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开关电源设计全过程笔记.docx
- 文档编号:2584724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96MB
大牛开关电源设计全过程笔记.docx
《大牛开关电源设计全过程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牛开关电源设计全过程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牛开关电源设计全过程笔记
反激变换器设计笔记
1、概述
开关电源的设计是一份非常耗时费力的苦差事,需要不断地修正多个设计变量,直到性能达到设计目标为止。
本文step-by-step介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并以一个6.5W隔离双路输出的反激变换器设计为例,主控芯片采用NCP1015o
基本的反激变换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需要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的低功率(1W〜60W)开关电源应用场合,反激变换器(FlybackConverter)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
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
2、设计步骤
图2辰激变换器设计步橐
接下来,参考图2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
IStepl:
初始化系统参数
输入电压范国:
Vinmin_AC及Vinmax_AC
——电网频率:
fline(国内为50Hz)
……输出功率:
(等于各路输出功率之和)
……初步估计变换器效率:
n(低压输岀时,n取0.7〜0.75,高压输出时,n取0.8〜0.85)根据预估效率,估算输入功率:
(2)
对多路输出,定义KL(n)为第n路输出功率与输出总功率的比值:
单路输出时,KL(n)=1.
(范例)Stepl:
初始化系统参数——输入电压范围:
90〜265VAC——电网频率:
fiine=50Hz——输出:
(主路)V。
辺=5V,Iouti=lA;
(辅路)Vo«2=15V,Iouc2=0」A
则:
出=乙図心+%讣—2=6.5炉-••…预估变换器的效率:
n=o.8则:
=吃=8.2507
Kli=0.769,Kl?
=0.231
Cbulk的取值与输入功率有关•通常.对于宽输入电压(85〜265VAC)・取2〜3nF/W:
对窄范用输入电压(176〜265VAC),取lpF/W即可,电容充电占空比Dch—般取0・2即可。
毎个周期只彳m时何段内,电网
对Cbulk电容充取
图3Cbulk电容充放电
-般在整流后的最小电压VinminDC处设计反激变换器,可由Cbulk计算VinminDC:
(范例)Step2:
确定输入电容
宽压输入.取2—3uF/W-ChnikBZ20uF即可.实际设计中可采用15uF+4.7uF的两个400V高压电解电容并联。
贝%Cz=19.7uF。
——计算整流后竝小直流电压,
3.Step3:
确定最大占空比Dmax
反激变换器有两种运行模式: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和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相对而言,DCM模式具有更好的开关特性,次级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因此不存在CCM模式的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问题。
此外,同功率等级下,由于DCM模式的变压器比CCM模式存储的能量少,故DCM模式的变压器尺寸更小。
但是,相比较CCM模式而言,DCM模式使得初级电流的RMS增大,这将会增大MOS管的导通损耗,同时会增加次级输出电容的电流应力。
因此,CCM模式常被推荐使用在低床大电流输出的场合,DCM模式常被推荐使用在高斥小电流输出的场合。
图4反激变换器
对CCM模式反激变换器而言,输入到输出的电压增益仅仅由占空比决定。
而DCM模式反激变换器,输入到输出的电圧增益是由占空比和负载条件同时决定的,这使得DCM模式的电路设计变得更复杂。
但是,如果我们在DCM模式与CCM模式的临界处(BCM模式)、输入电圧最低
(Vinmin.DC)>满载条件下,设计DCM模式反激变换器,就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化。
于是,无论反激变换器工作于CCM模式,还是DCM模式,我们都可以按照CCM模式进行设计。
如图4(b)所示,MOS管关断时,输入电压Vin与次级反射电压nVo共同叠加在MOS的DS两端。
最大占空比Dmax确定后,反射电压Vor(即nVo)、次级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电压VD以及MOS管承受的最大电压Vdsmax,可由下式得到:
X
inDC
max
(7)
通过公式(5)(6)(7),可知,Dmax取值越小,Vor越小,进而MOS管的应力越小,然而,次级整流管的电压应力却增大。
