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doc
- 文档编号:2584251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7.50KB
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doc
《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古代典籍看“带兵人”的能力素质要求
【作 者】高孝邦
【投稿单位】办公室群工处
【发布日期】2014-7-1616:
36:
51
【阅读人数】519
我国古代典籍关于将领的能力素质有诸多论述,对我们加强军官培养、提升军官素质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其中,概括最为全面、流传最为广泛、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当数《孙子·计篇》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要求将领必须具备多谋善断、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五项标准,后人称之为“五德”。
《孙子·九变篇》中又指出,“将有五危:
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这样,孙武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其他论述则多侧重于某一方面,涉及面颇广,这里收集整理部分,以飨读者。
一、以身报国的使命意识。
《孙子·作战篇》中讲:
“知兵之将,民之司民,国家安危之主也。
”意思是懂得用兵之道的将领,是百姓生死的掌控者,是国家命运的主宰者。
《六韬·龙蹈》中也讲到: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说军队的治理,是国家的大事,军队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决定在将领的手中。
这两句话综合起来理解,就是善于用兵的将领,对军队的治理和国家的命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像救世主一样,能够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能够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好的将领可以带领军队走向强盛之路,促进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不好的将领则会使军队走向衰败之路,带动国家走向动乱和衰亡。
这充分反映了将领的伟大作用,也表明了将领的重大责任。
古代名将都深知这个道理,多把忠于使命、舍身报国放在自我要求之首。
《吴子·论将》中提出:
“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
”就是讲接受了作战任务,就要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打败了敌人后再提班师回家。
晋代陈寿在《三国志》中讲:
“但有使命,万死不辞。
”强调为了完成使命,战死疆场也再所不惜。
诸葛亮在《将苑·将志》中自警,“以身殉国,壹意而已”,即为国家献身,决无二心。
这也启示我们,军队干部不管职务高低,都应该首先理解国家和人民对我们所寄予的重托,树立以身报国的强烈责任意识,以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生死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敢于担当的决断能力。
《吴子·治军》中强调,“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说用兵最大的忌讳,就是犹豫不决;全军将士最大的灾难,就是将领疑虑重重,优柔寡断。
《孙子·九变篇》中指出: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大意是将军出征在外,有的道路不能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攻击,有的城池不必攻拔,有的地方不用争夺,君主的命令不一定完全听从。
后来很多典籍中所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来源于此。
战场情况不断变化,讲究的就是灵活性,如果有“君命”掣肘,就难以做到灵活机动,很容易受制于人。
将军领兵在外,要随时把握战场变化,根据战场形势来拟定对策。
当今的战争更加透明、节奏更快,一次军事行动可能只限于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一架飞机、一艘舰艇,虽说通信已极度发达,但对各级指挥员把握时机、临机决断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甚至更高。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指挥员甚至有些中高级指挥员,遇到紧急事态,身处第一现场,不敢担当,不敢决断,为求稳妥与自保,级级请示报告,坐等良机丧尽,造成亲痛仇快。
这告诫我们,军队指挥员在重要危急关头,必须戒除犹豫和疑虑,有胆有识,顺势而为,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始终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缜密准确的谋划指挥。
《孙子·形篇》中讲: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意思是说能够在战争中取胜的军队必然是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同敌人交战;而失败的军队则是不经过认真准备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
《六韬·三疑》中讲: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说明但凡用兵打仗,最可宝贵的就是能够做到战前周密谋划,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进攻的机会,将军队可能遭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
《吕氏春秋·慎小》特别提到这样一句话,“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指出将领如果下错了一道命令,就会导致军队被击溃,无数将士丧身疆场,给我们描绘了战前谋划不足、战时指挥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明代何东序在《删定武库益智录·谋猷篇》中提出,“兵欲胜敌,谋贵素定,而战胜可以。
”说的是在打仗的时候要想战胜敌人,贵在养成善于谋划的好习惯,然后就可心实现取胜的目的,更加强调要将注重谋划作为一种习惯,努力培养谨慎、细致的作战风格。
这告诫我们平时就要积极跟踪学习现代战争演变趋势,深入研究把握作战样式、作战行动的新特点新规律,把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搞的问题搞清楚,不断提高克敌制胜的谋略水平。
四、博古通今的真才实学。
北宋范仲淹在《宋史·狄青传》中这样说: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
”意思是将领不知道古代的史实和今天的实际,就只能具有平民百姓一样的勇敢。
说明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应该是勇武的,还应该是博学的,既熟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又能够熟知今天的实际情况,博古通今,灵活运用。
清代魏源的《圣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兵无强弱,强弱在将”,意思是军队没有强弱之分,强弱体现在将领身上,将领治兵、领兵的才能决定了军队的强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充分说明了领导的才能对一个团队建设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练将》中指出:
“练兵之要,先在练将。
”意思是只有练出良将,才能训育精兵。
如今,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对指挥员学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学识外延要求越来越广,我们只有积极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努力做一个知识型、博学型、专业型的现代军官,才能够回答和解决习主席提出的“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
五、一呼百应的个人威信。
《尉缭子·兵令上》中讲到,“卒畏将甚于敌者胜,卒畏敌甚于将者败。
”说的是士兵们敬畏将领超过于害怕敌人,这样的军队就能够取得胜利;士兵们害怕敌人超过于敬畏自己的将领,这样的这军队就必然要失败。
这说明将领应该在军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使将士们愿意在战场上为自己效命,将生死置之度外。
《吴子·应变》中讲:
“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
”说的是三军服畏威严,士卒听从命令,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强敌,没有攻不破的坚阵。
《孙膑兵法·将失》指出:
“令不行,众不壹,可败也。
下不服,众不为用,可败也。
”意思是命令不能执行,将士行动不统一,就会遭到失败;下级不服从上级,士卒不听从指挥,也会遭到失败。
威信如此重要,那么古代将领是如何树立个人威信的?
