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docx
- 文档编号:25823401
- 上传时间:2023-06-1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7.87KB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docx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
1•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笫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笫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牛:
。
笫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1•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笫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笫一节认识和实践
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着重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理解并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笫二节认识和真理
1•掌握真理概念,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并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意义。
3•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笫五章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了解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理解并掌握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3.掌握社会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构成和形式。
笫二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涵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并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牛产
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
3.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
4•能够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笫三节阶级国家革命
1.了解阶级的起源,理解阶级斗争的根源及其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状况。
2.了解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掌握国体和政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发生条件。
3.正确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其处理方法;掌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作用。
第四节群众、个人的历史作用
1.理解并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及其表现。
2.正确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3.全面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关系。
4•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掌握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正确认识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及二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正确理解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趋势。
笫二部分邓小平理论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笫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1•了解中国国情,认识吋代特征,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吋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3•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屮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笫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
2.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o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要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和意义。
4.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教训。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笫一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了解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教训。
2.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要求。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是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笫二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了解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全面理解和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相互关系和实际要求。
3•结合十五大报告,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全面理解和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涵义及其意义。
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3.理解并掌握部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客观必然性。
4.了解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掌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5•理解并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笫二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1.了解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制度形式的涵义及其优缺点。
2•深刻理解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4.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5.结合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有关内容,全面理解和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抓好的儿个环节。
笫三节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1.了解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涵义。
3•理解并掌握市场体系中各类市场的作用、功能、特点。
第四节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涵义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2.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3•了解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原则和手段。
4•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类型及其作用。
5.了解产业政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涵义。
2•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确立的原因。
3•理解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及其作用。
4•深刻理解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公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内容。
5.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和作用。
6.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笫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重点掌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掌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3.了解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
4.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來,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掌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
笫三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
2•深刻理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4・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了解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
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深刻性和广泛性。
2.掌握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3.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所取得的实践成就。
笫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1.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核心。
2.掌握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目标、基本方针和重要作用。
笫四节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1.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目标、方针。
笫五节“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1•掌握“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
2.了解“一国两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及意义。
笫三部分法律
笫一章法理学
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1•掌握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了解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
3•认识法的作用。
理解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作用。
笫二节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了解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理解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2•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深刻理解法与政策的关系。
3.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笫三节法的制定
1.了解法的制定的概念。
法的制定通常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
2.掌握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了解立法程序。
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讨论;法律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4.了解法的渊源与分类。
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有: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5.了解法律体系。
第四节法的实施
1.了解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执行。
2.熟悉法律的效力。
包括•空间上的效力、时间上的效力、对人的效力。
3.掌握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
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正确、合法、及时。
适用法律时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而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以及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4•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特征,法律关系的结构,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5.掌握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了解违法、违法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法制制裁的分类。
6.了解法律实施的监督、法律监督及其构成;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
笫二章宪法
第…节宪法的基本理论
1.明确宪法的概念;掌握宪法的法律特征和政治特征。
2.了解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明确宪法保障制度的概念;理解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不仅是遵守宪法的主体,而且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主体。
4.明确宪法监督的涵义;了解现代国家的宪法监督制度的分类;掌握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的机关。
5.了解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了解对现行1982年宪法进行的三次局部修改。
笫二节国家性质
1.掌握国家制度和国家性质的概念。
