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docx
- 文档编号:2586141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100.39KB
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docx
《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所具有的属性:
【08年5月多选考点】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1.2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与其他市场是相似的,即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解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1.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8年5月单选考点】
劳动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并依照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劳动力市场现象的普遍联系中,概括和归纳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
(1)实证研究方法: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步骤为:
①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事实资料;
②设定假设条件;
③提出理论假说;
④验证。
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
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行发展进行预测。
(2)规范研究方法: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其两个特点为:
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既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
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
②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
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2.1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07年5月单选、多选考点】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以总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以下简称劳参率)称为总人口劳参率;以某年龄段组计算的劳参率称为年龄别劳参率;以某一性别计算的劳参率为性别劳参率。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2.2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有:
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分布为五大类:
(1)供给无弹性,即ES=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2.3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两者缺一不可。
虽然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但是企业在劳动力的雇佣上并不是简单地随产品需求变动而调整其劳动力需求的。
如果增加雇佣量能使总收入比总成本增加更多的话,那么企业才将增加劳动力的雇佣;反之,如果总成本比总收入增加的多,企业绝不会增雇工人。
因此,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以下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这是我们分析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前题。
劳动力需求变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设Ed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我们用的△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用△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根据定义,其公式为:
因为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关注它的绝对值。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
(1)需求无弹性,即Ed=0:
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
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如图1-1中的A
WFA
B
E
C
O
L
图1-1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工资率不变,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
有无限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如图1-1中的B。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
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与横轴的夹角为45°并向下右下倾斜的曲线,如图1-1中的C。
(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如图1-1中的E。
(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此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如图1-1中的F。
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有工资率的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
此类变动表现为在同一劳动力需求曲线上的移动,如图1-2所示。
W
W1a
W0b
w2c
D
0L
l1l0l0
图1-2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
图1-2中,横轴为劳动力需求量,纵轴为工资率,D为劳动力需求曲线。
当工资率为w0时,劳动力需求量为l0,在需求曲线D上为a点。
工资率由w0提高到w1时,需求量从l0下降到l1,在需求曲线D上由a向左上移动到b点。
工资率由l0下降到l2,劳动力需求量由w0增加到w2,在需求曲线上由a向右下移动到c点。
2.4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1)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和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应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
(2)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2.5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2)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在交换的过程中,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经济计量,能够使双方接受交换的结果,因而其交换只能是一种等价交换;
(3)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
2.6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
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其主要表现是:
(1)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因为进行财产交换的前提是又对财产享有支配权的主题;
(2)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优效率的最佳途径。
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3)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商品生产者所产生的价值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2.7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08年5月单选考点】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
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第二个表现是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
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任意一种职业、行业,任何一个地区的工资,就不会与其他职业、行业、地区存在差别。
(3)充分就业: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
3.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含义:
(1)计时工资:
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
其计算公式是: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根据计算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
①小时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日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周工资制:
货币工资=日工资制×标准工作周日数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就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其计算公式是: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4.1失业及其类型:
【07年5月单选考点;07年11月多选考点;08年5月单选、多选考点】
(1)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2)技术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季节性失业:
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
4.2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
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失业的影响:
(1)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3)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4.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07年11月多选考点】
(1)最低工资标准:
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
(2)最低社会保障:
以国家或者政府为主题,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3)工会:
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的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4.4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4.5收入政策的作用:
【08年5月多选考点】
(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4.6收入平等化措施:
(1)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并且在实施中采取累进税率制;
(2)对遗产、赠与、财产(即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高消费征税;
(3)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解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补贴、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与个人的救济等方面的支出。
就是财政的“转移支付”部分;
(4)失业者,特别是其中的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
(5)发展教育事业,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扩大社会平等;
(6)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住房或房屋补贴。
第二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体系
1.1劳动法的概念:
【08年5月单选考点】
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一规范文件;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科学,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
