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全国卷.docx
- 文档编号:25769521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09.52KB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全国卷.docx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全国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全国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全国卷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电动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发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答案】D
【解析】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A正确;B.实施绿化工程,大量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防治了扬尘的污染,故B正确;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C正确;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故D错误;故选D。
2.关于
U和
U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含有92个中子B.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它们是同种核素D.它们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A.
和
同属于铀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故其中子数一定不同,
的中子数为143,
的中子数为146,故A错误;B.原子的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故
的核外有92个电子,故B错误;C.
和
同属于铀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是两种不同的核素,故C错误;D.
和
同属于铀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故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CO2的电子式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Cl
【答案】B
【解析】A.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只存在1对氢氯共用电子对,氯化氢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正确;C.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D.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
1737Cl,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
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
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
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④表示核素时,元素符号左上方为质量数,左下方为质子数。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要吸收能量
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右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化学键生成吸收能量
【答案】B
【解析】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进行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5.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
H2O>NH3B.碱性:
NaOH>Al(OH)3
C.氧化性:
F2>Cl2D.酸性:
H2SO4>HClO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非金属性越强,稳定性越强,故正确;B、钠的金属性比铝强,氢氧化钠碱性比氢氧化铝强,故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减弱,故正确;D、高氯酸的酸性最强,故错误。
考点:
元素周期律
6.A、B、C、D均为气体,对于A+3B
2C+D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4mol/(L•s)B.v(B)=0.8mol/(L•s)C.v(C)=0.6mol/(L•s)D.v(D)=0.1mol/(L•s)
【答案】A
【解析】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
=0.4;B.
=0.26;C.
=0.3;D.
=0.1,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A。
7.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碱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1,故A正确;B.按照Li、Na、K、Rb、Cs的顺序,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增大,故B错误;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故D正确;故选B。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酸雨的形成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答案】B
【解析】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正确;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故B错误;C.淀粉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所以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D.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二者组成通式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
9.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并发原电池反应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B错误;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C正确;D.乙醇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明确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是解题关键,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钠用电解法冶炼B.铜只能用电解法冶炼得到
C.汞的冶炼只能用还原剂法D.铝的冶炼一般用还原剂法
【答案】A
【解析】A.钠是较活泼的金属,一般用电解法冶炼,故A正确;B.置换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的冶炼,可以用H2还原CuO来冶炼金属铜,故B错误;C.Hg是用加热HgO来获得的,故C错误;D.Al是由电解Al2O3制得的,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能准确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冶炼方法是解题关键,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是:
电解法:
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
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
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离法:
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高熔点金属采用电解法来冶炼。
11.下列物质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2H4B.NaOHC.MgCl2D.HCl
【答案】B
【解析】A.C2H4分子中C-H和C—C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明确物质中存在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题关键,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第IA族(H元素除外)、第IIA族和第VIA族、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的结构中六个碳原子的连接方式是单双建交替组成的环状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答案】C
13.在50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C.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A.降低温度,减小反应速率,故A错误;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SO2不能完全转化为SO3,故B错误;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不再改变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明确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解题关键,其中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影响反应速度的外因很多,主要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等;不同的实验影响速度的因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实验,确定不同影响反应的因素。
14.下列变化的有机反应的类型,不正确的是()
A.CH3CH3→CH3CH2Cl 取代反应
B.CH2==CH2→CH3CH2OH 取代反应
C.CH2==CH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D.
