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戏曲试题2.docx
- 文档编号:25917715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37
- 大小:78.68KB
高中戏曲试题2.docx
《高中戏曲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戏曲试题2.docx(2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戏曲试题2
学校:
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高中戏曲试题2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非客观题)两部分,共33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第I卷客观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3、11题2.0分、其它小题3.0分,共34.0分.)
1.
下列一段文字的①~⑧中,依次选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①唐诗、宋词并立的一座艺术丰碑,包括散曲②杂剧。
散曲是兴盛③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小令④套曲两类。
杂剧是⑤前代戏曲艺术⑥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⑦进入成熟阶段。
关汉卿的《窦娥冤》⑧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 ]
A.与
和
于
和
在
和
己
和
B.同
和
在
同
在
以及
以
和
C.与
及
在
和
从
以及
已
以及
D.同
及
于
同
从
和
以
以及
2.
下面关于元杂剧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B.
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因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杂剧”。
杂剧采用分本、分折的方式。
C.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时有楔子。
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楔子是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D.
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角色)等。
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3.
阅读[耍孩儿]至结尾和前面的宾白,回答下面的问题。
对戏曲的结尾交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结尾有多余之嫌,文学艺术讲究“余韵之美”,应该留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交代誓愿的结果,无疑倒尽了戏曲的魅力,曲尽味也尽,因此不足取
B.监斩官看见一、二桩誓愿的实现,判断“必有冤枉”,理应为窦娥申冤昭雪,却命令左右将尸首还给蔡婆婆了事,灰溜溜地下场。
恰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的具体表现,结尾收场为中心的表达做了佐证
C.结尾让誓愿得以实现,化不可能为可能,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法,更好地体现和烘托了本剧的悲剧色彩
D.结尾中“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一句为下一折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其申冤昭雪打下伏笔,这是结构上前后勾连、严谨的表现
4.
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
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
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的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
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
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和表演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C.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舞剧、歌剧和我国富有民族特点的戏曲。
D.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悲剧、喜剧和正剧。
6.
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7.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
戏剧语言指的就是剧中人物语言,即通常所说的“台词”。
B.杂剧和传奇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即唱词: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C.中国现代小说,其主体是五四文学革命中诞生的一种用白话文写作的新体小说,它拥有鲁迅、巴金、老舍等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D.“小令”指词中篇幅短小者,元代散曲中的单只曲子也称为“小令”;“传奇”指唐代的文言小说,明代以后,“传奇”则成为以演唱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的专称。
8.
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北新水令〕中的“新水令”是曲牌名。
因为这一套是北曲,所以加上一个“北”字为“北新水令”,〔离亭宴带歇拍煞〕就是“离亭宴”带煞尾的意思。
“离亭宴”是词牌名。
B.〔弋阳腔〕是戏曲唱腔的一种,因最初流行于江西弋阳一带而得名,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到江西弋阳的,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
C.秣陵,南京的古称,“莫愁湖”和“凤凰台”均为南京名胜。
“莫愁湖”相传为歌女莫愁旧居,故名。
D.“龙碑帽”,御制的碑,是因其碑额上雕有龙而得名。
“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
三国时,吴国在这里驻军,士兵都穿黑色衣服,故名。
9.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剧本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及人物行动来表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及行动是离不开环境的。
________。
试想《红楼梦》这个戏有无布景演出时的两种不同效果,把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这些环境从形象上虚拟起来,就很难衬托出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人物的典型性格,削弱了行动的根据,就不利于主题思想的充分表达。
.
①这句话同时还指出了人和环境、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传统戏曲以演员虚拟动作来表达环境,放弃了生动具体的景物造型形象及其突出人物行动、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功能.
③恩格斯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④在许多创新剧目的演出效果上会大为减色的.
⑤这里的典型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包含着很广泛的社会内容
[ ]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⑤①②④
D.
②④③⑤①.
10.
