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5866262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33KB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 附解析.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 附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附解析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教师李某让班里调皮的学生缴纳违纪金,以加强班级管理,该教师的做法()。
A.合法,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
B.合法,对其他人有警示作用
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利
2、《套中人》∶契诃夫()。
A.《汤姆•索亚历险记》∶欧•亨利
B.《唐•璜》∶雪莱
C.《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D.《漂亮朋友》∶莫泊桑
3、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
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
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
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
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A.是对上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
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4、下列小说属于鲁迅作品的是()。
A.《子夜》
B.《沉沦》
C.《阿Q正传》
D.《泯灭》
5、通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B.圣爱克苏佩里--《夏洛的网》
C.拉格勒夫--《骆驼旅行记》
D.卡罗尔--《艾丽丝漫游奇遇记》
6、因创作了话剧《龙须沟》,作家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是( )。
A.人民艺术家
B.语言艺术家
C.幽默大师
D.戏剧大师
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
A.全面性
B.阶段性
C.独立性
D.片面性
8、快期末考试了,班主任王老师上课总拖堂,还取消了学生的体育课,要求学生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复习。
王老师的这一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9、数学老师小段多才多艺,在文体活动等方面给各个班级许多帮助,受到同事好评。
这表明段老师具有()。
A.因材施教能力
B.团结协作精神
C.严谨治学意识
D.课堂教学素养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
心求通而未得之。
悱:
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
愤怒。
悱:
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
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
悱:
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
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
悱:
感觉心情不舒畅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是()。
A.尊重
B.理解
C.协作
D.支持
12、()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13、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
一天,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
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
“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教育处。
”校长指出:
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准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5、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把()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16、下列选项中,与“李宁和刘翔是运动员”的判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魏来和石青是夫妻
B.孟非和王芳是主持人
C.刘晓庆和邓婕是同乡
D.孟春和李雪是同事
17、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凭经验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以致个别徒弟对其心怀抱怨。
下列关于郑老师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
18、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商品并非物美又价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商品物美,而且这种商品价廉
B.这种商品不美,且这种商品价不廉
C.这种商品不美或这种商品价不廉
D.这种商品物美,或这种商品价廉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建议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
D.均衡配置教师,设备,校舍等资源
20、下列不属于行书的代表作品“三希”的是()。
A.《伯远帖》
B.《兰亭序》
C.《快雪时晴帖》
D.《中秋帖》
2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22、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规定和要求的是()。
A.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平等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B.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关心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对学生严慈相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开展因材施教
D.让差生退学或离校,及早走向社会,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23、我国历史上,创造改进简仪、仰仪、高表等仪器,编写《授时历》,精确365.2425天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是()。
A、张衡
B、祖冲之
C、郭守敬
D、徐光启
24、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25、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包括社会实践
B.素质教育不包括家庭教育
C.素质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D.素质教育不包括社会教育
26、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
B.《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一一俄国——小说《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小说
C.《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诗歌
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惠特曼——美国——小说
27、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
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
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
细菌、病毒、昆虫等。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8、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D.社会团体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她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多大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
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把晓玲叫到办公室?
厉声责备道:
“你怎么也这样?
”晓玲不安地说:
“老师,我……”“我什么我!
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
”晓玲哭着跑了出去。
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
“晓玲呢?
”“她哭着走了。
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
”苏老师听后惊异地问:
“怎么回事?
”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
“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
”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解释。
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
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
“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
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
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
一会儿晓玲回来了,看到苏老师,很诧异,苏老师迎上前说:
“我错怪你了,对不起!
”“老师,不怪您,可我没法上学了。
”苏老师赶紧说:
“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
”晓玲如释重负,笑着对苏老师说:
"谢谢老师!
我会好好学习的!
”
问题:
【题干】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2、学校组织秋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
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于是纷纷议议论:
“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猴子又不是人”“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若有所思。
返校后,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
“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就是不对”
“《动物世界》里面说,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属于动物的本能,无所谓好坏”
“动物间可以这样,我们人可不能这样”
关老师赞同道:
“对!
