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11作文高考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25802672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9.19KB
语文专题11作文高考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Word版.docx
《语文专题11作文高考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专题11作文高考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Word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专题11作文高考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Word版
2011年-2018年高考试题精编版分项汇编之江苏专版
专题11:
作文
1.【2018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答案】
仓颉的好意我心领了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老天落粟是庆贺人有了智慧,而鬼之所以哭,是再也不能玩弄人类。
我们的先人以仓颉造字的神话来开篇,可见对文字的郑重,而老一辈的人更是敬惜字纸,有字的纸不能扔,亵渎了字纸会遭天谴。
阿城《闲话闲说》里引用一观点,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了通人神,是纵向的,而西方文字是为了传播,是横向的。
难怪我们如此重视汉字,原来藏有最初的虔诚。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而语言的交流不会限于文字一种形式。
禅宗不立文字,拈花一笑,彼此心知肚明,说出来就不是禅。
《易经》以阴爻阳爻两个符号来演绎世界。
而如今的网络电脑,追根究底,不过是两个数字1和0的游戏。
《庄子》里以无用之树枝繁叶茂来告诉你生存的智慧,《老子》里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现象提示你繁苛之政难以持久,嵇康弹一曲广陵散来应对波荡众生的罪名,《西厢记》里的张生为莺莺临去时秋波一转的眼神而饱受相思煎熬,牛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相望又何必互诉衷肠?
有时,说出来的话不及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来得有效。
儒家厌烦滔滔不绝之人,觉得“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家喜欢“希言自然”,佛家的禅宗更是不立文字,俗谚里则有“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处世良言。
而如今网络时代,各种输入法解放了打字的速度,走键如飞,满屏废话,少了慎重,多了放肆,仓颉造字的虔诚被废话连篇的啰嗦淹没,这是文字诞生之初不曾预料的尴尬。
而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动辄以几块砖头的厚度消耗虔诚的汉字时,语言仿佛成了累赘和负担,语言的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辜负了仓颉的美意。
知堂老人在他小品文里,引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卷一白石生旧事,白石生辟谷养生,默然独坐,有人问他不答话,一问再问,他回说,“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这种不想说话,不想诉诸语言的慵懒和无奈,你我也许都曾有过,在“我想静静”的歧义里,在《庄子·齐物论》开篇嗒然若丧形如槁木的呆坐里,在冬天墙头根晒太阳眯缝着眼的沉默里,在朋友微信问你最近如何,你却百无聊赖的不想回话的空白里。
此刻没有语言的语言,或许是另一种语言,也是我们更真实的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试题采用的仍是材料作文形式。
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
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
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
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2018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此类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与去年一样,作文仍然给出了核心概念,即“语言”;2017年材料作文给出的核心概念是“车”;2015年给出的核心概念是“智慧”,2014年给出的核心概念是“青春”,有了核心概念就可以降低审题的难度,但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
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2.【2017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答案】
单车上的生活美学
他常骑一辆单车,背着双肩包。
我也有过骑单车上班的体验:
耳边是熟悉的叫卖声,行道树吐着浓浓的草木味,哼一支小曲,不疾不徐,车轮缓缓转动起一个清亮的早晨。
而这些美感是我们开车时所无法享受的。
一旦驾驶汽车,我就不会如此松弛,我会时刻警惕周围车辆行人,关注红绿灯的闪烁。
尽管如此,必须承认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
汽车、火车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感。
岭南、塞北不再是遥远的眺望,长安、洛阳也可朝发夕返。
在城市化进程中,汽车、火车等更是一路呼啸着向前,带着亢奋,把城市的边界不断拓宽。
然而,我们在享受交通工具升级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交给节奏,交给忙碌。
高铁时代,我们似乎被裹挟进快节奏、高速度的潮流中,一路兴奋着向前狂奔。
我们赢得了速度,却放逐了审美;获得了时间,却迷失了自我。
救赎之途何在?