因此,我们应当在保证MOS管的足够裕量的条件下,尽可能增大Dmax,來降低次级整流管的电压应力。
Dmax的取值,应为保证Vdsmax不超过MOS管耐压等级的80%:
同时,对于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反激变换器,CCM模式条件下,当占空比超过0.5时,会发生次谐波震荡。
综合考虑,对于耐床值为700V(NCP1015)的MOS管,设计中,Dmax不超过0.45为宜。
(范例)Step3:
确定最大占空比EUx
•一一NCP1015需工作于DCM模式,低压満载时,占空比最大,此时;DmJK=0.45
-••…由公式(5)计算反射电压;
K=—xV.*=sor
4>r]DC
4.Step4:
确定变压器初级电感Lm
对于CCM模式反激,当输入电压变化时,变换器可能会从CCM模式过渡到DCM模式,对于两种模式,均在最恶劣条件下(最低输入电压、满载)设计变压器的初级电感Lm。
由下式决定:
其中,fsw为反激变换器的工作频率,KRF为电流纹波系数,其定义如下图所示:
图5流过MOS管的电流波形及电流纹波系数
对于DCM模式变换器,设计时KRF=lo对于CCM模式变换器,KRFvl,此时,krf的取值会影响到初级电流的均方根值(rms),krf=-"越小,越小,mos=“”管的损耗就会越小,然而过小的krf=""会增大变压器的体积,设计时需要反复無量。
一般而言,设计ccm=””模式的反激变换器,宽压输入时(90〜265vac),krf=,n,取0.25〜0.5;窄压输入时(176〜265vac),krf=,H,取0.4〜0.8="H>
一旦Lm确定,流过MOS管的电流峰值Idspeak和均方根值Idsrms亦随之确定:
(9)(10)
(11)
(12)
AZ=
设计中,需保证Idspeak不超过选用MOS管最大电流值80%,Idsrms用來计算MOS管的导通损耗Pcond,Rdson为MOS管的导通电阻。
P-
cond
^dsrms*^dson
(范例)Step4:
确定变压器初级电感
……由公式8确定变压器的初级电感Lm,由于NCP1015工作于DCM模式,Krf=1:
(V.•nrxD)2
切二=二1.19mH
2心仁弧
——由公式(9)(10)分别计算初级和lcknns:
Gpeak二TEDC+¥=0369.4^=^3x(7£DC)2+(y)2=0.143^
-•■…计算MOS导通损耗:
Pc—R»0.224JV
5.Steps:
选择合适的磁芯以及变压器初级电感的匝数
开关电源设计中,铁氧体磁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磁芯,可被加工成多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如多路输出、物理高度、优化成本等。
实际设计中,由于充满太多的变数,磁芯的选择并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可选择的余地很大。
其中一种选型方式是,我们可以参看磁芯供应商给出的选型手册进行选型。
如果没有合适的参照,可参考下表:
图6不同形状的铁氧体磁芯及骨架
OutputPower
Elcore
EEcore
EPCcore
EERcore
0-10W
EI12.5EI16EI19
EE8
EE10
EE13
EE16
EPC10
EPC13
EPC17
10-20W
EI22
EE19
EPC19
20-30W
EI25
EE22
EPC25
EER255
30-50W
EI28EI30
EE25
EPC30
EER28
50-70W
EI35
EE30
EER28L
70-100W
EMO
EE35
EER35
100-150W
EI50
EE40
EER40
EER42
150-200W
EI60
EE50
EE60
EER49
选定磁芯后,通过其Datasheet査找Ae值,及磁化曲线,确定磁通摆幅△B,次级线圈匝数由下式确定:
化曲线
其中,DCM模式时,4B取0.2〜0.26T;CCM时,△B取0.12〜0.18T。
3■響尸*屯横
图7磁芯特性
(范例)Step5:
选择合适的磁芯并确定初级电感Ln.的匝数
•■…磁芯选择EFD20,查看磯芯手册可知,Ae=31mm2
DCM模式,磁通摆幅AB取0.21T,由公式(14)计算初级电感Lm匝数:
6.Step6:
确定各路输出的匝数
先确定主路反馈绕组匝数,其他绕组的匝数以主路绕组匝数作为参考即可。
主反馈回路绕组匝数为:
(15)
N=Vouti+VfixN
SiTTP
则其余输出绕组的匝数为:
辅助线圈绕组的匝数Na为:
(17)
NVauk+VFaxN
%+嗜
(范例)Stcp6:
确定各路输出的匝数……由公式15确定主路输出的匝数:
心=也+仏匕=5
HVp
or
一一由公式16确定辅路匝数:
xR]=14
IC供电绕组电压为20V.由公式17确定辅助绕组匝数:
7.Step7;确定每个绕组的线径
根据每个绕组流过的电流RMS值确定绕组线径。
初级电感绕组电流RMS:
次级绕组电流RMS由下式决定:
P为电流密度,单位:
A/mm2,通常,当绕组线圈的比较长时(>lm)戲圈电流密度取5A/mm2;当绕组线圈长度较短时,线圈电流密度取6^10A/mm2o当流过线圈的电流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多组细线并绕的方式,以减小集肤效应的影响。
(21)
A
Kf
其中,Ac是所有绕组导线截面积的总和,KF为填充系数,一般取0.2〜0.3.
