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第三单元 专题二 第2节 板块精练.docx
- 文档编号:25778780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28KB
第三编 第三单元 专题二 第2节 板块精练.docx
《第三编 第三单元 专题二 第2节 板块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编 第三单元 专题二 第2节 板块精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编第三单元专题二第2节板块精练
第2节鉴赏评价
板块精练
板块1 考点分类训练
考点1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
预 演
杜姆拉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
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常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儿。
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这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
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四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
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
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
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
“他是我爸爸。
”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
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
”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
“不在。
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
“你们俩在做什么呢?
”我问。
“我们在玩‘爸爸和妈妈游戏’。
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
”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
”我点着了烟,坐在沙发上。
“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我寻思着,“生活安排得好不好,是不是幸福?
”
孩子们尖利的喊叫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
“喂,孩子他妈!
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腔调。
“吃个屁!
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
家里啥也没有!
”
“你的嘴可真厉害!
骂起人来活像个卖货的娘儿们!
”
“你怕什么!
在饭馆一坐,就能吃个酒醉饭饱……可我怎么办?
”
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去了?
说!
”姆济娅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
“什么,我管不着?
”
“你疯啦?
!
”
“我受够了!
今天我就回娘家去!
孩子统统带走!
”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
“没那么简单!
”
“把儿子给我留下!
”
“不行!
”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把儿子留下!
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
!
畜生!
”姆济娅抡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
她打得那样厉害,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孩子,真不知道害臊。
这是什么游戏?
”
“放开我,尼娜!
”姆济娅突然朝我喊道。
“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
我整天受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喝干了。
可恶的东西!
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
”姆济娅用纤细的指头戳了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
”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
”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
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往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满快活的!
”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在我面前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摘自《外国精品小说选》)
1.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小说中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要重点考虑该词语在表现人物心情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毅然”表明了“我”急于见到老朋友的心情。
(2)“跳起来”表明“我”对打闹的两个孩子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而且他们打闹的程度、说的话语让“我”无法相信这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
2.小说以“预演”为标题有什么深意?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
考生既要结合“预演”一词的本义,又要联系小说的主旨,分析“预演”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
①预演是对父母的模仿,包括内容、腔调,可谓惟妙惟肖。
②预演,既是孩子的父母过去生活的翻版,又是孩子未来命运的暗示。
考点2体会重要句子的深刻内涵
本 家
郑 衍
一个人在丛林中迷失了方向。
在他走投无路之际,很幸运地遇到了一只猴子。
这人便与猴子攀起亲来。
他告诉猴子:
“人就是由猿猴变来的,人与猴本是同宗,说不定,500年前我们俩还是一家呢。
”末了,这人还半是得意、半是讥讽地说,“只是老弟现在还留着这根尾巴,而我们早已经把它给文明掉了。
”
猴子为这个人的热情所感动,决定亲自护送本家走出丛林。
一路上,人与猴相谈甚欢。
猴子教人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分辨有毒的果子,如何爬树避险。
那人也告诉猴子,人是怎样和猴子相亲相爱的:
人把猴子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又为猴子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很快,人与猴便成了莫逆之交。
突然,一只猛虎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猴子迅速带领那人爬上了一棵大树。
猴子身手敏捷,爬树如履平地。
而那个人面如土色,喘着粗气,死死地抱着一个大树杈,一动也不敢动。
树下的老虎并不着急,老虎知道,人不会像猴子一样从树上“飞”走,它在耐心地等待。
猴子告诉本家,战胜老虎的唯一办法就是坚持,要坚持到饥饿的老虎忍受不了,自动离开。
老虎逐渐失去了耐心。
老虎许诺,如果谁能把对方主动交出来,就免他一死。
人与猴子决定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入夜,猴子突然睡去。
人又困又乏,却不敢打盹儿,怕从树上掉下去,落入虎口。
人越想越害怕,他想起了老虎的诺言,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一狠心,一咬牙,把猴子推了下去。
可刚落到一半,猴子就惊醒了。
猴子立刻抓住树枝,敏捷地爬回了原处。
猴子什么也没说,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又安然睡去。
早上,饥饿难耐的老虎终于悻悻而去。
人与猴继续赶路。
终于,在猴子的护送下,那个人走出了丛林。
他对猴子感激不尽,对猴子说:
“你永远都是我的亲兄弟!
