38℃。
6.2.2.5密封气压力在设定值范围内(厂家现场调)。
6.2.2.6手动盘车无卡阻现象,无异响。
6.2.2.7向各级冷却器供水,全开进水、回水阀。
6.2.3手动第一次启动压缩机
6.2.3.1打开启动控制元件和气封管线气源开关。
6.2.3.2在PLC触摸屏上点击“状态”按钮进入状态页面。
6.2.3.3在触摸屏上点击“主菜单”进入主菜单页面。
点击“模式”按钮进入“模式选择”页面。
按箭头选择设置:
进气阀为“自动控制模式”;放散阀为“自动控制模式”;开机模式为“手动开机关机”模式。
6.2.3.4按“菜单”键,按“1”键;拉出急停按钮,进入启动程序。
6.2.3.5按“启动”键,进入第一次启动程序。
辅助油泵将启动,15分钟后,低油压报警、停机消除,油温超过23℃,电机自动启动。
6.2.3.6电机启动25秒后,控制盘检测油压。
油压正常,辅助油泵关闭。
如电机启动60秒后,油压低于设定值,则电机停机。
6.2.3.7空压机启动运行10分钟后,手动加载至第一级中冷器有空气排出,运行4小时;要时刻监测各技术参数,控制油温在49±5℃。
若运行稳定,在逐步加载至主电机额定电流。
6.2.3.8放散阀处于手动状态,调节该阀门以控制空压机出口压力。
6.2.3.9满载后进气阀投自动,逐步升至额定排气压力,并作喘振测试。
6.2.3.10升至额定排气压力后,卸载放散阀投自动。
6.2.3.11停下机组准备进行自动启动试车(停车操作程序详见6.3停机操作
)。
6.2.4自动第一次启动压缩机
6.2.4.1准备阶段相同,但须设置开机模式为“自动开机关机”模式2或3。
选择2可以用进气节流、基本模式、间歇模式、双重模式调节;选择3可以间歇模式、双重模式调节。
6.2.4.2按“菜单”键,按“1”键;拉出急停按钮,进入启动程序。
6.2.4.3按“启动”键,进入自动启动程序。
辅助油泵将启动,15分钟后,低油压报警、停机消除,油温超过23℃,电机自动启动。
6.2.4.4用同样的方法对另一台机组进行试车。
6.2.5运行期间检查:
6.2.5.1调节中间冷却器进水阀,控制级间空气温度高于冷却水温度8℃。
6.2.5.2检查油箱油位,检查油温油压,调节冷却器冷却水进水阀,保持进入轴承油温为49±5℃。
6.2.5.3检查润滑油过滤器压差不超过0.7bar,否则更换油过滤器滤芯。
6.2.5.4检查保持中间冷却器冷凝水泄放阀连结排放。
6.2.5.5检查空气入口过滤器压差,不超过1.27kPa,否则更换过滤器滤芯。
6.2.5.6倾听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正常时,进排气阀发出清晰均匀起落声,气缸、连杆及轴承部分不应有敲击声,否则应停机检修。
6.2.5.7过2个小时内每半小时记录一次运行参数,之后每小时记录一次。
6.2.6仪表气的倒用
空压机正常启动后,缓慢将干燥器后空气切入仪表气系统,同时缓慢切断临时供气。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仪表气管道压力不得低于设定值。
6.2.7检测喘振功能
6.2.7.1确认出口截止阀关闭。
6.2.7.2按“菜单”键,按模式键,选择“控制模式”,按“设置”键及“确认”键,选择“卸载”,按“设置”“2”键及“回车”键,将放散阀设置为手动控制状态,通过缓慢关闭放散阀,提高压缩机排气压力,直到空压机喘振。
此时系统确认喘振发生后,自动打开放散阀,同时发出声光报警。
6.2.7.3按“确认”和“复位”键,消除喘振。
6.3停机操作
6.3.1手动停机操作
6.3.1.1缓慢关闭空压机出口阀门,此时应以出口压力为根据,不得使之超压。
6.3.1.2按“停止”键,放散阀缓慢自动打开,进气阀缓慢自动关闭。
6.3.1.3大约30秒后,电机停机。
6.3.2自动关机操作
6.3.2.1按“菜单”键,按“模式”键,选择自动开机停机模式,当出口压力达到设定值时(0.8Mpa)系统自动关机:
6.3.2.2进气阀关闭,放散阀开启,空压机继续运行;如果系统压力在这样状态下持续运转30分钟而压力仍高于低压力设定值(0.8Mpa),系统将发出空压机停机指令。
6.3.2.3电机停机。
6.3.2.4辅助油泵启动。
6.3.2.5系统将在120秒后进行自动启动或持续停机状态。
6.3.2.6停机时间长于15分钟后辅助油泵关闭。
6.4紧急停机
6.4.1发生以下情况空压机将停机
6.4.1.1级间进气温度过高,高于51℃
6.4.1.2轴承进油温度过高,高于60℃
6.4.1.3油压低于1.0barg
6.4.1.4低速小齿轮振动值超过30μm
6.4.1.5高速小齿轮振动值超过30μm
6.4.1.6电机定子温度高于155℃
6.4.1.7冷却水压力低连锁暂时摘除
6.4.1.8控制盘芯片故障
6.4.1.9手动紧急停机
6.4.1.10电机电流传感器失灵
6.4.1.11油压变送器故障
6.4.1.12系统压力变送器故障
6.4.1.13低速小齿轮振动变送器故障
6.4.1.14高速小齿轮振动变送器故障
6.4.1.15排气压力变送器故障
6.4.1.16电机断电器跳闸
6.4.1.17电机定子温度变送器故障
6.4.2紧急停机过程
6.4.2.1电机停机
6.4.2.2停机警示灯闪烁,喇叭报警
6.4.2.3辅助油泵启动
6.4.2.4放散阀全开
6.4.2.5在确认故障停机后,按“确认”键消除声光报警。
