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13年小课题研究手册内容.docx
- 文档编号:2587123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6.31KB
东昌府区13年小课题研究手册内容.docx
《东昌府区13年小课题研究手册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昌府区13年小课题研究手册内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昌府区13年小课题研究手册内容
课题编号:
_______________
聊城市东昌府区
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
关于“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事实研究、价值研究和工程研究。
本文通过实然分析,指出了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应然选择——小课题研究;最后,论述了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流程、管理及其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究小课题研究个别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
反观我们的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感觉到了“乐趣”和“幸福”吗?
如果没有感觉到的话,是因为我们没有做教育教学研究呢?
还是我们做的不是“苏氏”所说的研究呢?
我们做的是什么样的研究呢?
一、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如何——事实研究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
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
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
重申报,轻研究。
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
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
课题又大又空。
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
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
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
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
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
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
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
课题研究要求过高。
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
课题研究的时效低。
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
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二、中小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课题研究——价值研究
对应着“假、大、空、高、难、远”,那就是“真、小、实、低、易、近”。
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从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frommypractice,formypracticeandinmypractice);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研究。
为什么呢?
因为,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主的发展,一种内在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土壤,就是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教师发展的条件,就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有一种洞察与思考,就是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而教师课题研究的范式,当然也就是基于自己实际教学问题解决的“小课题研究”。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
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即使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
”
所谓小课题研究,它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
小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校本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式研究,等等;研究的周期最多为一个学年;研究的情境就是学校、课堂;研究的基础是教师的研究兴趣、教学需要、支持环境、现实能力;研究的主体就是教师个人;研究的优势是教师每天都在教育教学“现场”,身临其境,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鲜活的教育情境、教育问题、教育故事。
小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困惑,立足自己本校的实际(校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课题。
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个别化、校本化、常态化,和实践性。
叙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指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实际的遭遇、困惑、尝试解决的过程及自己的感悟——能引起自我转变的一系列事件,并在事件的叙述和交流过程中能引起参与者们的认同与思考。
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叙事研究是解决中小学教师“科研神秘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前中小学比较提倡的“说课”也是一种叙事研究。
它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广泛地获取相关信息,以研究整合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再在备课组内“说”出操作过程与前因后果,进行集体研讨和交流分享,最后各自分头进行个别化的实践体验与总结反思。
在“总结与反思”阶段,要尝试总结个案(血肉),要尝试建构模式(骨架),要尝试提升理念(灵魂),使这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个成功的教育研究者一定是一个反思型实践者。
那么,教师小课题研究怎样操作呢?
三、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工程研究
在这里,主要从实施流程、选题、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流程
人的行为往往是由心态决定的,而心态往往是由认识决定的。
教师小课题研究要求“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可以有年龄要求),所以,学校首先要做好全员培训,解决好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认知问题。
本着可操作性强同时又相对规范的原则,它的实施流程应该包括以下12个环节。
1、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沙龙,交流“课程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与困惑;
2、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库”,并进行自主选题;
3、教师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级部);
4、教科处审定并发文公示;
5、学科组或年级组组织集中开题;
6、教师开展实践研究:
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
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等);
7、学科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
8、级部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中期报告);
9、教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
10、教师撰写结题报告;
11、学校开展结题答辩与鉴定;
12、组织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评价,印发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集。
(二)关于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研究始于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反思梳理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交流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反映问题,或者通过家访沟通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请人听课提出问题,等等。
教师要建立自己的“问题库”,从“问题库”中筛选出个人研究的“小课题”。
或者,通过学科组教师座谈交流,一个学科组或一个备课组选择一个主课题,每个人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实际从某一个微环节切入,确定一个子课题——一个自己研究的个人小课题。
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课题一定是问题,但问题未必都是课题。
课题一定要体现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今天有多少位教师没有参加培训呢?
——此乃问题,但非课题。
今天为什么有15位教师没有参加培训呢?
——此问题就可以上升为课题,如“教师培训出勤情况给中小学校本培训带来的思考”,就可以研究。
是培训通知没有到位?
