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852481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71.56KB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含答案.docx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量
最终产品:
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
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其他产品使用的产品
边际消费倾向:
是指家户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
投资乘数:
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税收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该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该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该种变动的征服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
是指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与国民收入水平的政策
通货膨胀:
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自然失业率:
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是指由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菜单成本:
是指厂商在价格调整过程中花费的成本包括研究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格传递到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耗费的成本
货币幻觉:
是指厂商在价格调整过程中花费的成本包括研究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格传递到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耗费的成本
流动偏好陷阱:
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即使增加货币供给,增加的货币量都会被人们保持在手中(或被货币需求吸收),再也不能使利率水平下降,这时候货币需求具有无穷弹性
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的GDP2个百分点
挤出效应:
是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从而挤掉了一部分私人消费或投资的现象
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作图题(作图,并做简要说明。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如何使用适应性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不变。
政府减税,会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至IS′曲线,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加至y1,为了使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曲线处,从而利率仍旧为r0,国民收入增至y2,均衡点为LM′与IS′曲线的交点E2。
2.使用IS-LM模型表示采取政策实现收入增加的同时利率水平不变。
图同上,如果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曲线同时向右下方移动,则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
3.作图说明乘数效应
c+i代表原来的总支出线,c+i代表新的总支出线,i=i+△i,原来的均衡收入为y,新的均衡收入为△y=y-y,△y=k△i
4.作图说明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从而挤掉了一部分私人消费或投资的现象
5.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6.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水平,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7.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在长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增加产出和就业只能改变价格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无效的。
8.使用AD-AS模型表示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均衡的影响
9.使用AD-AS模型说明受到石油供给紧张导致的经济变化
10.请用图形表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1.请用图形表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12. 经济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
使用IS-LM模型对上述政策作出说明。
如果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则应当实行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混合政策。
扩大货币供给可使LM曲线右移,导致利率r下降,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支出。
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
如图15—6所示,y0为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移至LM′,利率由r1降至r2,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左移至IS′,这样国民收入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y0,而私人投资增加了,消费支出减少了。
13.用四象限图推导LM曲线,并做说明。
象限
(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
象限
(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
象限(3)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利率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
将它们连接起来就描绘出LM曲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含义的理解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产品的最终产品价值
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⑤GDP是一国(地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所以是一国地域概念
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而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另外,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在GDP中也没有体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有哪些?
①交易动机:
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②谨慎动机:
是指为应付没有预见到的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③投机动机:
是指人们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以便投机获利的动机。
3.公开市场业务运作机制、
①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影响其信用扩张的能力和信用紧缩的规模;
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利率;
③为政府债券买卖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方便场所;
④通过影响利率来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而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
4.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①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恒等于收入。
即Y=C+S
②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 ③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即APC+APS=1,MPC+MPS=1。 5.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 IS曲线斜率既取决于β,也取决于d。 β与d反向地影响IS曲线斜率。 d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d比较大,说明投资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比较小,即IS曲线比较平缓。 β是边际消费倾斜,如果β较大,IS曲线比较平缓。 6.影响IS曲线移动的原因 ①投资的影响: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反之,若投资需求减少,向左移动 ②政府购买的影响: 购买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反之,若政府购买减少,向左移动 ③储蓄的影响: 储蓄增加,IS曲线就回向左移动;反之,若储蓄减少,向右移动 7.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 LM曲线的斜率是,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系数k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h ①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越高。 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 ②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 就越大,于是LM曲线越陡峭 8.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简述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①鼓励技术进步 ②鼓励资本形成 ③增加劳动供给 9.为何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不算投资? 。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 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10.为何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人转给穷人将提高社会的消费水平? 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11.失业的类型有哪些? ①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 是指由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③自愿失业: 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④非自愿失业: 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⑤周期性失业: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12.