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docx
- 文档编号:25929561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4.75KB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docx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
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承接问题研究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基本知识
1.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
产业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
在外在表现上,产业转移常常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及技术转移活动等形式表现。
产业转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它可能发生在一国和——国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多国和多国之间。
国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它可能发生在一个区域和多个区域之间,还可能在多个区域和多个区域之间发生。
就某个国家来讲,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同时发生。
根据产业转移的动机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
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原来的区域仍处于成长期,为扩张市场、扩张规模而进行的空间转移。
撤退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原来的区域内已进人衰退期,迫于生存压力而进行的空间转移。
扩张性产业转移与撤退性产业转移在内在动因和需求上有很大的不同,产业承接区域需谨慎、理性对待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转移。
根据产业链转移程度可分为产业整体转移和产业局部转移。
产业整体转移是指将一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产业局部转移是指将某一产:
业的某一环节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
产业整体转移多是因为原区域就属衰退型产业,加之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不得不重新选位。
产业局部转移则多属于成长性或高科技产业,转移的一般是次要性生产环节,核心环节仍由企业自己掌控。
根据所转移产业的产业构成可分为农业的产业转移、采掘业的产业转移、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和服务业的产业转移等;根据转移主体的性质,产业转移叫分为市场扩张型、资源开发型、优势延伸型、成本节约型等。
其中制造业产业转移、服务业产业转移是现代产业转移的两大主要类型。
根据客体的差别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根据转人区与转出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则可以把产业转移分为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前者指产业在同质区域之间的转移,后者指产业在存在梯度的异质区域之间的转移。
根据转移的方向,可以分为产业承接和产业外移。
产业承接是指本国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的吸收和接纳。
产业外移是指本国或地区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转移。
2.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普遍经济现象,除遵循一般性经济规律外,还具有其特殊的规律。
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对于与国际经济接轨,正确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更对几种重要的规律作简单的介绍。
利益驱动规律。
一个产业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区,与此同时,一个国家或地区又对这些产业、企业争先恐后地承接。
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市场经济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作用。
具体到产业转移上,我们称之为“利益驱动规律”,是影响企业进行区位转移的根本规律。
努力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进行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要获取最佳成效必须是以能为转移方和承接方在经济利益上带来“双赢”为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产业转移实际发生的最本质的目的。
政府驱动规律。
市场是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机制,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万能的,同样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避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环境负效应等问题,因此只有运用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事先调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与浪费。
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可以有效地支持和引导产业转移向区域未来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进行,从而有效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梯度推进规律。
产业梯度,就是产业发展表现出的高低差、层次差。
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产业梯度和经济梯度,只要存在梯度地区技术经济势差,就存在着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就会形成生产:
力的空间推移。
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地区转移。
梯度推进规律揭示的就是产业发展遵循由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梯次推进的规律。
其在中国的本质含义是通过产业层次和地区分布转移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通过其辐射作用分层次逐步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目的。
产业转移中的阶段性规律,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向另一国或另一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时,在产业内容和类型上呈现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特征。
从产业类型上看,一般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然后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从行业上具体分析,表现为从纺织、轻工业等开始转移,过渡到钢铁、冶金、石化等产业,再到电子、通讯等产业,最后到服务业。
产业转移中的集群性规律。
产业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的数家乃至上千家企业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产业集聚,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聚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集聚还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厂商成本,有利于出口,这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竞争机制。
产业集群最适合的是那些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明显的产业,众多的产业如汽车业、装备业等都具有此特性。
由于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和对低成本的极度追求,新兴产业只有形成产业集群才能够具有国际竞争力。
才能共享劳动市场,最低成本地享受专业性服务,并在企业间、产业间、上下产业链间享受充分的技术外溢效应。
产业转移中的跨梯度转移规律,是指在一些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其生产力的发展不一定是按现有生产力水平进行转移和推进,一是其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不一定按常规的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顺序推移,工业发展也不一定是按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或者由劳动密集到资金密集再到技术密集的顺序推移。
二是引进先进技术不一定是第一梯度地区、第二梯度地区“外溢”的技术,而是可以直接引进最新技术。
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等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这种顺序可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
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具有条件,就可以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区。
落后的梯度区,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实行超越发展,然后向二级、一级梯度区进行推移。
3.产业转移的主体
产业转移的主体即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为主体,从历史和实际发生来看,产业转移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
政府是产业转移的环境主体,其作用和效能通过制度和财力来呈现。
制度的差异导致政府参与产业转移方式的差异。
在早期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转移自由进行,政府也较少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对产业转移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方面,并未发挥财力的作用。
与此呈现完全相反情况的是,在典型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剥夺了企业作为主体进行产业转移的地位,产业转移方向及方式完全由政府说了算。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参与,与前面两种情形有着巨大差异。
政府参与产业转移的方式,不仅体现在作为产业转移主体合理利用制度,对产业转移进行宏观调控上,也体现在合理利用财力,对产业转移进行投资引导上。
财力的强弱决定着政府参与产业转移力度的强弱,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财力越雄厚,其参与产业转移的力度就越强,反之则弱。
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实体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不是政府能左右的,而是由市场主体企业自己决定的。