物为人役,而非人为物役。
李泽厚说,美是自由的意志。
在骑单车与开汽车之间,人原本可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时间感常常逼迫我们自觉地放弃这份选择权,无意识地沦为汽车的附庸。
于是,成为弗洛姆所说的“占有”而非“存在”的生活状态。
选择单车,意味着选择缓慢,主动创造出欣赏美的可能。
蒋勋说: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忙碌、效率是美学的死敌,美学天生与缓慢、从容相联。
骑单车,可以将开车所忽略的过程重新复原,审美体验也变得新鲜而饱满。
在这种舒缓的状态中,“人”站立得挺直而拙壮。
孔子在吱吱作响的牛车上,洒下一路晶莹发亮的句子;安徒生在夜行的驿车中,酝酿出一部忧伤甜蜜的爱情诗篇。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回归牛车时代——事实上也无法回归。
我所强调的是,在高铁时代,我们依然要珍惜、追求单车上的美感体验。
有审美在,“人”就会变得更完美。
现在的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东京等,已陆续出现很多社区不准汽车开入,被称为“人行步道区”。
我相信,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出行美学,让你重新回归到人类步行的原点,恢复身体的速度感。
这其实也提示我们:
你可以有车,可是你也可以不开车。
【解析】
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记忆。
各种车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
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
“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
“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
四个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
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
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
考点定位: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车”。
本作文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
对于“车”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
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
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
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3.【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答案】
张扬个性活出自我
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这是它的个性;
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这是它的个性;
鸟,崇尚自由,搏击天空,这是它的个性。
无论是水,还是花,抑或是鸟,它们都以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展现自我,活得异彩纷呈。
的确,大千世界因个性的存在充满了勃勃生机。
正是有了个性的装点,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才有了“梧桐更兼细雨”的阴柔,才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异彩缤纷。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揭开历史的面纱,古人亦无不以其个性而名垂千古。
陶渊明,作为一代隐士,世俗的污浊,仕途的糟粕,使他毅然弃官还田园。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采菊东篱下,这就是他的个性。
在举世皆浊的世界里,他独清;在众人皆醉的世界里,他独醒。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
他以自己张扬的个性,诠释着自我,展现着自我!
他在官场失意,但他不曾在人生中失败,因为他张扬了个性,拥有了辉煌的人生,活出了自我。
司马迁,忍辱以负重,顽强不屈著《史记》,这是他的个性;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的救济粮,这是他的个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的个性……他们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终为世人留下了人生的印迹。
明月高悬映古今,面对多元的竞争的社会现实,我们亦应张扬个性,呈现自我。
张扬出自己的个性,不是刻意地炫耀自己,而是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因为今天的社会需要自我的展现,需要个性的创新,这是我们实现鸿鹄之志的必由之路。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张扬个性,是判断我们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青年,是否为祖国合格接班人的基准。
只有在个性的天空里才能活出自本真的我,假如世人都没有个性,那么世界将会是一个机械的世界,浑然一色,黯无生机。
贯古今,串未来,我们都需要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用个性来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用个性来描绘自己的宏图伟志。
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泯灭个性的,因为个性是人生的灵魂,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活出自我。
【解析】
然而,如何达之,颇为不易。
新未必是创新,个别未必是个性。
不过,如果你连此意识都没有,庶几危矣。
这则作文题呼应社会创新主题,跟上了时代,而展示个性,又深得年轻人心声,作文充满时代气息,符合社会跳动的脉搏。
文体不限,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甚至其他文体,如小小说、散文等。
不过,联系考场作文实际,当以规范议论文为保险。
写作基本功强的学生,不妨展示个性,有创新精神,即使写成诗歌,也未尝不可,只要你有这份心。
文体上的放开,也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上的突破。
然而“个性”或“创新”的口袋都很大,一不小心,什么东西都往这个筐里放。
聪明的考生,知道要把口子切小,重点放在怎样保持个性、怎样创新上。
而在这之前,要给“个性”和“创新”要有自己的定义。
可从反面的角度说,什么不是个性,什么不是创新,我们要真正的个性,要真正的创新。
为了稳妥,考生,只可选一个深入细说,要么说个性,要么说创新,切不可两者都混说,结果变成四不像,什么都说不清。
余秀华写诗,是个性,是坚持。
杨绛坚持做自己,是个性。
而创新,在当今社会,不创新,不创业,不走自己的路,就没有出路。
这已经是常识。
创新与个性也可融合,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确立“牢牢把握自己的话语权”的观点,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
“一带一路”的提出,南海风云,只要稍微关心时事,都知道话语权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把作文写好,不关心时事,是不容易写好的。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本题中,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后面破折号后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由此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4.【2015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答案】