→
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A.烷烃转换成卤代烃,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故A正确;B.CH2=CH2中的双键发生断裂,加进了氢原子和羟基,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C.CH2=CH2中的双键发生断裂,双键碳原子上加进了溴原子,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
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
,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B。
X
Y
Z
W
1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X<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Z>X
C.X、Y元素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D.W的单质具有漂白性,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答案】D
【解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为O,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C,Z为S,W为Cl;A.元素非金属性C<O,所以氢化物越稳定C<O,故A正确;B.元素非金属性Cl>S>C,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故B正确;C.C、O、S都可以形成多种单质,故C正确;D.根据氯气与水生成次氯酸能漂白,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故选D。
16.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在试管A中应加几块碎瓷片以防止A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生暴沸
D.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b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错误;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B正确;C.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故C正确;D.乙酸乙酯无色,具有香味,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振荡后上层为有香味无色油状液体,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明确实验原理和乙酸乙酯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实验室用乙醇在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备乙酸乙酯,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碎瓷片。
17.某原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H+向负极移动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从锌出来,经过导线流向铜,故正确;B、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故错误;C、铜的质量不变,故错误;D、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考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8.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
(H2):
(NH3)=1:
3:
2
B.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2,同时减少2molNH3
【答案】B
【解析】A.c(N2):
c(H2):
c(NH3)=1:
3:
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量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2倍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量、转化率有关,故C错误;D.单位时间每增加1molN2,同时增加2mol NH3,即同时也减少2mol NH3,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
19.根据
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水解反应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A.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团,则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选;B.含C=C,则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不选;C.含-COOH,则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故C不选;D.含-COOH,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D不选;故选A。
20.下列物质的描述和相关知识均正确的是
物质及变化
描述
相关知识
A
碘化钾溶液滴到土豆片上
变蓝色
土豆片含淀粉
B
煤的气化
化学变化
主要反应是碳与水生成水煤气等
C
乙烯和苯
都能使溴水褪色
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D
蔗糖和麦芽糖
多糖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碘化钾遇到淀粉不变蓝,故A错误;B.煤的气化主要是指煤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为二糖,不是多糖,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
21.
(1).(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A.苯 B.乙烯 C.乙烷 D.乙醇 E.乙酸。
(填代号)
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
②能与Na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④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物质:
A.金刚石与石墨;B、淀粉与纤维素;C氕与氘;D.甲烷与戊烷;E、.
与
F.
与
其中互为同位素_____;(填编号.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属于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D、E(3).E(4).B(5).C(6).D(7).E(8).F
【解析】
(1)①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答案为:
A、B;
②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
D、E;
③乙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答案为:
E;
④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
B;
(2)A.金刚石与石墨均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淀粉与纤维素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存在以上关系;C氕与氘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D.甲烷与戊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E.
与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F.
与
属于同种物质;则互为同位素为C;互为同系物的是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E,属于同一物质的是F。
点睛:
准确理解相差概念是解题关键,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官能团数目和种类相等;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结构式的形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不同;据此判断分析。
2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回答:
(1)写出元素符号:
A_________;(1分)C___________。
(1分)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A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
(2).F(3).H2SO4(4).
(5).NH3+HNO3=NH4NO3
【解析】
(1)设A的质子数为x,根据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2,则有x+x+2=x+9,x=7,所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
(2)B为S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最高正价为+6价,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3)A为N元素,单质氮气的电子式为
;对应的氢化物为NH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
23.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
序号
铁的质量/g
铁的
形态
V(H2SO4)
/mL
c(H2SO4)
/mol•L-1
反应前溶液
的温度/℃
金属完全消
失的时间/s
1
0.10
片状
50
0.8
20
200
2
0.10
粉状
50
0.8
20
25
3
0.10
片状
50
1.0
20
125
4
0.10
片状
50
1.0
35
50
请分析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 表明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其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填实验序号).
(3)该探究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体现该影响因素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答案】
(1).固体的表面积
(2).其规律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3).1,3(4).温度对化学反映速率的影响(5).3,4
【解析】
(1)在实验1和2中,除了铁的形态不同外,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3中只有硫酸浓度不同,其它反应条件完全相同,说明实验1、3之间是进行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由表中数据可知,除了条件浓度、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探究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实验3和4,只有温度不同,目的为了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4.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检验乙酸乙酯中是否含有乙酸杂质(铁架台、夹子等支撑仪器省略)。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乙醇沸点为78.4℃,乙酸的沸点为118℃。
请根据要求填空:
⑴写出实验室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为使反应物充分反应,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对应序号)。
①小火温热,再慢慢升温至微沸状态
②先大火加热至沸腾状态,并持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
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剂④作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⑶如果单孔塞上的导管短一些,对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响,简述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①④(3).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够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4).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5).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25.已知有机物A、B、C、D、E、F有以下转化关系.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C的2倍;F是塑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结合如图关系回答问题: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E的结构简式:
A______、E______;
②、写出B、C、D、E中官能团的名称:
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③、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苯都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在一定条件下A可以转化生成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写出由苯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