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而人不能,因为人类社会里讲文明的,我们要尊老爱幼。
”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
“有的人捕杀猴子,卖到酒店去,他们这样做,对吗?
”
关老师回答:
“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
3、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不怕见父母,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我孩子的四年级老师。
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使我也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
我儿子爱说爱动,在课堂上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因此我被这位教师在电话里或当面训了两三次。
“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都管不好!
”“孩子的毛病都是你们大人惯的.就你们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
”“不怎么样的家长,孩子都是这个样,瞎逞能”等。
有一次,儿子因同学给他起外号,把一个学生鼻子打出了血,我在老师电话的严厉催促下来到学校。
当着一些老师的面.她的第一句话就是:
“看你把你儿子教育的,都反了天了!
”“这么点的孩子都管不好,你也太无能了吧?
这还用我教你吗……”她训人的时候,神态颇为自豪,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
要不是我儿子在她的手底下,我非要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不可。
问题:
请分析材料中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教师应怎样对待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为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在这一转折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可能会导致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问题。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C
2、【答案】D
3、C
4、C
5、B
6、答案:
A
7、A
8、【答案】B
9、【答案】B
【解析】小段老师乐于帮助别人,获得各方好评,这属于团结协作,B选项正确,其余三个选项都属于无关选项。
10、A
11、D
12、A
13、D
14、B
15、D
16、B
17、B
18、C
19、参考答案:
B
20、B
21、A
22、D
23、C
24、D
25、A
26、B
27、D
28、C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苏老师的教育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
第一、教师应当进行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材料中苏老师起初不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一味的批评,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
了解到晓玲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后,又耐心帮助鼓励晓玲继续回学校学习,体现了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第二、教师应当践行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材料中舒老师发现错怪小玲后向晓玲道歉。
表示帮助晓玲重回学校,体现了教师犯错后并没有否认而是及时改正,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体现了苏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与研究学生。
针对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
值得肯定。
首先,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老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中关老师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其次,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材料中关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尊老爱幼,保护动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坚守高尚情操,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材料中关老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尊老爱幼,给学生树立榜样。
总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老师职业道德,这种精神值得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3、主要问题:
教师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家长。
危害:
导致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难以正常发展;使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逐渐失去兴趣和主动。
进而切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难以很好地共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使家长在教师的鄙视冷漠下不能主动参与教育。
与家长应有的关系:
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联系交往的互尊性,教育过程的配合性的关系;因为这不仅是我国公民基本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是社会公民道德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的需要。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自我价值认定和教育教学工作。
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
教师动机的缺失有很多具体的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
我认为克服职业倦怠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一、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
人们普遍认为。
对代理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
教师既有其专业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共同的人性。
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国家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励。
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的激励;做好第二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晋升制度
晋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具有激励性质。
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
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上的晋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留教师的作用。
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三、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
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在规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自治需要。
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的要求。
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与自我决定需要。
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师,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使其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四、人文关怀
人们总是脱离开人性而只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强调教师是楷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教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教师也有被满足的需要,而这却常被忽视。
教师是一个情感高投入的职业,情感的高投入及高收益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但别人往往只看到教师幸福及充实的一面,并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情感高支出的同时,其受到的折磨及挫伤也可能很大。
长期以来的专业特性已经融入到教师的人格特质,使他们极其看重其投入的情感价值以及被人尊重。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他们有时也无法感受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带来的荣耀。
教师的处境危机需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关注。
就学校范围来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
善于倾听;对教师3-作的表扬与支持;多与教师交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重视对教师的培动I等。
这些都可以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尊重,从而建立起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
我们不应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以及缺点,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
当他们遭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产生职业倦怠时,外界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重新让他们点燃热情之火,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题A卷 附解析 小学教师 资格证 强化 训练 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