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下.docx
- 文档编号:25779520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1.92KB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下.docx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比重在1.075~1.090,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比重在1.092左右。
分离淋巴细胞以密度1.077±0.001的分层液为佳。
Ficoll分离液法主要用于分离PBMCs,是一种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法。
聚蔗糖-泛影葡胺是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分层液,商品名Ficoll。
分离时先将分层液置试管底层,然后将肝素抗凝全血以Hanks液或PBS液做适当稀释后,轻轻叠加在分层液的上面,使两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
水平式离心后,离心管中会出现几个不同层次的液体和细胞带:
由于红细胞和粒细胞比重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在Ficoll液中凝聚成串而沉于管底,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只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之中,呈白膜状为白膜层。
吸取该层细胞,经洗涤离心重悬即为单个核细胞。
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细胞收率可达80%以上,但室温超过25℃时可影响细胞收率。
辅助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
CD3+CD4+CD8+。
(Th1主要分泌IL-2,IFN-γ或TNF-β等辅助细胞免疫或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Th2主要分泌IL-4/5/6/10等辅助体液免疫、参与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是CD3+CD4-CD8+。
(CD3+CD8+CD30-可认定为Tc1细胞;CD3+CD8+CD30+可认定为Tc2)
调节性T细胞:
自然存在的,其典型标志为CD4+CD25+Foxp3+(最重要的分子标记是一种转录因子Foxp3)
成熟B细胞均表达CD19,B1细胞CD19+CD5+,B2细胞CD19+CD5-
NK细胞的典型标志:
CD3-CD16+CD56+。
单核-巨噬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为CD14。
人成熟DC的主要特征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但不表达MPS、T/B/NK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CD14/3/19和CD20/16/56)。
T细胞增殖试验有:
形态学检查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
溶血空斑实验(PFC):
将经SRBC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与一定量的SRBC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
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
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
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
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
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现在认为,Ig与Ab没有什么区别)临床上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SPI<0.2为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轻(如微小病变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大多较好;
SPI>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重(如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预后大多不良。
M蛋白(MP):
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Ig。
本周蛋白:
即尿液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补体:
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上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蛋白质。
血液中大部分补体由肝脏合成,均为糖蛋白,多为β球蛋白,少数为α/γ球蛋白;其中C3含量最高(1.2g/L),D因子含量最低(1~2mg/L)。
补体应保存于-20℃以下(56℃加热30min即可灭火,常温下很快失活)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肽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
起始分子
C1q
C2、C4
C3
参与成分
C1、C4、C2、C3
C4、C2、C3、MASP
C3、B因子、D因子
共同末端
C5~C9
C5~C9
C5~C9
所需离子
Ca2+,Mg2+
Ca2+
Mg2+
C3转化酶
C4b2b
C4b2b
C3bBb(p)
C5转化酶
C4b2b3b
C4b2b3b
C3bnBb(p)
是否依赖Ab
是
否
否
生物学作用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于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溶解细胞/细菌/病毒、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
补体CH50实验:
补体与抗体(溶血素)致敏的羊红细胞接触后,被激活(C1、经典途径),从而使致敏的SRBC溶解,在特定体系中,其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比。
因此,将新鲜待检血清做不同稀释后,与致敏红细胞反应,测定溶血程度,以50%溶血时的最小血清量判定终点,可测知补体总溶血活性。
以50%溶血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
补体结合试验(CFT)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的特点,用一定量的补体和致敏的SRBC来检测有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3个系统:
1、反应系统:
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2、指示系统:
绵羊红细胞与相应溶血素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细胞。
3、补体系统
常用豚鼠新鲜血清。
反应系统与补体系统先发生反应,然后再加入指示系统,根据致敏绵羊红细胞有无溶血来判断实验结果。
(不溶血为阳性+,溶血则为阴性-)
肝炎病毒感染
(一)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主要经粪-口传播,其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通常呈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AVIgG及IgM进行检测。
HAVIgM在急性感染时出现较早(发病后1~4周),上升快,高峰效价高,持续时间短(常于3~6个月后转阴),是急性HAV感染或复发的可靠指标,并且有助于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
HAVIgG一般于感染4周后出现,24周达高峰,可维持多年甚至终生。
(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可采用固相RIA、ELISA、反向间接血凝实验等方法检测,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目前可采用CLIA对血清中的HBsAg进行定量检测,对肝炎患者动态评价病情与药物疗效很有价值。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于HBV的外壳部分。
血清中检出HBsAg是乙肝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是乙肝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养性,先于患者临床症状级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ALT升高)1~7周,到恢复期HBsAg滴度逐渐降低乃至消失。
仅为HBV感染的标志,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及预后。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
目前常用固相RIA与ELISA法检测之。
接受HBV疫苗接种后,血清中可出现HBsAb阳性。
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的抗体,对HBV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者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感染。
HBsAb阳性可提示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期。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为病毒复制标志,多存在于HBsAg阳性的标本中,急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与病毒复制、肝脏损害程度成正比,因此HBeAg是乙肝患者有较强传染性的标志。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
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中,比HBsAb转阳要早,常在HBsAg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时检出,可长期存在。