转型的方式及去向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同时企业作为主体要招商引资,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要发挥以商招商作用,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链的转移,引进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和关联机构,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转移的快速进行,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提高其自身的生产力。
生产能力越强,其参与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在开放的条件下,作为产业转移母体的政府和作为产业转移子体的企业形成母子关系或鱼水关系,二者相互吸引、相互追逐、互利互惠。
政府的制度功能和投资导向越合理,对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就越强;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对政府进行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也越强。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政府的目标是追求发展。
双方分别以制度、投资导向和生产能力进行博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产业转移既得以实现。
4.产业转移的路径
产业转移的路径分为投资型产业转移、贸易型产业转移和契约型产业转移三种。
在产业转移的领域中,投资型产业转移是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贸易型产业转移是服务业转移的主要路径,契约型产业转移则是制造业转移和服务业转移都在使用的产业转移路径。
投资型产业转移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与货物的生产有关的投资行为引起的产业转移,它的具体方式是新建和并购。
新建是指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新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或其他区域市场的行为。
并购是指通过收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股份,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从而进入国外或其他地区的市场的行为。
贸易型产业转移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与服务贸易有关的投资行为引起的产业转移。
服务的提供方式有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四种。
其中商业存在的建没是典型的与服务贸易有关的投资行为,由此引起的产业转移是贸易型产业转移。
契约型产业转移是产业移出地和移人地的企业之间以契约的方式通过非股权的方式实现的产业跨国或跨区域转移。
它的主要方式是外包或贴牌合同、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等。
契约型产业转移从涉及的领域来看,横跨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制造业转移和服务业转移共有的路径。
贴牌经营是我国自80年代以来制造业成长中资本和技术积累的一个重要源泉,而服务业的外包将成为我国今后产业承接的增长点。
盟国家对外投资的l/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
美国、加拿大是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和产业转移国家。
三是产业转移集中以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高新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知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高新技术的研究并将之产业化,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也渐变为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信息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引致产业集群形成。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集群现象有深远的影响,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互相作用,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反过来又吸引更大的产业转移。
因此,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常呈现加速趋势。
五是国际产业分工逐步向产品内分工延伸。
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
六是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逐步形成。
跨国公司主动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东道国投资,实施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与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相一致,当前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如下新的特点;—是呈现地理集聚的特征。
二是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
跨国公司控制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和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
三是产业转移方式趋于多样化。
产业结构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跨国间的企业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
四是产业转移规模迅速扩大。
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纷纷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和升级。
五是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规模呈现不同步性。
发达国家在加大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的同时,往往把技术密集较高的关键环节牢牢地掌握在本国母公司的手中,而将制造、组装等次要环节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六是服务业投资成为转移的新热点。
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物流、分销业、旅游与咨询等服务业是当前国际产:
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而且这一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更加明显。
2.地区间产业转移的浪潮、新趋势与新特点
从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开始,我国抓住了难得机遇,并逐渐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本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我国产业转移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1979—1991年,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而香港大部分玩具、钟表、小家电等轻工业和传统加工业等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始转移。
第二阶段:
1992—2001年,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我国引进外资重点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
第三阶段:
2002年至今,中国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高速增长阶段,欧美日以汀、汽车为主导的产业,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转移。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的背景下,地区间产业转移也呈现出如下的新趋势:
一是产业转移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更加拓宽,层次更加提高。
据统计有37.3%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已有意将全部或部分在珠三角地区的生产活动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越南。
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尽管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数量还会增加。
但像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乃至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会增加更多。
二是从单个企业的零散迁移,发展为集群式整体性转移。
早在几年前,遍布浙江的“块状经济”就出现了明显的转移痕迹。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收缩,并呈现整体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一些服装企业及相关配套的企业结伴到中西部投资建厂,形成了一些新兴的服装业集群。
三是企业开始按照价值链分工,调整优化生产区位布局。
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分工已从以前的垂直分工(中西部提供原材料,东部生产加工制成品),到水平分工(中西部提高自身加工的比重,东部从国际市场获取部分原材料),再进一步由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价值链分工。
突出的表现是一些企业在东部大城市做研发和品牌,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形成国内“雁型”分工模式。
四是东部企业的外迁过程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
随着土地、劳动力、环境等因素对东部发展的制约与日俱增,迫使他们需要尽快将以前吸收的一些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使技术和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进入,因而东部尤其是在没有发展空间的各类开发区,普遍在做“腾笼换鸟”的文章。
五是东部地区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物耗等产业呈现出西移趋势。
东部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面临着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的严峻考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规律迫使东部地区把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物耗等产业向资源富足、劳动力及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适当转移。
六是内地大量劳动力流向东部使产业西移延缓。
每年上亿的劳动力大军在流动,弥补了东部的劳动力短缺,使得东部的劳动力价格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地区间转移有新趋势的同时还带来了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目前,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玩具、陶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是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