1.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07年5月多选考点;07年11月多选考点;08年单选、多选考点】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劳动关系的本质的认识,体现了统计阶段对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矛盾、差异或利益冲突的基本态度。
基本原则的内容与性质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的内容和性质。
其基本特点如下: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法规,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
(2)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4)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
劳动法律制度中方的各类具体规定不能与基本原则相抵触,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劳动关系。
1.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基本原则在劳动法律规范系统内发挥着指导作用,维系和保证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
(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使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对于认识劳动法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弥补劳动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的缺陷。
1.4劳动法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1)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2)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3)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
1.5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
【08年5月单选考点】
(1)第一种含义是指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如劳动法学文献、国家劳动行政、法院实践、国民意识等都属于法律渊源;
(2)第二种含义仅仅指法律使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才是法律渊源。
法学家认为法只能是由国家制定、维护和强制执行的规则;
(3)第三种是指法的表现形式,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通过何种方式并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而获得成立的,根据创制机关的不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具有不同等级的效力范围。
劳动法的渊源就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1.6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07年5月多选考点;07年11月单选考点】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
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依据,指导和规范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2)劳动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属于劳动法律,其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国务院为管理劳动事务,有权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律制定调整劳动关系和各项劳动标准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统称为劳动行政法规,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在全国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4)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行政法规,有权在本部门范围内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文件,其中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规章,也是劳动法的渊源;
(5)地方性劳动法规:
在我国,依据法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政府,为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事物,在不同宪法、法律和劳动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地方性劳动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国务院备案或批准后生效;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有关国际组织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通过的国际公约、决议设计劳动关系或劳动标准,属于国际劳动立法的范畴,其中经过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公约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
(7)正式解释:
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解释,律师、语文学家、法学家、公民个人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有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所做的阐释和说明,可以适用,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也是劳动法的渊源。
根据解释主题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1.7劳动法的体系:
【07年5月单选考点】
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2.1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所谓劳动法律关系就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
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其二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2.2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可以细分为①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关系;②集体企业劳动合同关系;③股份制企业劳动合同关系;④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合同关系;⑤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等;
(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服务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3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07年5月单选考点;07年11月单选考点】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2.4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因为劳动法律关系为双务关系,当事人互为权利义务主体,即一方的义务为另一方的权利。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包括体现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物质利益性质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1.1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07年11月多选考点】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具体讲企业战略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为了使企业在未来剧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绘制的一张蓝图。
它是在对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决策的程序绘制出来的,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离开这些特征就称不上经营战略。
1.2企业环境的结构和特点:
一般来说,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人们把这些因素叫做企业的经营环境。
按照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把环境分为四种类型,如表3-1所示:
表3-1经营环境分类
复杂程度
简单
变化程度
稳定
动态
Ⅰ
稳定的和可测性的环境,要素少
要素有某些相似并基本上维持不变
对要素的复杂知识要求低
Ⅱ
动态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
要素有某些相似但处于连续的变化过程中
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
复杂
Ⅲ
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
要素间彼此不相似但要素基本维持不变
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
Ⅳ
动态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
要素间彼此不相似并且处于连续的变化过程中
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
1.3经营环境的分析方法:
(1)外部环境的调研:
现代企业外部环境的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外部环境的过去和现实状况。
环境因素调研的几种主要方法:
①获取口头信息:
一种在各种正式场合收集口头信息的方法,如个别交谈、调查、访问、座谈会、讨论会等。
这是目前了解外部环境情况的主要方法;
②获取书面信息:
通过书面资料,如期刊、报纸、会议记录、企业年报、各种专业机构编写的各种专题报告、企业向政府机关所呈报告等间接了解外部环境因素的方法。
③专题性调研:
针对环境因素的某个方面,在运用了口头、书面调查的方法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后而进行的重点、深入的专门调查。
(2)内部环境的预测:
是指根据调查的信息,对外部环境中某些因素的今后发展及对本企业经营的影响用科学方法进行推测,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1.4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08年5月单选考点】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①现有竞争对手的数目;
②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
③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化;
④固定成本的高低;
⑤行业成长过剩。
(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4)顾客力量的分析;
(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1.5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
这是指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文化等因素的集合。
虽然这些因素与企业经济活动不直接相连,但它们通过微观环境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它包括社会制度、政府政策、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的因素。
(2)经济环境:
①经济体制;②经济形式;③经济结构;④经济政策。
(3)技术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
1.6企业资源状况的分析:
【07年5月单选考点】
(1)企业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机器、资本等实物资产及专利、商标、技术秘密和管理等无形资产。
(2)企业资源分析:
目的是掌握企业现存资源的状况,明确实现未来战略意图和目标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为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创造提供方向和行动基础。
资源分析的内容包括:
①物质资源状况;②人力资源状况;③财务资源状况;
④技术资源状况;⑤管理资源状况;⑥无形资产状况。
资源分析必须辨明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与竞争对手的资源状况的区别,更主要的是着眼于对企业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
1.7企业能力分析的内容
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经济学 基础知识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