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5835404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17.77KB
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docx
《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KY-23-1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KY-23-1为KY-23的改进型:
①增加了一个过流过压保护选择端子“GB”。
该端子与“Y”端子相接是过压保护;与“L1”端子相接是直流过流保护;与“L2”端子相接是交流过流保护。
原KY-23是过流还是过压保护取决于端子“K”的接线,在电压闭环控制时只能过压保护。
②KY-23-1将原接线端子改为插头形式,方便维修更换。
一、主要特点
1.闭环控制,可实现稳流或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
2.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
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
也适用于阻性负载的调压控制。
3.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
4.三种控制信号输入方式:
①2.2K电位器手动调节。
②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
③4~20mA电流信号调节。
如果需要DC0~10V电压信号调节,请参阅后面的说明稍做改动即可。
5.反馈信号分为:
电流反馈AC0~5A、DC0~75mV和电压反馈AC10~380V、DC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由此可闭环稳流调节或稳压调节。
出厂时按DC10V反馈而调。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6.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的转换。
7.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稳流调节和稳压调节的转换。
8.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
9.带有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
10.移相范围0--170°。
11.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12.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13.触发板尺寸:
187mm×120mm×35mm。
二、使用与调整
1.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
2.用外接电位器手动调节时,电位器接R1、H、R2端子且X与H相接;当用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0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Ⅰ相接;当用DC4~2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4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Ⅱ相接。
3.用AC0~5A(通过电流互感器可由用户扩展)电流反馈信号时,接XT1端子的A1、A2,同时XT1的K端子与L2相连;用DC0~75mV(分流器)电流反馈信号时,接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K端子与L1相连;用电压(交流和直流)反馈信号时,接V1端子和G1端子(若为直流电压则正接V1负接G1),同时K端子与Y相连。
电压反馈信号是为稳压调节而设。
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
DC10V用1/4W680Ω;DC20V用1/4W1.5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3.9K;DC100V用1/2W8.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
或者AC8V用0Ω;AC24V用820Ω;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若用户不用稳压调节则“V”接线端子可不接线。
4.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过压保护值大小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
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
“J1”、“J3”为常闭触点,“J2”、“J3”为常开触点。
过流过压保护到底保护哪个值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GB”接到“Y”端子时是过压保护,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
5.电位器W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2”的电压为3.0V左右。
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
6.D18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
7.D21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过压保护的。
当过流过压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
8.D26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手动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
9.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
电源为220V时,接0、220两端子;
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10.如果需要DC0~10V电压信号调节,只需要将电阻“R39”换为10K(原为4.7Ω),“R47”换为5K(原为330Ω),DC0~10V的“+”接“mA0”端子,“-”接G2端子,且“X”端子与“Ⅰ”端子相接即可。
三、注意事项