通货膨胀的类型?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 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 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 ③超级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④平衡的通货膨胀: 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⑤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1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 或MPC= 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 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 =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 因此, + =1,所以, =1- 。 只要 不等于1或0,就有0< <1。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1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15.为什么说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是自动稳定器? ①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就会减少收购,并抛售储备,抑制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②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就会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将价格维持在目标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解: (1)由方程组 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亿美元),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 ki= = =5 政府支出乘数: kg=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 kt=- =- =-4 转移支付乘数: ktr= =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kb=kg+kt=5+(-4)=1 2.假设某一两部门经济如下: 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i=150-6r,货币需求函数L=0.2y-4r,其中P为价格,r为利率,y为收入,货币供给量M=150,求: (1)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总需求函数 (3)若P=1,均衡收入和利率为多少? (4)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425+150P,求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 解: (1)由y=c+i,可知IS曲线为: y=100+0.8y+150-6r即: y=1250-30r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LM曲线为: 0.2y-4r=150即: y=750+20r (2)由IS-LM联立解出总需求函数,即: r=-1/3000*y+5/12=1/2000*y-3/8P化简得: y=450/P+500 (3)P=1时,由总需求函数得: y=450/1+500=950将y代入IS曲线方程得: r=-1/3000*y+5/12=0.1 (4)联立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有: 450/P+500=425+150P 解得: P=2,将P代入总需求函数得: y=450/2+500=7253. 3.假设一个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 c=600+0.8y,投资函数i=8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单位均是美元,价格P=1,试求: (1)IS-LM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设充分就业的收入为y*=6000,使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增加多少政府购买量?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若存在挤出效应有多大? 解: (1)把c=600+0.8y,i=800-50r,g=200带入均衡收入公式y=c+i+g, 可得y=600+0.8y+800-50r+200。 化简求解可得IS方程: y=800-250r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已知 ,P=1 得LM方程: (2)联立IS和LM方程求解得均衡利率和收入分别为: r=12,y=5000亿美元 (3)由于充分就业收入 亿美元,而实际收入为5000亿美元,比充分就业产出少 亿美元,如果想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的政府购买为 (亿美元) (4) 4.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为50 (单位: 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D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为多少? 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 (1)均衡收入: Y=(100+50)/(1-0.8)=750(单位: 10亿美元,下同) 消费: C=100+0.8×750=700 储蓄: S=YーC=750-700=50 (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 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 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Y=Y-Y=1000-750=250) (4)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 Y=(100+50)/(1-0.9)=1500 储蓄: 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 (△Y=2000-1500=500) 乘数从K=1/(1-0.8)=5变为K=1/(1-0.9)=10 5.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av 投资i=60,税收t=100, 转移支付tr=70,政府购买性支出为g=50,净出口nx=50-0.05y,试求: 。 (1)均衡收入。 (2)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至70时候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6.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均为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 (1)由Y=C+I可知IS曲线为: Y=100+0.8Y+150-6r即Y=1250-30r 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LM曲线为: 0.2Y-4r=150即Y=750+20r (2)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LM和IS相交于一点。 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Y=1250-30rY=750+20r 均衡利率为: r=10均衡收入为: Y=950 7.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 (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 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8.设一个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r,投资函数为i=200-25r,政府购买g=50,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M=100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解: 收入恒等式为Y=C+I+G,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 得Y=200+0.75Y+200-25r+50,化简得 Y=1800-100r即IS曲线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将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其中,得 1000P=Y-100r,P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化简为: Y=100r+1000P即LM曲线 联立消去r得到Y=900+500P为总需求曲线。 9.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200, c=60+0.8yd,t=100,i=150,g=100. (1)求IS和LM方程。 (2)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10.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 . (1)求IS和LM方程。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用图形表示出来。 解: (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 y=c+i+g=60+0.8yd+150+100 =60+0.8(y-t)+150+100 =60+0.8(y-100)+150+100 =230+0.8y 化简整理得y=1150 (1) 由L=0.20y-10r,MS=200和L=MS得LM曲线为 0.20y-10r=200即 y=1000+50r (2) (2)由式 (1)、式 (2)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 (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 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 y=c+i+g=60+0.8yd+150+120 =60+0.8(y-100)+150+120 化简得y=1250,与LM曲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 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 (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 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11.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3)政府支出。 解: (1)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d-c=4100-3800=300(亿元) (2)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 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 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 (3)从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 g=5000-3800-200-(-100)=1100(亿元) 1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 (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 复习 材料 考试 题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