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docx
- 文档编号:25769934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52.41KB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docx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
2012年2—5月《古代汉语》课件内容
董志翘
通论:
〔十一〕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叫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拟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份也往往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例如,“手“是名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这一特定的语言结构里,“手〞却带上了宾语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根本职能,即由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词的活用与兼类: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比例的词是兼属两类或三类的,你怎样分类都难于防止。
〞
油:
打一斤油〔名〕
油门窗〔动〕
这家伙真油〔形〕
计:
X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史记·项羽本纪》〕
父母之爱子,如此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
益:
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吕氏春秋·察今》〕
其家必日益。
〔《吕氏春秋·贵当》〕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韩愈《师说》〕
这都是兼类,不是活用〔活用属临时变用〕但是活用与兼类又有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被认可,就变成了兼类。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语义的变化比拟特殊,只是偶然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别这么近视眼’里面的‘近视眼’也是临时活用作动词。
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
例如‘别废话’里面的‘废话’就应算是正式动词。
〞
先秦5部典籍调查结果〔《尚书》《左传》《论语》《孟子》《韩非子》〕:
将:
动〔89%〕;名〔11%〕
友:
动〔62%〕;名〔38%〕
鼓:
动〔58%〕;名〔42%〕
衣:
动〔55%〕;名〔45%〕
怪:
动〔67%〕;形〔16·5%〕;
名〔16·5%〕
尊:
动〔57%〕;形〔43%〕
耻:
动〔50%〕;名〔形〕〔50%〕
甘:
动〔53%〕;形〔47%〕
苦:
动〔59%〕;形〔41%〕
从以上统计看,这些词都是兼类词。
那么为什么会说它们是活用呢?
这是从现代眼光去看的。
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词临时的活用可以开展成兼类,而有些兼类词的某一用法在历史开展中消亡了,变成了单类。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词,就简单地将它们古代的多类词性说成了活用〔为年轻人读懂古书服务的〕。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见教材〕
〔二〕使动用法:
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施行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主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
〔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本身的一种特殊法,指的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
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改变动词本身的词性,但是使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使句子意义改变。
〔1〕不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常见的不是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当不与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
例如:
焉用亡X以陪邻?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见X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子产坏晋馆垣》〕
强弩将军许延寿请延年为长史,从军败西羌,还为涿郡太守。
〔《汉书·严延年传》〕
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史记·X仪列传》〕
例①“亡X〞是“使X灭亡〞;例②“归之〞是“使X伯归国〞;例③“败西羌〞即“打败西羌〞;例④“坐之〞是“使他坐〞。
有时候不与物动词不带宾语仍然可以是使动用法。
例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
例①承上文“远人不服如此修文德以来之〞而言,“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之省略,“来〞仍是使动用法。
例②“走〞从文义判断是使操军败逃。
古汉语中用为使动的与物动词,常见的有:
〔A)“行、走、进、退、出、入、归、反〔返〕、来、往〞等表“行走〞义的动词:
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
〔《韩非子·十过》〕
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
〔《左传·襄公十四年》〕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史记·鲁世家》〕
〔B〕“起、立、坐、伏、居、寝〞等表起居义的动词:
华元登子反床,起之。
〔《左传·宣公五年》〕
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史记·信陵君列传》〕
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史记·X仪列传》〕
〔C〕表“兴亡〞“屈伸〞“沉浮〞“生死〞“冻馁〞“惊惧〞义的动词:
比其反也,如此冻馁其妻子。
〔《孟子·梁惠王》〕
如有能信之者,如此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不假如人也。
〔《孟子·告子》〕
其意盖将死我于囊中而独窃其利也。
〔马中锡《某某狼传》〕
〔2〕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的动宾关系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因而只能从意义上去分辨。
试比拟以下例句: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
〔《后汉书·龚遂传》〕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左传·晋灵公不君》〕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诗·魏风·硕鼠》〕
会高帝山脚,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
〔《史记·留侯列传》〕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夫子加齐之卿相》〕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
“旦辟左右!