与下面的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这一次“京剧走向青年”的意义不仅仅是把京剧送到青年中去,而且是通过京剧艺术家同广大青年最直接、最广泛的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方面使京剧艺术家了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同时缩短青年人与京剧的心理距离。
B.一方面缩短青年人与京剧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使京剧艺术家了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
C.一方面使青年人了解京剧,熟悉京剧;另一方面,也使京剧艺术家了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
D.一方面使京剧被青年人了解;同时也使京剧艺术家了解青年人的审美需求。
11.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从元代开始,《史记》的故事就不断被搬上戏剧舞台
②京剧、地方剧也有不少《史记》题材的剧目
③《史记》给后世戏剧提供了大量题材
④甚至现代戏剧家郭沫若的主要作品仍然取材于《史记》
⑤仅京剧就有100多种
⑥现存元杂剧剧目有180多种取材于《史记》
A.③⑥①④②⑤
B.③①⑥②⑤④
C.⑥①②⑤④③
D.①⑥④⑤②③
12.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京剧,又称“皮黄”,它的音乐素材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有“国剧”之称,称为“国粹”。
B.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C.
建党90周年献礼剧《焦裕禄》依托焦裕禄夫人生前唯一审定通过的《焦裕禄传》为蓝本,清晰地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兼具情感和传奇色彩的人民干部形象。
D.
北非战乱造成的严重的国际人道主义灾难已经波及到欧洲,大量难民逃往位于地中海的意大利小岛蓝普度撒,小岛已经不堪重负。
第II卷主观题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9.0分.)
(3.0分)
13.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戏曲的脸谱,可以说是以往的艺术家在美学上的一大创造,如果有谁从脸谱着手,去探讨一下其中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一定不会失之徒劳的。
脸谱之妙,还不在于那图案造型的精美诡异,而在于传神。
就此而言,脸谱可谓奥妙无穷。
而尤为奇绝者,莫过于曹操的那张白脸。
脸谱离不开色彩,没有色彩,还有什么脸谱呢?
而曹操偏偏是一副白脸,一副没有斑斓色彩的白脸。
它的奥妙,恐怕就在这“白”上。
划线的两处文字若删掉行文同样通畅。
简要说明这样写的作用。
答:
□□□□□□□□□□□□□□□□□□□□□□□□□□□□□□□□
14.
(4.0分)给下面新闻加一个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
本报讯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新版昆曲名剧《1699·桃花扇》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其精美优雅、丰姿卓越的演出尽显昆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丰厚传承。
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问世于1699年,剧作借明末清初之际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抒“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优秀代表作。
全新打造的《1699·桃花扇》,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体现昆曲盛世时行当齐全、场面宏大、有文有武的特色;华丽的舞美、灯光,全部出自苏绣名家手工制作的华美服装,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青年演员们担纲全部演出,一招一式中颇为地道地展现了昆曲名家倾心传授的表演和唱腔。
这些都让观众感受到昆曲之美和昆曲之雅,也让观众领悟到昆曲中传承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风韵。
(选自《光明日报》2006.3.18)
15.
(6.0分)下面是一段关于京剧艺术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京剧艺术蕴涵丰富,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昆腔、吹腔、小调的声腔音乐体系。
其唱词继承了我国诗、词、曲和说唱文学的艺术传统,确立了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剧诗。
其唱腔和板式多种多样,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有不同的声腔和演唱方法,宜于表达各种人物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
其伴奏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
在表演手段和技巧方面,它在生活原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化、吸收了各地方戏曲精粹的民族舞蹈、武术、杂技的长处和技巧,经过不断丰富加工,形成了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
在服饰、道具、人物造型、脸谱方面,它借鉴和吸收了我国的民族绘画、雕塑、书法、刺绣及民间工艺的特长,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程式性,不仅鲜明生动、艳丽多彩,而且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分别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
(1)唱腔:
__________________
(2)伴奏:
__________________
(3)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
16.
(5.0分)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
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17.
