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910904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285.14KB
湖北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湖北2018年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D.《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2.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族
C.4种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小
D.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3.“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能力更强,如图是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Ⅰ的分子式是C25H28O8
B.反应[a]是氧化反应
C.1molⅠ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物质Ⅰ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4.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pH和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
A.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B.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C.50s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
5.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了一台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8H18+16H2O﹣50e﹣═8CO2+50H+
C.每消耗标准状况下5.6LO2溶液中通过lmol电子
D.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6.已知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pH<7,将10mL0.1mol/LBa(OH)2溶液缓慢滴加到10mL0.1mol/LNaHSO3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中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mL时,溶液中的反应为:
2HSO3﹣+Ba2++2OH﹣⇌BaSO3↓+2H2O+SO32﹣
C.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SO32﹣)>c(OH﹣)>c(H+)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Fe3+、Fe2+、SO4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X中有Fe3+、SO42﹣
B.溶液X中有Fe2+、I﹣可能有SO42﹣、Cl﹣
C.溶液X中有I﹣、Cl﹣,无CO32﹣
D.溶液X中有I﹣,Fe2+和Fe3+两种离子中至少有一种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业上用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喊.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碱浸后的“滤渣”可以部分溶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沉碲”时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酸性不能过强,其原因是;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
(4)“酸溶”后,将SO2通人TeCl4酸性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25°C时,亚碲酸(H2TeO3)的Ka1=1×10﹣3,Ka2=2×10﹣8
①0.1mol•L﹣1H2TeO3电离度α约为.(α=
×100%)
②0.lmol•L﹣1的NaHTeO3溶液中,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HTeO3﹣)>c(OH﹣)>c(H2TeO3)>c(H+)
B.c(Na+)+c(H+)>=c(HTeO3﹣)+c(TeO32﹣)+c(OH﹣)
C.c(Na+)=c(TeO32﹣)+c(HTeO3﹣)+c(H2TeO3)
D.c(H+)+c(H2TeO3)=c(OH﹣)+e(TeO32﹣)
9.(13分)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CuO
Cu
CuSO4溶液
Cu2(OH)2CO3沉淀
CuO
①过程Ⅰ,H2O2的作用是.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过程Ⅱ,将CuSO4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度),结果如下:
已知:
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
二者比值为1:
0.8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④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图2.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10.(16分)某学习小组分析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后认为:
MnO2与FeCl3•6H2O共热能产生Cl2,于是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该结论.
【查阅资料】FeCl3•6H2O是棕黄色晶体,熔点37℃,沸点280~285℃.
【实验设计】
若结论成立,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中的试剂是.
【实验过程】
操作
现象
(1)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添加药品,连接装置.
(3)点燃酒精灯.
i.A中部分固体熔化,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iii.B中溶液变蓝.
【实验分析】
(1)小组讨论一致认为现象i中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2)分析现象ii时发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
FeCl3•6H2O是棕黄色,沸点不高,黄色气体重含有FeCl3也会导致B中溶液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小组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现象ii的黄色气体中含有Fe3+,将下列实验补充完整:
a.只在A中加入FeCl3•6H2O,加热,开始产生白雾,稍后出现黄色气体,管壁仍有黄色液滴.
b.,溶液变红.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含有Cl2,小组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气体依次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KI淀粉溶液后,KI淀粉溶液变蓝,证实黄色气体中含有Cl2.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A中固体充分加热后得到Fe2O3和MnCl2,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e2O3的方法是:
.
【安全预案】在实验过程中,若试管B中溶液已经开始发生倒吸,应立即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填写编号).
a.移去酒精灯
b.取下B中盛有溶液的试管
c.将A、B间的导管从乳胶管中取出.
11.(15分)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铜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SO4和Cu(NO3)2中阳离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S、O、N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NO3﹣的立体构型是,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为(填化学式).
(3)CuSO4的熔点为560°C,Cu(NO3)2的熔点为115℃,CuSO4熔点更高的原因是.
