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839210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66KB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docx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
2019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10)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9·广东省广州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无人照料||,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的晚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B.晋商对晋剧的发展功不可没||,他们怀着深挚的乡土情结||,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晋剧发展构建平台||,使晋剧艺术一步步走向成熟。
C.为规范未成年人骑共享单车上路的危险行为||,有关部门和企业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如不在未成年人较多的场所投放共享单车等。
D.“雅筑品鉴”栏目将围绕匾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期唤起国人的关注。
解析:
选B。
A项||,搭配不当||,“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应改为“在物质上保障充足、在精神上快乐充实”。
C项||,不合逻辑||,“规范……危险行为”应改为“规范……行为”。
D项||,语序不当||,“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应改为“发掘、抢救、保护和创新”。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为了您的小儿能够顺利考上一所大学||,希望您在假期中督促他复习功课。
B.改日我一定亲自到贵府||,当面向您请教||,到时还望不吝赐教。
C.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指导我校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工作||,敬请届时惠顾。
D.毕业在即||,我把这本纪念册惠赠给你||,纪念我们三年的同窗之谊。
解析:
选B。
A项||,“小儿”指谦称自己的儿子||,应该将“您的小儿”改为“令郎”||;C项||,“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可改为“光临”||;D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应改为“赠送”。
3、(2019·武汉第二中学模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虽是一种血管的炎症||,但并不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而是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减少所致||,主要以下肢为主。
脉管炎后期可引起手足发黑、坏死。
但________||,如果在早期能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A.一些并发症会因为不及时治疗而慢慢滋生
B.严重的后果会因为治疗不当不可避免地发生
C.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
D.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解析:
选D。
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
经过分析可知||,所选的句子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所填语句应该与前后文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由此||,可以排除A、B两个选项||;从后文看||,该病是可以在早期进行治疗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的||,所以C项的说法与后文矛盾||,不能很好地衔接||,故排除||,答案为D项。
4、(2019·浙江嘉兴期末考试)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体现喜悦之情。
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100字)
姑娘 小草 破土而出 步伐
答:
解析:
解题时||,考生可根据所给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然后添加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态等附加成分进行描述||,使“姑娘”“小草”的形象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
可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还要体现喜悦之情。
注意要使用修辞手法||,不得更改或遗漏给定词语。
答案:
(示例)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这温暖的季节里||,许多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你瞧!
小桃树也你争我赶地抢着让春姑娘抚摸。
几阵春雨过后||,桃树有了嫩嫩的新叶||,渐渐地||,桃叶变得茂密了||,从一两片叶中||,探出娇滴滴的花朵||,可爱极了!
5、请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用简练的语言说明为何以“攀‘岩’”为题||,并解释漫画的寓意。
答:
解析:
解读漫画寓意||,要从标题、主体、画注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准确地表达出来。
答案:
(1)漫画名为“攀‘岩’”||,其精妙之处在于形象。
作者用夸张的笔法和变形的画面||,将广大考生考大学的艰难历程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有人借助各种“考分优待”措施||,进入大学如凭梯上楼一般容易||,而广大考生却如攀登山崖般困难||,两相对比反差强烈。
故漫画取名“攀‘岩’”||,可谓词约意丰。
(2)这幅名为“攀‘岩’”的漫画||,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形象而真切地指出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并表达了对“教育公平”的深情期盼。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广场一侧又一次见到了瓦依提||,老远地她就看到了我||,向我招手||,笑容可掬地走到我面前||,问寒问暖||,像位老大姐。
②某些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从现实世界进入惟妙惟肖的虚拟世界。
③在国人还不敢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中国女排给了国人很大惊喜||,每场战役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各方面都展现出了强队本色。
④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规律。
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在“竹竿舞”“壮族婚礼”等互动环节中||,很多观众蠢蠢欲动||,希望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民俗||,现场人员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
⑥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无可非议||,这促使我们做好留住人才的体制改革||,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③④⑤D.①③⑥
解析:
选B。
①笑容可掬:
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
使用恰当。
②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用来形容“虚拟世界”不妥。
③可圈可点: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使用恰当。
④不容置喙:
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
⑤蠢蠢欲动:
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含贬义。
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可改为“跃跃欲试”。
⑥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使用恰当。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的||,普通人也能拥有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顽强的抗争精神。
答案: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二、古代诗歌
(一)古典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蟾宫曲 江淹①寺
徐再思
紫霜毫是是非非||,万古虚名||,一梦初回。
失又何愁?