汉代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指出: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即施行禁令先己后人,部属也自当能严格遵守;先人后己,则法纪就很难有效执行。
《管子·兵法》中讲:
“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即禁止的一定要杜绝,法令一定要实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的“依法从严治军”。
《孙膑兵法·将德》中讲:
“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意思是论功行赏不超过当天,有罪施罚要立刻执行。
归纳起来,就是严于律己、以身示范、令行禁止、赏罚严明,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够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做到一呼百应。
六、真挚浓烈的爱兵情怀。
《孙子·地形篇》提出: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生死”,说将领对士卒要有深厚的感情和行动,要像热爱自己的婴儿、孩子一样去爱,能做到这样,士卒才会跟随将领赴汤蹈火。
《六韬·龙韬》中讲,“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士未坐而勿坐,士未食而勿食,寒暑必同。
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表明将领如果能够与士卒共冷暖、共劳苦、共饥饱,全军上下听到战鼓催征就会兴奋,听到鸣金收兵反而沮丧;如果士卒没坐自己就不坐,士卒没有吃饭自己就不吃饭,始终与士卒保持一致,那么士卒作战时必定能够拼尽全力。
《孙膑兵法·将义》指出:
“将者不可以不仁,不仁则军不克,军不克则军无功。
”说将领不能够不讲仁义,不讲仁义军队就不能打胜仗,不能打胜仗就不能取得任何功劳。
《黄石公三略·上略》中提出,“良将之养士,不易(异)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说好的将领,爱兵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能使全军同仇敌忾。
强调爱护士兵,是古今将帅带兵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建军以来历代领导人的一贯主张。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所处的内外环境和部人兵员成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领导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倡导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官兵关系搞好了,大家心齐气顺、团结一致,部队战斗力就有了坚实基础。
七、谦虚高尚的品德修养。
《孙膑兵法·将义》中讲:
“将者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胜不得。
”说的是将领不可以没有高尚的品德,品德不高尚,那么他就不能对部下具有约束力和号召力,没有约束力和号召力,那么三军就不能取得胜利。
这句话是告诫将领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治理军队的核心和关键。
诸葛亮在《将苑》中提出,“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意思是说将领不可以产生骄傲的情绪,骄傲就会丧失礼节,丧失礼节就会众叛亲离,告诫将领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要宽厚、真诚,要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热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和支持,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什么仗打不胜;如果将领倨傲不逊,自以为是,就会轻视别人,慢待别人,甚至排挤有才能的人,众人就会抛弃他、远离他,使他成为孤家寡人。
诸葛亮在《将苑》中还提出,“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说的是善于领兵打仗的人,从不倚仗自己的强权和势力去欺压别人,上级的宠爱不会使他欣喜若狂,敌人的辱骂不会使他产生畏惧,看到利益他不会贪图,看到美色他不会迷失心志,他唯一的志向就是战死疆场,为报效祖国而献身。
诸葛亮把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并列起来,作为将领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当今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学习价值。
八、取力于民的群众观念。
《荀子·议兵》中提到,“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说的是爱护民众的军队强大,不爱护民众的军队弱小,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民众团结一致,赢得民众支持。
清代蔡锷在《〈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写了这样一句话,“古今名将用兵,莫不以爱民为本”,强调爱民是对将领最根本的要求。
《淮南子·兵略训》中说,“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
”说军队能够以弱胜强,是民众支持的结果,得到民众支持,即使弱小也一定会强大,失去民众支持,即使强大也一定会灭亡。
《明太祖宝训·谕将士》中讲,“畜兵所以卫民,劳民所以养兵,兵民相资,彼此相利。
”意思是养兵是为了保卫民众,烦劳民众是为了养兵,兵民互相依靠,才能彼此互利。
《曾胡治兵语录·仁爱》中提出,“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固结民心”,把爱民放在了领军治兵的极高位置。
拥政爱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从上面一些论述看来,军民团结、爱护民众、人民战争、遵守群众纪律等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
军队各级指挥员应当牢记这些道理,教育、管理、训练绝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军队内部,要知道战争的伟力根植于民众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典籍 带兵 能力 素质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