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931364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85
- 大小:297.94KB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
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
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
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
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到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B.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D. 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B. 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 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D.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
(1)C
(2)A
(3)①学科建设方面:
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方面:
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③教材建设方面:
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④人才培养力度方面: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⑤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解析】【分析】
(1)C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说法错误,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到2020年,……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是还为实现,选项把未然变成已然。
故选C。
(2)B项,“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
C项,“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说法错误,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D项“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中“不建议”说法在文中无据。
故选A。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题干已经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二,仔细阅读材料二,可以从中筛选出“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等方面概括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故答案为:
⑴C;⑵A;
⑶①学科建设方面:
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方面:
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③教材建设方面:
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④人才培养力度方面: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⑤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文本的能力。
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忽视的词语。
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般、可能、将要等)。
出题人针对这些地方,转换一种说法迷惑考生。
所以考生需要针对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找到含义的细微差别。
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正答率。
⑵此题考核分析、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考生可以在通读文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到原文找到答案所在位置,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出细微的差别进行选择。
⑶此类题目一般考查考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需要考生通读文本,先筛选符合要求的内容,再合并相同的意思进行归纳,切记逐一寻找,不要漏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
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 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 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 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 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
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 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 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 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D. 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答案】
(1)C
(2)A
(3)B
【解析】【分析】
(1)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B项,“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
D项,“形成于”错,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可知,“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故选C。
(2)A项,“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错误。
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故选A。
(3)A项,“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错误。
结合“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分析,“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结论绝对化。
C项,“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错误。
结合“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分析,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
D项,“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错误。
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C;⑵A;⑶B;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隐身树
甫跃辉
①我记得它们,那些隐身的树。
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我记得它们站立的土地,沟渠边、小山坡、竹林旁,或旧屋后。
我也记得风吹过它们的样子,它们开花的样子落叶的样子。
当整个村子在变迁,房屋拆了建新的,人老了死了出生了长大了离开了到来了住下了,它们沉默着,渐渐藏身隐匿之地。
但我仍然记得它们。
②最先隐身的,是大院子里的桃树。
那是很老的一棵桃树了,在我家的东北边,通往邻居家的路边。
春天开很密集的粉色花朵,夏天里密集地结出桃子,初秋桃子密集地成熟。
无论满树的花还是满树的果,都让人担心,桃树要被压塌了。
我记得,奶奶会在桃树下纳凉。
那桃子是什么味,却早忘却了。
不知道在一个什么日子里,斜对面的邻居家修路,砍掉了它。
③接着隐身了的,是我家后院的两棵银桦树。
它们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高的树。
走在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望见它们。
竹林已高出两层楼的瓦屋,它们收紧枝桠像是抱紧了手臂,高高地肃立在竹林之上,真似乎要插到云霄里去。
④它们给我的最大快乐,是上面不知何时有了个硕大的鸟窝。
春末夏初,两只老鸹绕着高高的银桦树飞上飞下。
你见过老鸹在天上飞么?
天蓝透了,闪亮的白云缓缓走动,老鸹展开它们黑而亮的翅膀,不紧不慢地飞,不时发出响亮的一声:
“哇——”它们视域下的村庄,愈发静寂了。
⑤一声一声,嘹亮,孤独,庄严。
⑥银桦树热闹起来了。
当老鸹飞近,一个个小脑袋探出头,数一数,一只两只三只……最多时候,同时出现的有四只还是五只?
鸟窝离我们至少三四十米远,要看清初雏鸟并非易事。
但我们每天回家,必然要站在后院里仰头看上半晌。
⑦不知过去多久,雏鸟们长大了,老鸟们带着它们围着银桦树飞啊飞;又不知过去多久,小鸟们飞得不知踪影了,两只老鸟仍绕着银桦树飞啊飞。
漆黑的身影,补丁一样打在天上。
⑧两棵银桦树是忽然被砍倒的。
它们实在太高,不可能直接从脚下砍倒,只能从树梢砍起——先砍掉枝桠,再从上往下一截一截砍掉主干。
后来听大人说,邻居家是以一千块钱的价格卖掉它们的。
那两只老鸹莫非预料到两棵树的命运?
早两年它们便飞走了。
⑨再也看不到它们了,那高耸的身影。
站后院朝南望,空落落的天让人不习惯。
⑩时间似乎在加速,更多的树列队走向隐匿之地。
⑪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是水井边的几棵柳树、石榴树,邻居后院的一棵李子树,我家后院附近的两棵银桦树,田边的一棵桃树。
然后,是菜地边的一排长期充当篱笆的树——是些什么树呢?
是几棵桃树、一棵酸木瓜树、一棵柏树和一棵枇杷树。
那棵枇杷树还年轻,别的树是有些年岁了。
桃树已经很少再结果;酸木瓜树更是,枝干老硬虬结,每年不过聊以自慰般开几朵红红的寂寞的小花。
柏树呢?
从老屋我那间房的窗口,刚好能望见它。
夏日忧愁的雨雾里,它静穆地立着。
奶奶信佛,我曾经爬上柏树,给奶奶折下树枝,晒干了舂碎,让她当做香面带去寺庙。
奶奶老得不能出门了,不再到寺庙去了,它也就再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吧?
反正这么些树,三两天给砍光了。
⑫接下来呢?
