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794245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22KB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案.docx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案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备课纸
(一)
授课教师
总第 6 课时
课题
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授课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
分享感受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___年__9_月_19_日第__7/8__节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学生识记消费心理的种类,怎样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过程与
方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从我们生活中两个熟悉的场景入手,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对同一消费现象发表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兴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
此外还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具
多媒体设备
学情分析
德育渗透
消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如何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学生知之甚少。
因此,本课通过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备课纸
(二)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周立波谈消费
设问:
视频中周立波谈论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嗯,对的,他谈论的是消费以及消费的方式,这也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第一课第三框:
消费和消费观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周立波幽默深刻语言风格的兴趣迁移到视频主题上,进而转化为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和兴趣。
二、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1:
你是否有个这样的经历?
在去商场购物时,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出现过犹豫不决、徘徊不定以致放弃购买或者是狠狠心买下的经历?
【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谈经历。
【教师】是什么促使你们犹豫徘徊呢?
从犹豫、徘徊到狠狠心,就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影响消费,不同的消费心理带来不同的消费行为,这些都是我们说的消费心理,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常见的消费心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探究问题的思考、讨论,将学生内心曾有的矛盾心理清晰化,经过二次设问,进一步将学生的矛盾心理扩大化,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产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9-10页看看都有哪些消费心理?
知识点1:
求同心理
材料:
播放自录视频《最近有点烦》,视频主要是展示我校一名学生小梅的苦恼,她家境不是很好,由于自己的好朋友马上要过生日了,其他的同学都送的高级的贵重的礼物,但是小梅很为难,一个月的生活费600元,假如买个贵重的礼物的话,就意味着这个月只能以方便面为生,所以苦恼。
【教师】小梅为什么苦恼呢,你们有没有一样的苦恼?
【预设】学生应该能够视频中提取到“消费”这一主题信息。
备课纸
(二)
【学生】阅读材料,回忆生活
【教师】1、这是由什么心理引发的?
2、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心理?
【学生】同学讨论并回答:
【教师】这种消费在我们中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对于这种心理我们在追随的同时,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盲目从众。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疑,步步贴近学生,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进而产生共鸣,理解和认可知识点。
通过教师的教师的进一步解释,明确求同心理的条件。
知识点2:
求异心理
【教师】现在我们在座的大家的着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
大家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但是在我们学校有些同学为了追求不一样的感觉,因此就出来了这样的情况,展示一幅我校学生在校服上画笑脸,写字的图片和不符合学生发型的图片,除此之外,社会上也存在着追求个性的现象,展示图片。
【教师】是什么心理促使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怎么样评价这种心理呢?
【学生】讨论。
【教师】求异心理能够促使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可以展示个性。
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如果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设计意图】把身边的现象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挖掘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进一步对该因素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以求更好的认知求异心理引发的行为。
【补充】适当讲解求同心理的正面案例
【核心提示】
引导学生明白“求异心理”好与不好的先决条件(社会认可;代价)
备课纸
(二)
知识点3:
求名心理
(过渡)好了,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说他狠狠心买一双耐克运动鞋的事例,接下来我们就采访一下这个同学。
【教师】你犹豫什么呢?
【学生】价格太高,钱用了,这个月就只能吃方便面了。
【教师】既然这样,是什么原因使你能“狠狠心”呢?
【学生】因为我的很多同学都穿名牌鞋,我要是没有,有点“掉分”,所以狠心买了。
【教师】大家说他的这种心理属于那种消费心理呢?
【学生】同学回答:
【教师】这是求名心理促使他这样的,我们大家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追求名牌是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可以的,但是为了比阔,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节衣缩食买名牌则是消费的误区。
【设计意图】用采访谈话的方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尽可能地把心中最真实的的观念想法展示出来,进而更好更彻底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
知识点4:
求实心理
【教师】是不是我们班的学生都是这样的,追求名牌效应:
【学生】思考并自由回答。
(预设:
学生应该能够从物美价廉,既经济又实惠,打折消费,反季节等角度谈到,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导。
)
【教师】对,你们的这种消费心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展示多媒体求实心理的特点和评价,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值得提倡。
图表形式展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和态度。
【设计意图】1、运用讨论的方式,发现学生消费过程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作为一种正能量加以鼓励,更好地诠释“求实心理”。
2、通过媒体展示,表格对比,再次直观地将各种心里加以区分,进一步明确中职生应有的正确态度。
为下一步讲解“科学消费观”做
【核心提示】
“求名心理”的“名”是指“名牌”而非“名人”
备课纸
(二)
铺垫。
知识点5:
科学的消费观
播放视频歌曲《我赚钱了》,我赚钱了,赚钱了,不知道怎么去花,我一手拿一个诺基亚,一手拿一个摩托罗拉,我赚钱了,赚钱了,光保姆就请了仨…
【教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这首歌曲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一部分人赚钱了不知道怎么合理的去花假如你赚钱了,你会怎么花呢?
