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5篇修改版.docx
- 文档编号:25854939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12KB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5篇修改版.docx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5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5篇修改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5篇修改版
第一篇: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2012学年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雪山中学
2013年6月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始终按照课程改革理念、方法,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落实。
从思想上重视,理念上更新,行动上落实,总结中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
一、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1、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
学校从校长到、教导处、教科室、各科教研、备课组,各级部署,层层把关,全面落实实施课改工作。
2、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推广工作。
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实施新课程的氛围,召开家长会议,争取家长和社会得广泛支持,形成社会支持课改的良好实验环境。
二、全员学习,整装待发走进新课程。
1、改革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课改的文件及著作。
我校领导还要求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有关该方面的著作,学习蔚然成风。
并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的总体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与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局组织的课程改革培训班学习,组织校本全员培训。
几年来,有专门的理论知识培训,也有课堂教学观摩,受益匪浅。
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向全校老师传达有关知识,或者交流学习感受,或者谈论课堂反思。
我校还坚持年级组每周周一半小时的活动,各年级以学科为小组进行。
讨论教学中的疑难点,集体备课,集体学习,集体谈论,交流反思等等,效果明显。
三、把握新课程方案,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1、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组织本学年的课程。
每年开学,我校领导总是认真学习本学年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任课老师特别市专职教师。
在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上的教师安排尤为重视。
特别是体育课,周课时比较多,又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量,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其他学科也采用专职带兼职的方法弥补专职教师的不足。
每学期,专职教师肩负重任,他们都带着兼职教师制订好计划,有专职教师备好课,并且上好示范课,兼职教师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
而且,每一学科都成立教研组,有教研组长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做到课时教师落实的前提下尽量注意课时安排的合理性,确保课程实施。
2、组织教师学习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的改革思路,熟悉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变化。
课改年级,非课改年级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改革教学,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课程实施水平。
一轮新教材,我校采用固定的教师教学。
有这些教师学习新课程,进行新教材培训,并进行跟班教学。
他们把这些资料保存,第二年由他们向下一届教师传达有关精神。
3、课题精彩纷呈。
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课题研究。
有三生教育课题《关于开展“三生教育“的实践研究》、综合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班主任课题《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多元化技能的研究》等等,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实验、实施、交流、反思、总结的平台。
当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还要不断探索一些方法,采取一些策略,进一步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考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反映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起,从教师、学校等方面分析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课程改革,实施,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初探
(一)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场景1: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提问许多很幼稚的问题;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动不动就小组讨论,也不引导学生的思路,也不管学生是在认真讨论,还是趁机说闲话;为了展示自己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堂课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教学方式,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
在这种热闹的课堂教学中,花哨的活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传统教学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了,新课改提倡的东西也没真正掌握。
场景2: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我们看到课堂上到处是热闹非凡的讨论,,为了合作就分组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不管适不适合都采用探究式学习,把探究当成了一种新课程必定要有的点缀。
我们还看到有的老师不仅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甚至还把它绝对化,没有意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
我们要改变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
场景3: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我们听到新课程的课堂上“你真棒!
”的表扬声不绝于耳,而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应该鼓励;我们看到在学生很容易地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后,老师表现出的过分惊喜的表情。
表扬、称赞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有的老师表扬的同时还伴随着动作,显得训练有素的样子。
场景4: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于是我们听到有的老师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忘记了这本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的。
„„
(二)与新课程配套的设施、措施不完善
所有这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教师误解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
但
除了对理念的误解,我们的新课改还遇到了许多别的困难。
2003年秋,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
科学课强调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而这必然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很多实验的操作。
但在许多学校,有关的经费投入太少,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只能看老师做实验,而不能自己做实验;甚至有的学校连老师都不做实验,只是口头给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他们怎么可能体会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更不要说体会科学实验进行中的辛苦及成功后的喜悦了!