”又问猴子有什么要求。
猴子严肃而又郑重地说:
“大哥,请您以后千万不要再说我们是本家!
”
(选自2009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3.阅读下面两句话,分析说话者的“潜台词”。
(1)你永远都是我的亲兄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哥,请您以后千万不要再说我们是本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这里要分析的两句话在小说结尾,可以说是两个主要人物的总结性“发言”,这些话代表了他们各自的思想、看法。
结合全文来分析,就不难理解其“潜台词”了。
答案:
(1)你无怨无悔、无私无畏地护送我逃离虎口,走出丛林,我真是太感激你了!
(2)你这个虚伪自私的家伙,差点要了我的小命,还说什么“亲兄弟”!
考点3赏析语言表达艺术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我要求休学一年。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获准以后我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先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停留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10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上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
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
“是的。
”
“不休学不行吗?
”
“不行。
”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
“亲戚……也都穷。
”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
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报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
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又停下手问:
“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
”我看着那双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
她只是教务处的一位抄抄写写的年轻职员,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
我便说:
“老师,没关系。
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
”她说:
“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
”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
“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
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
“装好。
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
我听到背后“咣当”一声关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
她拢了拢齐肩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
我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便低着头加快了脚步,她又喊了一声“等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
“别把休学证弄丢了。
”我点点头。
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
“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
我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停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
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
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
“老师……我走了……”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
“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
我再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
我今天终于把近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了,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在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样泪腺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4.请分析画线文字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表达特色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来考虑。
“眼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运用了比喻手法,这一描写属于细节描写。
“我”快号啕大哭又可以衬托出女先生的心地善良。
“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
这段文字写女先生的眼泪晶莹透亮,有点题的作用;她流泪,又可以表明她真的关心同情“我”;这段饱含感情的文字表明“我”被深深感动了,为下文抒情议论、升华主题作了铺垫。
答案:
特色:
比喻手法,细节描写,侧面衬托。
作用:
点题,刻画人物,为结尾抒情作铺垫。
考点4赏析人物形象
陶 罐
陈永林
村委会只有一张八仙桌,九根照例在首席的位置上坐下来,村主任坐二席。
村主任看看到会的人,问:
“二山咋没来?
”又闲扯了一会儿,九根见二山还没来,就对村主任说:
“这会开始开吧。
”村主任说:
“这会没了二山,就开不成。
”九根知道村主任的意思。
修祠堂要钱,而二山是村里的首富,这议修祠堂的会当然少不了二山。
九根脸上阴沉沉的,狠狠地吸着烟,心里嘀咕开了:
“唉,世风日下,都朝钱看了。
若在以前,不管大事小事,还不是自己一句话?
”
二山来了,照例在村主任旁的位置上坐下来。
二山坐的是第三席。
村主任喝了口茶,说:
“闲话也不多说,就是这祠堂修成啥样的?
修以前的样还是现在一般房子的样……”村主任的话还没说完,九根就说:
“就修现在一般房子的样,这样省工省料,花不了多少钱,再说村人都没多少闲钱。
”
二山却不同意:
“我说修以前的样好。
这虽然多花点钱,但我说值。
以前的祠堂气派,再说以前的祠堂都快绝迹了,应该让这种式样的房子传下去。
若修成现在一般的房子样,那还不如不做。
”
九根说:
“以前的祠堂不合适,太陈旧了……”
“那是传统不是陈旧,应该保持那个样子。
”
两人争得不可开交,后来两人都红了脸,九根说的话也难听了:
“你不就是有几个臭钱?
!
”
“臭钱你还没有!