?
【学生】同学讨论
【设计意图】歌曲的夸张和搞笑成分,使得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和谐消费行为更加的清晰化,通过教师的两次设问在学生的精神世界荡起了涟漪,引发学生深思和反思,为“科学消费观”的讲解进一步蓄足了势。
【教师】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怎么才能做到科学的消费呢?
请同学们看P10,先让同学们知道科学的消费观主要有四种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展示图片:
“卡奴”的“负翁”生活。
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教师】教师点评图片中的现象,并讲授“入”和“度”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产生“花钱不能无节制”的意识,教师进一步讲解“入”和“度”的含义,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观。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教师】展示“小儿麻痹症”图片。
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样的消费现象?
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现象?
【备用方案】
可以从“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这一知识点讲起。
备课纸
(二)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现在很多人特别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了精神消费,正如首歌所唱的“赚钱了却不知道怎样去花”,于是就去买手机,买车,大吃大喝。
这样下去必然会造成如图所示的“小儿麻痹症”。
【教师】展示图片月光族的含义。
如何看待月光一族?
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以上都反映了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消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
处理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的关系、消费和积累的关系。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教师】播放图片(学生在教室用一次性饭盒吃早餐、以及社会上白色污染的图片和污染的视频)上述资料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违背了什么消费原则?
这一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问题探究:
什么是绿色消费?
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关于这部分环保和绿色这个话题,学生已有的知识足以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次这部分学习略讲,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师】什么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勤俭节约就像周立波说的,并不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是要求我们树立节约意识,不要去浪费,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否过时?
【学生】讨论
【核心提示】
该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所以说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认识误区,影视学生明白“勤俭节约”不是单纯的少消费或不消费,而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备课纸
(二)
【教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对他人和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
它的本质和中心所在,现代意义的勤俭节约就是合理利用资源。
这种精神,不论在过去艰苦的岁月,还是现在和将来,都永远不会过时。
当代中职生还要牢固树立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该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两个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破解这一教学难点。
三、拓展延伸
裸条,也叫“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
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等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出现时间:
2016年6月平台:
借贷宝
案例《拆东墙补西墙过度消费裸贷2万》
喜欢奢侈品、化妆品……追求这样高档的物质享受,使得扬州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女学生小青步入了“裸贷”的陷阱。
小青透露,自己穿的衣服,用的化妆品牌,都是高档乃至奢侈品,生活费在同校的女生中算是高的,所以在学生中看上去体面,使得她有了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她上瘾。
越陷越深的她,生活费已远远满足不了她的胃口,于是她开始使用借贷平台,蚂蚁花呗,蚂蚁借呗这都不算啥,常常入不敷出的她爱上了趣分期、拿去花这些平台。
越陷越深的小青一直处于拆了东墙补西墙的的状态,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没法“填窟窿”时,小青在网友的介绍下接触了裸贷。
“当自己的隐私被曝光在网络之下,被掌握在他人的手里是最恐怖的。
”小青透露说,她一直没有告诉家人。
她说裸贷是她最后悔的事情,上次裸贷照片被公开也是她最惶恐的一段时间,成了她的梦魇。
学生讨论:
1、裸条贷款出现的原因?
2、如何防范于未然?
形成原因
强大的借贷需求是“裸条”横空出世的现实基础。
监管的缺失与不力是“裸条”腾云驾雾的事实纵容。
借贷双方道德的缺失是“裸条”落地生根的存在依据。
自从女大学生“裸贷”风波暴露后,教育、银监、公安部门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风险防控等都下了不少功夫,对校园不良网贷等加大了监管和清理整顿的力度,但“裸贷”危机还没有完全消除,又冒出培训贷事件,这提示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须尽快确立对大学生实施“倾斜性保护”原则,从源头上治理校园贷款乱象,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板书设计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备课纸(三)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备课纸(四)
教后记
(目标达成,教学偶得,遗留问题与矫正)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比较感兴趣,运用这些生动的材料去解释抽象的经济知识,学生在讨论和感染中轻松愉快的掌握经济学常识,教学效果较好。
附
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获奖教案 树立 正确 消费 获奖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