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docx
- 文档编号:2586516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4KB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docx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活塞夹闭部位对血液回流(简称回血)的影响。
方法统一选用BDIntima-Ⅱ型22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留置于前臂进行输液。
输液结束后,运用正确统一方法封管,观察留置针回血与不同活塞夹闭部位的关系。
根据夹闭的部位将数据分为3组,A组1~3cm、B组3~6cm、C组6~9cm(其中,3cm归为A组,6cm归为B组),比较各组回血的发生率。
结果A、B、C组的回血率分别为3.03%、10.42%、14.29%,A组回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均<0.05)。
三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组堵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上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封管活塞夹闭位置选1~3cm(包括3cm)最佳。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夹闭部位;回血;心脏科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7)02-0153-03
Effectofthesealingpistonclampingpositionofperipheralvenousindwellingneedleonthebloodflowinelderlypatientsofcardiacsection
LINLiyueZHOUHaoFANGYingXUMeiPANPeipeiLINLifang
Cardiology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WenzhouMedicalUniversity,Wenzhou3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influenceofthesealingpositionoftheperipheralvenousindwellingneedleonthebloodflowintheelderlypatientsofcardiacsection.MethodsTheBDIntima-Ⅱtype22Gclosedintravenousneedle(Ytype)wasselectedtostayintheforearmforinfusion.Aftertheinfusion,thecorrectunifiedapproachwasusedtosealthepip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bloodreturncausedbytheindwellingneedleanddifferentpistonclampingpositions.Thedataweredividedintothreegroupsaccordingtotheclampingpart:
groupA(1-3)cm,groupB(3-6)cm,groupC(6-9)cm(3cmbelongstogroupA,6cmbelongstogroupB).Theincidenceofbloodreturnineachgroupwascompared.ResultsThebloodreturnratesofgroupA,BandCwererespectively3.03%,10.42%and14.29%.ThebloodreturnrateofgroupA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groupBandC(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comfortamongthreegroups.whiletheblockingratesofthree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1-3)cm(including3cm)isthebestpositionforsealingpistonclampintheclinicaluseofperipheralvenousindwellingneedleinfusion.
[Keywords]Peripheralvenousindwellingneedle;Sealingtube;Clampingposition;Bloodreturn;Cardiacsection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日趋广泛[1],具有减少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增加用药时间准确、方便等优点[2,3]。
心脏科老年患者具有病种多、体质虚弱、病情复杂且变化快、血管条件差、需要反复输液的特点,如果采用普通针头行静脉穿刺,成功率低,需反复穿刺,保留时间短,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4]。
放置静脉留置针相当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既保障患者安全又减少护理工作量。
但因留置时间较长,可发生静脉炎、管道堵塞等并发症及脱管意外[5],其次静脉留置针封管后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问题,严重影响了留置的时间和治疗效果[6]。
因此就如何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避免管腔内血液回流,同时延长置管时间一直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热点。
其中,留置针的封管是留置针保留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若未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导致血液反流形成阻塞[7]。
外周静脉留置针说明书中并没有相关活塞夹闭具体部位的介绍,如果能探索到?
液封管后活塞夹闭最佳有效的具体位置,会为临床护士及广大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
本研究对我院心血管内科3个护理单元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活塞夹闭具体部位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留置针的活塞夹闭部位不同会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8月心内科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387例。
根据静脉输液完毕后封管时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位置不同分为3组:
A组132例,管长1~3cm(包括3cm),男74例,女58例,年龄60~70岁,平均(65.71±0.75)岁;B组192例,管长3~6cm(包括6cm),男106例,女86例,年龄62~69岁,平均(64.69±0.66)岁;C组63例,管长6~9cm,男38例,女25例,年龄61~69岁,平均(66.53±0.82)岁。
选取样本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均选用BDIntima-Ⅱ型22G密?