还是教师学习意识淡薄?
是会议制度不够健全?
还是培训内容不受欢迎?
是培训者水平太低?
还是培训时间不够合理?
是教师工作量太重,还是什么特殊原因?
等等,值得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还有,上面我们分析了课题与问题的关系,那么课题与小课题的关系如何把握呢?
如果说课题源于问题,问题则源于教学困惑与烦恼,而小课题则要求我们研究教学当中的小问题,无需太长时间,无需太深的理论功底,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加上适当的限定词以缩小研究的范围来实现。
比如:
教学困惑与烦恼
问题
课题
小课题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太吵了!
怎么办呢?
怎么来使得学生上课不那么吵呢?
不那么“无序”呢?
关于课堂调控策略的研究
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来调控小学语文课堂
“体验、交流、展示、互评、总结”的“五步教学”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运用
初一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太大了,真的太难教了!
怎么办呢?
怎么样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也“吃得了”呢?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利用学生资源,开展合作学习——初中英语课内分层教学初探
唉,领导们老说我们高三教师“讲评试卷”的效率不高!
怎么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高三试卷讲评策略研究
高三历史学科第二轮复习试卷讲评的课堂结构研究
“高三英语考试自我反思性评价表”在试卷讲评中的运用
另外,我们要求中小学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那么,这是否就限制了教师进行德育研究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赫尔巴特说,“没有无德育的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但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本文要求“德育课题”也必须坚持“以课堂为研究现场”。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架构,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机制也稍有不同。
一般实行个人、学科组、年级、学校“四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主。
具体说来,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答辩等;学科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教师沙龙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等等;级部负责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级部要建立“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由级部领导、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学校则负责组织培训、课题立项、答辩鉴定、成果展示和经费支持等工作,学校成立“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教科处负责,教科处另做好推进时间安排。
另外,为了提高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的可知性”,确保其实效性,笔者认为,开发“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很有意义,“手册”作为一种“文本化管理工具”可以有三大功能。
一是指导功能。
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
怎样有效实施教师小课题研究?
“手册”中通俗易懂的程序化语言(包括无声的“表格语言”)所蕴涵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将指导教师们有板有眼地走好“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手册”既要求相对的规范,又充分地允许个性的发挥与创造。
二是记录功能。
如何反映“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
“手册”要提出明确的记录要求,提供恰到好处的记录空间,它将记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为参与者留下成功的足迹,积累宝贵的资料。
三是评价功能。
“手册”坚持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对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
“手册”要求“文本设计”、“实施流程”、“评价项目”一一对应,并在开始研究之前就明确评价标准。
这样将帮助参与者经常回答诸如“我做到了吗?
”、“我该怎样去做?
”等问题,帮助参与者反思前面的工作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
实施的过程伴随着记录的过程,也伴随着评价的过程。
(四)关于中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评价
上文谈到了“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的评价功能,谈到了“坚持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对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等理念,但为了真正实现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功能,还有必要对“评价原则”、“奖励办法”及其“附加价值”作一简单阐述。
1、评价原则。
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行“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2、奖励办法。
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个人奖励”与“团队奖励”相结合、“单项奖励”与“综合奖励”相结合。
奖励比例以课题数的20%为宜。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师博客”或在学校开辟的专题BBS上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交流与探讨,则应予以特别奖励。
3、附加价值。
教师小课题研究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参考项目、教师绩效评价的加分项目、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和骨干教师评选的重要指标。
有人说,学校既是学生的学校,也是教师的学校。
这是十分有道理的。
我们主张,“教师与学生同步成才,个人和学校共赢发展”。
我们的“教师小课题研究”并非是为了填补某个领域的某项空白,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促进自我反思、引起自我转变,只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只是为了提高教学素养、提升生活质量,只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只是为了鼓励中小学教师自主创新、提高中小学教师研发能力,只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有热切的专业发展愿望的研究型教师。
一、教师小课题研究“问题库”
问题源
问题库
来自
个人
反思
的
问题
来自
同事
座谈
的
问题
来自
学生
讨论
的
问题
来自
家长
反馈
的
问题
来自
其它
的
问题
二、教师课题申报表
姓名
专业
学历
学位
来校工作时间
联系电话
所在
岗位
所选
课题
学
习
简
历
工
作
简
历
选
题
缘
由
研
究
设
想
学科组
意见
学科组长签字:
年月日
年级
意见
年级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
意见
校长签字:
年月日
三、教师开题报告
姓名
开题时间
课题
名称
选题
缘由
或
教学
困惑
研究
的
意义
与
目的
文献
综述
及对
综述
的
评价
带
题
课
计
划
细
化
分
解
带
题
课
计
划
内
容
选
择
研究
步骤
及
措施
研究
方法及工具
成果
预期
及
结题
报告
结构
本研究希望
得到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学科组
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与建议
学科组长签名:
年月日
四、教师开题过程记录
课题名称
开题时间
主持人
地点
评审人员
开
题
过
程
记
录
开题反思与
启示
开题人:
年月日
五、研究过程记录
(一):
主要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查找
1.
