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案例学习参考.docx
- 文档编号:25856393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8.79KB
MBA案例学习参考.docx
《MBA案例学习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案例学习参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案例学习参考
管理案例学习参考
一、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工商管理教育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因此,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是工商管理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这方面,案例教学方法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已经被世界各国管理教育界普遍采用。
从下面的学习立方体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
原点O代表典型的教师传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交往性、实践性都很差,只利于高效传播理论知识;A点代表典型的学生自学理论的学习方式;E点代表典型的学生讨论学习方式;G点典型的学徒式学习方式;C点代表典型的参与式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交往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对大多数的MBA课程来说,C点的学习方式比较可取,而案例学习方法则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典型代表。
自主性
AD
C
B
G
实践性
E
交往性
图1学习立方体模型
因为工商管理案例(BusineseCase)是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客观描述或介绍,工商管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与实际技能知识,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大显身手,成为从事跨职能部门的综合管理者,所以,案例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之一,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学习一般过程
案例学习一般分为个人准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三个主要过程。
见下图所示:
学习
质量
班级
小组
个人
时间
个人准备小组班级讨论
图2案例学习一般过程示意图
其中,个人准备阶段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班级讨论则是案例教学的重头戏。
一堂案例讨论课的成功与否,源于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程度。
1、个人准备
一般来说,课堂上所讨论的案例已提前发给学生。
学生必须在仔细阅读之后,写出书面的分析提纲以供讨论。
教师在认为必要时,可提前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以确定是否进行此案例的分析。
案例分析提纲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主要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熟悉案例概况:
列出案例主要人物及其所面临的境况(事件、原因、时间),确定案例难度(详见附录一)。
☉确认讨论主题:
列出案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所引发的一般性问题,按重要性/急迫性排列,确定所要讨论的主题及其顺序
☉原因分析:
利用鱼刺图等分析工具,列出每一个讨论主题所存在的可能原因及有关信息
☉选择方案:
根据上述原因,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确定决策点:
利用决策树等工具,勾勒出由各种解决方案所组成的决策树,确定决策点及决策标准。
☉方案评价:
利用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决策树的各方案枝进行评价(常用决策变量见附录二)。
当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分析结果出现不一致时,可参考下表:
定量
可
中性
否
定性
可
中性
否
可
中性
否
可
中性
否
决策
可
可
待定
待定
否
否
待定
否
否
☉提出可行方案: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行方案及其可能结果。
☉做出方案执行计划:
确定方案的目标、任务、进度和执行人、时间、地点、方法、考核标准。
☉注明所缺信息和所做假设:
说明决策方案所可能缺少的信息和做出的必要假设。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仅个人准备的充分与否,思路清晰与否可以得到验证,而且,由于小组人数一般教少,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因此,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充分的交流,提高学习的交往性。
划分小组时,应采取随机原则,小组成员每次都应该是新面孔,最大限度地进行交流;小组的讨论完全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的大小不定,一般最大不超过10个人;讨论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应在20分钟以内;在小组内部应禁止分工。
当案例较大时,各小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选定主题,进行初步的分工或角色分配,以便在班级讨论时充分发挥出各小组的集体优势,同时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小组讨论的目的除了进一步复习、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至少还有以下一些内容需要体验和提高:
〖影响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培养
〖团队精神〗—集体参与;1+1>2
〖学习技巧〗—“干中学”:
分析、决策、写作
〖创新能力〗—自信心培养,每一次都是新感觉
3、班级讨论
经过个人准备和小组讨论,学生一般对自己的见解都会有一定的自信,对案例也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因此,进入班级讨论时,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寻找和确定最佳案例答案,而是借此机会,利用课堂这一管理情景进行特定管理角色的“实战模拟”—这才是案例学习的精髓所在!
但往往为一些学生所忽略或不了解!
