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88756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93KB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蔡甸二中201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忸怩(ní)漫溯(sù)卒起不意(zú)
B、彳亍(chù)阻遏(è)寥廓(liáo)夜缒而出(zhuì)
C、颓圮(pǐ)团箕(qí)叱(chǐ)骂变徵之声(zhēng)
D淬火(cuì)氾(fàn)南刀俎(zǔ)共(gōng)其乏困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戮没笙潇凄婉百舸争流
B.嗔目斑斓穤米挥斥方遒
C.火钵濡缕偏袒漫江碧透
D.箕踞荡漾寂寥鱼翔浅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上访者与截访者不断斗智斗勇,花样层出不穷:
上访者乔装打扮,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截访者守株待兔,重兵围堵,不惜代价。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倘若选个日子让海峡两岸及全世界华人一起祭祖该有多好。
大陆十三亿和对岸二千万同胞一起举案齐眉,共同纪念一个老祖宗,是很有意义的。
D.世界排名第7的李娜昨天打响新赛季首战,她不孚众望,以6:
4、6:
0的比分战胜卢森堡选手米奈拉,顺利闯入第二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教版《语文》新诗单元选录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旧体诗词。
B.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C.今天我们学校来了大约一百多位参观者。
D.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起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
它有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别称。
每首词都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词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C.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代表诗人,其代表作《雨巷》巧用象征手法,写得既虚又实,朦胧含蓄,他也因这首诗获得“雨巷”诗人的雅号。
D.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新月派主张诗歌的“三美论”,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面6-8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6、与例句中“前”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又前而为歌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赵王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孔子云:
“何陋之有?
”
C、嘉为先言于秦王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8、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阅读《史记项羽本纪》节选,完成下面9-11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注】檥:
使船靠岸。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壁:
构筑壁垒驻守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
使……为王
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
难道
D.若非吾故人乎若:
如果
10、对下列句中的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
B.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C.不忍杀之,以(之)赐公
D.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节选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两个片断,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B.项羽的军队在刘邦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幕“霸王别姬”的悲剧。
C.项羽之所以拒绝渡江,是因为觉得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D.项羽败亡乌江,已抱必死的决心,但不忍心杀死跟随自己作战多年的爱驹,把它赠送给了乌江亭长。
三、默写与翻译(26分)
12、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1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18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6)君安与项伯有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25分)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
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
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
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
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
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
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
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
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
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
他自称:
“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
”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
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
他给朋友的信中说:
“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
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
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
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
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
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
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
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
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
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
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
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
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
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
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
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
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
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
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
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
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毛泽东也看重立志,但他反对对前人中有成就者进行简单的模仿,他认为,应当首先寻找真理,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推荐书目77种。
C.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士学风的全部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D.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E.本文选取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时的学习生活材料,围绕“修学储能”这个中心,表观了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展现出的卓尔不群的素质。
15、长沙一师的老师们给了毛泽东哪些方面的影响?
请简要分析。
(6分)
16、从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6分)
17、长沙一师五年的师范生生涯,为毛泽东后来投身社会革命储备了哪些能量?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五、语言表达(6分)
18、下面是一首小诗。
读后请仿照相应的句子,把
(1)、
(2)、(3)三条横线上空缺的句子补齐。
要求想象合理、顺畅、连贯。
(6分)
只要青春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1)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2)
(3)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六、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深宵未眠为我掖被的有我的妈妈,终日辛劳为家奋斗的有我的爸爸,心萦学生勤于钻研的有我的老师,志同道合携手青春的有我的朋友,漫漫人生照耀牵引我的有我的偶像,给我舞台铸就辉煌的有我的祖国,还有我所向往的民主、自由、平等……我多想为你献上一首歌,是你让我成长,是你给我希望。
请以“,我想为你献上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写作时,请在空格里写上称呼;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
蔡甸二中201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1——11题每题3分,第14题5分,共3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三、默写与翻译(26分)
12.默写(每题2空,共8分)
(1)
(2)
(3)
(4)
13.翻译(每句3分,共18分)
(1)
(2)
(3)
(4)
(5)
(6)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14.(答案写在选择题表格里)
15.(6分)
16.(6分)
17.
五、语言表达(6分)
18.
(1)
(2)
(3)
六、作文(6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高一月考答案
一
1.B2.C3.A4.D5.B
二
6.C7.D8.D9.D10.D11.B
三、略
四、(25分)
14.(5分)EA(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
【解析】C项遗漏了“推崇性理哲学”的信息。
B项原文信息是“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并无“要求”意味。
D项与“调查研究作风”相关的“游学”不只是“两次”,而且并没有立刻“养成”调查研究作风,文中说的是“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
15.(6分)①修身方面的谆谆教诲。
②做学问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
③改造社会方面的释疑解惑。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①有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
②学习重点明确,主次分明。
③懂得为学之道,能处理好博与约、中与西、普通与专门的关系。
④惜时苦读,持之以恒。
⑤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8分)①立下了正确的人生志向:
心系社会,探求真理。
②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
广博学习,注重方法。
③形成了重视社会实际的思想方法:
关心世事,经世致用。
④初步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或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
几番游学,深入生活。
⑤培养了关心时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订阅书报,风云在胸。
(能就其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求有理有据。
每个方面的探究2分)
五
18.(6分)答案示例:
(1)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2)还有绿洲在不远的前方等待(3)只要明天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二中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 武汉市 蔡甸二 中学 年高 一月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