检査磁芯的窗口面积(如图7(a)所示),大于公式21计算出的结果即可。
(范例)Step7:
确定每个绕组线径
同理可计算出次级主路及次级辅路绕组线径:
D・i=O.531mm■D严0・188mm。
所以.初级线匮可选线径为0.16mm的漆包线;次级主路绕组可选择线径为0.22mm的漆包线.三根并绕:
次级辅路可选择线径为0.18mm的漆包线.
8.Step8:
为每路输出选择合适的整流管
每个绕组的输出整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圧值VD(n)和均方根值IDrms(n)如下:
(24)
选用的二极管反向耐床值和额定正向导通电流需满足:
Vrrmh1・3x冬心)
(25)
(范例)steps:
为每路输岀选择合适的整流管由公式22、公式23分别计算每一路整流二极骨的最大反向耐压值,和电流RMS值。
次级主路:
Vd」=30V\lDrnisi=l.77A
所以,可选用SK36O,或SR360.
——次级辅路:
Vd-92V,lDng二0.188A
所以,可选用SS1200.
9.Step9:
为每路输出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第n路输出电容Cout(n)的纹波电流Icaprms(n)为:
caprms^n)
选取的输出电容的纹波电流值Iripple盂满足:
输出电压纹波由下式决定:
(28)
X久卫*IdspeakXX^c(h)X^Z(pi)Co啦(町Xfa
有时候,单个电容的高ESR,使得变换器很难达到我们想耍的低纹波输出特性,此时可通过在输岀端多并联儿个电容,或加一级LC滤波器的方法来改善变换器的纹波噪声。
注意:
LC滤波器的转
折频率要大于1/3开关频率,考虑到开关电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带容性负载,L不宜过大,建议不超过4.7nHo
(范例)Step9:
为每路输出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一次级主路:
由公式26可得:
Icaproul=1.46A
可选择两个470pF<16V)的Rubycon电解电容组成CLC滤波器,L取和&一一次级辅路;
Ieapnntl=0.12A.