(4)往CuSO4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能生成配合物[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用箭头表示出配位键的位置)
(5)化学实验室常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6)利用新制的Cu(OH)2检验醛基时,生成红色的Cu2O,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C为(
,
,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它代表原子.
②若Cu2O晶体的密度为dg•cm﹣3,Cu和O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Cu)pm和r(O)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列式表示Cu2O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12.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i.RCH2Br
R﹣HC═CH﹣R′
ii.R﹣HC═CH﹣R′
iii.R﹣HC═CH﹣R′
(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是.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5)试剂b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G存在顺反异构体
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1molG最多可以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F或1mol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NaOH
(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
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湖北2018年高职单招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D.《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考点】14: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
B.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元素的颜色反应以及烟花中的添加成分有关;
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
D.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解答】解:
A.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
B.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和元素的颜色反应、烟花中的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有关系,故B正确;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故C错误;
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设计蒸馏的办法,蒸馏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2.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IA族
C.4种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小
D.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考点】GS:
无机物的推断;8J: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Y、Z为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则应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Y为Na、Z为Al,乙为NaOH,丙为Al(OH)3,X应为N,甲为HNO3,W可为为S、Cl,则丁可能为H2SO4、HClO4,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解答该题.
【解答】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Y为Na、Z为Al、W为S或Cl,甲为HNO3,乙为NaOH,丙为Al(OH)3,丁为H2SO4或HClO4,
A.X为N,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故A错误;
B.Z为Al,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故B错误;
C.4种原子中,半径最小的为N,Y为Na,原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
D.如W为S,对应的离子为S2﹣,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关系,本题突破口为乙、丙的反应,难度不大.
3.“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能力更强,如图是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Ⅰ的分子式是C25H28O8
B.反应[a]是氧化反应
C.1molⅠ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物质Ⅰ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考点】HD: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物质Ⅰ含有羰基,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物质Ⅰ生成Ⅱ,C=O生成C﹣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C25H28O8,故A正确;
B.物质Ⅰ生成Ⅱ,C=O生成C﹣O,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物质Ⅰ含有2个苯环、2个羰基,则1molⅠ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物质Ⅰ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为解答该题的易错点,难度不大.
4.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pH和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
A.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B.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C.50s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
【考点】GR: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根据蒸馏水的pH<6.5分析;
B.实线试纸呈增大趋势,表示的应该为溶液的pH变化;
C.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pH小于8时溶液为无色;
D.氢氧化镁为难溶物,氢氧化镁沉降后减小了溶液浊度.
【解答】解:
A.常温下蒸馏水的pH=7,而图象中质量数的pH小于6.5,说明该实验不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故A错误;
B.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镁沉降导致溶液浊度减小,而实线呈增大趋势,表示的应该为溶液的pH变化,故B错误;
C.50s时溶液的pH小于8,滴入酚酞后溶液为无色,故C错误;
D.Mg(OH)2为难溶物,随着Mg(OH)2的沉降,溶液的浊度会下降,即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Mg及其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5.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某油库引进了一台空气中汽油含量的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8H18+16H2O﹣50e﹣═8CO2+50H+
C.每消耗标准状况下5.6LO2溶液中通过lmol电子
D.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考点】BL: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该原电池中,铂电极上锌C8H18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
C8H18+16H2O﹣50e﹣═8CO2↑+50H+,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
4H++O2+4e﹣═2H2O,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铂电极上锌C6H18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
C8H18+16H2O﹣50e﹣═8CO2↑+50H+,故B正确;
C.每消耗标准状况下5.6LO2,物质的量=
