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5841962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2.89KB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docx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专业:
会计学
摘要
内部控制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反映了董事会、管理阶层、职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的关键的核心发展力。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会计造假、财务报告不真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等。
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
本文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基本要素,主要分析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并提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力图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企业问题
Alpha
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
Major:
Accounting
Student:
FengYuSupervisor:
XiangRui
Abstract
Internalcontroltoestablish,strengthenorweakentheimpactofpoliciesandproceduresforefficiencyofvariousfactors,itreflectstheboardofdirectors,management,staffattitudetointernalcontrols,awarenessandaction.With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competitionamongenterprisesisincreasing,internalcontrolisbecomingthekeyforceofthecoredevelopment.Atpresent,enterpriseswidespreadpooreconomicperformance,accountingfraud,financialreportinguntrue,corporatelawanddisciplineviolationsphenomenaproblems,whichismainlyreflectedinthecorporategovernancestructuredoesnotsoundalltheirinternalcontrolsystemisimperfect.Therefore,toimprovetheinternalcontrolisthecurrentbusinessneedtoberesolved.Theoryandpracticeofthebasicelementsofinternalcontrol,thestatusof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andacompletesetof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measures,totrytoestablishagoodinternalcontroltoprovideausefulting.Alpha
Keywords:
InternalcontrolEnterpriseProblem
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
取消
Wèntí
1导论5
1.1研究内部控制的背景和意义5
1.1.1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5
1.1.2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5
1.2研究内部控制的目的6
1.3研究内部控制内容和框架6
1.4本文的使用研究方法6
2基本理论7
2.1内部控制的内涵7
2.2内部控制的原则7
2.2.1相互牵制原则8
2.2.2.协调配合原则8
2.2.3程式定位原则8
2.2.4成本效益原则8
2.3内部控制构成要素8
2.3.1内部环境9
2.3.2风险评估9
2.3.3控制措施。
9
2.3.4信息与沟通9
2.3.5监督检查10
3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10
3.1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10
3.2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剖析11
3.2.1公司法人治理体系不完善11
3.2.2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12
3.2.3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12
3.2.4会计监督体系差12
3.2.5会计信息控制混乱13
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建议13
4.1健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体系14
4.2强化企业管理者在内部控制作用的关键地位14
4.3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15
4.4强化监督体系15
4.5加强信息沟通16
5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以及不足16
5.1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16
5.1.1加强会计监督的观念16
5.1.2加强外部审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17
5.1.3提高会计人的职业操守和技能17
5.2不足之处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1导论
1.1研究内部控制的背景和意义
1.1.1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
1936年,美国颁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定义了内部控制:
“内部稽核与控制制度是指为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此后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经过了多次修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认为内部控制结构具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1996年底美国审计委员会认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并修改相应的审计公告内容。
2004年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该框架拓展了内部控制有力、广泛地关注企业风险管理这一宽泛的领域。
1.1.2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概况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
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控制的内容:
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本着审慎经营、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风险的原则责成相关部门拟定(或修订)内部控制制度,监事会对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份,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细则》,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机制”。
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等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许多监管部门、大型企业等积极参与、由财政部牵头开始研究、制定一套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指导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2007年3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
上述行政规定、法规的制定及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以某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应用实践为案例,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供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下微薄的经验。
1.2研究内部控制的目的
本文试图在概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航油等知名企业在内部控制失败应用情况,分析该企业在内部控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重点研究改变其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给予我们的启示,指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应关注的有关问题,旨在为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应用中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基本思路。
1.3研究内部控制内容和框架
本文以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相关概念为起点,提出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通过对中航油等公司内部控制的状况披露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各类相关的论文、期刊、国家政策的指引,发现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进行研究。
一是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包括内部控制的涵义、原则、构成要素、二是通过信息采集和对比,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成因分析;三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建议;四是通过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以及不足之处。
1.4本文的使用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现代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为基本着眼点,包括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案例分析、引用和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等。
案例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某企业的案例分析,探寻其内部控制的成功与失误之处,归纳出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此引起人们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问题的研究及重视。
引用和收集资料,即从公开出版的书籍、报刊杂志和部分企业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在文中加以引用和参考。
问卷调查方法,就是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企业有关内部控制问题的共同特点。
从而解决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
2基本理论
2.1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达成某种或某些目标而实施,是为了达到某个或某些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使企业的经营依循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
内部控制深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既对其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
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影响,透过企业之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
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
不论设计及执行有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
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尚受内部控制之先天条件所限制。
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为了保证计划的完成,发展企业经营,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制定各项程序和制度、进行核算和记录、开展分析和检查等,来进行日常控制和纪律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这种控制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把这种控制叫做企业的内部控制。
