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地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课题最最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25792685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17KB
《美丽地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课题最最完整版.docx
《《美丽地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课题最最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地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课题最最完整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丽地小兴安岭》教学设计课题最最完整版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科
语文
学段
中
年级
3
教材
书名:
语文
:
人民教育
出版日期: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感知,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中教师引领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巧设问题,制造“疑惑”,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的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与准确。
2.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容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组单元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专题而编写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个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要求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不仅要感受小兴安岭的景色,还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借助单元提示、单元习作要求以及本课书后习题,我们不难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而教学难点即: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之前学习过《秋天的雨》和《富饶的西沙群岛》两篇篇章结构较为典型的课文,故本课的篇章结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同时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学生喜读爱读,背诵、积累语言不是问题,但要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景色带给人们的感受而采用不同语气朗读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了:
春天万物复、生机勃勃,语调要轻柔而灵动;夏天葱葱茏笼、生机盎然,语调要活泼而热烈;秋天落叶飞舞、五谷丰登,应该读出对森林的赞美;冬天大雪纷飞、动物冬眠,应该读出动物的情趣。
此外,本文中很多比喻句、拟人句,学生易找出,但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多提供帮助。
学生还可能会对浓雾下的森林、人参、紫貂等离实际生活较远的景物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小兴安岭景观,但要在学生自主理解、感悟后出示,避免替代了学生的体会与思考。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分析
①激趣朗读、感悟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教师尊重学生阅读个性,“以人为本”,让学生扮演“小导游”,选择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季节去带大家游览小兴安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还能主动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出选择这个季节游览的理由,从而引导学生多读多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读悟课文,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必要时借助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悟,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感情朗读;
②体会用词巧妙
在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精准、生动时,采取换词比较的方法,如:
抽出(长出)、浸(笼罩)、欣赏(看)、封(盖)……让学生自己品味,说出作者用词的妙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时,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方法时采用“给句子排排队”的方法,将某一文段中的句子打乱顺序(2、3自然段较有特点),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观察和写作的顺序。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边读边想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同时借助换词对比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巧妙。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逐步学习这种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巧妙。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复习(课前板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小兴安岭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还记得它在哪儿吗?
(点击课件,出示小兴安岭位置图)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东北,位于省的北部。
2、创设情境
(点击课件,出示小兴安岭风貌)放眼望去,这里到处都是绿树,真可谓树的海洋。
今天学习完课文,就请你来当“小导游”,为我们的游客们介绍小兴安岭,好吗?
回顾小兴安岭的概况;
激发学习兴趣。
二、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当好导游,首先得熟悉这个地方,请你都来读读课文,再来说说:
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读课文、汇报,师相应板书)
树的海洋、四季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
(2)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段式,将小兴安岭的特点突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
回顾第一课时讲授的篇章结构。
二、2学习第一段,品词朗读。
过渡:
先让我们走进这片绿色的海洋去感受一下,请你自己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预设:
①突出“数不清”,说明数目多
②“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
③“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海洋”也能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
④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
指导朗读1:
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种类超过千种,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啊!
指导朗读2:
一望无际、一碧千里,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时我国最大的林区,他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带领学生感受“举目都是树,放眼尽是绿”的特点,整体感知,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体会重点词的表达效果,抓住重点词汇品读,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三、细读品味,体验美景。
小兴安岭的四季都是那么美丽,那么诱人,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小兴安岭的四季美在哪里吧。
小导游们,快拿起书,读读你喜欢的段落吧,看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描述美的嘴巴,让大家都想随着你一起去游览。
你喜欢哪一季节,就学习哪一个季节的容。
老师这里有学习提示,请你先来看一看(出示学习提示)
●作者第一段就突出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那么这些树木在各个季节中有什么特点?
●每个季节都介绍了哪些景物?
用括号标画出来。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
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美在哪儿?
(学生汇报哪一季节,教师就引领学生共同学习哪一季节。
)
教师的学习引领,使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知道“学什么”;
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简单概括的能力;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作者用词用句的优美。
三、1春天——生机勃勃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
①“抽出、嫩绿”
提问:
抽出”是什么意思?
(长出)换成“长出”行不行?
小结:
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提问: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嫩绿”是什么意思?
(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
)
②指导朗读。
“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要读得亲切柔和。
“抽出”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要读得干脆有力。
(师读。
生齐读。
)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
1拟人的修辞手法
“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本来是描写人的神态的,作者却用来描写小鹿,显得十分可爱。
②“有的……有的”句式
③指导朗读
小鹿非常可爱,下面我们用活泼,愉快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
发挥你的想象,尝试运用拟人的手法,还会有那些小动物在哪做什么?
(小兔子在绿绿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小猴子在树上蹦来蹦去……)
●全段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这是生机勃勃的美,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
下面请你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
●积累语段
哪位小导游最喜欢春天的小兴安岭,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介绍呢?
●小结过渡
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
是啊!
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呢,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
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谁喜欢这个季节的景色的,为什么?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说吗?
抓住重点词汇,用换词对比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准、灵动;
得意还要得言,适时小结写作手法,并让学生在口语中运用。
三、2夏天——葱葱茏笼
●听说的游客要来,夏天的景物一下子跑了出来,太着急跑乱了顺序,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
并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打乱顺序的四句话)
第一句:
描写树木、森林
第二句:
早晨雾色中的森林
第三句:
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
第四句:
草地上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
1“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是讲?
