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ocx
- 文档编号:25847017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190.51KB
物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ocx
《物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物理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长木板、小车、金属片(或其它能起到阻挡作用的物块也可)、木块、刻度尺。
【实验步骤】
顺序
实验步骤
操作内容
1
检查器材
清点器材,练习使用停表。
2
组装斜面
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斜面,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
实验测定
测量小车即将运动的路程并计入表格中。
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某处,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实验过程随时记录数据。
分别算出全程和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完成实验反思。
4
整理器材
将器材放回原位。
【实验记录】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v/(cm·s-1)
全程
上半段
【实验反思】实验中斜面坡度怎样设计比较合理?
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1
清点器材,检查停表使用是否正常。
2
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合适的坡度,将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③
测量小车即将运动的路程并计入表格中。
④
将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⑤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某处并固定,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⑥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⑦
实验过程随时记录数据。
⑧
分别算出全程和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⑨
完成实验反思。
⑩
将器材放回原位。
说明:
1.先测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再测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扣分。
2.长度测量不估读要扣1分,但不重复扣分。
3.时间的测量不要求估读。
4.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编造数据相应扣分。
5.平均速度的最终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实验反思】参考答案:
让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测量时间时更精确。
物理实验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纸板(或白纸)、彩色铅笔、刻度尺、量角器、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摆放器材。
2
在纸板(或白纸)上画出入射点O和法线ON,将平面镜和纸板(或白纸)安放正确。
3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4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5
用量角器量出每次实验中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
(一)中,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6
观察每次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并把纸板前折或后折,总结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位置关系,记录在表格
(二)中。
7
分析总结光反射时的规律。
8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
次数
操作内容
能否观察到反射光
(填写“能”或“不能”)
1
在一个平面
2
纸板前折
3
纸板后折
表格
(一)表格
(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
《物理实验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在纸板上画出入射点O和法线ON,正确放置平面镜和纸板。
③
用激光笔沿纸板倾斜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观察纸板,找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并在纸板中标记。
④
改变一次角度,重复步骤③。
⑤
再改变一次角度,重复步骤③。
⑥
取下纸板,正确的画出每次实验中的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并观察每次实验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⑦
用量角器量出每次实验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度数,并记录到实验表格
(一)中。
⑧
用激光笔沿纸板倾斜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把纸板沿法线向后折、向前折,观察反射光能否在纸板上呈现,把现象记录在表格
(二)中。
⑨
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⑩
整理器材。
说明:
1.纸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竖直立在纸板上也可。
2.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时,方向画错或忘记画方向视为错误。
3.发现问题及时纠错,不减分。
4.没有实验过程,单纯的实验结论不得分。
5.其他的创新实验器材或创新实验做法,只要科学可行亦可。
6.【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物理实验3(A)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盐水)、量筒1个。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调节天平平衡。
2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并记录。
3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5
整理实验器材。
(量筒不需要洗涤)
【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ρ/(g·cm-3)
《物理实验3(A)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仪器器材。
②
检查天平,并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
③
开始称量,被称量物体放在左盘。
④
砝码添加与游码移动方法正确。
⑤
在天平平衡后,正确读数并记录。
⑥
正确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
⑦
读取盐水体积时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⑧
称量小烧杯与剩余盐水操作正确。
⑨
完成密度计算。
⑩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摆放整齐。
(不洗涤量筒)。
说明:
1.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
可。
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由小到大试加砝码均为错误操作。
3.手执量筒读数、俯视或仰视读数均为错误操作。
4.由于天平、量筒原因,结果略偏大或偏小不扣分。
5.建议实验室准备抹布、抽纸、计算器。
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烧杯(内装适量水)、量筒1个、细线拴好的待测小石块(条形,若干)。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调节天平平衡。
2
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3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4
将用细线拴好的小石块,慢慢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记录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记录】
小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
ρ/(g·cm-3)
《物理实验3(B)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实验器材。
②
检查天平,并用镊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
③
开始称量,被称量物放在天平左盘。
④
砝码添加与游码移动方法正确。
⑤
天平平衡后,正确读数并记录。
⑥
向量筒内倒水方法正确、适量(倾斜、紧靠)。
⑦
读数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⑧
加入小石块后,读数方法正确,数据记录规范。
⑨
计算结果合理。
⑩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
说明: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
可。
2.用手直接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由小到大试加砝码均为错误操作。
3.手执量筒读数、俯视或仰视读数均为错误操作。
4.由于天平、量筒原因,结果略偏大或偏小不扣分。
5.建议实验室准备抹布、抽纸、计算器。
物理实验4(A)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泡是否都能发光。
如不能,则排除故障。
2
在A、B、C点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流过各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以上探究过程。
由于时间限制,本次实验考查这项不再要求,将顺序2做完,将【实验结论】填写完成即可。
【实验记录】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
《物理实验4(A)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最终都能发光。
④
电流表量程选择适当,连接正确。
⑤
正确读取电流表示数,并及时准确记录。
⑥
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⑦
再次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⑧
尊重实验事实,没有为了结论完美而编造电流表读数。
⑨
实验结论描述正确。
⑩
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
1.电流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实验器材有问题学生可以要求更换。
4.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物理实验4(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不同规格小灯泡2个(带灯座)、开关1只、电流表1只(0-0.6-3A)、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泡是否都能发光。
如不能,则排除故障。
2
在A、B、C点分别接入电流表,测出流过各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以上探究过程。
由于时间限制,本次实验考查这项不再要求,将顺序2做完,将【实验结论】填写完成即可。
【实验记录】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
《物理实验4(B)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电路图连接正确,小灯泡最终都能发光。
④
电流表量程选择适当,连接正确。
⑤
正确读取电流表示数,并及时准确记录。
⑥
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接入的干支路位置正确。
⑦
再次改变电流表位置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接入的干支路位置正确。
⑧
尊重实验事实,没有为了结论完美而编造电流表读数。
⑨
实验结论描述正确。
⑩
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
1.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实验器材有问题学生可以要求更换。
4.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器材。
2
断开开关,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入表中。
4
绘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5
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得出结论。
6
将器材整理好后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阻值最大位置。