你呢,不就是有个祖宗用的陶罐?
”二山还嘴。
会开不下去了。
九根到家时,把门踢得咣咣响。
女人开了门,见九根脸黑黑的,就问:
“啥事让你不快?
”“二山不就是有几个臭钱……”九根说。
女人说:
“现在有钱的人说话就管用,别人也看得起。
”九根就唉声叹气的。
女人说:
“如果你愿意,我们也可以有很多钱。
”九根拿眼问女人,女人说:
“不是有人出高价买陶罐吗?
”“卖陶罐?
那样村里人怎么看我……”
全村一个姓,同一个祖宗。
按村里的风俗,这祖传的陶罐只传大儿子,传来传去,就传到九根手里了。
实际上,陶罐传到谁手里,谁就是族长。
在村人的眼里,族长比村主任大。
“现时有钱就啥都有。
再这样下去,二山就会取代你,那样,这陶罐还有啥意义?
卖了陶罐,我们有了钱,村人就会敬重我们。
再说卖了陶罐,村人也不知道。
”女人的话让九根心动。
第二天,九根就卖了陶罐。
有一大笔钱的九根在村里传出话,修祠堂他出一半钱。
九根心想,村人听了他的话,准会震惊,准更敬重他。
可是没有。
村人见了他,不但不像以前那样热情,而且还用鄙夷的眼神冷冷地看他。
九根纳闷儿,后来听见一句:
“哼,连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能卖,还建啥祠堂。
”这话让九根一下没了筋骨。
晚上,九根才知道陶罐是二山托人买走的。
当天晚上议修祠堂的会,没人请九根参加,村人说九根不配。
祠堂就按二山说的修成旧式样的,修时并不要九根拿一分钱。
九根想出钱,收钱的人竟不接。
5.相对于九根而言,小说中写二山的文字不多,但这些文字却很重要。
请分析二山的性格特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有正面的描写,也有侧面的衬托。
所以,对二山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既要通过人物行为进行分析,也要与“九根”这一人物来进行比照分析,才能明辨其特征。
同时,对人物的分析切不可模式化,分析要有针对性,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答案:
①头脑精明,这体现在他对修祠堂的看法上;②据理力争,这体现在他与九根的争吵上;③巧于算计,这主要体现在他暗中促成九根卖陶罐上。
考点5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画·人·价
凌鼎年
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
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题为“爱莲居”。
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
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
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
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
常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
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的意境。
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
他画的不少,留存的极少。
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一一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
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
陶少闲的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
“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
”他孙子更是不满:
“要烧掉不如卖掉。
放着钱不赚,真是死脑筋。
”
陶少闲鼻子里泄出一声“哼”,甚是轻蔑的样子。
去年,省城有家《文化艺术报》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见到了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
记者特寻访而去。
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伫立图前,沉醉其中。
记者见此图,眼都直了,连连说:
“神品!
神品!
”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
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
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的画的潜在价值。
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更是寥寥几笔,墨韵天趣,极是惹人喜欢。
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
踌躇再三,记者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
陶少闲闻此,笑吟吟地说:
“只怕你没那么多钱。
”
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
“我出二百。
”
陶少闲摆摆手说:
“若论个卖字,非千儿八百断断乎不能出手。
”
记者有些尴尬,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
陶少闲外出未归,只有他的孙子在家。
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
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得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
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
老妻忙来劝慰,说总比白送人强吧。
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
“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
我的画,寻常百姓几人能买得起?