(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密密层层”是什么意思?
(形容很密很多)
这两个词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
②提问:
在这个句子里,有个字用得特别好,它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封)
提问:
“封”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的意思,请你来判断一下,应该选用第几个意思?
(出示字义:
封闭;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古时帝王把爵位或称号赐给臣子)。
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封”在课文中是“封闭”的意思。
提问:
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和你的学习伙伴讨论讨论。
(“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
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第一自然段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
③指导朗读
这句话该怎么来读呢?
(以欢快有力的语调,表现树木的茂盛。
)指名读;男女生来赛读这句话;齐读。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
1出示两句话,进行对比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
②前后桌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
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
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涵。
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
师读句子。
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要抓住“升”和“浸”这两个字来想象。
●小结
第三自然段只用了四句话就把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浓雾弥漫、灿烂、野花盛开的诱人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让我们用欢快有力的语调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自由读,指名读。
)
借助排列句子顺序,让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以及写作的顺序;
抓住典型词语体会夏季树木的特点;
在日常教学中设计选字义的题目,让学生切实体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涵义;
换词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换词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边读边想像画面,读引领作用。
三、3秋天——果实累累
●“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
①“飞舞”是什么意思?
(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
)
2为什么用“飞舞”不用“飘落”?
(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
③指导朗读:
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落叶的样子。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
这一句是什么句?
(拟人)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
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
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全段朗读:
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要读出赞赏的激情。
(指名读)
前两段重点指导,这一段自学为主,学生说出喜欢秋天的小兴安岭的理由即可,谈完感受,带着感受朗读,以读代讲,体会秋天的丰收,继而感受小兴安岭的富饶即可。
三、4冬天——白雪皑皑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
“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
“刮”什么意思?
(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
)在文在是“吹”的意思。
为什么用“刮”而不用“吹”?
(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
●“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
“只好”就是?
(只能这样。
)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
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这也是拟人句。
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齐读小兴安岭冬天美景的段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冬天这一段依然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半独立自学相似的段。
学生说出喜欢冬天的小兴安岭的理由即可;
同时抓住重点词汇谈及感受,带着感受朗读,以读代讲,想象冬天的美丽景色、小动物以自己的方式过冬期待春天的景象,继而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四、回顾全文,欣赏美景。
1、读了课文,真想一年四季都待在小兴安岭这个美丽的地方,欣赏它不同季节的诱人景色。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提问: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
又为什么说它是花园呢?
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也是无比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
(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
3、(结合学生汇报小兴安岭的树木是小兴安岭的宝物时)你能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树木有什么用处吗?
(做桌椅、家具、建房屋……)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夸赞小兴安岭。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小兴安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做的贡献可真不小啊,欣赏着小兴安岭的美景,想着小兴安岭为我们做出的贡献,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兴安岭说吗?
(生赞美小兴安岭)
5、回顾全文
我国的小兴安岭如此美丽、富饶,多么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它的美,知道它的富饶啊。
我播放小兴安岭风貌,请你来解说,你愿意吗?
看看谁是最优秀的小导游。
(找学生读全文,课件播放画面,使学生边听边欣赏景色美。
)
那好,我们就用课文容作导游词,看一看你能不能用你动情朗读去打动游客们的心,让他们也产生同你一起走进小兴安岭,去踩一踩那里的松针,摸一摸那里的古木的想法。
找学生按段读,其它学生欣赏。
总结全文,深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产生喜爱之情;
练习口语表达,同时是学完课文之后的一个升华,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争当优秀导游,积累语言,欣赏优美语句。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文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文,从文章结构到语言运用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很好的例,因此,本文的学习评价主要从学生读的兴致及朗读的效果文面进行评价引导,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多读的欲望,使学生达到读通,读流畅,读出自己喜爱之情,多鼓励,以达到“以读促语言化”的目的。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下面说说我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刚刚步入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还停留在二年级,如采用“默读-批画-体会-朗读”这样的单一形式学习,学生会感到有些枯燥,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创设情境依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故在入课时,我就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小兴安岭,学生就需要了解小兴安岭各个季节不同景物的特点以及什么美、怎么美,从而再向游客们介绍。
这就使得学生潜心读文,品读作者的用词,在每个重点段落学习之后设计了“优秀导游评选”,以求达到有感情朗读和积累优美语言的目的。
(二)通过教学有代表性的重点段渗透学法:
文中第二部分总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说明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指导教学“春季和夏季”的段落。
教学时,我采用“给句子排排队”的方法让学生屡出作者的观察、写作顺序,让学生注意到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重在段落的教学,而要把段落教扎实,就要使学生清晰地知道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构成一段的。
教学的同时不断总结学法,并从过联系生活实际、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巧妙。
在板书的时候我也是有目的的书写板书,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按照板书就能够复述出这两段的容。
(三)引导学生依据学法自学“秋季和冬季”的段落,体现“教、扶、放”的原则,教师适时点拨:
根据上两段的学法,通过“找本段共有几句话?
都写了什么?
哪些词语准确生动,感受到什么?
”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但经过恰当的点拨,相信学生们能够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板书设计:
树海
春 抽出新枝 生机勃勃
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景色诱人 夏 葱葱茏茏 万物生长
秋 落叶飞舞 硕果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大花园、巨大宝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地小兴安岭 美丽 小兴安岭 教学 设计 课题 最最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