浅谈智慧
开卷有益,百读不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没有人会否定《孙子兵法》是如此的杰出。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而父亲告诉我:
“不要管自己的见解是否是正确答案,‘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答案因情况而不同。
”既然如此,那么不要背负过于沉重的使命,我翻开了它,紧接着,一叶智慧的轻舟开始驶向我心灵的港湾。
孙武先生开篇就指出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这是战前的十分重要的准备。
其实不仅是在战争中,事前准备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之一。
虽然不可能任何事都在事前作好准备(当然也没这个必要),但这的确是个重要的习惯。
我曾听说过一个会前通知单的故事。
一个企业在开会之前会向每一个参会者发通知单,上面指明了会议的主题、参会人员的范围、会议的主持人等。
不要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它传达了许多必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会自然而然的提醒并督促与会者为会议作提前的思考和准备。
如此,不仅提高了会议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
养成事前准备的习惯,使我们在处理一些大的问题上有更全面地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处理好我们所要做的一切。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意思是说:
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是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这告诉我们要掌握主动。
如果你不选择,别人会替你选择的。
我们都不愿作任人摆布的棋子。
在有些关键的时候,我们根本不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在无从选择的境地里做出被迫的选择,那一定不是最优的选择。
由于对比,世界变成了另外一个样。
此即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因此,在我们面对一个无论是多么大的困难的时候,请在心中默念这句话,把困难看作是弹簧一样。
如果你在它面前腿软,它会变得比你想象的更不可征服,你注定要失败的;如果你傲视它,那么当困难向你屈服,你会发现,你战胜它完全是因为你相信你比它强。
孙子说:
将领有“五危”即为将者的五个弱点。
而且强调: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看来这“五危”的确是“致命”的。
人应该牢记他的弱点。
在我们所做错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我们的弱点。
有时我们并未察觉,但会因自己的弱点而下意识地犯错。
因此绝对不能小视。
既然将领的五危可以被总结并列举出来,说明我们的弱点是可以被察觉的,除了你是个不会分析和反思的人。
这段日子,我并没有弄懂什么叫做战争,我只是从书中的话语里获得了自己的体会。
也许这些体会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既然这是一本学以致用的经典,只要会用,就是有收获的。
《孙子兵法》文字不超过五千言,可带给我的东西将会是无穷无尽的。
说实话,不能在此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言,真让我有些遗憾。
还有那么多的思想等待我去探讨、去发现。
还是父亲说得对:
“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年龄可以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处不同的心境可以感受不同的意蕴;经不同的体验可以顿悟出不同的哲理……所以,它可以反复读。
读他千遍万遍,思它千回万回,议它千次万次,用它千事万事……”
【解析】
有了这样的分析和认识后,下面就要考虑选择较合适的立意。
本题材料的立意也较为宽泛,立意空间广、可写的东西多。
对第一个层面,可以就材料本身来写,即写材料中所提示的任何一种,比如“智慧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境界”“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也可以抓住省略号,从材料说开,谈自己对智慧的看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对第二层面,有点难度,理解“智慧和大自然一样有其自身的景象”这句话,“大自然是什么景象?
”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就要思考“智慧”与“大自然”的相通之处是什么:
大自然是默默无闻的,是无私的,用他的资源和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做贡献。
理解了这个问题,立意的空间也就有了,智慧要为人类服务的,智慧也应该像大自然一样为人类造福。
可以写如何利用智慧为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崛起、复兴中国梦服务,可以写采用什么智慧去造就创新的人才,可以写怎样拥有智慧的人生,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可以写用智慧去化解父母间、同学间、师生间的矛盾与误解,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等。
可以写议论文,去阐释智慧,去论述怎样用智慧为家庭、家乡、祖国,为生活、为人生、为梦想服务等,要求观点要鲜明,不能空洞去说教,最好能具体化,如诗意的生活需要智慧、文化的传承需要智慧、战胜各种风险需要智慧、发明创造更需要智慧等,也可用载体作形象的论述,具体而形象,否则只能得到四十二分左右的分数。
也可以写记叙类的文章,写人记事,用智慧成就人生,用智慧笑对人生磨难,用智慧改变和创造诗意生活,用智慧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等等。
要注意用描写说话,有细节,有点睛的话,有亮点。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延续前两年的材料作文。
这个作文题出得比较有层次性,材料既有提示性,又有启发性,学生有话可说,材料表述非常简约、干净,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误导,只有引导,学生几乎没有读不懂的地方,作文材料的命题形式又延续了被一致称赞的14年的青春不朽,易于读懂,“智慧”本身也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贴近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没有审题难度。
没有审题难度,不代表没有难度。
要想使作文立意深刻,表达出彩,写出好文章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命题者就是想审题不难为考生,把高难度放在了写作环节,真正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这又来自于命题者对材料表述的掌控,材料表述构成两个层面,由浅入深,考生的理解停留在哪个层面上,立意的高下已见分晓。
5.【2014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答案】
不朽的青春
延参法师
漫漫人生路,几多青春可堪留。
行走在这旅途,相遇青春,握个手,打个招呼,就这样相去渐远。
渐渐流去的青春韶华,不曾发觉,只能感觉到,已经失去。
既然遇到了,何不留下它,或者借故再次相遇,就这般丢掉,不甚可惜。
青春不是年岁,而是状态,无关岁月。
从最初始来,青春是年轻生命的闪耀点,激情澎湃。
在这青葱的年纪,活泼行路时,初次遇到同样青葱的青春,两方意气相投,结伴而行。
前方无限未来,青春绽放无数花朵,铺就一条缤纷路,花花世界,红尘纷纷。
在这热血的年纪,坚守初遇时的纯真,向着与青春的同一目的地,不挠前行。
这是青春的考验,它不愿虚度,若是你误入歧途,被这花海陷了脚步,被这红尘侵了心志,它会悄然而逝。
误的越深,青春离的越远。
青春专属于年轻人,这也是多数人所认同的吧?
