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资助方向.docx
- 文档编号:2586671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9.20KB
重点资助方向.docx
《重点资助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资助方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资助方向
附件1:
重点资助方向
一、优势学科提升
1.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应用基础理论(项目代码:
2018A04,以下同)
围绕航空航天、能源动力、海洋装备等领域关键部件的实际加工需求,着重从阐明高速切削加工材料成形成性过程中的瞬态和稳态能场作用机理方面,提出有效提高工件毛坯多余材料的去除效率、降低能量消耗,提高切削加工表面完整性以延长零件使役性能和服役寿命的相关加工技术路线与工艺,进一步提升我省在高速切削加工相关研究领域的创新实力。
2.绿色高效高值表面活性剂(2018A05)
围绕日用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领域对绿色高效高值表面活性剂的需求,研究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提纯和分离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超低界面张力、耐强碱、生态安全、可降解、生物相容特性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及绿色生产工艺,服务相关产业的产品与技术升级。
3.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自主试验研究装置(2018A06)
我省在深部矿产资源安全开采相关基础理论、试验装备、关键技术等方面在全国和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高深地资源勘查、开采、利用技术及装备的水平,支持对自主开发的RLJW-2000岩石三轴剪切流变、煤层底板突水时空演化等试验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自主研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装置与仪器。
二、战略跟踪
4.医用增材制造应用基础研究(2018B01)
以医用材料开发与应用为目标,基于增材制造的工艺特性和临床应用需求,开展医用增材制造专用生物和非生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突破一批重点成形工艺及装备产品。
方向1、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技术装备研究
(1)非生物增材制造用可降解高分子医用生物材料(方向代码:
1-1,以下同)
研发分子量及分布可控且无金属残留的可降解聚酯医用生物材料,重点突破医用聚氨基酸、聚酯等材料的绿色合成关键技术,设计合成分子量和官能团可控、不含金属残留,满足CFDA标准的适用于增材制造用的可降解医用聚氨基酸、聚酯等生物材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构建聚酯基组织工程支架,研究增材制造的参数、聚酯微纳球粉粒径尺寸及分布对组织工程支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组织工程支架与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阐明组织工程支架的组成和生物力学性能等对诱导组织再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考核指标:
开发1-2类新型绿色催化体系,研发的技术及产品技术指标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无金属残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杂质残留量不超过医用级标准,形成符合植入级产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2)非生物增材制造用新型高效光固化树脂(1-2)
制备适合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软性医用生物材料,实现可见光或者近紫外光固化的新型树脂材料的开发与中试,并将其用于具有个性化缺省器官修复和器官辅助件的增材制造。
考核指标:
使用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能够降解且降解后小分子均无毒。
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
能够有效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抑制血小板活化,能够有效抑制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活化;能够促进已形成的血栓溶解,能够有效避免料表面的伪内膜化;在生物环境中具有长期稳定的生物、化学、物理性能。
能够通过增材制造技术临床应用于人工血管、心脏瓣膜、人耳、人骨等组织器官,打印精度小于0.1mm。
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3)生物增材制造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及装备研发(1-3)
研究可细胞参与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水凝胶)复合及改性技术,探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塑化及传热机理,研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与生物相容性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研发具有宏微结合及三维复杂曲面结构的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新技术及装备。
考核指标:
建立一整套具有插补联动功能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数字化成型技术及装备,成型效率提高20%,性能提高15%,所制备的增材制造模型与实物复合率高于90%以上。
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方向2、非生物增材制造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成型技术装备研究