2.明确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包含的基本点。
3.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项基本政治制度;掌握这一制度包括的主要内容;了解在目前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
4.掌握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明确政协按其性质不属于国家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
第三节经济制度
1.重点掌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宪法确定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2.明确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宪法规定。
笫四节国家形式
1.明确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了解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明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这一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
3.明确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了解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分类。
4.掌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明确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大致分类。
笫五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掌握公民的概念;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2.明确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明确我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指导原则。
笫六节国家机构
1•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
2•理解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了解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和主要职权。
3•重点掌握国务院的性质、地位;掌握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明确国务院的主要职权和领导体制。
4.了解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
5•掌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了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任期和主要职权。
掌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了解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和主要职权;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权和领导体制。
掌握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6.明确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涵义;掌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范围;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民族构成和自治权。
7.明确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人民法院的组织;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T作原则。
明确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掌握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了解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
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关系。
笫三章行政法
笫一节行政法概述
1.了解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
理解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丰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了解行政法的…般渊源与特殊渊源。
理解行政法形式上的特点与内容上的特点。
2•重点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构成。
掌握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3.了解并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及行政应急性原则。
4•了解行政法的作用。
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实施的作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掌握行政主体的概念。
理解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重点掌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
2.了解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
笫三节行政行为概述
1.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重点理解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其主要特征有:
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2.掌握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行政行为的内容:
①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
③变更法律地位;④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行政行为的效力:
①确定力;②拘束力;③公定力;④执行力。
3•了解行政行为的分类:
①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②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③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④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⑤单方行政彳亍为与双方行政行为;⑥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⑦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⑧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⑨自为的行为、授权的行为与委托的行为。
4.掌握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①主体要件;②主观要件;③客观要件;④功能要件。
行政行为的牛:
效规则:
①即吋生效;②受领工效;③告知牛效;④附条件生效。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①主体合法;②权限合法;③内容合法;④程序合法。
5.掌握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及法律后果、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法律后果、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笫四节抽象行政行为
1・了解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
2.明确行政立法行为。
了解行政立法的概念、行政立法的主体与分类。
重点理解行政立法行为的特征:
①立法性;②行政性。
掌握行政立法的原则:
①依法立法原则;②民主立法原则;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掌握行政立法的程序:
①规划;②起草;③征求意见;④审查;⑤通过与签署;⑥发布与备案。
笫五节具体行政行为
1.理解行政征收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行政没收、行政征购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了解行政征收的内容与分类。
2.了解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许可的分类以及行政许可的作用。
3•理解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关系,了解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及行政确认的作用。
4.理解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监督检查与监督行政的关系、行政监督检查的分类、行政监督检查的方法与作用。
5•掌握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行政强制执行、执行处罚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行政处罚的原则:
①处罚法定;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③公正、公开;④处罚救济;⑤一事不再罚;⑥过罚相当。
熟悉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
①人身自由罚;②行为罚;③财产罚;④声誉罚。
了解行政处罚的管辖和行政处罚的适用。
掌握行政处罚的程序:
简易程序、…般程序、听证程序。
了解行政处罚的执行。
6.理解行政强制的概念、分类;掌握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
7.理解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给付的内容和形式。
8•掌握行政奖励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奖励的原则;了解行政奖励的构成要件、行政奖励的内容和形式。
9.理解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的区别,掌握行政裁决的程序。
笫六节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1•掌握行政合同的概念、特征,理解行政合同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理解行政指导的作用。
笫七节行政程序
1.理解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2•掌握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3.掌握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第八节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1.掌握行政违法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的分类。
2.明确行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笫九节行政赔偿
1.掌握行政赔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2•认清行政赔偿的范围,了解对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对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
3.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具体规定。
4.明确行政赔偿程序。
5.掌握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笫十节行政复议
1.掌握行政复议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并掌握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正、公开、及吋、便民。
3.了解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
4.明确行政复议的管辖。
5•了解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扌舌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复议笫三人。
6•掌握行政复议程序,包括复议申请、复议申请的管辖、复议案件的审理、复议决定的作出。
第十一节行政诉讼
1•掌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2•掌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注意了解与其他诉讼共同的原则,特别掌握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
3•明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明确行政诉讼管辖,了解确立诉讼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
5•掌握行政诉讼参加人,重点掌握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的资格及其转移;了解共同诉讼人、笫三人、诉讼代理人。
6.了解第一审程序。
7.了解第二审程序。
8.了解审判监督程序。
9•掌握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
笫四章刑法
笫一节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1•理解刑法的性质。
2•理解刑法的任务。
3.掌握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4.了解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笫二节犯罪的本质和概念
1•理解犯罪的本质。
2.掌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节犯罪构成
1•明确犯罪的客体。
2.了解并掌握犯罪的客观方面。
3•明确犯罪的主体。
4.了解并掌握犯罪的主观方面。
笫四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了解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特征。
2.明确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笫五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了解犯罪的预备。
2.了解犯罪未遂。
3•了解犯罪中止。
笫六节共同犯罪
1.了解共同犯罪的概念。
2.掌握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笫七节单位犯罪
1.了解单位犯罪的概念。
2.掌握单位犯罪及刑罚。
笫八节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了解刑罚的概念。
2•理解刑罚的目的。
第九节刑罚的种类
1•掌握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掌握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第十节刑罚的具体运用
1.了解量刑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2.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 基础知识 考试 大纲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