时间继续着吞噬一切的习性。
⑬后院边上的邻居家从外地回来,要盖新房了。
他们决定,要砍掉我家南边的一片竹林,还有竹林边的几棵树:
狗骨头树、洋草果树和苦楝树。
⑭多少个日子,正午的时候,太阳总要把那棵三四层楼高的洋草果树的影子投到后院,正晒着的衣服,完全给遮挡住了;又有多少个日子,大风吹起来,小小的小小的紫色花朵,忽忽悠悠地,飘到院子里来了。
让小时候的我觉得有点儿可惜的是,那么秀丽的花,最后结出来的果是有些傻气的,圆乎乎的,黄暗暗的,一嘟噜一嘟噜挂在枝头。
但对大人来说,它们倒有别样的用场,可以收集来做成胶水,将一层一层布粘牢,待压实晒干后,便可剪成鞋垫。
⑮那棵狗骨头树呢?
据说木质坚硬,是做陀螺的上佳之选。
我是有过一只陀螺的,是用它的枝桠做的么?
如今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
⑯时间不停歇。
后院那棵比我年纪还大的大枇杷树也隐入黑暗中了。
它站立的地方,已建起钢筋混凝土的新房。
那年,我回到家,看到新房,没和爸妈提起它,爸妈也没和我提起它。
好几年过去了,几乎从未有人提起过它。
就仿佛,它从未存在过。
只剩下东边那棵小枇杷树,一年一年立在那儿,开花,结果,果实没人摘,也没人吃。
一年一年,熟透风干的果实落满拆剩一半的老屋的屋顶。
记得那晚躺在新房的床上,睡不着了。
闭上双眼,看见那熟悉的村子了。
面对时间的深渊,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
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一棵,它们在我心里翠绿地显现。
(有删改)
(1)第⑦段划线句中的比喻贴切形象、意味深长,请联系⑧⑨两段赏析其妙处。
(2)第⑭段多用叠词,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写到都多“隐身树”,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
请加以分析。
(4)分析标题“隐身树”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视觉效果上两者都是大块背景下醒目突兀的存在,意蕴上老鸟的身影像补丁那样充实、弥补着现代社会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空洞;渲染出时移物换中老鸟独自守护的萧索凄凉,为下文鸟走树倒的失落伤怀作了铺垫。
(2)“小小”“圆乎乎”“黄暗暗”“一嘟噜一嘟噜”等叠词描摹洋草果树花、果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形象生动,传达出亲切、爱怜之感;“忽忽悠悠”传神地描绘了花朵悠然飘落、轻盈舒缓的情态,“一层一层”突出村人制作鞋垫的耐心细致,折射童年村庄生活的悠闲自在和朴素自足,表现作者对此的怀念;增添了散文的音韵美。
(3)按照树消失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通过反复出现的叙写时间消逝的语句勾连在一起。
详写略写交替出现,整体上先详后略:
栖息着一窝子鸟的、村子里稍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高大到难以砍伐却依然被砍伐的、庄严肃穆的银桦树,其命运具有悲剧象征意味,故而最为浓墨重彩;其他关联着童年乡土生活回忆的树则写得相对简略,如大院子里的桃树、竹林边的洋草果树;后半部分中有些树更是随着时间的加速消逝一笔带过,如水井边的柳树、石榴树等。
(写作顺序、勾连方式、指出详略布局、例举详写略写内容、分析详略安排理由)
(4)揭示写作对象;引发阅读兴趣;树的“隐身”暗示了它们被砍伐、被大多数人抛弃遗忘的命运,象征宁静质朴、富有生活情趣的乡土生活的消逝,统摄全篇;将树拟人化,把它们视为藏身自我记忆的鲜活存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对童年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呼唤,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解析】【分析】
(1)这个句子中本体为“漆黑的身影”,也就是指两只老鸟,喻体是“补丁”,补丁“打在天上”,显得突兀醒目。
⑧⑨两段写了两棵银桦树被砍倒,老鸟飞走,表达出作者的失落和伤感。
结合⑧⑨两段来看,第⑦段划线句一方面写出了小鸟飞走,只剩老鸟守护银铧树的萧索凄凉,另一方面写出老鸟守护银铧树的画面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充实。
另外,还要考虑到这个句子是文段的结尾处,有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解答时可通读全段,分别找出使用了哪些叠词,每个叠词是写什么的,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就可以了。
如“小小”“忽忽悠悠”是用来写紫色花朵的,“圆乎乎”“黄暗暗”“一嘟噜一嘟噜”是用来写果的,这些叠词生动形象;“一层一层”是用来写做鞋用的布的,表达出作者的怀念之情等。
(3)由文中“最先隐身的”“接着隐身了的”“紧接着加入隐身队伍的”“呼唤那些早已隐身的树的名字”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树消失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这就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另外,文章对于消失的树,有的详述,如银桦树等,有的略写,如后半部分出现的更多的树。
详写的是被作者寄托了深厚情感的树,略写的是有关童年回忆的树。
(4)文章标题是“隐身树”,从表层含义来看,文章内容写树木被砍伐逐渐消失,就像隐身了一样,可见标题揭示了写作对象。
从深层含义来看,树木的消失意味着乡土生活的消逝,所以这个标题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