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2.2内部控制的原则
2.2.1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
即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其理论根据是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下,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是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将降低误差率。
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是:
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2.2.2.协调配合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街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协调配合原则,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
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求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2.2.3程式定位原则
程式定位原则,是指企业单位应该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和人员要求,相应地赋予作业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职、责、权、利相结合。
岗位工作程式化,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奖罚,以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2.4成本效益原则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因此,在实行内部控制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该控制措施。
2.25.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
换言之,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
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对应整体控制系统的一
2.3内部控制构成要素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并非这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完整的、能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动态反应的一个系统由于美国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的定义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人们借鉴了COSO的表述,该表述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义为:
2.3.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内部环境是基础,是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内控制度、流程、控制点得以实施的根本条件。
一个企业内控好坏,首先应该对其内控环境进行评价,如果环境不好,就需要更仔细和深入的进行建设,换句话说,如果环境建设得好,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文化,即使一些小方面存在控制不足,也并不重要。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
这是内控体系核心三个环节。
2.3.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风险评估是内控建设的方向。
并不是说企业所有的任何的操作都需要管控,使用无比繁琐的流程进行防范。
内控体系强调成本效益原则,注重企业经营效果效率,就必须注重风险评估,以风险为导向的建设内部控制体系,非重大风险可以酌简化,但是重大风险就需要认真将制度、流程和控制环节建设好
2.3.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
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
控制活动是内控体系的核心环节,应该是嵌入在业务流程当中得以保证实施,并应该注意留下控制痕迹以供检查监督
2.3.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两个部分。
信息采集和信息传递指的是企业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管理级次之间是否存在良好的沟通渠道。
信息系统内控合规又是一个大课题,专门可以采用COBIT框架进行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基础环境、总体控制和应用层面控制三部分。
2.3.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监督检查是使内部控制成为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这个环节内控工作就不是一个PDCA循环,或者说就不能不断优化和提升,体系就是一个静态而非动态的。
监督检查方式包括了自我评价和独立评价,从实施频率来分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3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国内外知名企业发生的一系列财务舞弊案,很多案例都直接跟内部控制失效有关,这直接促使国内外研究者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层次研究。
安然等知名企业的会计丑闻曝光之后,美国政府开始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内部控制的研究权威机构COSO委员会在1994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基础上,又于2005年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政策文件。
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等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许多监管部门、大型企业等积极参与、由财政部牵头开始研究、制定一套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指导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2007年3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
上述行政规定、法规的制定及实施适合我国国情,其意义在于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及以监管部门为主导、各单位具体实施为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咨询服务为支撑、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推动公司、企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比较晚,研究内容也较分散化,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研究结果也并没有在督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上起到良好的作用。
3.2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剖析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企业。
中航油于2004年由于石油衍生品交易导致5.54亿美元的亏损;被迫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务重组。
而之前,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成立有风险委员会,还曾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明确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航油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企业管理者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管理者一直独立于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的领导之外,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两次被换,集团公司却没有约束办法。
公司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管理者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
中航油从事石油期权交易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时造成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2004年底,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新加坡分公司,由于石油期货衍生品投资出现重大失误,刀子巨额亏损,资不抵债,不得不想新加波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事件的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共计5.5亿美元你的巨额损失,2005年6月3日,普华永道发布了有关中航油巨额亏损的最终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以下因素单独或共同的造成了公司在期权投机交易上受到损失:
(1)后来被证明从2003年3季度开始的对油价走势错误的判断;
(2)不想在2004年披露损失;(3)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对期权仓位进行估值;(4)没有正确的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记录期权组合的价值;(5)缺乏针对期权交易的适当的及严格的风险管理规定;(6)公司管理层有意违反本应该遵守的风险管理规定;(7)整个董事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就公司投机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履行各自的职责。
本文主要引用中航油案例,与其他企业相关的财务舞弊案相结合,试图以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出发,找出这次导致巨额亏损事件的原因,为以后企业提供借鉴。
3.2.1公司法人治理体系不完善
按《公司法》来说,公司法人治理体系一般包括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
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就形同虚设。
针对以上案例,中航油事件体现法人治理体系最突出表现在“管理层凌驾”,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一人独揽大权,整个董事会,在聘任经理上,没有实现股东会议的大多数不同意的决定,导致监控机制的失效;直接抵触了内部控制的经营合规性目标和报告可靠性目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如人意,公司章程大多照抄《公司法》,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目前在我国很多公司虽然形式上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
3.2.2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往往经营者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绝对重要作用,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
政府们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未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主题的研究、宣传、政策的制定跟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南航集团财务舞弊案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公司负责人经办委托理财的职务便利,采用先办事,后请示或不请示;只笼统汇报理财收益,不汇报合作对象或隐瞒不报等方式,南航集团的委托理财业务,实际上是南航集团用自己的钱,借助于证券公司进行操作自己的股票。
从法律法规方面来说,不论是国有资金入股市炒股,还是利用自有资金操作自己股票,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这充分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淡薄财务风险意识,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
再者,企业员工素质也高低不齐。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关键岗位的工作,在上述案例中内部控制严重失控,其根本原因是制度形同虚设,一人独揽。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齐。
3.2.3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 控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