五百,而今区区五百就定了我的价。
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
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
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
6.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生价值是指人基于一定的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所持的判断,集中体现为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时代精神指特定时代的人们呈现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
解答此题时,应结合小说中陶少闲的具体事例,联系当代人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归纳出答案。
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答案:
现实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应多与外界交流,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及相互间的促进,而陶少闲却未参加美协,作品也未参加过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所以说他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板块2 综合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吃 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
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岔的村里蹲点扶贫,有一个帮扶对象叫陈宝山。
一听手机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他。
陈宝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这名字挺好,可家里境况太不好。
帮扶一年后,他这家还是村里一个贫困户。
我回城里时很真诚地跟他说:
“以后有什么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我。
”
看来陈宝山没忘记我这个交代。
也正是这样,我走出办公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陈宝山吃一顿饭,因为我也记得陈宝山当年说过的一句话:
“这人呐,一日三餐都有一碗饭吃就好。
”我摸透了他的脾气,在进城路上他肯定不会掏钱吃饭的。
看到陈宝山时,我怔了一下。
哎哟,这陈宝山今天还穿了一件西装。
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心人救助的吧。
还不错,进城来找人知道换一件体面的衣服。
我说:
“宝山,我们先吃饭去。
”
“好的,我已经订了包厢。
”
“你订了包厢?
”
他点点头说:
“在粤港大酒店。
我问过人,那里的海鲜做得最地道。
”
“哈哈哈,想吃一回海鲜?
行,我请你吃一回海鲜。
”我不好断了人家的念头。
都知道,全城要数粤港大酒店吃饭价位最高。
看来这陈宝山真要把海鲜当泥鳅吃。
也许陈宝山看出了一点什么,马上咧嘴一笑:
“今天是我请您吃饭。
”
——“好啊,你请客,我买单!
”
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因为他把我扯进了一辆小车,还是奔驰。
接着,陈宝山很熟练地把车子开动起来。
他见我一头雾水,便爽朗地说:
“这车子是我挖到的。
”一番交谈,我才知道陈宝山现在成金矿老板了。
这让我立即警觉起来。
平常,我最不喜欢跟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
看来陈宝山这顿饭也不是要让我白吃的,他肯定知道我一句话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
在陈宝山敬了我三杯酒后,见他还是没说出这进城请吃饭的原因,我便问:
“宝山,要我帮什么忙呢?
”
“没忙要您帮。
”
“怎么啦,宝山要灌醉我才说实话?
”
“我灌不醉你,这种地方牌子的酒我本来就喝不惯。
不过我打听过了,您喜欢喝这牌子的酒。
”
我暗暗噢了一声,有点自嘲起来:
“没事还这么用心请我吃饭?
你这宝山,肚子里还真能憋住话呀。
”
“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半句话也憋不住,肚子里能憋住的就是一泡尿。
”
我哈哈大笑。
没想到陈宝山有钱了也变得这么会说话。
于是,我便回敬了三杯。
见他有些醉意了,我又问:
“说吧,有什么事跟我直说。
”
“没事没事,我来城里就是请您这恩人吃顿饭。
”
一直到吃完饭,陈宝山也没有说什么事。
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当他开车把我送回办公楼时,我还是问:
“宝山,如果真有事,就说出来吧。
看到你能赚钱了,我心里挺高兴的。
”
“真没什么大事。
”
“没大事,那就有小事?
”
“您也知道,在村子里没人看得起我。
我就是挖了一窖金子,他们也不正眼看我。
村里人都敬重您,您是大领导,心肠挺好,人家还说,您这人挺随和,但不随便,听说我们县里头头来请您吃饭也没请动您。
看看,能让您吃我一顿饭,我陈宝山这脸面当然风光了。
嘿嘿,村里村外还有哪个老板能请动您呢?
”
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
没想到今天有钱的陈宝山会有这么一种心态。
想当年,他蔫头耷脑当人家的跟屁虫也没吭上一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5期,有改动)
1.小说第二段写了“我”以前与陈宝山交往的情况,这属于什么叙述方式?
就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前一问时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根据小说的表述特点,应当选插叙。
解答后一问时一定要结合文体特点作答。
答案:
(1)插叙。
(2)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让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答“与结尾形成反差”或“与结尾形成对比”皆可)。
2.文中说“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从全文来看,“我”在“做人”方面有什么“脾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编 第三单元 专题二 第2节 板块精练 第三 单元 专题 板块 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