(1)医用生物陶瓷及复合生物陶瓷材料(2-1)
研究可降解生物陶瓷粉体颗粒尺度、形状、均匀性以及团聚的系列控制,改善粉末流动性;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以及是否易于与后续种子细胞(或生长因子)结合的问题;研究生物陶瓷材料打印时的精度控制问题。
考核指标:
研发1-2类可增材制造的医用陶瓷及复合生物陶瓷材料,凝固时间可控,微纳米尺度,颗粒均匀,能保证打印过程粉末的流动性,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满足医用级标准,相关产品技术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材料可临床应用于齿材料、人骨等组织器官,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国际专利不少于1项)。
(2)非生物增材制造的氧化物和医用碳素材料开发与制备(2-2)
研究氧化物陶瓷(Al2O3,ZrO2等)和医用碳素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使其物理特性和和力学性能复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于医用氧化物植入制品的要求,机械性能可适用于负重大、耐磨要求高的部位。
研究激光高温烧结过程熔融、凝固、组织、性能控制。
考核指标:
打印材料具有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力学性能达到承重骨水平。
相关产品技术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心技术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3)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的工艺与装备(2-3)
研究由医学影像准确构建支架的体外模型、组织工程支架表面形貌的设计和孔隙率优化的新方法;模拟打印路径和打印效果,优化材料的打印工艺。
研究高精度、高效及大尺寸增材制造技术的装备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开发适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快速成型的增材制造设备及制造技术,研究增材制造成型工艺和产品结构设计与产品性能的影响关系;研发具有宏微结合及三维复杂曲面结构的生物医用材料增材制造新方法及装备。
考核指标:
设备加工尺寸不小于300×300×300mm,制造精度小于0.1mm,凝固时间适用增材制造,制作过程满足植入物安全规范,产品通过安全性评价,符合外科植入物国家/行业标准,完成动物实验5例以上,核心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方向3、非生物增材制造用金属材料及其成型技术装备研究(3)
重点研究生物增材制造用纯钛、钛合金材料及其先进制粉工艺,提高国产金属粉末材料在成分纯净度、氧含量、球形度、流动性的指标,同时粒度范围可控。
考核指标:
开发出适用于SLS、SLM、EBM和LENS等增材制造技术的金属粉末耗材,包括钛及钛合金、不锈钢等,所研制的粉末具有成分纯净度高、氧含量低、球形度高、流动性好、粒度范围可控等优良性能,满足生物医学行业生物相容性要求,符合中国GB/T3620.1、GB/T1480、GB/T1482、GB/T1479(中国)和美国ASTMF2924、ASTMF3001、ASTMF3049标准的金属粉末,Ti-6Al-4V(TC4)。
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方向4、其他生物增材制造基础研究(4)
5.合成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2018B02)
碳/氮循环是地球生物得以繁衍生息的基本自然过程,人类的高密度社会经济活动对碳/氮循环中涉及工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时空产率提出了天然生物系统难以满足的更高需求。
针对化能(糖)驱动的物质能量转换、光合固碳以及生物固氮等碳/氮循环的关键环节,研发以糖、CO2及N2三大可再生资源为原料、以更高时空产率生产若干高效合成生物(微生物、植物等)细胞工厂,发展高效构建合成生物细胞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共性技术。
方向1、高值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
针对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高值天然产物,精细解析其生物合成途径,发掘、设计和改造关键合成元件,运用高效天然或非天然催化元件在时空产率更高、代谢网络更可控的异源微生物宿主中重构人工生物合成途径,并通过物质能量流的精准调控构建以可发酵糖为原料、化能驱动的高值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
(1)高值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方向代码:
1-1,以下同)
开展珍稀药用动植物和特色微生物资源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物组学等多重组学研究,精细揭示其高附加值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研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催化机理、反应动力学、底物与辅因子偏好性、蛋白间相互作用和调控模式等;进一步开展目标高值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换、产物转运和外排、反应开关及速率控制的机理性研究。
(2)高值天然产物人工生物合成途径重构(1-2)
构建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关键元件库,从中筛选抽提非天然相容催化元件,并进一步通过理性设计和改造获得高效人工合成元件;运用大片段DNA组装技术对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进行定向组装和精准调控,构建目标产物的“从头合成”或“生物转化”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高值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异源生产及以新药开发为目标的“非天然”天然产物制备。
(3)高值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1-3)