当血清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不是保护性抗体)。
HBeAg的血清学转换是指HBeAg含量消失同时伴HBeAb出现,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近期目标(最初目标是减少乙肝病毒的DNA复制)。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长,包括IgM和IgG。
抗HBcIgM是机体感染后最早在血液中出现的特异抗体,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的标志。
抗HBc-IgG在感染后逐步产生。
高滴度的HBcAb存在常表示体内有HBV复制。
HBcAb阳性时表示乙肝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高滴度抗HBc-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在复制,有传染性。
抗HBc-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大三阳:
以上指标中的1、3、5为阳性;小三阳:
以上指标中的1、4、5为阳性。
6、HBcAb-IgM:
是早期HBV感染的特异性血清标志。
初次感染早期即上升,数月后无论HBsAg消失与否,HBcAb-IgM表达稳定,对于急性肝炎诊断很有价值。
其效价降低常提示预后较好。
长期不降至正常范围者,提示有转化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7、pre-S1:
即乙肝病毒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外膜蛋白成分存在于HBV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上,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
前S1抗原可以随HBeAg消失而消失,与阴转时间正相关,可作为病毒清除与病毒转阴的指标。
HBeAb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慢性无症状的携带者中,前S1抗原阳性可表示病毒的复制。
该指标阳性的患者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阴性/无症状的携带者。
前S1抗原阳性常提示急性乙肝向慢性乙肝的转变。
该指标阴转越早、疗程越短,预后也越好。
8、pre-S2:
即乙肝病毒前S2抗原,其上具有高免疫性的抗原决定簇和多聚蛋白受体,为人类T/B淋巴细胞的识别表位,pre-S2与HBV的感染和复制有密切的关系,对临床早期诊断,了解预后及制备乙肝高效疫苗有重要意义。
前S2抗原与HBsAg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在急性乙肝中,前S2抗原与HBsAg都可作为HBV复制标志。
在慢性乙肝中,前S2抗原的出现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该抗原长期存在,提示患者有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
前S2抗原不仅能判断HBV的感染,而且对观测疾病预后、药物选择及疗效观察也有作用,是对乙肝两对半的有效补充。
以上指标中的1、2、3、4、5、7、8项,在临床上称为乙肝七项~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
+
-
+
-
-
潜伏期或急性乙肝早期
+
-
+
-
+
急性或慢性感染,以HbcAb-IgM鉴别;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大三阳)
+
-
-
+
+
急性HBV感染趋于恢复;
慢性乙肝携带者(小三阳)
-
+
-
+
+
急性HBV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
-
+
-
-
+
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
-
-
-
+
过去感染,但无法检出HbsAg;
低水平慢性感染;无症状携带者
-
+
-
-
-
成功接种过乙肝疫苗,
或以前感染过HBV,现已康复,有免疫力
(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HCV的感染特点是慢性化几率高,感染过程长,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变并呈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可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
放射免疫诊断(RIA)和ELISA检测血清中HCV抗体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
机体产生的HCV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即可与细菌毒素、病原体(如病毒)及其产物特异性结合并发挥中和作用的抗体。
能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或阻断病毒感染靶细胞】,没有保护性,仅是感染的标志物,也可作为慢性丙肝、肝硬化的诊断指标。
(HCVELISA仅为初筛试验)
HCV-IgM阳性可作为HCV活动性复制的血清学标志,常与慢性丙肝急性发作有关。
HCV含量的多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抗病毒疗效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HCV的定量检测对本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敏反应:
是指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增高的敏感性/反应性,此类免疫应答导致的机体功能紊乱称~。
超敏反应类型
I型
速发型
II型
细胞毒型
III型
免疫复合物型
IV型
迟发型
参与成分
IgE
IgG/M
IgG
Th1,Th2,CTL
效应细胞和成分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FcR+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
FcR+细胞
补体
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CTL
初次介导组分
血管活性胺
补体、MAC
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
IFN-γ、IL-4/5、eotaxin、细胞毒素
二次介导组分
白三烯、PGD2、PAF、细胞因子
溶酶体酶、穿孔素
溶酶体酶
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细胞毒素、炎症介质
PS:
II/III型超敏反应是AID的机制,IV型超敏反应是排斥反应的机制。
变应原:
是指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其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
(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型抗体称为变应素)
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超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引发的最常见;血清过敏性休克),局部性超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输血反应,HDN,AIHA,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常见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hus反应、类Arthus反应),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常见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HDN)
母子间血型不合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
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在首次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内,母亲被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致敏,产生以IgG类为主的抗Rh抗体。
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母体内的Rh抗体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膜上的RhD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溶解破坏(血管外溶血),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
初次分娩后,72h内给母体内注射Rh抗体,能及时清除母体内的Rh阳性红细胞,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HDN。
【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
抗血细胞抗体大多属于不完全抗体,这种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不发生凝集现象。
Rh抗体的检测:
为防止Rh血型不合所致死胎或HDN的发生,可对孕妇血清或胎儿羊水的Rh抗体进行检测,最为常用的是酶介质法。
酶介质法原理:
Rh(D)抗体多为IgG型不完全抗体,当它与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相遇时,便与红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
但由于IgG型不完全抗原的两个抗原决定簇的跨度小于红细胞因排斥力而产生的最小间距(250nm),所以不能将相邻的红细胞彼此连接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
加入酶介质可破坏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糖肽,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小红细胞间斥力,使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有利于IgG型不完全抗体在两个红细胞抗原位点间连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最常用的酶是1%木瓜/菠萝蛋白酶。
【临床意义】
Rh血型抗原主要有5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