〞〔《左传·城濮之战》〕
王辟左右。
〔《龚遂传》〕
①②两例中,②例中“饮〞是使动用法,旧读yìn。
③④两例中,④例中的“食〞是使动用法,旧读sì。
⑤⑥两例中,⑥例中的“朝〞是使动用法。
⑦⑧两例中,⑧例中的“辟〞是使动用法。
吕叔湘“说‘胜’和‘败’〞〔《语文近著》,某某教育p.110〕
1984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和《日报》报道同一如此新闻,标题不同:
《光明日报》:
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
《日报》:
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世之灾,妬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
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荀子·成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某某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韩非子·说林下》〕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太后不相魏其。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史记·项羽本纪》〕
齐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列传》〕
公假如曰:
“尔欲吴王我乎?
〞〔圉人〕遂杀公假如。
〔《左传·定公十年〕
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X豫我也。
〔胡铨《上高宗书》〕
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
〔《史记·陈涉世家》〕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史记·苏秦列传》〕
〔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事实,而后者是虚拟的〞要区分一个动作是“见之于事实〞,还是“存之于心理〞。
工师得大木,如此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如此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国语·越语》〕
〔小国之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身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朱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
〔《韩非子·观行》〕
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
〔白居易《与元九书》〕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史记·X耳陈馀列传》〕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我弟。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四〕名词作状语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汉书·陈胜传》〕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某某矣。
〔《世说新语·识鉴》〕
臣事X〔吉射〕、中行氏〔荀寅〕,X、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渎。
〔《韩非子·五蠹》〕
〔五〕动词作状语
区别几种复杂动词谓语
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韩非子·五蠹》〕
秦王还柱而走。
〔《战国策·燕策》〕
佣者笑而应曰:
“…〞〔《史记·陈涉世家》〕
民扶老携幼。
〔《战国策·齐策》〕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
文选《老子》《庄子》
《老子》
〔一〕〔道经·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知美之为美:
“美为美〞本是一个判断句,意为:
美好的东西是美的。
在主语“美〞与谓语“为美〞之间,用“之〞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然后充当“知〞的宾语。
下文“知善之为善〞,句式与此同。
斯:
指示代词,“这〞。
在句子中相当“这就〞。
《左传·成公七年》:
“知惧如是,斯不亡矣。
〞已:
通“矣〞,句末语气词。
表示报道语气,相当于“了〞。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低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无相生:
“生〞,产生,生成。
语本《老子》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长短相形:
“形〞,表现,显现。
如成语中的“义形于色〞。
“长短相形〞意为:
长和短是相
互表现的〔有长才显现出短,有短才显现出长〕高低相倾:
“倾〞通“盈〞,乃“充满〞、“充盈〞之义。
“高低相盈〞意为:
高处与低处是互相补充〔充盈〕的。
简本甲作“浧〞〔音yínɡ,同“盈〞〕帛书甲、乙本作“盈〞,后因避汉惠帝X盈之讳而改“倾〞。
音声相和:
古人所谓“声〞,乃指原始而自然简单的声音,“音〞如此指经过艺术处理美化后的“声〞的组合,即“乐音〞。
《礼记·乐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这一痕迹,在现代汉语的一些词中仍有反映。
如:
风声、雷声、吠声、哭声、笑声中的“声〞均指自然简单之声;音律、音节、音准、音叉中的“音〞均指乐音。
“音声相和〞意为:
音与声是相互应和的。
前后相随:
“随〞,跟随,随从。
意为:
前和后是互相随从的。
也就是说:
要彼此顺列起来,才看得出前后次序。
恒也。
这是永恒不变的。
此二字传世本无,据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补。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处〔chǔ〕无为之事:
处:
行、做。
行不言之教:
行:
施行。
不辞:
“辞〞通“始〞。
帛书乙本作“万物昔〔作〕而弗始〞,傅奕《道经古本篇》与敦煌本作“万物作而不为始〞,当是。
“辞〞籀文作“辝〞,与“始〞同谐“台〞声。
此句意为:
听任万物兴起〔皆顺其自然〕却不为倡始。
为而不恃:
“恃〞,依仗,倚靠。
成语有“有恃无恐〞。
“为而不恃〞,意为:
有所施为却不依仗它〔不图报〕。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去:
去,离开、失去、丧失。
〔清凉山的钟声〕
本文大多为韵文: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生〞、“成〞、“形〞、“倾〔盈〕〞押韵,古音均在“耕〞部。
“和〞、“随〞押韵,古音在“歌〞部。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事〞、“辞〔始〕〞、“有〞、“恃〞押韵,古音皆在“之〞部。
“居〞、“居〞、“去〞押韵,古音皆在“鱼〞部。
郭店楚简作: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低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
是以弗去也。
〔二〕〔道经·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
辐:
车辐条。
《说文》:
“毂,辐所凑也。
〞共,“拱〞之古字。
乃“环绕〞“凑集〞义。
《论语·为政》: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朱熹集注:
“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
〞此义后代写作“拱〞。
当其无:
正在那空虚的地方。
当:
介词。
相当于“在〞。
《晏子春秋·杂下四》:
“鴞当陛,布翼,伏地而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
百姓当家如此力农工,士如此学习法令辟禁。
〞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埴以为器:
河上公注:
“埏,和也。
埴,土也。
和土以为饮食之器。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
“埏,揉也。
〞《集韵》:
“埏,和也。
〞《荀子·性
恶》:
“故陶人埏埴而为器。
〞杨倞注:
“埏,击也;埴,粘土也。
击粘土而成器。
〞马叙伦曰:
“《说文》无‘埏’字,当依王弼本作‘挻’,而借为‘抟’。
〞《说文》:
“挻,长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折可合,可方可圆,谓之挻。
〞《战国策·齐策三》:
“桃梗谓土偶人曰:
‘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
’〞高诱注:
“挻,治也。
〞《某某子·精神训》:
“譬犹陶人之挻埴。
〞高诱注:
“陶人,作瓦器之官也。
顿泥坯,取之于地已为器。
〞《说文》:
“抟,以手圜之也。
从手专声。
〞摶埴,谓以粘土捏制陶器的坯。
《周礼·考工记序》:
“抟埴之工二。
〞X玄注:
“抟之言拍也;埴,粘土也。
〞贾公彦疏:
“以手拍粘土以为培乃烧之。
〞又“抟治〞,抟土为砖。
《晏子春秋·谏下四》:
“景公令兵抟治。
〞王念孙《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一》:
“案‘治’者,砖也,‘抟治’,谓抟土为砖。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汉应劭《风俗通》:
“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埏〞、“挻〞古音“书〞母“元〞部;“抟〞古音“定〞母“元〞部。
〔照三归端〕《说文》:
“埴,粘土也。
〞《释名·释地》:
“土黄而细密曰埴。
〞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户:
单扇门。
亦泛指门户。
《论语·雍也》:
“谁能出不由户?
〞X宝楠正义引《一切经音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
〞牖:
窗。
《说文》:
“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
〞段玉裁注:
“交窗,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
〞“窗〞,古字为“囱〞,原始穴居时代窗设于屋顶,通气采光。
《说文》“向,北出牖也。
〞故最早只有天窗,“窗〞本是天窗,后口语中窗的总称;“牖〞本是内壁窗,可作窗的通称。
“向〞,上古外壁北窗;也作窗的泛称。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其中两个“之〞均为指示代词复指提宾。
将介词宾语“有〞、“无〞
提到动词谓语“以〞前。
即:
“故以有为利,以无为用〞。
意为:
所以“有〞给人以便利,而只有跟“无〞配合才能起作用。
全文均以“用〞为韵。
“用〞古音在“馀〞母“东〞部。
〔三〕〔德经·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其犹X弓与:
“其〞,语气词,表示推测。
这里乃“大概〞之义。
“X〞,安上弓弦或拉紧弓弦。
《诗·小雅·吉日》:
“既X我弓,既挟我矢。
〞《说文》:
“施弓弦也。
从弓长声。
〞“与〞,句末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有猜测语气。
后写作“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抑〞,向下压。
“举〞,向上抬。
有馀者损之:
“损〞,减少。
《说文》:
“损,减也。
〞《墨子·七患》:
“岁馑,如此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
〞
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
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损不足以奉有馀:
其中“以〞是连词,跟“损有馀而补不足〞的“而〞同义。
但是,“孰能有馀以奉天下〞的“以〞是介词,表示“用〞的意思,它的宾语是有馀〞,放在“以〞的前面。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的“以〞也是介词,表示“因为〞,它的宾语是“是〞,也放在“以〞的前面。
道者:
遵循天道的人,即书上注的“有德的人〞。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其不欲見賢邪!