可选择两个100pF<25V)^Rubycon电解电容组成CLC滤波器,L取3・3问,
10.SteplO:
钳位吸收电路设计
如图8所示,反激变换器在MOS关断的瞬间,由变压器漏感LLK与MOS管的输出电容造成的谐振尖峰加在MOS管的漏极,如果不加以限制,MOS管的寿命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把这个尖峰吸收掉。
图8MOS管关断时漏极电压波形
反激变换器设计中,常用图9(a)所示的电路作为反激变换器的钳位吸收电路(RCD钳位吸收)。
RCIamp由下式决定,其中Vclamp一般比反射电压Vor高出50〜100V,LLK为变压器初级漏感,以实测为准,
^LkX(亦X^dspeak
图9RCD钳位吸收
CCIamp由下式决定,其中Vripple一般取Vclamp的5%〜10%是比较合理的:
输出功率比较小(20W以下)时,钳位二极管可采用慢恢复二极管,如1N4007:
反乙则需要使用快恢复二极管。
〈范例)Step10:
吸收缓冲电路设计
计算g徐乎P由下式决定
Cciamp由下式决定:
11.Stepll:
补偿电路设计
开关电源系统是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时,补偿电路的调试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最。
目前流行F市面上的反激控制器,绝大多数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控制模式。
峰值电流模式反激的功率级小信号
可以简化为一阶系统,所以它的补偿电路容易设计。
通常,使用DeanVenable提出的TypeII补偿电路就足够了。
在设计补偿电路之前,首先需要考察补偿对象(功率级)的小信号特性。
如图8所示,从IC内部比较器的反相端断开,则从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即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图10反激变换器反馈回路
附录分别给出了CCM模式和DCM模式反激变换器的功率级传递函数模型oNCP1015工作在DCM模式,从控制到输出的传函为:
其中:
Voutl为主路输出直流电床,k为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到电流比较器输入的衰减系数(对NCP1015而言,k=0.25),m为初级电流上升斜率,ma为斜坡补偿的补偿斜率(由于NCP1015内部没有斜坡补偿,即ma=O),Idspeak为给定条件下初级峰值电流。
于是我们就可以使用Mathcad(或Matlab)绘制功率级传函的Bode图:
在考察功率级传函Bode图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环路补偿了。
前文提到,对丁•峰值电流模式的反激变换器,使用DeanVenableTypeII补偿电路即可,典型的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12TypeII补偿网纟
通常,为降低输出纹波噪声,输出端会加一个小型的LC滤波器,如图10所示,LI.C1B构成的二阶低通滤波器会影响到环路的稳定性,LI、C1B的引入,使变换器的环路分析变得复杂,不但影响功率级传函待性,还会影响补偿网络的传函特性。
然而,建模分析后可知:
如果LI、C1B的转折频率大于带宽fcross的5倍以上,那么其对环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实际设计中,建议L1不超过4・7时。
于是我们简化分析时,直接将L1直接短路即可,推导该补偿网络的传递函数G⑸为:
(33)
RpuiiupxCTR
其中:
11
'匕=,—
R\xCgRpuiiupx(cpob+Qp)
CTR为光耦的电流传输比,Rpullup为光耦次级侧上拉电阻(对应NCP1015,Rpullup=18kO),Cop为光耦的寄生电容,与Rpullup的大小有关。
图13(來源于SharpPC817的数据手册)是光耦的频率响应特性,可以看出,当RL(即Rpullup)为18kQ时,将会带来一个约2kHz左右的极点,所以Rpullup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变换器的带宽。
Q)尢电為
图13光耦的频率响应
kFactor(k因子法)是DeanVenabl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提供了一种确定补偿网络参数的方法。
图14k因子确定零点和极点的位置
如图14所示,将TypeII补偿网络的极点wp放到fcross的k倍处,将零点wz放到fcross的1/k处。
图12的补偿网络有三个参数需要计算:
RLed,Cz,Cpole,下面将用kFactor计算这些参数:
图15动态负载时输出电压波形
--…确定补偿后的环路带宽fcross:
通过限制动态负载时(△lout)的输出电斥过冲最(或下冲量)
△Vout,由下式决定环路带宽:
CFOSSAT7"C
△乙x2x”xCm
考察功率级的传函特性,确定补偿网络的中频带增益(Mid-bandGain):
(35)
Rptdlup
io%w)i)
——确定DeanVenable因子k:
选择补偿后的相位裕mPM(一般取55。
〜80。
),由公式32得到fcross处功率级的相移(可由Mathcad计算)PS,则补偿网络需要提升的相位Boost为:
(36)
Boost=PM-PS-巴
2
则k由下式决定:
补偿网络极点(wp)放置于fcross的k倍处,可由下式计算出Cpole:
补偿网络零点(wz)放置于fcross的1/k倍处,可由下式计算出Cz:
(范例)Stepl1:
补偿电路设计
••确定补偿后的环路带宽faon:
△Vou产250mV.Iour^O.SAt(?
呃尸940pF:
•“…考蔡功率级的传函特性,确定补偿网络的中频带增益(MubbandGain):
确定DeanVenable因子匕取PM=703(即7n/18).PS=-1OO°(由Mathcad计算得出人
则Boost=PM-PS-90
f,BoOSt兀、r—
k-tan(+—)二3.2424
——补偿网络极点(\、・p)放愛于txz的k倍处.由公式38计雾出CgjCo^2nF:
补悽网络暮•点(")放賣于fc^的1/k倍处,可由下式计算出G:
T—=22QnF
2x4-x/?