在具体的班级讨论过程中,一般应站在案例主角的地位和立场去观察和思考所面临的问题,切忌以局外人的旁观者身份进行“纯客观”的理论式分析。
只要亲自设身处地体验,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进入角色,才可能真正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
学生在班级讨论过程中的参与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行业权威:
因某种机缘,对案例所在行业比较了解
②识途老马:
在案例所涉及领域有一定经验和体会
③专家:
对案例中的某个或一些问题有深入了解
④代言人:
对案例角色做过深入分析或有特殊经历
⑤质询家:
对别人的分析提出质疑(不同于钻牛角尖)
⑥综合家:
将别人意见总结、归纳、升华
⑦分析家:
对问题做出定量分析并提供备选方案
⑧“跑龙套”:
未充分准备,插科打诨
⑨旁观者:
未准备,混学分
教师一般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除非迫不得已,不应以老师的角色发言,要尽量回避评判和仲裁的角色。
在班级讨论结束之后,学生应将有一定创新的见解加以总结和归纳,并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尽可能地进一步拓宽思路。
总之,案例学习过程对所有的参与者都充满了挑战,其成功的结果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方式的改进(系统与权变)和管理理论与技能整体素质上的提高(综合型、实用型人才)。
三、案例学习的局限性
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虽然有无可比拟的诸多优点,但系统性差却是其致命的弱点。
由于案例一般都是具体、零星的管理情景描述,在局部内容的教学上效果良好,但这往往属于个别性的经验领域,很难抽象上升成为一般性系统规律。
另外,与其它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考试评分的主观性较大、制作案例成本较高、教学时间较长等也都是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对案例的这些缺点和不足应该有所了解,以便在学习中与其它学习手段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案例教学考核标准详见附录3
附录1案例难度
案例的难度一般从分析方面、概念方面和表达方面三个纬度来确定。
难度一般划分为较易、一般、较难三个等级。
在分析方面,对第一个等级来说,案例把管理情景、问题、原因、对策、决策及其实行的全过程都作了全盘描述,留给学生的任务只是对已经发生的过程做一番评价;若只介绍管理情景,需要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做出决策,则属于第三等级。
在概念方面,案例中只运用简单、易懂、单一的概念,只要很少解释,所有学生就都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者,属于第一等级难度;若使用高深的理论或各种概念的复杂组合,需要专门讲解或多次解释,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短期内仍然不能充分理解者,则属于第三等级难度。
在表达方面,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在案例中陈述得直接了当,集中、精练、周详,学生需要进行分析的资料数量较少,很少有无关信息时,属于第一等级难度;资料较多,且散布于各处,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汇集、整理,并且,信息不完整、不肯定,甚至有意混入假的、错误的或无关的信息,需要强迫学生对案例进行整理分类,对信息进行估测、假定、鉴别、判断、筛选等处理时,属于第三等级难度。
附录2决策分析常用变量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竞争优势
利润
顾客满意度
成本
员工信心
投资回报
公司形象
市场份额
完成容易性
生产能力
协作性/协同性
交货期
道德标准
风险
灵活性(柔性)
现金流
安全性
库存周转
工作现场
生产率
人力资源更新
员工流动性
文化氛围
质量
激励
成长率
商誉
数量
附录3案例学习考核标准
案例教学考核标准
案例教学的考核一般分为平时表现成绩和书面报告成绩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学生上课出席状况、准备是否充分、讨论发言积极与否、言语表达说服力大小、思维是否敏捷等内容。
后者则一般根据学生的案例分析提纲和案例分析报告来进行评分。
其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各项的权重可根据案例的性质、学生的素质等情况灵活调整):
案例分析—重要性与紧迫性、原因与效果、约束与机会
备选方案—有无备选方案及其定性/定量分析、充分与否
决策方案—选择是否合理、执行计划是否可行
逻辑分析—分析与决策过程是否一致、有无逻辑混乱
表达能力—语言流畅与否、图表清晰/适宜与否
创新能力—在分析过程中有无创新
由于案例分析一般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教师在考核时,应尽量客观性地考核教学成果,避免主观性过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BA 案例 学习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