6.4.2.6故障消除后,按“复位”键,电机处理于自动启动状态,120秒后,电机进入自动启动程序。
如不再启动空压机,则辅助油泵在停机后运转15分钟后自动关闭。
6.4.2.7空压机停机后,应关闭所有气路阀门和冷却水系统阀门。
并排放干净冷却水。
6.5试车后的工作
6.5.1检查确认空压机正常运转,符合设计要求。
6.5.2对出现松动或漏气、漏水的部位进行处理,并应再次试漏。
6.5.3排放掉所有水分。
6.5.4停止高、低压送电,并将高压柜小车拉出。
6.5.5检测油质,如不符合要求即更换。
6.5.6每周手动盘车一次。
7、事故处理
压缩机故障处理
1.故障压缩机组不能启动
产生原因:
回路断路器跳开。
采取措施:
查明原因后,复位。
产生原因:
控制面板停机开关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之。
产生原因:
不正确的设定点。
采取措施:
检查设定点,必要时更正。
产生原因:
压缩机跳机状况存在。
采取措施:
检查显示屏显示的跳机原因。
更正之。
产生原因:
跳机后需要复位。
采取措施:
在控制面板上按“复位”键。
产生原因:
控制盘全部失效。
采取措施:
检查控制盘并与ELLIOTT公司联系。
2.故障:
控制盘显示屏一片空白。
产生原因:
控制盘没有通电。
采取措施:
给控制盘通电。
产生原因:
微电脑回路断路器跳开。
采取措施:
查明原因后复位。
产生原因:
操作面板须复位。
采取措施:
按“确认”键。
3.故障:
压缩机喘振。
产生原因:
空气系统有异物。
采取措施:
从空气系统中除去异物。
产生原因:
排气压力设定过高。
采取措施:
调整排气压力设定点到设计值。
产生原因:
最大马达电流设定不正确。
采取措施:
调整到设计点。
产生原因:
最小电流设定不正确。
采取措施:
把最小电流调离喘振点。
产生原因:
进气阀/导叶或卸荷阀处于手动状态。
采取措施:
检查阀的控制模式并改为自动模式。
产生原因:
排气压力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传感器。
4.故障:
压缩机不能达到设计排气压力。
产生原因:
排气压力设定值过低。
采取措施:
调整排气压力设定值到设计值。
产生原因:
卸荷阀处于手动状态。
采取措施:
检查阀的控制模式并改为自动模式。
产生原因:
排气压力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传感器。
产生原因:
空气系统需求过大。
采取措施:
启动另外一台压缩机。
5.故障:
主电机过载跳机和/或功率消耗持续增加。
产生原因:
马达电流设定过高。
采取措施:
调整到设计值。
产生原因:
进气阀/导叶处于手动状态。
采取措施:
检查阀的控制模式并改为自动模式。
产生原因:
马达电流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传感器。
6.故障:
控制系统不能检测喘振或指示灯指示假喘振。
产生原因:
排气压力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传感器。
产生原因:
厂用系统经历了一突然压降。
采取措施:
查明原因。
7.故障:
过量振动。
产生原因:
叶轮有摩擦。
采取措施:
查明并改正产生的原因;更换一新的平衡转子组。
产生原因:
叶轮粉尘积累过多。
采取措施:
清洗叶轮。
产生原因:
气流中含有水。
采取措施:
1。
检查冷凝水泄放孔和“V”型槽。
如果有堵塞就
必须清洗;
2.检查中间冷却器有无泄漏,必要时修理或更换管束。
产生原因:
轴封磨损或碳环损坏。
采取措施:
检查并修理碳环轴封。
正确安装。
产生原因:
转子不平衡。
采取措施:
使其平衡。
产生原因:
不正确或失效的振动检测系统。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轴承过量磨损。
采取措施:
更换轴承。
产生原因:
联轴器轴心偏移。
采取措施:
校准轴心。
产生原因:
机体固定螺丝松动或断裂。
采取措施:
旋紧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齿轮齿损坏。
采取措施:
更换齿轮。
8.故障:
密封空气压力调节器释放过量空气。
产生原因:
碳环密封磨损或损坏。
采取措施:
假如密封空气压力大于20PSIG,则应更换碳封。
9.故障:
辅助油泵马达不能启动。
产生原因:
马达故障。
采取措施:
维修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辅助油泵马达过载跳机。
采取措施:
检查过载跳机原因后使之重新负载。
产生原因:
油压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数字输入输出继电器盘失效。
采取措施:
依照程序对其进行检测。
10.故障:
辅助油泵马达不能关闭。
产生原因:
看门狗计时器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之。
产生原因:
油压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润滑油系统释放阀卡在开的位置。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调整润滑油系统释放阀。