1.该触发板为闭环调节输出,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
2.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4~8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
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
同时电源端子“0”、“220”、“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
譬如:
按图4、图6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
四、接线图:
KY-23-2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KY-23-2触发板即可闭环使用也可开环使用。
它是在KY-23-1触发板的基础上加了一个DIP开关,通过DIP开关1、2位的设置决定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还是闭环状态。
(KY-23-1触发板只能工作在闭环状态)
二、主要特点
5.开环、闭环控制,闭环时可实现稳流或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
6.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
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
也适用于阻性负载的调压控制。
7.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
8.三种控制信号输入方式:
①2.2K电位器手动调节。
②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
③4~20mA电流信号调节。
如果需要DC0~10V电压信号调节,请参阅后面的说明稍做改动即可。
5.反馈信号分为:
电流反馈AC0~5A、DC0~75mV和电压反馈AC10~380V、DC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由此可闭环稳流调节或稳压调节。
出厂时按DC10V反馈而调。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6.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的转换。
14.可通过板子上的DIP开关的3、4位的设置或外接一个转换开关方便地实现稳流调节和稳压调节的转换。
(也可通过XT1的K端子的接线来实现)
15.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
16.带有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
17.通过DIP开关1、2位的设置决定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还是闭环状态(图10)
18.移相范围0--170°。
19.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20.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21.触发板尺寸:
187mm×120mm×35mm。
二、使用与调整
3.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
4.用外接电位器手动调节时,电位器接R1、H、R2端子且X与H相接;当用DC0~1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0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Ⅰ相接;当用DC4~20mA电流信号调节时,mA+接mA4端子,mA-接G2端子,且X与Ⅱ相接。
3.用AC0~5A(可通过电流互感器扩展)电流反馈信号时,接XT1端子的A1、A2,同时XT2的K端子与L2相连;用DC0~75mV(分流器)电流反馈信号时,接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K端子与L1相连;用电压(交流和直流)反馈信号时,接V1端子和G1端子(若为直流电压则正接V1负接G1),同时K端子与Y相连。
电压反馈信号是为稳压调节而设。
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
DC10V用1/4W680Ω;DC20V用1/4W1.5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3.9K;DC100V用1/2W8.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
或者AC8V用0Ω;AC24V用820Ω;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若用户不用稳压调节则“V”接线端子可不接线。
4.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过压保护值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
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过压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
“J1”、“J2”为常开触点,“J2”、“J3”为常闭触点。
过流过压保护到底保护哪个值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GB”接到“Y”端子时是过压保护,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
5.电位器W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2”的电压为3.0V左右。
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
6.D18绿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
D21红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过压保护的。
当过流过压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
D26黄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手动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
9.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
电源为220V时,接0、220两端子;