得之何喜?
闷也何为?
落日处萧山翠微||,小桥边古寺残碑。
文藻珠玑||,醉墨淋漓||,何似班超||,投却毛锥②。
【注】 ①江淹:
南朝济阳考城人||,出身寒微||,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他少年时以文章显名||,晚年才思衰退||,诗文无佳句||,世称“江郎才尽”。
②汉时班超为官府抄书以奉养母亲。
曾投笔喟叹道:
“大丈夫没有别的志略||,应当仿效傅介子、张鸳立功异域以封侯||,怎么能长久地从事笔墨工作呢?
”于是弃文投军。
(1)下列对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紫霜毫”代指古人所用的毛笔||,江淹以毛笔来评论世间的是是非非||,只不过博得个万古虚名||,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B.第四、五、六句为三个反问句连用||,意在说明虚名的得与失||,无须喜||,无须愁||,无须怀闷于心||,一定要看淡虚名。
C.“落日”两句写景||,第一句写夕阳沐浴下的萧山轻淡青葱||,从古至今||,几无变化||;第二句则写小桥边的古寺衰败颓塌||,唯余残碑断石。
D.“落日”两句写景承上文对江淹一生的感叹||,为想象之景||,在鲜明的对比中||,表现物是人非||,江山依旧||,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E.本曲的最后三句引用班超的典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大丈夫就应该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
解析:
选BD。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一定要看淡虚名”不准确||,这不是本首曲子的主要观点。
D.“想象之景”错||,应为作者借眼前之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2)试分析作者在本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体会本曲的情感态度||,要从关键句和注释入手||,通过注释可以了解大致的人物典故故事||,而三个反问句||,则道出了作者的态度。
答案:
作者借咏叹江淹的身世||,感叹写文章无用||,不如弃文从武。
在平缓的语句中||,隐喻着深沉的喟叹。
“紫霜毫”三句通过写江淹以生花妙笔作诗撰文||,不过博得个万古虚名||,因此||,虚名的得与失||,无须喜||,无须愁||;“文藻”四句紧承上文||,写出即使文采过人||,满腹珠玑||,也不如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2019·湖北八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五年||,督广东学政。
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
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
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
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
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
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
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
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
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
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
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注]||,于北省采买。
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
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
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
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
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
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
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
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
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
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
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
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
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
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
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遗疏言:
“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
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
”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
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 折色:
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B.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C.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D.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解析:
选B。
本题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处是“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授”翻译为“被授予官职”||,“赴”翻译为“奔赴”||,这两句话的主语都是赛尚阿||,承前省略||,因此应该在“赴”字之前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和C||;第二处是“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数日卒于军”意思是“几天之后死在了军中”||,与前面的“惫甚”即“十分疲惫了”构成因果关系||,据此应该在“数日”前断开。
据此可以排除选项D||;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答案为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粮道”||,文中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B.“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的大理、丽江、永昌等地。
“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C.“花翎”||,清朝官员、贵族冠饰。
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解析:
选A。
根据上下文意思||,这里的“粮道”指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星沅治官有方。
在广东督导学政时||,在川陕治理匪徒时||,发现问题后均及时整治||,并处理得当||,效果显著。
B.李星沅办事有理有据。
在追究永昌回乱的缘由时||,认为祸乱不仅与匪首有关||,还与总督贺长龄等人政策失当有关。
C.李星沅经验丰富。
在讨论“南漕改征折色”问题上||,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可能会导致官员贪污腐败||,上下其手。
可惜皇上及众臣并未听从||,依旧推行。
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
在其死后||,文宗悲伤哀痛||,褒封谥号||,授予抚恤金||,并厚待李星沅的母亲和儿子。
解析:
选C。
原文“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这件事最终废止不行||,并没有继续推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
译文:
(2)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
译文:
解析:
(1)健:
善于||;檄:
发布文书||;籍: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2)一: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统一||;特:
专门||;简:
通“拣”||,选拔||;将:
率领。
答案:
(1)广东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风因(此)得以肃整。
(2)星沅因为行使指挥职权不能统一调度||,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
十五年||,任广东学政。
广东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风因(此)得以肃整。
任期满后||,被授予陕西汉中知府||,历任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
在川、陕严厉整治寇匪||,多次擒获他们的首领并将其绳之于法。
这之前||,永昌发生回乱||,迤西道罗天池胡乱杀人||,不分好人坏人||,众多回人更加滋扰生乱。
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张安抚||,投降的人动不动就又反目叛乱了。
至此||,缅宁匪首马国海被追剿而逃亡||,暗中勾结云州回人马登霄、海连升等再次发动叛乱||,迤西大为动荡。
星沅追究造成祸乱的缘由||,长龄、天池一并受到责斥。
二十七年||,派遣军队进行围剿||,解散被胁迫的回族众人||,造反作乱的首领被歼灭||,其余的匪徒也被消灭干净。
(皇上)下诏嘉奖他的功劳||,加封太子太保官衔||,赐花翎。
不久调任两江总督。
星沅没有中第时||,寄居在陶澍幕府||,掌管章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
又先后连任官职江南||,熟悉盐、漕、河诸多利弊。
当时度支(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的官员)诉说用度缺乏||,朝廷大臣主张南粮改为用征银、布帛等代替||,在北方省份采购粮食。
星沅说折银太多征收不容易||,折银太少采购不够。
粮食低贱银两贵重||,民间经过太多环节损失亏耗。
且州县以此为借口额外勒索||,官吏玩弄手法||,串通做弊||,防备他们都很难。
(星沅)屡次上疏论述||,改征的提议于是废止不行。
三十年||,宣宗驾崩||,(星沅)赴京拜谒皇帝的灵柩||,又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
恰逢广西匪乱正盛||,最初起用林则徐为督师讨伐||,(却)在途中去世||,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
这年十二月||,抵达广西||,驻守柳州。
当时两岸的江匪发展势头日益蔓延||,众多贼匪尤其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剽悍。
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都因为贻误战机而被免官||,周天爵、向荣继任为巡抚、提督。
两人都有很好的名声||,但都颇为自负||,意气用事||,谋议总是不一致||,星沅调和他们的意见||,仍然不能使他们协调一致||,军事很多时候相互牵制掣肘。
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军围剿||,贼匪由大黄江、牛排岭窜入新墟、紫荆山。
星沅发文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领滇、黔军队循迹追剿||,贼匪又窜入武宣。
向荣、周天爵分头进击||,贼盘踞东乡||,两军攻打不下。
星沅因为行使指挥职权不能统一调度||,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
不久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赶赴湖南防堵||,将让他们代替李星沅。
赛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钦差大臣||,赶赴广西督导军队||,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务。
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赶赴武宣前敌督战||,到达已经非常疲惫||,几日后在军中去世。
遗言上奏:
“贼不能消灭||,是不忠||;父母不能终养||,是不孝。
死后用常服收殓||,用以表明我的错误。
”文宗看后非常伤心||,依据总督的规格赐予抚恤金||,赐予金钱置办丧事||,恤问他的母亲||,下令他的两个儿子等服丧完毕后引见朝廷||,授予李星沅“文恭”的谥号。
李星沅的儿子李桓||,后来官至江西布政使。
三、现代文阅读
(2019·河北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人||,一所大学
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
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
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
1934年夏||,陈序经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
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
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回迁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
1945年8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内||,一次酒筵上||,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经以“矢志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
1949年||,国民党有意让其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
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
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
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年12月29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
“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
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争论||,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
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1947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
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
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
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
“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
1948年8月1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
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
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
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
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
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
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
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
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系之冠。
陈序经顺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
他主持校务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
短短一年内||,就有《三水民调查》《干栏——西南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
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有全国性与国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从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
(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
从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4年时间||,但这短暂的4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
②这位谦谦君子||,在三十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一轮 预热 10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