东部各省区自身发展不平衡,同一省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近些年,东部发达省份为了促进本省地区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本省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资本向本省区内不发达地区转移,客观上造成对东西部省区间产业转移的拦截。
三是以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为主。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地表水体、空气等普遍遭到了严重污染。
沿海地区不得不考虑将一些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产业转移出去,而一些中西部落后地区对自身环境容量认识不清,对污染后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有意识地以“环保洼地”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使这些产业得以顺利转移。
四是承接产业转移进人新的高速增长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为主。
随着国际跨国公司的大批进驻,来白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
从2002年开始。
以IT、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以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转移加快.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尤其以美、欧、日为主。
五是承接产业由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
随着加工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开始加大实施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力度,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甚至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六是承接产业转移方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股权限制的不断开放,并购、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逐步成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东部地区外商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3.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轻纺工业大量向外转移,对劳动资源大国的中国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
但我国此时还未实行市场经济,因此在这次浪潮中我国错失了使国家经济得到飞速增长的良机。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将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
在此次浪潮中,我国牢牢抓住了机遇,沿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接过亚洲“四小龙”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口替代的轻纺工业纳入出口导向式的发展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出口业绩,成为居世界第三位的贸易大国,取得了令世界瞩日的辉焊成就。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全球各国企业累受创伤,哀鸿遍地。
在全球性的经济陷于低迷的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必然会迎来新的浪潮。
从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是主要承接地,现在又成为第四轮产业转移主动力源。
在此背景下,给我国的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东部必须转移,并且要争取世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资源向更高层次的产业链上配置。
(三)兵团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产业承接是对兵团决策者、执行者经济运作能力的一场实战考验。
产业承接不是盲目的“照单全收”,而是一个有选择、有甄别的科学筛选过程。
也正由于兵团的特殊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有着独特的战略选择,具体有资源导向型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产业承接能力提升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等。
1.资源导向型战略
是指在产业转移中,充分利用本地区内的资源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大力引进战略投资主体,实施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战略。
新疆兵团是典荆的资源型区域,兵团要通过产、眶承接发展地区经济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是确定承接转移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围绕经济特色经济兵团的战略目标,利用煤炭、石油等优势特色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另外,把延伸产业链作为产业承接的指导思想,主动承接以本地区资源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的企业,通过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品牌效应。
二是选择承接科研实力强的企业。
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使其在兵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三是大力承接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
四是加强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资源集聚的基础平台,必须搞好园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精品园区,以优势企业打造优势产业。
积极承接关联配套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和产业链,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五是要重视环境保护。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向我国西部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是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但是兵团作为资源型区域,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把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水平的项目引进来,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出口导向战略
也称为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宋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新疆兵团拥有丰富资源,其资源占有量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对其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依托丰富的资源,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加快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而逐步地推进兵团的工业化。
3.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是指围绕一个地区现有产业结构,充分考虑比较优势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产业关联原则、科技进步原则、经济增长原则、充分就业原则,以及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原则制定有效的规划、策略和优惠政策。
就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状况而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政策实施的重点,应该从直接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转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的培育上米,同时积极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转移;加大地区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双向转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区协调机制。
同时还要建立市场化资本平台,鼓励产业转移地区将民营资本做大做强,为产业转移提供保障。
4.产业承接能力提升战略
一个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是实施产业承接的前提与基础。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所拥有的凝聚吸引转移产业,准确选择转移产业,稳固接纳产业,融合发展转移产业,进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承接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
一是集聚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即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的比较优势所具有的吸引力或政策吸引力。
二是准确甄别转移产业的选择力,即依据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标准,恰当地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从若干备选转移产业选择最佳者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和项目可行性论证能力。
三是稳固接纳转移产业的支撑力,即使接纳而来的产业得以存续的能力,主要包括载体承载力和环境支撑力。
四是融合提升产业的发展能力,即将存续下来的转移产业与本地原有产业体系融为一体,使本地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改善的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产业协调配套能力。
只有这4个子系统密切配合,一个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
对兵团具体而言,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形成产业吸引力,并且在承接时确定最佳时机,形成产业支撑力,进而更好地发挥产业竞争优势,使兵团的产业发展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工业化 进程 中的 产业 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