不处:
不居。
不居功。
其不欲见贤邪:
“见〔xiàn〕〞乃“表现〞、“显现〞义,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现〞。
大概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吧。
天之道,其犹X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与〞、“举〞、“补〞押韵,古音皆在“鱼〞部。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如此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处:
“馀〞、“下〞、“者〞、“处〞押韵,古音皆在“鱼〞部。
〔四〕〔德经·八十章〕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小国寡民:
“小〞、“寡〞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国家小小的,人民少少的。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什〞,十倍;“伯〞通“佰〞,百倍。
“什伯〞指众多。
一说:
“什伯〞指士卒部曲之名。
《某某子·兵略》:
“正行伍,连什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
〞如此,“什伯之器〞即指战争工具。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重死〞:
以死为重,亦即把死看得很重,爱惜生命。
《说文》:
“徙,移也。
从辵止。
〞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虽有舟舆:
“舟舆〞,车船。
舆本指车箱。
汉王符《潜夫论·相列》:
“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
〞宋王安石《易泛论》:
“舆,有承载之材,而亦非车之全者也。
〞泛指車子。
无所乘之:
无所,动词“无〞和代词“所〞组成的固定结构,相当于“没有……的地方〔必要〕〞“无所乘之〞即:
没有乘坐它的地方〔必要〕。
陈之:
陈列它,摆出它。
复结绳而用之:
复,重新。
结绳,原始的记事方式。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即:
认为自己的饮食甘甜,衣服华美,住居舒适,习俗安乐。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相:
相互。
“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诸侯兼并,“广土众民〞的政策而发的,认为“广土众民〞是社会混乱与一切祸患的根源。
反映了当时厌恶战乱的古代小自耕农的理想社会。
《庄子》
不龜手之藥〔莊子·逍遙逰〕
龟:
通“皲〞,手足冻裂。
“龟〞本为龟鳖义。
借为“䠅〞。
《说文·足部》:
“䠅,瘃
足也。
从足囷声。
〞后来写作“皲〞,《说文新附》:
“皲,足坼也。
从皮军声。
〞按:
龟,古
音“见〞母“微〞部;“皲〞古音“见〞母“文〞部。
两字声同,韵“微〞、“文〞对转。
龟手:
不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手皲裂。
惠子謂莊子曰:
“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
〞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给予。
《诗·邶风·静女》: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瓠:
“葫芦〞,后来缓读之如此为“葫芦〞。
就如“扶摇谓之飙〞、“不可谓之叵〞。
种〔zhǒnɡ〕:
种子,名词。
我树之成:
树:
种植,动词。
《说文·木部》:
“树,木生植之总名也。
〞徐鍇《说文解字通释》:
“树之言竖也。
〞引申为种植。
上古名词“树木〞义用“木〞,秦以后“树〞才主要用作名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实五石〔dàn〕:
实:
容纳,盛下。
动
词。
《孟子·滕文公下》:
“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石: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
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以盛〔chénɡ〕水浆:
盛,以器装物,动词。
浆:
古代一种用以解渴的微酸饮料。
《诗·小雅·大东》: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浆水》﹝释名﹞引陈嘉谟曰:
“浆,酢也。
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
〞其堅:
它的堅固程度。
瓢:
本葫芦之一种,后称以老熟的葫芦对半剖开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
如此瓠落无所容:
瓠落,叠韵连绵词。
