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安全.docx
- 文档编号:2589140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46KB
环境与安全.docx
《环境与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安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与安全
改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构建和谐安康的工作场所
张代飞(首钢水钢炼铁厂制粉车间)
一、概述
环境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
从广义上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场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栖息地;人文环境属于社会环境范畴。
人文环境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和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生活背景和人际交流环境。
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主要体现在环境中的文化、理念、道德等社会观念。
从小的方面可以说是人们周围的文化氛围。
从大的方面实际就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固有实体,如工作环境,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声,粉尘等。
生产现场危险源点;高空坠落物,安全隐患,以及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都属于自然环境。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生命关怀。
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替代的。
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观。
一个好的环境,合乎人群生存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适应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生长机制,有利于人的心身健康。
从而促进人类的健康和顺利发展。
相反,一切与自然相搏,违背客观,阻碍人的正常成长与发展规律,造成人的发展和成长轨迹出现异常,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危及生命安全并酿成事故,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安全是一种状态,即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通过持续的危险辨识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和措施。
是人类安稳和健康的基本保障。
环境从管理上分,又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如设施环境、地理环境等。
而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受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人文环境、文化环境等。
安全的硬环境主要有现场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安全立法、建章建制、管理构机,资金支持等;软环境主要有人文状态、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科技等。
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与安全息息相关
人类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要得到一个安稳和健康的保障,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
人类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才能足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生存。
因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三、不安全环境因素的一些具体表现
(一)、人文环境
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团队里,人与人之间相互隔阂,同事与同事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没有一个融洽的沟通渠道,尔虞我诈,相互欺骗,互不信任,你针我斗,相互挑拨,相互贬责,造成整个团队及工作氛围不安稳的局面。
很多人认为贬低了身边的同事,就是提升自己,这样的恶性循环现象大有存在。
最后是互相残杀,搞得一个单位或是团队一团糟,进而趋近崩溃边缘。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工作,会使人的精神和情绪产生异常状态,从而导致行为的异常,萌发安全事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得以充分体现。
这些都是最大的不安全人文因素。
直接影响团队的精神,磨灭了一个积极进取和充满活力与和谐安稳的工作氛围,这种劣恶的人文环境必定导致恶劣的安全后果。
一个糟糕的人文环境后面对人的心理、行为存在着潜在危害,一旦这种潜在危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安全事故,而且难以挽救和弥补。
于丹教授在她的心语《本性与物性》中说:
“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心斋(审视内心、反躬自省)是认识自己、获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平身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都说明做人的宽宏与随然的真正内涵。
因此,加强对人文环境的建设,确保一个和谐、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
创造积极、上进的工作局面,是实现安全稳定的有力措施。
(二)、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们周围生活和工作的一些硬件设施,它对人的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通过人们直观地去改造和弥补,消除隐患。
如:
噪声、高温、粉尘、通风、光线、潮湿、易坠落物等危害,都可以直观地去整改和完善,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环境的优劣、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否对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好的环境是指所在场所各种物质设施和非物质因素相对优越能满足和保证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条件。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确保安全作业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当从改善环境入手。
一是要重视对工作场所及初期建设对环境安全状况设计的合理性,未雨绸缪,避免亡羊补牢;二是要加大对安全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以实现“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和要求。
因此,环境与安全相辅相成,环境是基础,安全是保障。
四、环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
环境既包括以自然、人文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包括以制度、观念、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所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条件都可以归纳为环境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生产中的两大基本要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当重要。
在一个阴暗、潮湿、狭窄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压抑、郁闷和不安;反之,在一个宽敞、明亮、清新的环境中,人的心情自然会愉悦和舒适。
在人文环境方面,一个温馨、融洽、和睦的人群环境,能使人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出人的最大能动性和主观创造性,这就是环境给人带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内因;外界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
一旦客观条件破坏了人的正常心理定势就会产生非正常心理情绪,使行为表现异常,不顾安全;环境影响心理形成不舒适或不能忍受的感觉,从而导致事故;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家庭琐事、业余活动需要、情景气氛因素等都对人的行为造成巨大影响。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心理状态、情绪及动作几方面产生的,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误动,如:
忧郁、怨恨、嫉妒、冲突、矛盾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如:
防范意识淡薄、对操作规范的熟识程度不够,莽闯、蛮干;对工作环境的认知、认可程度不够等。
因此,把握好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解决好人、机、料及环境之间的最佳组合,合理地发挥人体本身所具备的体力和脑力,精力和心理状态,消除生产操作中的盲目现象和紧张情绪。
是保障人的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