产生原因:
主油泵磨损或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数字输入输出继电器板失效。
采取措施:
依照程序对其进行检测。
11.故障:
过高的润滑油温度
产生原因:
油冷却器流量控制阀没有正确调整。
采取措施:
正确调整该阀。
产生原因:
冷却水温度超过设计值。
采取措施:
降低冷却水温度。
产生原因:
油冷却器过脏。
采取措施:
清洗之。
产生原因:
油温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依照程序对其检测。
产生原因:
温控阀失效。
采取措施:
更换之。
12.故障:
润滑油压力过低
产生原因:
主油泵和/或辅助油泵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释放阀失效或没有正确调整。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调整释放阀。
产生原因:
油泵进油管堵塞。
采取措施:
除去堵塞物。
产生原因:
有空气泄漏到油泵进油管。
采取措施:
修理泄漏处并在进油管加油。
产生原因:
油过滤器芯过脏。
采取措施:
更换之。
产生原因:
油压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依照程序检测该传感器。
13.故障:
进气阀不能操作或不稳定运行。
产生原因:
进气阀作用器空气管路有泄漏或有异物。
采取措施:
除去异物或对泄漏处进行修理。
产生原因:
进气阀作用器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进气阀定位连杆卡住。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气源压力过低。
采取措施:
提高起源压力。
产生原因:
进气阀E/P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重新校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电流传感器失效或没有正确调整。
采取措施:
重新校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比例范围或复位没有正确设定。
采取措施:
改变设定点。
产生原因:
进气阀没有处于所须的控制模式。
采取措施:
改变到所须的模式。
产生原因:
控制管线管径太细。
采取措施:
改为3/8英寸外径的铜管或更大的。
14.故障:
卸荷阀不能操作或不稳定运行。
产生原因:
进气阀作用器空气管路有泄漏或有异物。
采取措施:
除去异物或对泄漏处进行修理。
产生原因:
卸荷阀作用器失效。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卸荷阀定位连杆卡住。
采取措施:
修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气源压力过低。
采取措施:
提高起源压力。
产生原因:
卸荷阀E/P传感器失效。
采取措施:
重新校准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比例范围或复位没有正确设定。
采取措施:
改变设定点。
产生原因:
卸荷阀没有处于所须的控制模式。
采取措施:
改变到所须的模式。
产生原因:
控制管线管径太细。
采取措施:
改为3/8英寸外径的铜管或更大的。
15.故障:
卸荷阀传感器或进气阀传感器
产生原因:
气源压力过低。
采取措施:
提高气源压力。
产生原因:
阀被卡住。
采取措施:
清洗或更换之。
产生原因:
膜片破裂造成泄漏。
采取措施:
更换之。
16.故障:
报警喇叭失效。
产生原因:
输入输出继电器板失效。
采取措施:
依照程序检测。
产生原因:
喇叭坏了。
采取措施:
更换之。
干燥机故障排除
现象
可能原因
故障的排除
消声器大量跑气,或无再生气排出
气动蝶阀故障
检查阀体胶圈是否损坏或更换新阀。
程控器或电磁阀损坏
更换
单向阀故障
检修或更换
流量控制阀开启有误
检查
无讯号压力或压力不够
请确保讯号软管无弯折、堵塞或断裂。
装置无任何动作
同上
同上
电源没接通
检查线路
程控器或电磁阀损坏
更换
压力降偏大。
吸附剂破碎或除油除尘、滤芯堵塞。
更换吸附剂或滤芯。
露点偏高
吸附剂被油污染失效
检修除油器或过滤器。
如果无,请增设。
进气温度过高
检修冷却器。
如果无,请增设。
旁路阀漏气
检查旁路阀
再生气量太少
加大再生气量
工作压力过低
同上
显示输出不同步
干扰所致
重新启动
电压异常
检查电压
电源开关接触不良
更换
固态继电器故障
检修或更换
附件1:
空分仪表空压站培训方案
附件2:
空分仪表空压机水系统清洗方案
附件3:
空分装置仪表气管线吹扫方案
附表1:
空压站试车用工具和劳保
附表2:
仪表空压站试车操作票
附表3:
仪表空压站运行记录表
附表4:
机组性能考核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压站 试车 方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