针对天然产物的异源合成效率问题,开展人工合成途径与微生物底盘细胞的相容性机制研究;基于代谢流量分析开展代谢节点酶的酶工程改造研究,实现代谢流量的人为导向与理性控制;研究人工合成途径精准调控机制,实现单一成份天然产物或多成份天然产物按预期比例的精确合成;优化目标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的鲁棒性、抗逆性、反馈抑制解除等生物功能,为其高效工业化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建成1-2个天然产物生物合成或调控元件库(库容>5000);构建甾体、生物碱、安莎菌素、霉酚酸、多肽等高值药物或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篇以上,申请4件以上高水平发明专利;推动1种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进入产业化应用。
方向2、光驱固碳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
系统研究原核光合细菌与真核微藻光合固碳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理论,解析光合微生物抗逆机制、解耦和改造可移植型合成生物学抗逆元件,构建可用于能源、化工、高值功能制品等产品生产的高效光驱固碳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
(1)光驱固碳微生物细胞工厂代谢产物合成路线设计(2-1)
从生理、代谢、调控等不同层面诠释天然光合微生物对高/低盐、强/弱光、高/低温等各种环境胁迫的响应体系,分析应激条件下相关代谢产物合成模式的变化,挖掘产物合成途径并解锁环境响应性调控模式,突破目标代谢产物合成对环境扰动的依赖,实现细胞光合固碳生长与产品高效合成分泌的同步耦合;通过合成生物学元件和途径的设计与合成,进一步延伸、修饰天然的光驱固碳生物合成路线,构建能够产生非天然代谢产物的光驱固碳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
(2)光驱固碳微生物细胞工厂高值化学品合成途径的设计与构建(2-2)
探索人工设计的非天然代谢途径与光驱固碳底盘细胞的适配原理与机制,基于对光合微生物天然代谢网络的分析设计合成路线,设计、应用适配于光合生物体系的合成生物学控制元件和模块,深度活化并动员特异性的天然碳汇模式,驱动光合作用中固定的有机碳向目标产品合成的分配;探索新的光合微生物合成生物学设计原则和改造策略,优化底盘细胞中ATP和NADPH等能量和还原力因子合成模块对异源途径的响应和互作模式,提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光驱合成效能。
(3)光驱固碳微生物细胞工厂逆境适应能力的解析与提升(2-3)
针对光驱固碳合成微生物细胞工厂应用于开放式、规模化培养的需要,解析并提升底盘细胞对高盐、高光、高温等环境胁迫的适应与耐受机制,通过模式微生物与近源抗逆微生物的系统生物学比较,挖掘关键性抗逆模块,揭示其影响光合固碳等细胞生理代谢功能的分子机制,进而获得可移植型合成生物学抗逆元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其表达的时空和强度调控,提升光驱固碳细胞工厂的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性能在逆境条件的鲁棒性和适切性。
(4)光驱固碳微生物细胞工厂采收特性的功能重构与定向应用(2-4)
针对光驱固碳细胞工厂采收性能设计与优化的需要,系统解析影响光合微生物细胞聚集和絮凝的生理、代谢功能和细胞表面结构特性,对关键功能元件进行鉴定、解析和定向重构;抽提光合微生物细胞絮凝元件发挥作用的功能机制和工程原则,设计合成简单、高效、可移植的人工絮凝元件,进而开发具有可控絮凝特性的光驱固碳细胞工厂,探索工程化培养体系中光合微生物生物质可控絮凝和采收技术的有效应用。
考核指标:
构建光驱固碳合成的蓝细菌、微藻细胞工厂4种以上;鉴定10-20种可移植型光合细胞工厂抗逆性合成生物学元件;鉴定、设计可控絮凝元件5-10种,开发具有可控絮凝性能的光驱固碳细胞工厂2-3种;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篇以上,申请4项以上高水平发明专利。
方向3、农业/环保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
通过人工基因线路构建具有高效固氮、抗逆功效或修复作物生长土壤/水体环境能力的特种作物或人工微生物,促进作物高产增收,实现化肥农药减施,加速环境修复。
(1)具有固氮、抗逆与生长强化功能的根际/叶际人工微生物菌群构建(3-1)
研究以固氮菌、甲基营养菌等为代表的植物根际/叶际微生物高效固氮、利用植物叶片释放的一碳(甲醇)与多碳物质生长的现象和规律,揭示固氮和抗逆元件的作用机理以及微生物外排有机氮、生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等强化植物生长的机制。
构建基于核心固氮、抗逆功能元件和基因调控元件的简化微生物菌群,在农作物体系中进行固氮和抗逆基因线路集成组装的适配和系统优化机制的研究,构建新型高效人工微生物固氮和抗逆菌剂,提高农作物在自然及逆境状态下的抗逆生长品质。
(2)抗逆植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3-2)
系统建立并优化适用于植物细胞高效遗传操作的CRISPR-CAS9等基因组编辑技术,高效实现植物基因组上多个基因删除、替换和插入等操作;在若干代表性植物基因组上系统引入耐盐碱、抗旱、抗虫、耐高/低温、抗辐射等抗逆元件,提高植物抗逆性能,增加适耕土地面积。
(3)环保植物/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构建(3-3)
针对土壤和水体中的芳烃、酚类、抗生素、化学农药、塑料等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发掘和改造环境污染物探测和降解功能元件,设计、重构和整合特定污染物的高效人工降解途径,构建具有环境保护和修复功能的特种植物或人造微生物细胞工厂,赋予植物以独特的环境修复功能,突破天然微生物的降解极限,实现从不能降解到能降解,从低效降解到高效降解的转变。
考核指标:
构建3种以上具有生物固氮或抗逆功能的合成微生物或特种植物,获得抗逆功能元件10种以上;构建3种以上环保植物或微生物细胞工厂,获得代表性环境污染物探测或降解功能元件20种以上,并开展应用性评价;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篇以上,申请4项以上高水平发明专利。
6.钙钛矿系材料应用基础研究(2018B03)
围绕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以及未来产业应用,在高性能材料与电池器件制备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开展钙钛矿系材料发光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
方向1、新型二维钙钛矿材料(方向代码:
1,以下同)
设计新型二维钙钛矿材料体系,计算预测材料的构效关系,发展新型二维材料的工艺实现方法,获得高质量薄膜材料;探究新型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潜在应用。
考核指标:
获得高质量的二维钙钛矿薄膜材料及薄膜制备新技术。
申请发明专利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方向2、非铅无机钙钛矿材料
(1)研制非铅无机钙钛矿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2-1)
开发高效非铅无机钙钛矿材料体系,并研究其结晶特性、薄膜形态与缺陷的影响机制,为获得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提供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新材料体系,及其批量制备工艺方法,探明材料体系的构效关系。
申请发明专利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2)非铅无机钙钛矿单晶材料(2-2)
开发无机非铅钙钛矿单晶体系,并研究单晶材料的基本物性;拓展和丰富单晶材料的生长方法,探索其在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考核指标:
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铅钙钛矿晶体材料体系及晶体生长方法,探明材料体系的构效关系。
申请发明专利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方向3、钙钛矿器件传输层材料(3)
在兼顾效率、稳定性、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与调控钙钛矿层材料新体系,探索更为稳定的传输层材料体系以及可溶液加工的薄膜制备技术,实现载流子的高效注入和传输,降低电荷在界面处的电荷富集和能量损失。
考核指标:
设计和合成稳定的新型无机或有机高分子载流子传输材料,为新型钙钛矿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创新提供新思路,为钙钛矿电池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申请发明专利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方向4、可商业化的成膜工艺和薄膜钝化技术
(1)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及设备(4-1)
研究钙钛矿材料薄膜形态的控制途径,分析成膜工艺对薄膜晶格取向、缺陷态密度等物理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发控制晶粒尺寸和结晶性的新方法。
考核指标:
可商业化推广的钙钛矿薄膜制备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器件批量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进一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奠定基础。
申请发明专利5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
(2)钙钛矿薄膜钝化新方法(4-2)
分析钙钛矿薄膜内部和表面的缺陷态种类,开发薄膜钝化的新思路和新技术,研究钝化后对跨界面的电子转移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考核指标:
揭示不同的修饰方法对跨界面的电子和离子转移过程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实现对跨界面的电子转移过程的优化控制,得到限制钙钛矿离子迁移的新方案。
申请发明专利5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
方向5、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稳定性
(1)高效稳定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5-1)
通过多层次结构设计和工艺优化,基于可商业化的大面积制备技术、材料钝化技术等,提高钙钛矿电池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考核指标:
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突破23%,制备10厘米Χ10厘米电池模块,组件效率达到17%。
(2)高效率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5-2)
设计宽光谱匹配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寻找适合半透明电池的电极及载流子传输层材料,研究硅基绒面上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新工艺,发展与硅基电池生产工艺兼容的叠层电池制造技术,研究钙钛矿与硅电池的界面相容性与电流匹配性,据此提升商品化硅基电池效率。
考核指标:
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到25%,非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到15%。
方向6、太阳能/储能一体化原型器件
(1)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新型储能器件(6-1)
基于光伏系统的电能储存要求(快速充放电性能、高库伦效率、长循环寿命等),择优研究2-3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探究适合光伏系统的高导电和高导离子的高性能新型电极结构和电极材料,研究正负电极在器件中的性能匹配性,发展面向钙钛矿电池的新型储能原型器件。
考核指标:
锂离子电池性能达到在大电流密度下(1C),容量保持115-120mAh/g,循环寿命大于1000次;超级电容器性能达到大电流密度下(10A/g),比容量超过200F/g,循环寿命大于10万次。
(2)钙钛矿电池/储能分布式光伏系统原型器件设计与实现(6-2)
综合考虑钙钛矿电池及新型储能原件的性能特点,通过优化组件设计与电池管理,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考核指标:
形成可展示的钙钛矿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原件,为实用化的光伏产储电一体化生产推广提供技术储备。
申请发明专利5件。
方向7、钙钛矿发光器件(LEDs)(7)