2.自然、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更利于促进工作和安全生产
一个自然、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能使人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积极协作,激发出饱满的工作热情,焕发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人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保护条件。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融洽与默契。
一个和谐的环境使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对工作充满信心和动力。
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安全行为紧密相关。
所谓的环境调节就是指对人所在的工作、生活环境氛围的调节,使人的心理处于和谐、融洽的生态环境之中,从而避免或减少人的不安全心理活动,使之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共同做好安全维护。
同时,安全管理要因势利导,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心职工利益,做到和职工心与心的交流,和谐、融洽才能淘出职工心里话,真正掌握职工心里状态,做到温情管理呼唤安全。
很多靠严厉和威慑的办法往往起到物极必反的作用,要避免职工逆反心理。
人天生就有自我求生的本能,不是靠严厉而得出来的真正安全,而是靠疏通和理会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存在固有或潜在的环境危险因素所造成或对事故潜在影响的状态。
1.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隐藏着管理和操作上的缺陷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
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一是没有提早觉察到安全隐患,对安全死角管理没有到位,对危险预知、预测及防范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
这些都是管理上的疏漏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二是对生产设施初期建设和设计的不合理性造成对环境安全状况的不合理性。
所以需要及早提醒在初期建设时考虑各种环境和安全因素的合理性,避免亡羊补牢,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2.物的不安全状态应及时加强整治和安全技术改造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
狭窄、潮湿、阴暗、易坠落物、噪声、粉尘、能量释放、物料摆放、光线、安全五基设施(安全色、安全标志、安全通道、安全用电、安全罩)等潜在的隐患和险情。
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应及时加强整治和安全技术改造,以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技术改造主要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与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
2.1加强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与消除事故危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能有效地防止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导致严重后果的人失误的各种因素。
( 2)、控制人失误后果的能力
出现人失误或险情,也不致发生危险。
(3)、防止故障或失误的传递能力
发生故障、出现失误,能够防止引起其他故障和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与恶化。
(4)、故障、失误后导致事故的难易程度
至少有两次相互独立的失误、故障同时发生,才能引发事故的保证能力。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对偶然、超常的能量释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具有能量的再释放能力。
( 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
采用限量蓄积和溢放,随时卸掉多余能量,防止能量释放造成伤害。
如锅炉蒸汽、各种安全阀,安全压力等。
工业生产是一套人、机、环境系统。
系统因素合理匹配并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人机匹配”,可使机、环因素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人的操作行为就可在轻松、自然中准确进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消除事故。
2.2 在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但会影响人在作业中正常的工作情绪,还会导致人的职业性伤害。
对作业环境条件的概括要求:
(1)、照明必须满足作业的需要。
强光线也叫眩光,使人眼出现疲劳与目眩。
昏暗或过暗光,不但使人眼出现疲劳,还可能导致操作失误,甚至发生事故。
(2)、噪声、振动的强度必须低于人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
噪声、振动损伤人的听觉、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有损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发生各类事故。
(3)、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降到允许标准以下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直接产生危害,长期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能发生人的慢性中毒、职业病。
出现急性中毒时会迅速造成死亡。
3.正确判断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安全生产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
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针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工作场所危险预知及控制对策,提高工作人员的警觉性和自我防护意识,从每个细节开始,严格于始终,防范于未然。
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加大对安全死角和隐患排查的整改力度,查反复,反复查,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或引发事故之前,是实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才能。
五、水钢近年来在安全工作方面投资和管理力度加大
水钢近年来在构建和谐人文和改善作业环境方面花了极大的功夫,使安全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安全职能部门的领头和渲染,起到积极作用。
公司在安全生产投资方面,其中重大危险因素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特种设备检验,配备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特种作业人员办证及日常安全生产培训,职工防暑降温,职工保健,职工工伤保险,安全管理,职工健康体检,安全评价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费用。
在安全人文管理方面卓有成效。
改善岗位作业环境,亲情呼唤安全,色彩(标志突出、色彩醒目)管理,构建和谐团队,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安全技术改造,标准化作业,危险因素预知及对策措施等,实现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提高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与和谐团队精神。
以上这些项目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的加大,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消除安全生产重大隐患。
保护了作业者的安全和健康。
加大了对职工的劳动保护力度,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舒适、职工心情愉悦的工作场所,实现环境与安全的协调统一,使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六、结束语
笔者于2011年初从公司环保管理岗位转岗到炼铁喷煤班从事喷煤操作岗位,在班组的生产中,结合多年的管理与班组实践相结合,深深感受到安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心职工利益,这样才能和职工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得到职工的心里话,掌握职工的内心真正动态。
达到人性化、自然环境舒适化管理。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安全相当重要,如果缺少对这些因素独立去谈安全,就会顾此失彼,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因此,认真加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改善和优化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环境因素,加强和提高各种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非物质环境因素的管理水平,消除一切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创造一个良好、自然、轻松、和谐、安稳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强化劳动保护的重要策略与手段,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