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92733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35.46K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课题:
20《古代诗歌五首》
学科:
语文
执教教师:
洪日升
执教班级:
704班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材分析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
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
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
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强烈。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关注时髦、偶像、网络游戏等话题,而对于传统文化,对周围的人和事却漠然视之。
所以,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
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教学准备
音频、PPT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导入并激趣
朗读
正课
小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登幽州台歌》。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任侠。
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
后世因称陈拾遗。
敢于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征契丹。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
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
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怆然(chuàng) 涕下(tì)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州台:
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
过去。
古人、来者:
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念:
想到。
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
悲伤的样子。
涕:
眼泪。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1)你能不能把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的描述出来呢?
示例:
夜已深了吧?
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
我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借着微微的月光眺望远方。
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我不知身在何处,身后无人跟随,前方也没人引路。
难道我错了吗?
难道上天是公平的吗?
遥望历史,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经远去,后世也许会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然而我却无缘相见。
我感到无比的悲伤,仿佛有巨大的石块压在我的胸口,使我透不过气,那种感觉强烈地压抑着我的本就孤独的心。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是孤独的。
只是谁又知道我的心酸楚,谁又懂得我内心的痛苦?
面对这茫茫的天宇和原野,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反渺小,沧海一粟而已,人生只有几十年罢了。
我忍不住仰天长叹!
我的悲伤已充满肺腑,无法抑制。
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说,只是未到伤心时。
在这清冷的夜晚,在这幽静的幽州台上,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2)你能否理解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呢?
点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古人”指谁?
“来者”指谁?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点拨:
前两句诗是从时间角度(前、后)写的。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点拨:
后两句诗是从空间角度(天、地)写的。
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点拨: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总结:
这首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
二、学习《望岳》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五岳之首--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
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纷至沓来欣赏,留下了许多诗文名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了解杜甫看到泰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题解说
“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3)创作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岱宗(dài) 青未了(liǎo) 决眦(zì)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认为认为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
点拨:
用喜爱赞叹的语气朗读。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岱宗:
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齐鲁:
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
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
指山色。
未了:
不尽。
造化:
指天地、大自然。
钟:
聚集。
神秀:
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
分。
昏晓:
黄昏和早晨。
“曾”,通假字,同“层”。
决眦入归鸟: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会当:
终当,终要。
凌:
登上。
小:
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
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年轻的你豪气冲天,登上泰山后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登上泰山时的心境呢?
点拨:
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原创作品
5、理解泰山形象,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望岳》围绕“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你能分析出来吗?
点拨:
(1) 远望:
首联“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2) 近望: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3) 细望:
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点拨:
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 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点拨: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4)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巧妙,请你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点拨: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神奇与秀丽全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上,高耸的山峰入云蔽日,乃至山南山北在明暗上竟有早晚之别。
“钟”即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使之富有情感。
“割”即划分之意,“割”字用得很奇妙,不但把阴阳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神奇之妙蕴含其中,而且表现出昏晓界限的分明,从而突出了山之高大。
5)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做赏析?
点拨: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总结:
这首诗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登飞来峰》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喜欢登高抒怀,刚才我们欣赏了《望岳》,了解到杜甫登上巍峨的泰山,表达了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现在,我们欣赏一下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诗--《登飞来峰》,探究一下他登上高山以后,会有怎样的情怀呢?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文题解说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传说宝林山是从琅琊东武海中飞来的,因此又得飞来山之名。
公元1050年,王安石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
3)创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千寻塔(xún) 自缘(yuán)
2)读出韵味和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千寻:
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一说为七尺),形容高耸。
不畏:
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
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缘:
因为。
眼:
视线。
塔:
铁塔。
鸡鸣见日升:
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最高层:
最高处,有两层含义。
一指千寻塔的最高层,二指政治的最高层。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
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层层遮住视野,都(只)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联系王安石的生平及其时代,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的文学家王安石,当你登上飞来峰时,心境是怎样的?
王安石的主要生平:
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
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点拨:
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一览无余的视角直接描写,来抒发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什么?
点拨:
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飞来峰上千寻塔,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
站得高看得远。
2)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出示:
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
《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
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点拨:
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往往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可以看出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体现了王安石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最高层”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
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
点拨: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指他站的比别人高。
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
也指他有雄心壮志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这无疑是人生的最高层!
4)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点拨: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的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些诗歌表现的哲理,让古代文化精华进入我们的内心,滋润我们的心田。
五、课堂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3首诗。
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散文。
二、学习《游山西村》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诗,让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会到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今天,我们将欣赏两首古诗,继续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我们学过两个成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柳暗花明原指前面花红柳绿,树木花草繁茂锦盛的景象,之后又比喻绝处之中找到出路,突然出现的好形势。
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陆游的这首诗。
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陆游,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
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
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
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鸡豚(tún) 叩门(kòu) 腊(là) 浑(hún)
2)读出韵味和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叩门。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腊酒:
腊月所酿的酒。
足鸡豚:
菜肴丰足。
豚,小猪,诗中指猪肉。
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古风:
有古人之风度。
若许:
如果这样。
闲乘月:
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
敲门。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是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会有怎样的心境呢?
出示陆游主要生平:
陆游20岁就定下报国之志。
30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遭投降派打击,被除名。
40岁左右,受朝廷重用,北伐失利后被削职还乡。
50岁任参议官,因其他官员的诽谤,被罢官。
65岁最后一次任史官,又因痛诉时局黑暗,再次被罢官。
84岁诗人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志,留下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点拨: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推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
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处境来理解,陆游一次又一次被罢官,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就好像诗中所写的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始终心存希望,相信总有一天会:
柳暗花明又一村。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山西村之游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点拨:
怀疑、着急--高兴、惊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在这首诗中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点拨:
村民的热情好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优美的景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淳朴的风土人情: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你能想象出作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情景吗?
点拨: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4)《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五首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20 古代 诗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