利用钙钛矿材料结构多变、带隙易调等特性,研究探索可控制备红绿蓝及白光等多种发光颜色的钙钛矿发光器件。
考核指标: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的钙钛矿发光器件启亮电压小于5伏,外量子效率达到8.5%,电流效率达到40cd/A,最大亮度超过10000cd/m2;基于全无机钙钛矿发光器件启亮电压小于5伏,外量子效率达到6.0%,电流效率达到15cd/A,最大亮度超过10000cd/m2。
7.大数据应用数学模型(2018B04)
深入分析制造业、健康医疗、公共安全、物流电商、公共管理等大数据应用异构、多源数据融合特点,有效提炼模型建立、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实际技术需求,对大数据的数学结构模型、分析模型和计算模型等大数据应用共性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在新型大数据模型,深度学习、可视计算等计算应用,工业三维CAD模型匹配等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方向1、大数据的统一数学结构表示与建模理论(方向代码:
1,以下同)
研究内容包括新型数据表示和建模理论,数据的数学表示和基础结构,图论、数论、集合、几何、代数等数学结构理论在大数据统一数学建模中的结合与应用等。
方向2、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数学模型理论和方法
(2)
研究包括基于新型数据的数学结构模型,围绕大数据采集、融合、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的数据加工过程中遇到的核心科学问题,如全样本分析的数据采样正确性、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归一化、快速无损压缩存储与还原、大数据的不确定非精准分析、大数据随机优化过程的连续行为建模、大数据几何可视化数学模型等理论和方法。
融合多学科知识,引入数据场论、统计力学等新的数据分析理论,构建适应高维、多源、巨量、低价值密度的大数据数学分析模型和方法理论体系。
方向3、大数据计算的算法数学模型理论和方法(3)
研究包括基于新型数学结构模型和分析模型,针对数据规模和多样化带来的算法复杂性挑战,设计适应代数、图论、随机过程等模型的新型抽象概念,来统一处理复杂的大数据数学结构模型和分析模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高效能计算可行性和正确性理论,突破传统的图、代数等数学模型在大规模计算中带来的瓶颈问题。
方向4、大数据应用中其他模型算法(4)
考核指标:
从大数据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炼问题,开展所需理论与解决方案的研究。
(1)形成完整的基于数学理论的大数据应用模型理论体系;
(2)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3)针对某一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成套的模型方案。
(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
8.微纳制造关键技术(2018B05)
瞄准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动力、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微纳尺度、微纳精度制造以及跨尺度制造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适用的微纳制造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掌握微纳制造核心关键技术。
方向1、机械加工技术(包括超精密机械加工、微纳机械刻划等)(方向代码:
1,以下同)
方向2、MEMS技术(包括LIGA、光刻技术等)
(2)
方向3、高能束加工技术(包括激光、离子束加工等)(3)
方向4、复制技术(包括模压、注射成形等)(4)
考核指标:
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微纳制造新工艺与新方法、质量溯源与测量体系,加工出符合产业技术性能要求的制品。
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三、基础研究成果深度消化
9.生物传感器基础理论应用(2018C01)
面向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战场生化防护和突发事件预警预报等应用领域,集成前沿科学技术成果,立足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瞄准生物传感关键器件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制造等技术瓶颈,提高生物传感器产品稳定性、均质性和可操作性差。
方向1、分子识别元件的定向设计与构建
(1)
采用微生物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技术结合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定向设计和高效表达生物活性材料,建立批量生产技术和基于该生物活性材料为分子元件的传感策略和方法,具备完善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
考核指标:
生物活性材料的活性、稳定性、特异性和亲合性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纯度不低于95%,成本不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70%。
方向2、微纳生物分析器件的组装与标准化制造
(2)
研究传感器件与目标生化分子的耦合设计和关键参数控制策略,研究敏感元件的高增敏方法和特异性识别技术,建立低成本、高精度、规模化的微纳结构集成制造方法;研究基于MEMS和微纳加工技术的生化分析芯片与器件,建立低成本、规模化、晶圆级的微纳结构集成制造方法,构建低浓度生化分子的多通道、高灵敏、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检测系统
考核指标:
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批量产品均质性(变异系数)小于10%,成本不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70%;微纳芯片纳米结构单元加工精度达到100nm。
方向3、阵列电化学与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资助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