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786883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10KB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卷及答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四川省成都市二○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cè)执拗(niù)忧心忡忡(chōng)
B.剽悍(piāo)黄晕(yūn)鲜为人知(xiān)
C.挑衅(xìn)屏息(bǐng)如坐针毡(zhān)
D.溅落(jiàn)憔悴(cuì)跋山涉水(bá)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原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
“带着”改为“戴着”;“怪涎”改为“怪诞”;“谶语”改为“谰语”B:
“焦燥不安”改为“焦躁不安”;“大难凌头”改为“大难临头”。
D:
“溶合”改为“融合”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洗耳恭听:
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答案】A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
详细
B.造饮辄尽造:
到
C.曾不吝情去留去:
离开
D.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忧愁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
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
C.既醉而退学而不思则罔
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着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
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着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
【答案】
5.A
6.D
7.B
8.D
【解析】
5.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A项的“详”是清楚、了解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注意“甚解”“会意”“欣然”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请在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泊秦淮》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
,
。
,
。
【答案】
(1)【答案】①温故而知新②只有香如故③留取丹心照汗青
(2)【答案】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
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
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
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
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
一是猴有“封侯”之兆。
“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
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
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
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
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
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
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
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
《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
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
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
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
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略有删改)
10.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
11.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2.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
【答案】
10.①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②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③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1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2.不恰当。
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
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围绕主题回答此问题即可。
本文的主题是“猴文化”而不是具体的介绍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作文(60分)
13.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
“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
行走,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或奔波,或疾驰,带着朝气勃发,风风火火;或漫步,或闲逛,带着一份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情,走过乡间小涧,步过林阴大道。
这个世界变的太快也太迷离,置身于拥挤的街头,梦幻的霓虹灯眩目闪烁,高耸的大厦似乎迎面压下……喧闹的生活,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擦身而过,有的只是透着紧张气息,笼罩天空。
快节奏似乎已经悄悄上演生活的主基调。
行走,步伐快的让人窒息,迷离,麻木。
慢点走吧,留一点时间看看天。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沐浴夏日夕阳的余辉,静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春夏秋冬,喜怒哀乐。
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世界。
带着愉悦散步,感受到的是黄昏的美丽。
双手插进口袋,嘴上哼着小曲,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
没有了文言文,没有了方程,没有了ABC,把白天无尽的学习暂时抛在脑后,有的只是你自己简单的快乐。
漫步,一路上看看道路两旁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味时代的变迁,也许你会欣然地发现你平常未曾挖掘的惊奇;漫步,一路上迎来熟人的笑脸,报之以淡淡的微笑,用目光进行简单的交流,即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铭记。
郁闷的日子里,多散散步吧!
一个人踏上没有目的的行程,用旅途的寂寞打发心中的单调,乏味。
深深地呼吸户外的空气,抚摩叶片滑落的瞬间,想象自己已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抬起头,望望头上叶缝中的天空,零零碎碎,却有那么清澈。
在天空的蔚蓝底下,烦恼会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消逝。
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散步,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大街上一群小鬼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大家走成一排,聊聊天,唱唱歌。
在黑夜笼罩的世界里,几颗年轻的心互相沟通,互相撞击。
华灯初放,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大桥上来回漫步,昏黄的路灯下,影子忽长忽短交替更迭。
我们看天上的皎洁明月,望水中浮动的月影,让人想起“疏硬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超然物外的意境。
顷刻间,大家默默无语,彼此间的默契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饭后,没事的时候,一家三口便一起出去散步。
我们会选择远离镇上的喧嚣,来到田野。
这有条小溪,我们沿着溪水漫步而上,夏日的气氛总是这么热烈奔放,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
和父母在一起,总能不由得感到别有的踏实。
我说说学校里发生事情,爸爸妈妈拉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
温馨,幸福,在一瞬间,紧紧地包围了我。
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步》中写道: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拉起父母的手,幸福地走在中间,这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
”散步的时候,悄悄地对自己说。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慢点走吧,留点时间看看天。
不要吝惜这一会儿时间,停下手中的笔,关掉眼前的电脑,带着另一种心情,出去散散步。
看看天空的飞鸟,飘动的白云,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一下子从一个高墙所包围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在蓝天里展翅翱翔。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
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分)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
请简要分析(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案】
1.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
“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
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C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心自闲”三字中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是:
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
因为AB两项的所反映的情感是消极的,故选C项。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
“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
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
此指摧残。
②筐篚:
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③彗帚:
扫帚。
④寻:
古代八尺为一寻。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竹本固固:
牢固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求:
探求
C.不终日而毕毕:
完成
D.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
留给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5.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3.B
4.
(1)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2)贤才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赏识和任用贤才的人来加以区别。
5.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
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
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
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
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
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
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
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
“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
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
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
”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
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
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
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叹啊!
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
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
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
唉!
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1句注意“履”“东南隅”。
2句注意“自异”“唯用”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狗大致理解全文的意思,尤其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
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名着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着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
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
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
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
我希望他离开我。
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
请概括作答。
【答案】“我”下的“决心”具体指:
简爱离开圣·约翰去找罗切斯特。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着《简·爱》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着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7.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出判断。
并简述理由。
(2分)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答案】A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
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
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
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
海子爷晃脑袋说,不。
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
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
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
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
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
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
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
等着鱼儿咬钩。
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
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
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
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
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
他惊诧了:
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
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中考 试题 语文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