凡带有D抗原者称Rh阳性,不带D抗原者为Rh阴性。
当Rh阴性的个体受到D抗原的刺激(输血、妊娠、器官移植)后,可产生D抗体,若该个体再次受到D抗原阳性血液就可发生溶血反应。
在Rh血型不合所致的HDN中,母亲为Rh阴性血型,但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
为及早发现胎儿有胎内溶血,应尽早对孕妇Rh抗体进行监测。
一般妊娠16周应作首次Rh抗体检测,如结果为阴性则每6~8周复查一次。
如结果为阳性,则第20周重复检测,以后每隔2~4周复查一次,直至分娩。
Rh抗体滴度≥1:
16或1:
32时,胎儿很可能发生水肿。
Rh抗体超过1:
64即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孕妇血浆交换术等。
免疫增殖性疾病:
免疫器官、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
主要表现为Ig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
可见于:
慢性肝病、肝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早期)、AIDS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包括:
原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孤立性浆细胞瘤、淀粉样变性、重链病、轻链病、恶性淋巴瘤、慢淋)、继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非淋巴网状系统肿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风湿性疾病、慢性炎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原发性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识别“自我”,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耐受。
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受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点:
多数原因不明,诱因可有可无,无诱因者多称为“自发”“特发”性
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有遗传倾向,已发现某些特定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疾病的重叠现象,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多种自身免疫病
病程一般较长,多迁延为慢性。
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
体内有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自身抗体在不同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叠现象。
部分疾病有相关的特征性自身抗体
可以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等
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
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
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
SLE自身抗体
发生率(%)
抗dsDNA抗体
30~40
抗ssDNA抗体
70~95
抗组蛋白抗体
30~70
抗Sm抗体
10~30
抗SSA抗体
20~60
抗SSB抗体
10~20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
10
PCNA
3~5
抗红细胞抗体
10~65
抗磷脂抗体
10~15
抗血小板抗体
75~80
【备注】
①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是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其诊断特异性高达95~100%,但敏感性仅30~50%,阴性不能排除SLE诊断
②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与抗dsDNA抗体相同的诊断特异性,可达到95%。
其表达与SLE病情活动有关。
③抗Sm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是其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约30~40%的患者该抗体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
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hiumatoidfactor,RF),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
RA自身抗体
发生率(%)
IgM—RF
80
抗CCP抗体
50~80
抗ssDNA抗体
8
抗角蛋白抗体
36~59
ANA:
即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主要是IgG。
IIF(间接荧光免疫法)为最常用的总ANA筛查实验、目前最常用HEp-2细胞作为抗原。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NA阳性检出率:
疾病
ANA阳性率(%)
SLE(未治疗)
95
MCTD
95~100
RA
20~30
SS
60`70
系统性硬化
80~90
PM/DM
30
自身免疫性肝病
15
MCTD:
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见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定为哪一种疾病,并伴有高滴度的斑点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RNP抗体,这类自身免疫病称为~。
类风湿因子(RF):
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几种疾病RF的检出率:
疾病
阳性率
类风湿性关节炎
79
系统性红斑狼疮
30
干燥综合征
95
硬皮病
80
皮肌炎
80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
25
免疫缺陷病(IDD):
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有反复、持续性、机会性感染,可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并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
【特点】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好均具有某些共同的临床特点:
1、反复感染。
IDD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反复感染且难以控制,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取决于IDD的类型和程度
免疫缺陷病类型
病原体类别
感染类型
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补体缺陷病
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补体缺陷病时也常见脑膜炎链球菌和淋球菌感染
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气管炎、中耳炎、全身性肉芽肿等
细胞免疫缺陷病
以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为主
重症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布氏菌病、结核病等
联合免疫缺陷病
以化脓性球菌感染为主,有时合并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
全身重症细菌及病毒感染、顽固性腹泻或脓皮病等
2、肿瘤。
IDD患者尤其是T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居多。
3、自身免疫病。
IDD患者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约1000倍,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4、遗传倾向:
多数PIDD具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5、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多种多样:
IDD患者因其免疫系统受损的组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并可同时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从而出现复杂的功能障碍和症状。
另外,患同种免疫缺陷病的不同患者,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
是指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包括: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B细胞先天发育不全或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Ig水平低或缺陷)、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T细胞的发生分化和功能障碍)、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吞噬细胞的数量、移动和/或粘附功能、杀菌活性等异常导致的疾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
是指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又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的CD4+T细胞减少,同时伴反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致病机制】
1、HIV入侵靶细胞的机制:
CD4分子是HIV糖蛋白的特异性受体,故其主要侵犯CD4+T细胞(表达该分子的单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免疫学 检验 名词解释 重要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