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校本研修.docx
- 文档编号:25897009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61KB
小学思品校本研修.docx
《小学思品校本研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品校本研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思品校本研修
小学思品校本研修
一、课题名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开放型研究
二、课题研究时间:
xx年9月xx年2月
三、概念的界定所谓“教学过程开放型”,是指教学指导思想打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的约束,冲破师资的限制,打破课程局限,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育人网络。
四、研究背景及意义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闭合化。
课堂教学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课堂教学内容依然存在唯书至于上,照本宣科的现象。
这种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道德灌输,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甚至致使学生长期违背良知,在课堂上说着假话、套话、大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思品教育内容及方法的开放化,有利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切合学生思想品德实际。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闭合化。
长期以来,学校是思品课唯一的上课场所,语文老师是思品课唯一的组织者、引导者、授予者。
地点与师资的局限,使思品课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致使有些学生在校一套,在家是另一种表现。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整合,更能促使学生自觉历练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闭合化。
历来小学思品课的评价者无非是班主任和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难以评价全面。
评价要打破简单化,实现主体互动化、过程动态化、内容多元化,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手段。
五、研究目标
(一)研究主要目标以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建设为整体改革和研究实验的主导课题。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二)项目目标和阶段目标
1、制订实施方案。
学习理论、制率实施方案。
2、探索实验。
(1)吸收低年级新教材〈品德与生活〉的优点,用新课标理念研究高年级教材,试着把品德与社会课、中队活动、学生的课外生活相结合。
打破思品课内容的闭合。
(2)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探索体现思想教育特点,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功效的教改实践方案。
进行体现教学改革思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配套图片、声像资料的设计。
(3)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的研究。
3、总结成果。
探索实验、总结成果。
4、课题总结。
成果评论、课题总结。
六、研究的基本内容
1、关注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整合教学与学科课程。
(2)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3)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4)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2、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观点: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途径:
第一,社会调查。
跟踪和预测社会要求应具备的认知、技能与素质。
第二,反思学生能获益的各种资源状态,包括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种能力的发展;第三,拓宽校内外教学资源渠道和分享渠道。
3、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向现代学习方式靠拢:
主动性--表现为:
"我要学";独立性--表现为:
“我能学“;个别性--表现为:
"我会学”;体验性--表现为:
"我爱学";问题性--表现为:
"我有发现"。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4、关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化增强实践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是促使品德与社会课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地去创设各种有效的活动,要从"活动"的目标、内容、环节、组织各方面来优化整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参与。
5、关注教学艺术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
6、关注教学评价关注发展性评价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过程。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问卷):
通过广泛调查学生、社区,大量查阅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信息;
2、行动研究法:
边研究边实践,逐步探索出影响,了解影响师生关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优质思品课堂。
3、经验总结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优秀论文。
八、研究过程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xx年9月)
(1)目标
A、通过实验,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和开发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B、加强学习,转变认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主要工作
A、与学校教科研相结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B、认识教材特点,做好实验的思想及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正确方向。
C、举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讨论,评析,促进自己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达成共识。
D、经常与其它教师交流自己参与实验的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并在学期末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2、实施阶段(xx年10月xx年1月)
(1)目标
A、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动方案,积累研究经验。
B、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C、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D、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主要工作
A、通过培训,进一步自己强化对教材的认识,促进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材,提高课的质量。
B、通过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汇报
实验成果,并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经验。
C、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
3、总结阶段(xx年2月)
A、完成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B、整理典型案例及综合活动方案。
九、成果形式
1、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上校级汇报
课,检验实验成果。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开放型研究结题报告七0二学校梅洁“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
以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品德与社会课只有实行开放,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能成为一池活水,才能得到有序发展。
经过我对小学思品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时空的开放性时空的开放性是指把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时间上沟通课前和课后,空间上打破课堂的局限。
课前提倡收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收集相应的资料。
收集资料着重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课后提倡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进行实践活动等。
要求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课中交流探讨,在课后实践完善,学生们喜闻乐见,突破了课堂的局限,把品德与社会课融入了学生的生活。
2、内容的开放性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解决学生的热点、疑点问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民主的气氛。
为了贯彻民主性原则,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信息的反馈,根据学生的疑问,不断修正和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心理、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由于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更可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3、形式的开放性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注入式地“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可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质疑、竞赛、表演、自我教育、查阅资料、访问调查、学生讲课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灵活采用探究、合作、体验、讲授、活动课等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板书、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简明、有幽默感、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思维的开放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兴趣、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机会,使他们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尤其要有一种开放性的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必不可少。
开放性问题情景简言之,就是这一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这样才能使学生多角度、发散地分析、认识问题,真正使思维开放起来,在独立思考和选择中提升道德认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三个层次:
一是形式上的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表面上很活跃,但学生只是充分“活动”,没有问题情景,教师设问毫无思维力度,比如“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低层次。
二是教师设问有一定或较深的思维力度,但问题情景带有强烈的指向性,比如“这段材料说明情绪的什么作用?
”答案唯一,学生只能沿着这一明确思路去思考,没有创造性。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般层次。
三是问题情景带有开放性,使学生思维开放,充分思考,即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品格,更使学生在主动选择、交流感悟中提升道德评判能力,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高层次。
5、观点的开放性观点的开放性就是允许鼓励学生对具体的事件、问题的解决发表不同看法,鼓励与众不同。
如果问题是开放性的,必然要求观点的开放性。
在学习研讨中可以有一些观点和想法的交流、探讨与碰撞,得出真理。
同时理论的运用,方法的选择是可以也应该开放的,从而塑造民主、平等的关系,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品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也使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主动的思考,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道德认知的内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6、评价的开放性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在评价中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更要关注对过程的评价,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以及平时积极的行为变化;在评价内容上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在评价方法上,除了笔和纸测试以外,还可采用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法;在评价主体上,不仅可以由老师评价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学校其他教师等来共同作为评价者,建立起多元、互动的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七0二学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xx年申报书小课题名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开放型研究教研组小学综合教研组研究时间xx、9—xx、2小课题负责人梅洁学段小学学科品德与社会职务荣誉称号手机负责人简介在校一直担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
参研人姓名教研组具体承担任务手机朱天杰小学综合教研组规划实施所在教研组意见教研组长签字:
年月日教务处审核意见公章:
签字:
年月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开放型研究结题报告梅洁小学语文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校本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