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836086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74.39KB
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x
《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
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2:
3C.3:
2D.2:
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
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
W>XB.阴离子的还原性:
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 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 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相等 D.当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 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组同学按照如图 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 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⑵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⑶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②草酸为二元酸。 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⑵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化学式)。 ⑶“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 ⑷“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填名称)。 ⑸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 ⑹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 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⑵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为: 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 p(AgI)=8.5×10-17。 ⑶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kJ。 ⑷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以K和k正表示)。 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8.(15分)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 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名称是,B含有的官能团是。 ⑵①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 。 ⑶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⑷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⑸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 ⑹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天有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 参考答案 7.【答案】B 【解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 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历史背景下的化学知识,核心考点为元素化合物知识。 难度为容易等级 考点: 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判断,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8.【答案】C 【解析】A、核素D和H的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 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A,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A,正确;D、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知识点。 A选项,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之间的关系;B选项,考查结合溶液中离子进行考查;C选项,结合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考查;D选项,结合可逆反应进行考查。 试题难度为较易等级 9.【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重点考查有机物分子的识别、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试题难度为较易等级。 考点: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0.【答案】D 【解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足量是关键信息),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自发转化....应该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中学常见实验、常见反应的定性考查;利用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D选项还考查了沉淀的转化。 难度为一般等级 11.【答案】A 【解析】首先根据原电池反应判断出厌氧反应为负极侧,有氧反应为正极侧。 A、根据厌氧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葡萄糖分子中碳元素平均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在负极生成。 错误;B、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原电池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故可以说微生物促进了电子的转移。 正确;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 正确。 【考点定位】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难度为一般等级 12.【答案】B 【解析】W的L层无电子,则W是H元素;X的L层有5个电子,则X是N元素,Y与Z的L层都是8个电子,则二者都是第三周期元素。 由“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知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 又因为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均为主族元素,所以Y是P,Z是Cl元素。 A、氢气与氮气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沸点X>W。 错误;B、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 正确;C、未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不能判断酸性(如: H3PO4>HClO,但H3PO4 错误;D、N与P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如磷酸铵。 错误 【考点定位】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简单推断、非金属性的判据、无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简单判断。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查元素难度为较难等级。 13.【答案】D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0.1mol/LMOH溶液的pH=13,说明MOH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而ROH溶液的pH<13,说明ROH为弱电解质,所以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正确;B、ROH为弱碱,溶液越稀越易电离,所以ROH的电离程度: b点大于a点。 正确;C、两溶液无限稀释下去,最终的pH均为7,所以它们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正确;D、当 =2时,MOH溶液的pH=11,ROH溶液的pH=10,MOH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对c(M+ )无影响;而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正向移动,则c(R+)浓度增大。 综上所述,升高温度时 比值减小,错误。 【考点定位】电解质强弱的判断、电离平衡移动(溶液稀释、升温);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溶液pH的定义。 除了主干知识的考查,还穿插了数学对数函数的知识,同时还考查了图像分析能力。 难度为较难等级。 26.【答案】⑴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I;CuO;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以草酸为题材来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知识,难度中偏易。 