③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④
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⑤
保持电阻不变,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一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⑥
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再测一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⑦
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再测一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⑧
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
⑨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作出的图象,分析得出结论。
⑩
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
1.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2.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3.【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1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清点、摆放器材。
2
断开开关,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3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取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入表中。
4
断开开关,分别将其它两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为2V,读取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中。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实验结论】
在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实验5(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正确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阻值最大位置。
④
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⑤
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接线柱连接无误。
⑥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测出通过5Ω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⑦
将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⑧
将定值电阻换成15Ω的,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2V,测出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⑩
断开开关,整理好实验器材。
说明:
1.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正确。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不要求用图象法分析实验结论。
5.【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物理实验6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实验器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导线、小磁针(多枚)、螺线管、铁芯、开关。
【实验步骤】
顺序
操作内容
1
根据甲图所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
在螺线管的周围A、B、C、D四个位置摆放小磁针。
3
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方向,并在图上记录每个小磁针N极所指方向,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S极,画出甲图中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4
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如乙图所示,再次确定A、B、C、D位置上各小磁针N极的方向,并标出螺线管的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_____关(填“有”、“无”)。
《物理实验6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清点、摆放实验器材。
②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③
在螺线管的周围A、B、C、D处摆放小磁针,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下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指向。
④
在图上标注此时螺线管的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⑤
断开开关,螺线管不动,改变电流的方向。
⑥
闭合开关,再次观察并记录小磁针静止后N极的指向。
⑦
再次标出此时螺线管N、S极,画出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
⑧
正确得出实验结论1。
⑨
正确得出实验结论2。
⑩
整理器材。
说明:
1.实验时为便于观察适当调整小磁针的位置不扣分。
2.本实验只做两次,不研究与通电螺线管绕法的关系。
3.若无实验过程为依据,单纯实验结论正确不得分。
4.标N、S极与画螺线管外部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时,缺一项或者有一项错误即扣一分。
5.螺线管插入铁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磁性,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如没合适铁芯可不加,不扣分。
6.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使用滑动变阻器。
7.【实验结论】参考答案:
条形有。
化学实验1溶解与过滤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胶头滴管、滤纸、药匙、10mL量筒、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吸水纸、抹布。
粗盐。
【实验步骤】
1.取药:
取约半药匙粗盐放入烧杯。
量液:
在量筒中倒入接近8mL水,用胶头滴管滴水至量筒8mL处,并正确读数。
转移: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粗盐的烧杯里。
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过滤器的制作
(1)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2)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接收液体的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过滤
将粗盐水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化学实验1溶解与过滤》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固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②
液体药品的倾倒以及胶头滴管滴加液体的操作是否正确。
③
量取液体时,读数方法是否正确。
④
过滤器的制作是否正确。
⑤
“一贴二低三靠”是否到位。
⑥
过滤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⑦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
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
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
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实验安全、环境保护。
说明:
1.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判断方法是否正确,注意平视、仰视、俯视的区别。
2.【实验记录】答案:
三层滤纸的一边。
化学实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吸水纸、抹布。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如图所示,向试管里放入适量(约5~7g)石灰石,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0~15mL)稀盐酸。
立即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荡,现象是。
《化学实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在试管口塞橡胶塞的方法是否正确。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漏气及科学处理。
③
固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④
在铁架台(带铁夹)上固定试管的操作是否正确。
⑤
液体药品的取用是否正确。
药品装入顺序是否正确。
⑥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操作是否规范。
⑦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
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
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
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实验安全、环境保护。
说明:
1.由于时间有限,本实验不安排量取液体,大致估计取用量即可。
2.本实验存在因药品失效而导致实验不成功的可能,若实验不成功,更换药品,重新实验也可。
3.【实验记录】答案:
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化学实验3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规格20cm)2支、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石棉网、试管架、试管刷、小烧杯(回收铜片、铝条,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吸水纸、废液缸(贴标签)、抹布。
红色铜片、长铝条、稀盐酸、CuSO4溶液。
【实验步骤】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红色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2.取2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倒入少许(约1~2mL)稀盐酸和少许(约1~2mL)CuSO4溶液。
(1)先将铝条的一端直接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再取出铝条,将上述反应后的铝条一端直接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铝条表面的变化并记录。
3.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实验记录】铝条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铝条表面有什么变化?
。
《化学实验3金属的化学性质》评分要点
编号
评分要点
①
加热操作是否正确。
②
坩埚钳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③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④
液体药品的取用量是否合适。
⑤
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否正确。
⑥
手拿铝条放置溶液中实验的操作正确。
⑦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
实验记录是否正确。
⑨
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
在实验中是否注意实验安全、环境保护。
说明:
1.由于时间有限,本实验不安排量取液体,大致估计取用量即可。
2.本实验要准备足量铝条。
因为如果学生实验再用镀铜铝条,必须打磨除去铜层。
3.【实验记录】答案:
铝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
(可多答:
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
化学实验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纸片、标签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大试剂瓶、小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测量 物体 运动 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