=0.25mol,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4H++O2+4e﹣═2H2O,电子守恒得到通过lmol电子,但溶液中不能通过电子,故C错误;
D.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H+由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极反应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来确定正负极,结合正负极反应式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6.已知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pH<7,将10mL0.1mol/LBa(OH)2溶液缓慢滴加到10mL0.1mol/LNaHSO3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中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mL时,溶液中的反应为:
2HSO3﹣+Ba2++2OH﹣⇌BaSO3↓+2H2O+SO32﹣
C.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SO32﹣)>c(OH﹣)>c(H+)
【考点】DN: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多元弱酸的酸式根在水溶液中存在两种趋势,电离与水解,如果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如果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mL时,说明亚硫酸氢钠过量,则氢氧化钡少量,即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所以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比等于1:
2;
C、随着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加,所以滴加过程中,逐渐产生亚硫酸钡沉淀;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mL时,则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
0.75mmol,而NaHS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mmol,所以溶液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mol,而亚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1mmol﹣0.75mmol=0.25m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5mmol﹣1mmol=0.5mmol,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已知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pH<7,说明亚硫酸氢钠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A正确;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mL时,说明亚硫酸氢钠过量,则氢氧化钡少量,即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所以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比等于1:
2,所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3﹣+Ba2++2OH﹣⇌BaSO3↓+2H2O+SO32﹣,故B正确;
C、随着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加,所以滴加过程中,逐渐产生亚硫酸钡沉淀,所以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故C正确;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mL时,则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
0.75mmol,而NaHS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mmol,所以溶液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mol,而亚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1mmol﹣0.75mmol=0.25m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5mmol﹣1mmol=0.5mmol,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c(Na+)>c(OH﹣)>c(SO32﹣)>c(H+),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c(HSO3﹣)溶液酸碱性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Fe3+、Fe2+、SO4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X中有Fe3+、SO42﹣
B.溶液X中有Fe2+、I﹣可能有SO42﹣、Cl﹣
C.溶液X中有I﹣、Cl﹣,无CO32﹣
D.溶液X中有I﹣,Fe2+和Fe3+两种离子中至少有一种
【考点】DG: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过量氯水反应后的溶液,加入CCl4萃取后下层的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则能够氧化I﹣的Fe3+不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此时上层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氯水还原生成的Cl﹣,所以用该溶液加入AgNO3生成的白色沉淀,其中Cl﹣不能说明存在于原溶液中.另外一份加入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Fe3+,但是该Fe3+又不能存在于原溶液中,那只能是Fe2+开始时被氯水氧化生成Fe3+,所以原溶液中含有Fe2+;Fe2+的存在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CO32﹣,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X中一定含有I﹣、Fe2+,一定不存在Fe3+、CO32﹣,不能确定是否存在K+、Na+、SO42﹣、Cl﹣,
A.X中不含Fe3+,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有Fe2+、I﹣可能有SO42﹣、Cl﹣,故B正确;
C.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l﹣,故C错误;
D.X中不含Fe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现象与结论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2017•汕头三模)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业上用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喊.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TeO2+2OH﹣=TeO32﹣+H2O .
(2)碱浸后的“滤渣”可以部分溶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Ag+4HNO3=3AgNO3+NO↑+2H2O .
(3)“沉碲”时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酸性不能过强,其原因是 溶液酸性过强,TeO2会继续与酸反应导致碲元素损失 ;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 缓慢加入H2SO4,并不断搅拌 .
(4)“酸溶”后,将SO2通人TeCl4酸性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TeCl4+2SO2+4H2O=Te+4HCl+2H2SO4 .
(5)25°C时,亚碲酸(H2TeO3)的Ka1=1×10﹣3,Ka2=2×10﹣8
①0.1mol•L﹣1H2TeO3电离度α约为.(α=
×100%)
②0.lmol•L﹣1的NaHTeO3溶液中,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D .
A.c(Na+)>c(HTeO3﹣)>c(OH﹣)>c(H2TeO3)>c(H+)
B.c(Na+)+c(H+)>=c(HTeO3﹣)+c(TeO32﹣)+c(OH﹣)
C.c(Na+)=c(TeO32﹣)+c(HTeO3﹣)+c(H2TeO3)
D.c(H+)+c(H2TeO3)=c(OH﹣)+e(TeO32﹣)
【考点】U3: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根据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喊,加碱溶过滤除去杂质,得到Na2TeO3溶液,再加硫酸沉降经过滤得到TeO2沉淀,再用盐酸溶解生成四氯化碲,再用二氧化硫还原制成碲单质,
(1)Te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高职 化学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