另外,课程改革了,教学改革了,要求教学管理、评价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
但许多学校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来评价老师,只看重教师所教班级的学业成绩,教师福利的多少依然是看教师所教班级的升学率,这是很不利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的。
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
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与课程改革相关的人员、尤其是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政府教育部门,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教师都要真切领会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此,政府教育部门评价学校的业绩、中小学校长考核教师的工作,都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发,而要看学校、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都做了什么。
教师观念陈旧是阻碍新课改推进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观念指导着他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效果。
许多教师固守于过去的教育观念,对这次的课改心存疑惑,认为课改只是换了一套教材而已,至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则感到很茫然。
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快转变教师的挂念,使教师在教学、学习方式、教材方面都树立新的观念。
新课改教学关注的是独立、发展中的学生——“人”,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学习的殿堂,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真实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改告诉我们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不断丰富、发展教材的内容。
(二)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任何课程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持。
课程实施的范围、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如果制定课程政策时没有考虑所需的课程资源,那么新课程的实施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新课改一定要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进来。
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使其达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
如在课程改革的初期,实施新课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场地等都应该加以规划,并适时提供,这是课程改革进行下去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唤醒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图书馆、实验室乃至学校周边环境等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三)完善课改配套措施、设施
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课程的有效实施从根本上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但除此之外,高质量的师资培训,科学的实验方案和评估体系,以及必要的配套措施(经费、政策、宣传、导向等),教材编制与选用,这些都需要有科学的规范,以保障新课改的有效开展。
师资培训一般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进修,当前,职前教育(即师范教育)已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师资的要求,师范学校应调整专业结构,加快推进课程改革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职后进修应加强实效性、针对性,避免过去那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课程实施现状,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加快评价制度改革的速度,改变过去那种“一卷定高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建立一种切合目前新课改精神的新考试制度。
(四)协调多方面影响、以最大合力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课程改革其实是一个社会行动,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课程设计者、管理者、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之间的沟通一定要加强。
学校和教师处于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但他们也需要课程设计者、管理者的指导,以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如可以邀请大学里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或课程标准制定专家来学校讲学和指导;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需要家长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以使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一致;在各方交流过程中,及时发现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协商解决问题。
只有相关的各方对新课程改革形成一致理解,对新课改精神达成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地开展。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我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进行这么复杂、深刻的课程改革,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课程改革的效果产生影响,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这都是正常的。
问题不
在于出现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这些不足、问题,认真反思、思考,就一定可以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问题是通向更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满意实施效果的途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一点,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就一定可以更好地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
1[2]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J].2004,
3[3]靳玉乐.课程实施:
现状、问题与展望.山东教育科研[J].2001,11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球教育展望[J].2001,8
[5]彭虹斌,程红.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1,9
[6]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附)个人简历
姓名:
林英华
籍贯:
山东省文登市
工作单位:
滕州育才中学
职称:
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
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篇:
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新课程
改革实施总结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期已悄然结束。
一学期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县教育局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广泛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
现将一学期新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校教师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
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
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
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
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重视课改,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
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自我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外,还注意了解最新信息,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注意兄弟校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进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
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2、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一学期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好5节公开课,并进行课后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3、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一直与本乡兄弟学校开展联片互动,形式多样,尤其注重公开课教学和教育教学心得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1、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把鼓励、微笑、赞赏带进课堂,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新课改的积极性。
在改革实验中,我们要求教师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听取他们对我们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4、为了深入贯彻充分发挥孩子创新意识和潜能的课改思想,在校内成功组织了书法、绘画、第二课堂活动技能汇报表演,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使课改工作生龙活虎。
四、开展校内教学、说课比赛
我校在每学期开展教学、说课比赛各一次,中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切磋,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推进我校落实新课程的步伐,发现培养人
才,树立典型,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五、课改中的一些问题和疑惑
1、师资力量不足。
2、课改工作中,家长不理解,从而失去了一些必要的支持。
3、学生的知识面窄,农村缺少知识来源,在短时期很难有较大的改革,教师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一些专业知识等很难得到详细的资料。
4、对学生的引导和课堂的调控也有一些难度,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漫无边际,在限制时间内很难达到讨论目的,无法保证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目前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四篇: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汊河初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为了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我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学校特色,我校积极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一、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课程计划,成立由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负责课程的设计、开设、实施和管理。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结构要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加快评价制度改革,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1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学校具有业务素质高,教学观念新,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主要做法
1、师资培训积极扶持
教学改革的关键首先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出来的。
其次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导致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
所以,我们认为本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师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科技教育方面锻炼了一大批教师,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育方面全面改变了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会了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通过教学改革,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造就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教学观念新、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
2、教研制度重在落实
我们坚持每周教研组集体教研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教师。
我们进行了“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关于新课程的备课、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的师生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优补差”等主题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在活动中收益非浅。
3、学会总结做好反思
我们坚持每周备课组集体备课,同时又把备课组以年级分为若干个学科小组(语、数品、社会、地、体、美、音、劳等),交流教后记、教学手记、典型个案、教学问题、研讨课情况等。
4、校本课程课题引路
校本研究,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
我校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深切体会到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
我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充分调动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出成效。
四、课改体会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百家到共同发展。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学习,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念。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模和特点去开展教学活
动;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
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要在实施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加强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全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形成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
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试验与推进的舆论氛围、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个学期,学校在县教研室等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立足学科,结合校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课改工作取得了预想成效。
一、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探讨课程改革途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经验,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
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
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
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种真诚交流、和谐探讨的课改氛围正在日益浓厚,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校本教研实际而有效的做法。
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
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
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抽查,以避免形式化,突出实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改革 实施 情况 总结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