这世间多为无常,一概而论,总是难圆其说。
年老苍苍,岁月将要尽头,青春不是不搭理他们,是他们自己无视它的注目;年纪轻轻,却有暮年意,心地失去青春昂扬,也不在少数。
青春不是看这岁月,而在内心。
理想,自信,坚定,无畏,无一不是青春的寄居地。
在心地引一朵昂扬之火,不灭不熄,要跟青春相遇,有何难,要与青春相伴,怎不能成。
命运滚滚向前,让我们与青春相遇,是为了体悟这人生,明了人生的路标,积极而行。
不是挥霍这擦肩而过的相逢,不过路人,不会任由你攫取。
倒不如认真的对待青春,讨得一颗种子,种在心地,用这所有的积极,浇灌它,发芽,生长。
心里青春,无论二八花甲,这透身而出的意志,扫去加身的颓废衰败,岁月凿刻肌肤,生活打磨皮囊,也不过表面。
坚定勇敢的心境,气贯长虹,压倒这岁月枷锁,即使垂垂老矣,也有不灭的积极青春,撑起身躯,欢乐笑颜。
青春不是流逝的岁月,也不是年轻的表象,它是生命最深处不腐的意志,是无尽的理想,积极不屈的心态。
流去岁月老身躯,有不老心,乐观意,花甲皮囊少年心。
花面留身心志空,有堕落心,消极意,不是垂老似暮年。
与青春相遇,泡杯清茶,邀其入座,用最积极乐观的芬芳,让青春流连,岁月老去,青春不逝。
【解析】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2013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
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答案】
莫惊扰,让生命安宁
人们点燃蜡烛,怀着对自然、对生命的虔诚放轻脚步,唯恐惊扰蝴蝶,却实则造成对这些美丽精灵的惊吓。
殊不知,我们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影响了生命的安宁,惊扰了生命的平静。
不打扰,不涉足,让生命处于其最自然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尊重生命,莫要惊扰,万事万物都有其舒心的环境。
星野道夫跋涉在自然之中,从涅瓦湖畔,到撒哈拉,到北极,他用摄像机捕捉自然最灵动的生命。
他从不惊扰生命的安宁:
不走近天鹅,不在麻雀窝中安装微型摄像头,永远穿着与自然颜色相调的衣服,静默地伫立、取景。
他拍的相片总是那样和谐与安详。
大师对自然有最深的爱,对生命有最深刻的理解,所以不惊扰,不忍心破坏那固有的安宁。
相比当下,许多野生动物园以保护动物的之名将其圈养,自然保护区的熊猫被置于游客的闪光灯下,看似是保护,其实是对这些生物的环境、安宁的破坏。
我们总怀着一颗善心,去做一些实际上破坏生命安宁的事,看似微不足道、不会有影响,有时却是对生命最深的伤害。
对自然如此,对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我想起柴静的《看见》。
她去采访艾滋村的儿童,那些孩子们见到摄像头都躲得远远的,见到城里人总是流露出惊恐的神情。
正如柴静所说:
“闪光灯伤害了他们,我们的怜悯伤害了他们。
”是的,这些生命需要的是让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专题 11 作文 高考 精编 版分项 汇编 江苏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