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10.如果需要DC0~10V电压信号调节,只需要将电阻“R39”换为10K(原为4.7Ω),“R47”换为5K(原为330Ω),DC0~10V的“+”接“mA0”端子,“-”接G2端子,且“X”端子与“Ⅰ”端子相接即可。
11.如图10所示,DIP开关的第一位置于ON位置时,板子工作在闭环状态;第二位置于ON位置时,板子工作在开环状态。
第三位置于ON位置时为稳压调节;第四位置于ON位置时为稳流调节。
注意:
1、2位不能同时置于ON位置,3、4位也是。
如上所述,稳压调节与稳流调节的转换也可通过XT2的K端子的接线来实现。
四、注意事项
1.当触发板为闭环状态时,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
2.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4~8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
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
同时电源端子“0”、“220”、“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
譬如:
按图4、图6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
四、接线图:
KY-24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KY-24触发板的特点为单相双闭环调节,感性负载。
三、主要特点
9.双闭环控制,可实现稳流和稳压的比例积分调节。
10.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的稳流稳压(或者电机速度)的调节控制。
11.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
12.外接两个10K电位器,分别进行电压调节和电流调节。
5.反馈信号分为:
电流反馈AC0~5A、DC0~75mV和电压反馈AC10~380V、DC10~550V(可通过改变几个电阻的阻值由用户任选反馈电压)。
出厂时反馈电压按DC10V而调。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6.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
7.带有过流保护继电器,一组3A常开常闭触点输出。
8.移相范围0--170°。
9.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10.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11.触发板尺寸:
187mm×120mm×35mm。
四、使用与调整
5.接线端子XT1的端子G1、K1、G2、K2为可控硅的触发信号。
(见图5~9)
6.XT3和XT4两端子的R1、H1、R2外接电压调节电位器,阻值10K;R3、H2、R4外接电流调节电位器,阻值10K。
(见图1)
7.3.电流反馈分两种情况:
用交流电流反馈信号时,AC0~5A(电流互感器)接XT1端子的A1、A2,同时XT2的K端子与XT3的L2端子相连;用直流电流反馈信号时,DC0~75mV(分流器)电流信号接XT4的mV端子(+)和接G1(-)端子,同时XT2的K端子与XT3的L1端子相连。
(见图2)
8.电压反馈信号无论交流还是直流都接XT4的V1端子(+)和接G1(-)端子。
根据最高反馈电压的大小,需更换印制板上的电阻R48、R49、R50,其阻值可参考如下值:
DC10V用1/4W680Ω;DC20V用1/4W1.5K;DC30V用1/4W2.4K;DC50V用1/4W3.9K;DC100V用1/2W8.2K;DC200V用1W18K;DC350V用1W30K;DC550V用1W47K。
或者AC8V用0Ω;AC24V用820Ω;AC48V用2.2K;AC110V用5.6K;AC220V用1W12KAC380用20K......购买时用户可将电压反馈值事先告知我们。
建议:
为安全起见,反馈电压较高时最好用变压器降压隔离。
(见图3)
5.电位器W1是调节过流保护值大小的,逆时针旋转增大,顺时针减小。
XT1接线端子的J1、J2、J3为过流保护继电器的触点输出。
“J1”、“J2”为常开触点,“J2”、“J3”为常闭触点。
过流保护到底按交流还是直流取决于端子“GB”接到哪里,当“GB”接到“L1”时是输入0~75mV的直流过流保护;接到“L2”时是输入0~5A的交流过流保护。
6.电位器W2是调节0~5A的交流反馈信号大小的,输入5A的交流电流时应调节W2使“L2”端子对“G1”的电压为3.0V左右。
出厂时已调好用户一般不用再调。
6.D18绿发光二极管是电源指示。
7.D21红发光二极管是指示过流保护的。
当过流保护时发光二极管闪动指示,并且自动禁止触发可控硅,直到板子断电。
8.D26黄发光二极管是指示电压给定值调到零位的,譬如电压调节时电位器调到最小时D26发光二极管亮表示到零位此时板子禁止可控硅触发。
9.XT5的三个电源接线端子0、220、380。
电源为220V时,接0、220两端子;
若电源为380V时,则接0、380端子。
三、注意事项
3.该触发板为闭环调节输出,若接线端子XT2的K端子未接线,或相应的反馈信号未接或者短接,将无法正常调节输出。
4.接线端子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5~9中所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
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
同时电源端子XT5的“0”、“220”、“380”也要按图接不能对掉。
譬如:
按图5、图7接完线后,“K2”和“380”接线端子应为同一接线点。
四、接线图:
五、主要特点
1.KY-21-11是KY-21-1的升级板:
①改善了触发性能,②提高了DC0~10V信号输入的输入阻抗。
板子的功能、接线及尺寸都和KY-21-1一样。
2.开环调节。
外接一个2.2K~10K的电位器进行电压调节。
3.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
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
4.可外接一个电位器(2.2K~10K)进行手动电压调节;也可以通过DC0—10mA、DC4—20mA的电流信号或DC0—10V的电压信号实现电压输出的自动控制。
5.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
6.移相范围0--170°。
7.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8.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9.外形尺寸:
158mm×98mm×35mm。
六、使用与调整