首先通读这道题,合理猜测H2C2O4·2H2O的分解产物为CO2、CO、H2O三种,然后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化合价升降)来验证。 知道了反应产物,后续实验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⑴问考常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考虑到还有CO,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气泡”;中间的装置(一般叫冷阱)主要是冷凝分解产物中的水,如果有同学觉得水不值一提的话,可以看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水是产物之一,必须有装置证明其存在。 同时草酸也可能升华,所以该装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除去草酸蒸气,避免其进入装置C中。 ⑵问考查物质性质和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装置A、B出来的气体含有CO2、CO,容易想到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CO,进而检验其产物CO2,但要注意到原产物中有CO2,故要设计除去CO2和验证CO2除尽的环 节。 最终确认连接顺序F(除CO2)、D(验证CO2被除尽)、G(干燥)、H(氧化CO)、D(通过验证CO2来证明CO的存在)、I(尾气处理);H中要装CuO; ⑶问考查实验设计能力,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这个命题很常规。 设计一个常量浓度的溶液混合,产生气泡即可。 浓度不一定强调,碳酸盐也可以是Na2CO3,但最好不用CaCO3(题目开始部分又暗示CaC2O4难溶)。 证明“草酸是二元酸”这个难一点,考虑到题中给出了Ka值,所以我设计了一个NaHC2O4溶液呈酸性的实验,大家也可以直接取NaHC2O4溶液测其pH,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想想一元弱酸的钠盐)。 取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有点玩花样了。 标准答案用中和滴定当然是高大上,堂堂正正。 【考点定位】CO、CO2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化学实验知识的简单应用。 第⑴问,实验问题的常规考法,涉及简单实验现象的判断和表达;第⑵问,考查物质性质和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涉及装置的连接;第⑶问,考查实验设计能力,考纲要求 :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⑴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⑵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27.【答案】⑴Mg2B2O5·H2O+2H2SO4===2MgSO4+2H3BO3;减小铁硼矿粉粒径、提高反应温度。 ⑵Fe3O4;SiO2和CaSO4; ⑶将Fe2+氧化为Fe3+;使Al3+与Fe3+形成氢氧化物而除去。 ⑷(七水)硫酸镁 ⑸ ⑹2H3BO3===B2O3+3HOB2O3+3Mg===3MgO+2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以化学工艺为素材考查元素化学知识,选材冷僻,试题难度为中偏难。 ⑴问写化学方程,是仿照碱式碳酸盐和酸的反应,但是要先分析Mg2B2O5·H2O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联系到流程图最终产物可推知B元素变为H3BO3(H3BO3为弱酸,易溶于水);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用升温等措施,增大固体颗粒的接触面积也是中学常规。 ⑵体系中有磁性只有Fe3O4,故填写Fe3O4。 剩下的不溶物除了SiO2还有CaSO4。 ⑶先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调节溶液的PH可以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 ⑷题中讲到含硫酸镁的母液,应该想到溶液硫酸镁也会结晶析出,只是晶体含有七个结晶水,不容易想到(七水硫酸锌,七水硫酸亚铁联想),讲硫酸镁晶体应该也可以。 ⑸硼氢化钠的电子式很不常规,我只能手写给大家看,中间可以全写成小点。 ⑹我是这样想,这个反应的温度应该比较高,所以H3BO3会分解,然后就是置换反应。 其他按化合价配平就好。 【考点定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工艺常识;物质结构。 第⑴问,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⑵问,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物理性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考查对流程的充分分析;第⑶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考查水解知识;第⑷问,考查分离提纯(重结晶);第⑸问,知识难度很大,考查陌生物质的电子式。 第⑹问,知识难度较大,考查陌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和书写 28.【答案】⑴MnSO4(或Mn2+);⑵4.7×10-7;⑶299 ⑷①K=0.1082/0.7842;②k正/K;1.95×10-3③A点、E点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原理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属于各类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试题难度为较难。 ⑴问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来判断还原产物是中学常规考法,迁移实验室制氯气的原理可得MnSO4。 ⑵体系中既有氯化银又有碘化银时,存在沉淀转化平衡: AgI(s)+Cl- AgCl(s)+I-。 分子、分母同时乘以c(Ag+),有: ⑶键能一般取正值来运算,ΔH=E(反应物键能总和)-E(生成物键能总和);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kJ,代入计算: +11=2x-(436+151)解得x=299 ⑷①问中的反应是比较特殊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不同的起始态很容易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 大家注意表格中的两列数据是正向和逆向的两组数据。 716K时,取第一行数据计算: 2HI(g) H2(g)+I2(g) n(始)(取1mol)100 Δn(0.216)(0.108)(0.108) n(平)0.784(0.108)(0.108) 体积不影响K= 。 本小题易错点: 计算式会被误以为是表达式。 ②问的要点是: 平衡状态下,v正=v逆,故有: k正·x2(HI)=k逆·x(H2)·x(I2) 变形: k正/k逆={x(H2)·x(I2)}/x2(HI)=K故有: k逆=k正/K ③问看似很难,其实注意到升温的两个效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即可突破: 先看图像右半区的正反应,速率加快,坐标点会上移;平衡(题中已知正反应吸热)向右移动,坐标点会左移。 综前所述,找出A点。 同理可找出E点。 【考点定位】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第⑴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第⑵问考查KSP的计算,要求有较高的运算能力;第⑶问,热化学的计算,要求掌握键能、本身能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细心计算;第⑷问,难度很大,计算量很大,超出广东卷的常规考法,要求学生对于反应速率和微观上的正逆反应速率有初步的认识,要求学生知道“计算式”和“表达式”的区别,其实,我觉得第②问我觉得并不是化学问题,而是数学问题,第③问,要求有较高的观察、分析图像的能力,如果结合速率、平衡知识,此题难度并不是非常大。 38.【答案】⑴乙炔;碳碳双键、酯基 ⑵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⑶ ;CH3CH2CH2CHO。 ⑷11; ⑸ ⑹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试题难度为中等难度。 框图中的大多数结构都已经给出,只有B、C、D未知。 B为CH3COOCH=CH2,C为 ,D为CH3CH2CH2CHO。 ⑴A的名称是乙炔,B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酯基。 ⑵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⑦是消去反应。 ⑶C为 ,D为CH3CH2CH2CHO。 ⑷异戊二烯中共面原子最多有十一个,请不要忽略2位碳上的甲基有一个氢原子可以旋转后进入分子平面。 聚异戊二烯是1,4—加成反应,四碳链中间有一个双键,按照顺反异构的知识写出顺式结构即可 ⑸注意到异戊二烯有五个碳原子和两个不饱和度。 它的炔类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图中箭头代表碳链中碳碳三键的位置,按碳四价原理写好结构简式即可。 ⑹问是对图中异戊二烯合成的一个简单模仿,分析从略。 【考点定位】有机物分子结构;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简单有机合成路线设计。 ⑴主要考查: 有机物结构的推导,简单有机物的命名,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共线、共面问题),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异构),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⑵全国卷对于《有机化学基础》最大的难点是,有机部分转化过程很难推导出来,如果推导不出来,很有可能造成整个题得分很低。 此题中最大的难点在第④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全国 新课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