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86899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2.26KB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是近现代文化界几经讨论的重要问题。
晚清的新学旧学之争,“五四”前后的中西文化之辩,三四十年代的“本位文化”与“西化”、“工国”与“农国”的大讨论,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历史文化课题的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问题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这一时期有不少反传统的文章见诸报端和各种刊物上,其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全盘否定传统。
认为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静态的农业文化”,在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现代化运动中,它只能被摧毁或扫荡,而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
果真如此吗?
首先,把传统与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在时代性、阶级性上难免与现代社会生活、现代文化建设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然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并不足以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完全对立的。
因为传统文化除了有其阶级性、时代性以外,还有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一面。
这种人类性和超时代性的内容,决定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
据此,我认为,对于传统文化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对于传统文化中那些陈旧的积习(如农业社会的旧习和官僚政治的遗风)要加以彻底的否定;对于传统中的精粹思想(如天人谐调、刚健有为、辩证思维等)则不但不应否定,而且还要理直气壮地加以发扬。
其次,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事实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相反,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那么,它不仅不是现代化的梗阻,倒是推进现代化的文化源泉。
日本、韩国、新加坡、港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建立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相反,不少材料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建设恰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学的积极内容。
如新加坡不仅不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相反,政府把儒学作为国民教育的主导思想;日本也是一样,他们企业文化的一个特色便是“儒德商才”“《论语》加算盘”,甚至日本有人用《孙子兵法》来管理现代化企业的。
韩国、港台地区的情形大体也是这样。
总之,东亚地区“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的现代化实践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相反,只要善于利用,它还可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
最后,西方现代化也是有深厚的传统背景的。
反传统的人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往往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只见二者的矛盾、冲突,而不见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有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根基。
同样是现代社会,英国不同于法国,西欧不同于北欧,欧洲又不同于美洲,其原因均可以在其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根子上找到说明。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晚清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历史文化课题多次引起近现代文化界的讨论。
B.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浪潮。
C.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该辩证对待传统文化,摒弃糟粕,发扬精粹。
D.反传统的人在对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认识上,忽视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引出话题,指出反传统的人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事实等方面进行批驳。
B.文章第四段对传统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强调应该一分为二地对待传统文化。
C.文章第五段以日、韩、新和港台地区为例,旨在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的作用。
D.文章有破有立,针对性强,论证逻辑严密,最后以西方现代化为例批驳反传统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传统的人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全盘否定传统,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很难起到积极作用。
B.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是受其人类性和超时代性决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矛盾冲突是受其阶级性、时代性的影响。
C.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源泉,东亚地区的“儒学资本主义文化圈”,特别是新加坡和日本的现代化实践就是明显的例子。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有所不同,在现代化过程中建成的社会也有所不同。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以一种全流程思维来检视那些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和做法,从而全方位改变浪费的惯性,挖掘各方潜力,堵住餐饮浪费的漏洞。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饭菜在端上桌以前就没有浪费了吗?
有统计显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天的餐食供应量,许多餐厅在原材料上的浪费率都达到惊人的30%左右。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营者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甚至优化订餐流程,从而在备货环节尽可能减少食材的浪费。
商场超市同样是节约粮食的重要一环。
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很多商家都会采取“买得越多越便宜”的激励手段,并且推出相应的大包装。
同样是加速商品流通,比起简单粗暴地推出同一种食品的大包装,将不同食品搭配成促销组合,是不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呢?
商家甚至还可以推出不同分量的组合套餐,在更多环节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对于个人来说,即便没有感受到粮食短缺之虞,也应该认识到,节约粮食还事关保护地球环境。
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节约粮食与美好生活并行不悖。
(摘编自邵岭《除了餐桌减量,制止餐饮浪费更需要全流程思维》)
材料二
根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粮食外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居民食品来源日趋多样化。
自2013年以来,居民在其他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在粮食或谷物方面的消费量,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而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继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018年,其他食品人均消费量比2013年增长了5.3%,而粮食和谷物人均消费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6.3%。
这表明,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
(摘自邵海鹏《“十六连丰”后的粮食问题:
口粮绝对安全遭遇食品消费结构升级》)
材料三
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
如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
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
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摘编自叶兴庆《中国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而非当前问题》)
材料四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
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自给率仅为7.87%,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
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摘编自《我国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充裕时期2020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4.下列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
B.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要在保障粮食“量”的前提下追求“质”的提升。
C.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瓶颈。
D.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长远问题,但并非高枕无忧,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要有全流程思维,需要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发力。
B.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
C.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保产量,又保产能。
D.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粮食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来达到供需平衡。
6.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就如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几点建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
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
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
”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
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
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
”小米开尔说,“森林!
那里就会有木柴了!
”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
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
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
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
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
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
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
”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
“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
柴火。
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
”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
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
”小孩说。
“什么森林?
”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
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
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
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
阿斯托弗刹住车:
“喂!
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
”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
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
“当然,当然。
”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
“站住!
别想跑!
”但没有人跑:
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
“哦,对不起。
”阿斯托弗说完后就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
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
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
“喔,对,斯达巴药片!
这个广告做得好!
新发现!
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
我一下就看懂了!
”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
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
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做出去森林里砍柴的决定,这一细节十分符合儿童的身份,也使情节展开合理化。
B.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谱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
C.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D.本文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叙事角度灵活多变,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8.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
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
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
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
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
嘉贞因奏曰:
“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
臣弟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
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
”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
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
六年春,嘉贞又入朝。
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
嘉贞奏曰:
“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
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
”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
嘉贞又尝奏曰:
“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
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
”上以其明辩,尤重之。
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
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
“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
若负谴責,虽富田庄,亦无用也。
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闻者皆叹伏。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
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年纪。
B.官秩:
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
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C.开元:
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奢僭:
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奢僭指奢侈逾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
张循宪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忠勇不卑,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还上奏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
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2)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
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在干戈遍地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从正面扣住题意“觐省”,并点出背景。
B.三、四句紧承“万事非”,进一步点明题意,从自己的“无家寻弟妹”,引出对方的“何处访庭围”,宾主分明,寄慨遥深,有一气流贯之妙。
C.尾联“犹恐”二字,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耽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倍觉意味深长。
D.本诗不落专写凄凄戚戚之情的窠臼,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15.本诗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入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由于它形式灵便活泼,文字_________,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由于它能指导写作,具有很强的实用功。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的数量相当庞大,因此,我们要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我们在系统调查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的过程中,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不仅存在于选本之中,也存在于许多别集之中;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_________,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清人王鸣盛说: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所以,只有进行彻底而全面的考察,编写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_________,这需要学界同人_________,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余祖坤《略谈古代文章评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片言只语视而不见闭门造车同心同德
B.要言不烦视而不见盲人摸象齐心协力
C.要言不烦置之不理闭门造车齐心协力
D.片言只语置之不理盲人摸象同心同德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写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B.只有进行彻底而全面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C.只有进行彻底而全面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D.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19.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章评点(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B.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无所不至。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D.清人王鸣盛说: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
八、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每空2分,共6分)
什么是编程?
________。
有人说它是科学,有人说它是艺术,还有人称之为技能。
我认为这三方面兼而有之,我们虽然喜欢说编程蕴含大量艺术成分,_______。
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数学,他们会以为数学就是加减乘除,或者代数微积分,其实,即使简单如加法的运算,背后也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理论作支持,计算机编程背后也有大量科学理论作支持,例如,哥德尔定理的数学证明冗长而复杂,但是如果借用计算机科学的图灵定理,证明起来就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编程也的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新余市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