1.手动电位器调节时“X”端子与“H1”端子连起来,同时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电位器(2.2K~10K)的三条引线;自动时,若输入信号为DC0—10mA则“X”端子与“Ⅰ”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DC4—20mA则“X”端子与“Ⅱ”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DC0—10V则“X”端子与“Ⅲ”端子连起来。
如图5所示。
2.最高输出电压需要限制时应在RH端子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20K电位器进行调整,如图6所示。
3.用于AC220V电压控制时在“0”、“220”端子接入AC220V电源;用于AC380V电压控制时在“0”、“380”端子接入AC380V电源。
三、注意事项
1.板上的电源也是触发可控硅的同步电源,因此XT2的“0”、“220”、“380”端子上的电源线要和负载用的电源一致,也就是负载用哪两相电源或哪一相电源,板子上就接那两相电源或那一相电源。
并且“0”和“380”以及“0”和“220”端子不能随便接,也就是两线不能对调。
如图1,“380”端子只能接A相,也就是接在有可控硅的那一相;“0”端子接B相,也就是接在没有可控硅的那一相。
总之,电源线要严格按图1、图2接。
2.XT1接线端子的G1、K1、G2、K2接可控硅要按图1、图2所表示的接,两组不能对调。
G1、K1接电流方向指向负载的可控硅,G2、K2接电流方向指向电源的可控硅。
四、接线图
KY—1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七、主要特点
1.可触发大容量可控硅(达3000A)。
2.可控制单相阻性负载(当单相变压器副边接硅钼棒等负载时,可用KY-10通过可控硅控制变压器原边。
)的交流调压或半控桥整流。
3.单向、双向可控硅均能可靠触发。
4.开环调节。
5.外接一个2.2K的电位器手动调整输出电压。
6.电源电压220V、380V均可(根据接线而定)。
7.触发信号:
宽脉冲。
8.触发板尺寸:
135mm×70mm×35mm。
八、接线图
KY—11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九、主要特点
1.可触发大容量可控硅(达3000A)。
2.可控制单相阻性负载(当单相变压器副边接硅钼棒等负载时,可用KY-11通过可控硅控制变压器原边。
)的交流调压或半控桥整流。
3.单向、双向可控硅均能可靠触发。
4.电源220V、380V均可。
5.开环调节。
6.手动、自动两组信号输入,手动信号为外接一个2.2K的电位器调整。
自动信号为:
0—10mA4—20mA的直流信号
7.最高输出电压和最小输出电压皆可通过外接电位器调整。
8.外接电流互感器即可实现电流波动补偿。
9.触发信号:
宽脉冲。
10.触发板尺寸:
150mm×80mm×35mm。
一十、使用与调整
1.使用双向可控硅时,每相的两组触发信号可任选一组。
注意G端子应接在可控硅的电极1(和触发极接近的电极),而K端子接可控硅的触发极。
如图2。
2.触发板手动时X端子与H端子连起来,同时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2.2K电位器的三条引线。
自动时,若输入信号为0—10mA则X端子与I端子连起来,若输入信号为4—20mA则X端子与II端子连起来。
如图1、图2、图3。
3.若最高输出电压不需要限制,最低输出电压(为0)不需要调整,则RH0、RH4、RL端子不接线。
4.自动方式时,最高输出电压需要限制时应在RH端子(RH0对应0—10mA输入;RH4对应4—20mA输入)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电位器进行调整,推荐2.2K。
如图4,图5。
5.5.在最低输出电压需要调整时,在RL端子和G端子之间接一个电位器进行调整,推荐2M。
如图6。
6.6.最高输出电压调整只在自动方式下起作用,最低输出电压调整在自动和手动方式下都起作用。
7.7.触发板上设置了电流负反馈输入,可外接电流互感器实现电流信号反馈,提高电流的稳定性。
电流互感器的大小,可根据负载的实际电流而定。
如图7。
8.W1、W2分别调节0—10mA和4—20mA输入时输出电压的零点。
这两个电位器出厂时均已调好,请勿随便乱调。
一十一、接线图
KY-2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一十二、主要特点
1.开环调节。
外接一个DC0—10V的电压信号进行可控硅输出电压调节。
2.适用于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
用于变压器原边控制时,变压器完全空载也可稳定地从零调至最高电压。
3.应用单片机技术,无上电冲击,可适应于不同的控制方式。
4.和负载电源相对应,外接一个3W24V输出的同步电源变压器。
(由负载电源决定该变压器的输入为220V或380V。
)注意:
该变压器的接线有个相位的问题,不对时,需要将变压器的输入或输出接线对调。
5.移相范围0--175°。
6.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7.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8.外形尺寸:
158mm×82mm×28mm。
一十三、使用与调整
4.接线端子XT1的G1、K1、G2、K2为两只可控硅的触发信号,接线如图1
2.线端子XT2的“AV1”、“AV2”端子接3W交流24V的供电电源,该电源也是触发可控硅的同步电源,因此要和负载用的电源为同一相,并且这两根线有个相位的问题,不对时,需要将其对调或将变压器的输入线对调。
3.接线端子XT2的“DV+”、“DV-”接DC0—10V的控制电压信号。
4.“D1+”、“D1-”外接发光二极管,为给定值调到最低(控制输入电压为零)时单片机截止输出的指示(意义同于板子上的D19);“D2+”、“D2-”外接发光二极管,为电源指示(意义同于板子上的D18)。
5.板上电位器W做为控制信号输入时的输出零点调整,顺时针减小,逆时针增大。
电位器出厂已调好。
三、接线图
KY-21-10可控硅触发板使用说明
一十四、主要特点
1.开环调节。
外接一个2.2K~10K的电位器进行电压调节。
2.适用于感性负载(阻性亦可)。
譬如单相变压器原边的可控硅调压控制,以及电焊机等其它单相感性负载的控制。
3.电源电压单相220V或两相380V(和负载相对应),不需要外接变压器。
4.移相范围0--170°。
5.触发脉冲形式:
10KHz脉冲列。
6.触发脉冲幅值:
15V;触发电流:
300mA。
7.外形尺寸:
108mm×93mm×35mm。
一十五、使用与调整
5.端子XT1的G1、K1、G2、K2分别接两个可控硅的触发极和阴极。
6.端子XT2的R1、H、R2三个端子分别接电位器(2.2K~10K)的三条引线。
7.端子XT2的S1、S2短接时可控硅输出截止。
不用时不接线。
8.用于AC220V电压控制时在“0”、“220”端子接入AC220V电源;用于AC380V电压控制时在“0”、“380”端子接入AC380V电源。
9.D12发光二极管为电源指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控硅 触发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