(6.0分)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给“粤剧”下定义。
要求:
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粤剧,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香港、澳门。
以梆子、二黄为主,糅合了唱做念打。
粤剧源自南戏,最早出现于明朝嘉靖年间,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
18.
(5.0分)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粤剧作了介绍。
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
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
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
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
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73.0分.)
19.
(13.0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题。
古今同一梦 青春牡丹亭
——赏心乐事谁家院?
且去中大,看姹紫嫣红开遍
本报讯前天至今天,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进行三个晚上九小时演出。
这是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合作排演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梁銶琚堂因此爆满,“一票难求”。
观众被博大精深的昆剧艺术折服,为其“不可思议的优雅和美丽”赞叹。
比起梅兰芳和俞振飞1960年代的经典电影《游园惊梦》,青春版可能是又一个里程碑,卖点多多:
演员都是年轻人,生机盎然;舞台设计和服装将现代人眼光化入传统,美丽绝伦;它是昆剧史上中国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最轰动也是最长的演出版本;票价本可数百过千的演出却致力于高校免费巡演,门票交与学校分发。
在现场,不少无票观众也在设法进入。
在高校今晚是最后一晚演出。
前天开始,昆剧经典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进行三个晚上九小时的演出,一部戏三晚演完也是挺特别的。
去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前来中大作讲座,讲的就是这出《牡丹亭》,他是该剧的总制作人,当时,他说得非常投入,与莘莘学子进行了饱含人文精神的对话。
想不到,这几天终能一睹芳容。
“这次我们到中大演出是这剧版演出的第91场。
”苏州昆剧院蔡少华院长说,青春版《牡丹亭》从2004年4月29日首演到现在一路走来,走遍了两岸四地,刚从美国西岸“西游”回来,这个月17日将是此剧演出第99场,“明年开春将在北京保利剧场演出第一百场!
”
“2004年夏天在苏州大学演出,也是第一次走进大学。
演出进入名牌大学校园,目的是培养观众,传承文化,让青年观众走近传统艺术,给他们传播传统文化种子。
”目前,此剧在北大、北师、复旦、南开及广西师大均上演过。
蔡少华说目标是走进100所大学。
“昆曲是最精致、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戏曲,但其发展需要社会传承和观众传承,对此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春版《牡丹亭》是回归原著、原汁原味的,是正统、正宗、正派的。
另一方面,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否则就会失去群众,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
该剧总导演汪世瑜说,白先勇先生是在充分把握原著精髓的基础上,用更精练和符合现在年轻人习惯的语言,用现代舞美技术把一个全新的《牡丹亭》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曾在中国剧坛一枝独秀数百年的古老剧种,显然像是暂时蒙尘的金子,一旦拂去浮尘,光芒依然耀眼。
”一个观众这样评价。
演员年轻但不可轻视,就说前晚演出的一个场面吧,当杜丽娘在园中追寻梦迹时,数十公斤的道具“从天而降”,离丽娘不远,有惊无险,但丽娘很镇定,戏照演,情继抒……后来她连说:
当时眼泪已流了出来。
青春版《牡丹亭》的主题也在于一个“情”字,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
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于“人间情”。
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
在《牡丹亭》中给予爱情最高的礼赞,爱情可以超越生死,感动冥府、朝廷,得到最后胜利。
《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简单地说这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
(摘自2006年12月3日《羊城晚报》;记者邓勃、顾长江报道)
(1)
对这篇新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大的演出爆满,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美妙绝伦,也证明了时下青年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痴迷。
B.
《牡丹亭》系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有名的一部作品。
昆剧,兴起于明嘉靖初。
衰微于清乾隆末,现被评为中国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C.
青春版《牡丹亭》像一个涌动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张力场,激发出新的文化裂变,碰溅出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火花,增添了新的文化情趣。
D.
“创意是新的组合”,这是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的经典名言。
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名言。
(2)
对于像《牡丹亭》这样的传统曲目进校园演出,你有什么看法?