同“廓落〞,大貌。
“瓠〞,鱼部,“落〞,铎部,
“鱼〞、“铎〞对转。
非不呺然大也:
呺,空虚巨大。
陆德明《经典释文》:
“呺,本亦作号。
〞《说文》无“呺〞字,盖“号〞之俗写。
《说文·口部》:
“号,痛声也。
从口丂声。
〞借为“枵〞,《尔雅·释天》:
“元、枵,虚也。
〞虚如此有大义。
故曰“枵然大也〞。
枵然:
空虚巨大的样子。
按:
号,古音“匣〞母“宵〞部;枵,古音“晓〞母“宵〞部。
韵同,声仅清浊之別。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
击破,砸破。
莊子曰: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泙澼絖為事。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固:
副词,确实,实在。
《孟子·梁惠王上》:
“然如此小固不可以敌大。
〞拙:
笨拙,不巧。
现代汉语中“拙劣〞、“笨拙〞成语“弄巧成拙〞中之“拙〞均为此义。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洴澼:
成玄英疏云:
“洴,浮,澼,漂也。
〞《庄子集释》引卢文弨曰:
“疑洴澼是击絮之声。
洴澼二字本双声,盖亦象其声也。
〞《集韵·青韵》:
“洴,洴澼,漂絮声。
〞本为击絮漂絮之声,引申为漂洗,作动词。
絖:
丝棉絮。
乃“纊〞之异体字。
《说文·糸部》“纊,絮也。
从糸廣声。
絖,纊或从光。
〞今简化为“纩〞。
泙澼絖:
漂洗丝棉絮。
一说在水中击絮。
宋高似孙《纬略》卷十一:
“漂絮,击絮也。
宋景文公诗‘药有不龟方,击絮管无妨’,亦以漂为击也。
事:
职业。
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
聚族而謀曰:
‘我世世為泙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鬻技百金,請與之。
’今一朝鬻技百金:
鬻〔yù〕:
卖。
《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
〞百
金:
金百镒。
金,货币单位,战国至秦以一“溢〞为一“金〞,重二十两。
《战国策·齐策一》:
“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高诱注:
“二十两为一金。
〞因为超出古十六两为一斤,故称“溢〞后来专造“镒〞字。
汉代以后始以一斤为一金。
请与之:
请,表敬副词,请允许我卖给他。
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
裂地而封之。
越有难:
越国发难。
“灾〞一般指自然界的灾祸,如旱灾、火灾、蝗灾;“难〞一般指人为的变乱,如国难,家难。
越有难,即越国发难,此指越国入侵。
败:
与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败。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乎!
大樽:
樽,本指盛酒器。
唐李白《前有樽酒行》之一: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这里指状如酒樽,缚在身上凫水救生的葫芦。
古人亦称“腰舟〞。
〔电视剧《解放》周恩来渡黄河用此〕蓬之心:
蓬:
本指蓬草,因蓬草弯曲纷乱,故引申出曲屈;散乱。
《山海经·海内经》:
“玄狐蓬尾。
〞汉扬雄《长杨赋》:
“头蓬不暇梳。
〞蓬之心:
指蓬草那样曲屈不通的想法。
胠篋〔莊子·外篇〕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
胠:
《说文·肉部》:
“胠,亦〔腋〕下也〞本指人之腋下,名词。
腋处人身两侧,故引申出“从旁边打开〞义,动词。
箧:
小箱子。
《说文·匚部》“匧,匣也。
从匚夾声。
俗作篋。
〞后简写作“箧〞。
囊:
《汉书·陆贾传》:
“赐贾橐中装直千金。
〞颜师古注:
“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匮:
“柜〞之古字。
本义为柜子,从匚贵声。
后来兼表“匮乏〞义,故本义另造“櫃〞字,现又简化为“柜〞。
〔本来“柜〞是旁开门的,“箱〞是上开门的。
我国的“冷柜〞、“冰箱〞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古代就有冰箱,是上开门的,即用古名命名泊来品。
〕摄:
义为收紧、勒紧。
《说文·手部》:
“摄,引持也〞,从引持义引申出收紧义。
缄縢:
缄、縢均为绳索义。
《说文·糸部》:
“缄,所以束箧也,从糸咸声。
〞,即用来捆扎箱箧的绳子。
《说文·糸部》:
“縢,缄也,从糸朕声。
〞《玉篇·糸部》:
“縢,绳也。
〞扃鐍:
扃,从外关门的门闩〔shuān〕。
《说文·户部》:
“扃,外闭之关也。
从户冋声。
〞段玉裁注:
“关者,以木横持门户也。
〞鐍,本指有舌的环,用来系扣的。
本文“扃鐍〞相当于用来锁闭箱柜的锁钥。
如此必摄缄縢,固扃鐍: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扃鐍结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南师大 课程 内部 课件 WORD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