作者姓名
论文或论著
名称
发表或出版时间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
主
要
观
点
阅读并记录时间:
年月日
2.
作者姓名
论文或论著
名称
发表或出版时间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
主
要
观
点
阅读并记录时间:
年月日
3.
作者姓名
论文或论著
名称
发表或出版时间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
主
要
观
点
阅读并记录时间:
年月日
4.
作者姓名
论文或论著
名称
发表或出版时间
发表刊物或出版社或网址
主
要
观
点
阅读并记录时间:
年月日
六、研究过程记录
(二):
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
姓名
性别
所在
岗位
来源渠道
成
功
的
经
验
或
案
例
记录时间:
年月日
姓名
性别
所在
岗位
来源渠道
成
功
的
经
验
或
案
例
记录时间:
年月日
七、研究过程记录(三):
带题课
带课课
(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主题
课
前
会
议
课
堂
观
察
教
学
观
摩
有
感
课
后
会
议
带课课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主题
课
前
会
议
课
堂
观
察
教
学
观
摩
有
感
课
后
会
议
带课课(3)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主题
课
前
会
议
课
堂
观
察
教
学
观
摩
有
感
课
后
会
议
八、研究过程记录(四):
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教学
主题1
教学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反
思
教学
主题2
教学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反
思
教学
主题3
教学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反
思
教学
主题4
教学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工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反
思
九、研究过程记录(五):
教师学习与研讨
时间1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时间2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时间3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时间4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时间5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时间6
地点
主持人
主讲人
主题
内
容
记
录
学习和研讨给我的启示
十、研究过程记录(六):
访谈与考察
访谈日期: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访谈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第1次访谈
课题/项目名称:
参加访谈的人员:
访谈的问题:
访谈记录:
记录人:
被访谈者的结论(学生、家长意见、建议):
签名:
年月日
访谈结果与打算(是否达到目的、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下次任务等):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访谈时间:
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访谈日期: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访谈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第2次访谈
课题/项目名称:
参加访谈的人员:
访谈的问题:
访谈记录:
记录人:
被访谈者的结论(学生、家长意见、建议):
签名:
年月日
访谈结果与打算(是否达到目的、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下次任务等):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访谈时间:
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访谈日期: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访谈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第3次访谈
课题/项目名称:
参加访谈的人员:
访谈的问题:
访谈记录:
记录人:
被访谈者的结论(学生、家长意见、建议):
签名:
年月日
访谈结果与打算(是否达到目的、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下次任务等):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访谈时间:
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考察或调查日期:
____年___月___日,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第1次考察或调查
课题/项目名称:
参加考察或调查的人员:
考察或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被调查或考察单位的评价或意见:
考察或调查过程和结果:
本次考察或调查的主要结论(若是问卷调查,请将统计表附在该表格后面):
访谈结果与打算(是否达到目的、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下次任务等):
考察或调查时间:
____时___分至____时___分,记录人签名:
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考察或调查日期:
____年___月___日,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第2次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昌府区 13 课题 研究 手册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