你是喜欢《牡丹亭》《西厢记》这样的传统戏曲,还是喜欢像《泰坦尼克号》之类的好莱坞爱情大片呢?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
列举出你家乡的某一传统地方剧种,谈谈你对如何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戏剧的看法。
20.
(2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越剧是富贵还是草根
最近,以杭州为首站开始的“百年越剧万里行”,再一次证明越剧观众的广泛:
不但在浙江、上海备受追捧,武汉、北京巡演照样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而在北京,更有热爱越剧的教授提出,越剧应该打造成“中国歌剧”。
这个新鲜的提法,是否为越剧的发展想出了一条新路?
上世纪50年代,越腔红遍大江南北,靠的是一批经典的越剧电影,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优秀剧目的影响力;上世纪80年代,越剧再次出现繁盛气象,与越剧“小百花现象”分不开。
而今,越剧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口。
一票难求,但场内观众以白发苍苍者居多,难得看见青春的面孔;高端市场难见越剧踪影,尤其在大城市,越剧无法与外来经典歌剧、舞剧相抗衡;新戏创作没有停下,却再难有当年《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剧目和唱段……
也许,改革是最好的出路。
但是,怎样改?
是继续原先的草根文化,还是披上富贵时尚的锦袍?
不能说越剧这个百年剧种没有过时尚化的尝试。
其实,当年“小百花”的兴起,即是当今诸多古老戏剧时尚化的先声。
当下越剧改革,也没少“先锋”“实验”之类时尚概念下的探索。
去年,“小百花”在上海逸夫舞台上演精品折子戏专场,最贵票价达到550元。
其中不少戏曲排演带有原创元素:
传统的梁祝“十八相送”,经典的剧目,年轻美丽的演员,唯美的布景,还精心设计了一段新鲜的扇子舞。
但是,这一改进没有获得观众的由衷认可,原因在于经典唱腔被削弱、新造型未能真正出新。
另一出《赵氏孤儿》,空灵的背景,前台两名乱发皂衣者,一人琵琶,一人击鼓,主角痛苦的内心独白,在简单伴奏下缓缓唱出,到最后撕心裂肺处,琵琶声愈加急促,以击鼓者大声呐喊结束该剧。
这一艺术贴近现代话剧的尝试,令一名沪上青年评论家看后“深受震撼”,认为“甚至可以直接搬上话剧舞台表演”。
但可以想见的是,这样的尝试,恐怕很难为田间地头、寻常人家所接受,而他们代表了绝大多数的越剧观众。
传统戏曲都习惯舞台与观众的平等互动——一声亮腔,彩声如潮,这就是看戏的可爱。
如果没有应和,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台下却是正襟危坐的静寂,这,究竟是进步还是滑稽?
很难说。
越剧这一成长于草根的剧目,本子没有昆剧之雅,积淀没有京剧之深,但其观众分布之广泛、层次之丰富,堪当全国第一。
越剧的长盛不衰,到底靠什么?
唱腔、剧本、演员,还是新元素?
是,其实又都不是。
《红楼梦》也好,“小百花”也好,说到底,越剧的繁盛,在于她平实与大众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是越剧的灵魂。
此次汇演中一折新“梁祝”中有新台词,叫“让富贵归富贵,尘埃归尘埃”。
目前来看,越剧欲走高端市场者,市场定位并未找准;提高草根观众的欣赏水平,继续扩大戏迷队伍,也需努力。
1.“富贵”和“草根”在本文分别指什么?
2.文中说“而今,越剧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口”,这个“新的发展路口”指的是什么?
当前越剧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
请分条概括。
3.当下的越剧改革没有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怎样做越剧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4.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内容拟一则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要求:
紧扣该段文字内容,标题和导语都合乎规范,并且不得有明显重复。
标题10字以内,导语40字以内。
21.
(12.0分)阅读下列(甲)(乙)(丙)三段戏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戏曲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