1X^«
3仿真验证
计算机仿真不仅可以取代系统的许多繁琐的人工分析,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因为解析法在近似处理中带来的较大误差,还可以与实物调试相互补充,最大限度的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本例采用经典的电流型控制器UC3843(与NCP1015控制原理类似),搭建反激变换器。
其中,变压器和环路补偿参数均采用上文的范例给出的计算参数。
仿真测试条件:
低床输入(90VAC,双路满载)
1・原理图
图17仿真原理图
2.瞬态信号时域分析
图18启动60ms内整流桥后电压波形
从图18可以看出,最低Cbulk上的最低电压为97.3V,与理论值98V大致相符。
图19Cclamp吸收电容两端电压波形
图20启动60ms内mos管DS电压液形
图21穩定时DS电虫波形
图23输出电&启动发形(红线为15V辅络.绿线为5V主路)
3・交流信号频域分析
图24功率级小倍号特性
图25朴偿网络传函特性
图26补偿后变换器开坏小侶号特性
4.动态负载波形测试
测试条件:
低压输入,满载,主路输出电流0.1A-1A-0.1A,间隔2.5ms,测试输出电床波形。
图27主路綸岀动态泼形
1.PCBlayout—大电流环路包围的面积应极可能小"走线要宽・
图28PCBlayout一大电流环路
2.PCBlayout—高频(di/dt、dv/dt)走线
a.整流二级,钳位吸收二极管,MOS管与变床器引脚,这些高频处,引线应尽可能短‘layout时避免走直角;
b.MOS管的驱动信号,检流电阻的检流信号,到控制IC的走线距离越短越好;
c.检流电阻与MOS和GND的距离应尽可能短。
d.
29PCBlayout-高频走线
初级接地规则,
a.所有小信号GND与控制IC的GND相连后,连接到PowerGND(即大信号GND);
b.反馈信号应独立走到IC,反馈信号的GND与IC的GND相连。
次级接地规则:
a.输出小信号地与相连后,与输出电容的的负极相连;
b.
输出采样电阻的地要与基准源(TL431)的地相连,
图30PCBlayout—地
iKjdVdt.dv/dtttfibPCB左或it他角
Vcc^W
GND
阳JGNDV
PowerGND
Vout
水出环lllinj
6.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以及PCB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采用软件仿真的方式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同时,在附录部分,分别给出了峰值电流模式反激在CCM模式和DCM模式工作条件下的功率级传递函数。
附录:
峰值电流模式功率级小信号
对CCM模式反激,其控制到输出的传函为:
峰值电流模式的电流内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功率级传函由两部分Hp⑸和Hh⑸串联组成,其中
Hh⑸为电流环电流采样形成的二阶采样环节(由RayRidley提出):
(42)
(1+竺)x(1—D)—0.5
1+5X-
f
J
其中:
上式中,PO为输出总功率,k为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到电流比较器输入的衰减系数,Voutl为反馈主路输出电压,Rs为初级侧检流电阻,D为变换器的占空比,n为初级线圈NP与主路反馈线圈Nsl的匝比,m为初级电流上升斜率,ma为斜坡补偿的补偿斜率,Esr为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Cout是输出电容之和。
注意:
CCM模式反激变换器,从控制到输出的传函,由公式40可知,有一个右半平面零点,它在提升幅值的同时,带來了90。
的相位衰减,这个零点不是我们想要的,设计时应保证带宽频率不超过右半平面零点频率的1/3:
由公式41可知,如果不加斜坡补偿(ma=0),当占空比超过50%
时,电流坏震荡,表现为驱动大小波,即次谐波贯荡。
因此,设计CCM模式反激变换器时,需加斜坡补偿。
对DCM模式反激,控制到输出的传函为:
其中:
Voutl为主路输出直流电压,k为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到电流比较器输入的衰减系数,m为初级电流上升斜率,ma为斜坡补偿的补偿斜率,Idspeak为给定条件下初级峰值电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关电源 设计 全过程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