]式静脉留置针(Y型)留置于前臂进行输液。
输液结束后,运用正确统一方法封管。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及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当天20:
00封管到次日8:
00开始输液的老年患者;②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③凝血功能正常;④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3d。
1.3排除标准
①不同意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②使用肝素、速碧林、克赛等注射抗凝药;③有血液系统疾病史、凝血功能及血黏度异常患者;④上肢水肿、穿刺部位有感染患者。
1.4方法
①血管的选择:
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相对粗直的前臂静脉作为穿刺静脉,按照《基础护理学》(第5版)[8]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程序进行穿刺置管。
②穿刺方法:
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顺静脉走行再继续进针0.2cm。
③固定方法:
用3M透明贴以无张力方式由内向外固定,将延长管盘曲使肝素帽位于针眼上方,并观察肝素帽、针头和输液管衔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液,输液管内有无气泡,滴速是否合适[9]。
④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的患者,用注射器抽取5mL生理盐水进行正压脉冲式封管,封管时一手中指按住夹子前端靠近留置针进针处延长管,拇指与食指夹闭夹子,边推余液边退针,使留置针管腔及肝素帽内充满封管液。
⑤活塞夹闭位置:
A组1~3cm、B组3~6cm、C组6~9cm(其中,3cm归为A组,6cm归为B组)。
1.5质量控制
①患者方面:
患者掌握留置针的目的、置管的优点及保留静脉通路的注意事项;能正确配合护理操作,穿刺部位的衣服勿过紧,避免过度的肢体活动及对穿刺部位按压、搓揉。
②护士方面:
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培训,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制订相应的操作标准,降低由护士操作不当导致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10]。
加强对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水平[11]。
同时,为了减少由于主观判断带来的结果偏倚,本研究均由同一名研究者对患者有无回血进行判断。
1.6效果评价
由研究者本人征求医院护理部的同意,一律选用BDIntima-Ⅱ型22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统一部位穿刺、固定、封管,均由同一名研究者对患者有无回血进行判断。
共入选392例患者,其中意外拔针3例,中途自动出院2例,有效受试者387例,有效率为98.72%。
①比较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回血率。
每日由同一名研究护士观察患者的留置针回血情况,若在留置针延长管内肉眼可见血液,则视为有回血[12]。
②统计导管内堵管发生率。
每次输液完毕后采用正确的正压脉冲式封管,若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者停止,静脉推注阻力很大或无法推注,抽不出回血,或穿刺部位渗液,则记录为导管堵塞[13,14]。
③评价舒适度[15]情况:
拔针时,使用0~10分为评分标尺,0分为无法忍受,10分为很舒适,令患者自行对留置针留置期间舒适度评分。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及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回血率比较
A、B、C组的回血例数为4、20、9例,回血率分别为3.03%、10.42%、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1,P=0.013<0.05),见表1。
通过LSD比较,结果示静脉留置针回血率:
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0,P=0.013);A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0,P=0.002);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4,P=0.139)。
由此可得A组的回血率在三组中最低。
2.2三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舒适度评分结果示:
A组(8.48±1.05)分,B组(8.56±1.16)分,C组(8.22±1.27)分。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5,P=0.609);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3,P=0.073);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1,P=0.138),即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在1~9cm范围内,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2.3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率比较
A、B、C组的堵管率分别为1.52%、8.85%、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96,P<0.05),见表2。
3讨论
3.1活塞夹闭位置与回血率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96.97%的患者未曾发生回血现象,而在B组、C组回血发生率分别为10.42%、14.29%,A组的回血率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活塞夹闭位置与堵管率的关系
A组的堵管率为三组中最低,即留置针夹闭位置离穿刺点越近,堵管率越低。
当夹闭部位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可以相对缩小血管与留置针管腔相通的空间,降低封管后留置针的回血及堵塞率[17]。
从力学角度分析,受力面积与所能承受的压力呈正比,受力面积越大,所能承受的压力越大。
活塞夹闭静脉留置针近端因套管针内的受力面积小,血管内压力增加对其造成的影响也小;同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小,延长管的弹力面积相对减小,使血管内压力小于延长管内的压力,延长管管腔不易有血液回流,导管内回血率和导管堵塞的?
l生率明显下降[16-18]。
因此,活塞夹闭位置在有效范围内应尽量靠近穿刺点,以保持封管的有效性。
3.3活塞夹闭位置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
当夹闭位置在延长管近端0~1cm时,其处于一种“站立”的位置,夹子离穿刺点太近,会导致静脉留置针的3M敷贴翘起,容易造成导管脱落而使留置失败,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费用,增加穿刺次数,也增加护士工作量,同时患者舒适感受降低[19]。
当夹闭位置处于1~3cm(包括3cm)、3~6cm(包括6cm)、6~9cm时,患者舒适度结果示:
A组(8.48±1.05)分,B组(8.56±1.16)分,C组(8.12±1.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在1~9cm范围内,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在1~9cm范围内时,患者舒适度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位置、留置静脉套管针期间的护理是否到位、套管针留置时间和输入药液的量、温度及输注速度有关[20],与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没有显著关联。
综上所述,延长管总长9cm,建议临床护士可将延长管均分3段,选择距离针芯1~3cm(延长管近端约1/3处)夹闭位置,能有效降低回血发生率和导管堵管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时建议活塞夹闭位置选1~3cm(包括3cm)最佳。
[参考文献]
[1]仇伟,朱云杰.急诊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
(2):
27.
[2]王艳伶.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上旬版):
19-20.
[3]曹文霞.护理干预对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22):
3517-3518.
[4]郭燕.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17(4):
237.
[5]武婷,邓莹,姚娟,等.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
51-52.
[6]赵静,张华岩.静脉留置针两种夹管方法的封管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1,26(13):
58.
[7]柴守霞,丁永红.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9
(2):
29-31.
[8]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79.
[9]姚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
2731.
[10]王丹,冯丽芳.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
1996-1998.
[11]蒋丽,吴小玲.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
(1):
38-39.
[12]尹世玉,秦静静.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3):
65-66.
[13]李静.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法效果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2,22(6):
57-58.
[14]王莹,霍正娟,翟玉霞,等.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
184-185.
[15]姜萍岚,虞玲丽,蒋冬梅.舒适护理用于静脉留置针病人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3A):
1698-1700.
[16]杨少芳,陈忠莲.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对封管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
625-629.
[17]李玲珠,卢兰琴.静脉留置针小开关夹闭时机对封管效果影响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7,6(7):
480-481.
[18]黄丽舟.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
72-74.
[19]黄静,林莉,张红.“S”形固定法对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和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
901-902.
[20]朱姗姗.静脉留置套管针患者的感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4):
325-326.
(收稿日期:
2016-10-0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科 老年 患者 静脉 留置 针封管 活塞 位置 血液 回流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