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docx
- 文档编号:25768959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38.84KB
专题19.docx
《专题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9
课时作业(十九)
1.(2010·新课标全国卷)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
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
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
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O=C=O的键角约为______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______;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色。
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2s22p4 V形
(2)2F2+2H2O=4HF+O2
(3)MgO 晶格能大 sp3和sp2 120°
(4)3∶1∶1
(5)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2.(2010·安徽卷)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
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键长较长的是________。
(3)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W2Y在空气中煅烧生成W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含XO、Y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Y。
已知:
XO(g)+
O2(g)===XO2(g) ΔH=-283.0kJ·mol-1
Y(s)+O2(g)===YO2(g) ΔH=-296.0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 ⅥA HClO4
(2)2 H—Cl H—S
(3)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Cu2S+3O2
2Cu2O+2SO2
(4)2CO(g)+SO2(g)===2CO2(g)+S(s)
ΔH=-270.0kJ·mol-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位、构、性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X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是C元素,Y是S元素;Z是Cl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63-34=29,是Cu元素。
(1)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所以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2)CS2分子中有2个双键,双键中有一个键是σ键,一个键是π键。
Cl的电负性比S的电负性强,所以H—Cl键的极性比H—S键的极性强;S的原子半径比Cl的原子半径大,所以H—S键的键长比H—Cl键的键长长。
(3)Cu元素原子的3d轨道处于全满状态。
Cu2S煅烧时生成SO2,不是SO3。
(4)将已知反应的前一个方程式乘以2,再减去后一个方程式得:
2CO(g)+SO2(g)===2CO2(g)+S(s) ΔH=-270.0kJ·mol-1。
3.(2010·福建卷)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
A+N2↑+3CO2↑(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
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
(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mol·L-1NaOH溶液25.00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O>N>C>K ②离子晶体 sp ③1∶1
(2)3d84s2 4 (3)[CrCl(H2O)5]2+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化学键的类型、配合物理论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的能力。
(1)①除S外,上列元素为C、N、O、K,根据元素电负性的递变规律,电负性强的元素主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则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O>N>C>K。
②根据原子守恒,知A为K2S,其为离子晶体。
生成物中只有CO2含极性共价键,C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
③HCN的分子结构为H—C≡N,其中C—H键为σ键,C≡N键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故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1。
(2)根据Q、T既处于同一周期又处于同一族,则位于Ⅷ族,由于Q、T原子序数小于36,且原子序数T比Q多2,则Q为Fe,T为Ni。
N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84s2,Fe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只有3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
(3)根据提供数据,该配离子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生成的,n(H+)=0.1200mol·L-1×0.025L=0.003mol,则1∶x=0.0015∶0.003,解得x=2。
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rCl(H2O)5]2+。
4.(2010·海南高考)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
(3)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
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
在稀氨水介质中,丁二酮肟与Ni2+反应可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右上图所示。
①该结构中,碳碳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σ键,碳氮之间的共价键类型是________,氮镍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
②该结构中,氧氢之间除共价键外还可存在________;
③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
答案
(1)[Ar]3d84s2
(2)> (3)6 6 (4)LaNi5
(5)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 配位键 ②氢键 ③sp2、sp3
解析 Ni为28号元素,电子排布为[Ar]3d84s2。
(2)Ni2+的离子半径小,NiO晶格能比FeO的大,故熔点高。
(3)NiO与NaCl结构类似,故配位数均为6。
(4)Ni的个数为1+8×
=5,La的个数为8×
=1,故其化学式为LaNi5。
(5)①C=N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氮镍之间为配位键。
②氧氢之间还可能存在分子内氢键。
③—CH3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C=N中的碳原子以sp2杂化。
5.(2011·河南省豫南九校联考)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2与水反应制备乙炔。
(1)CaC2中C
与O
互为等电子体,O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1molO
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
(2)将乙炔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u2C2红棕色沉淀。
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_。
(4)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哑铃形C
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2晶体中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
数目为________。
答案
(1)[:
O⋮⋮O:
]2+ 2NA
(2)[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
(3)sp2和sp 3
(4)4
6.(2011·山西太原高三一模)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同)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
C.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VSERP理论预测PCl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SO2和CO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在NH
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D.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Ⅲ.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msnmpn。
R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如图是Z和X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代表X),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A、B,试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和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甲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该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π键。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在一定条件下,2L的乙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Q、R、X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
答案 Ⅰ.D Ⅱ.C
Ⅲ.
(1)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 4
(2)A大于B,因为C的非金属性比Si的非金属性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直线形 sp 2
(4)NaNO2
(5)原子 C 解析 Ⅰ.He、Ne等单原子形成的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共价键,A错误;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由于金属键由上而下依次减弱,B错误;N2分子结构式中N≡N,其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错误。 H2O、SO2等为极性分子,而CO2、SO3等为非极性分子,D正确。 Ⅱ.由于PCl3分子中P的价电子为5+3=8个,则P有4对电子,在空间应以四面体形式排列,所以PCl3为三角锥形分子;SO2为角形分子( ),正、负电荷重心不能重合,因此SO2为极性分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不可能有2个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存在,因此Al的原子核外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Ⅲ. (1)29号元素为Cu,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失去2e-后的离子为1s22s22p63s23p63d9。 Q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Q为C,则X为O,由此推知R为N,则Y为Si。 代表O离子,一个晶胞中顶点有8个氧离子,棱上有4个,面心上有2个,体心上有1个,所以氧离子个数为8× +4× +2× +1=4。 (2)由于非金属性C>Si,所以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3)C与O形成CO、CO2,分子量为44的为CO2,其结构为O=C=O,由于C与O以直线相连,则C以sp杂化形式成键。 (4)N的氧化物中分子量最小的为NO,根据题给信息(4NO+O2)的混合气体实质为(2NO+2NO2),2NO+2NO2+4NaOH===4NaNO2+2H2O,因此产物为NaNO2。 (5)Si与O形成SiO2,为原子晶体,C、N、O的第一电离能数值中,N最大,因为N已达到p电子层的半充满状态,较难失去e-。 7.(2011·安徽卷)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 ⅠA 2 (2)Si HCl (3)SiCl4+3H2O===4HCl+H2SiO3↓(或SiCl4+4H2O===4HCl+H4SiO4↓) (4)SiH4(g)+2O2(g)===SiO2(s)+2H2O(l) ΔH=-1520.0kJ/mol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的元素推断能力和对元素周期律的运用能力。 由题意知W为8号元素,即是O,结合半径关系以及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知,X为Na,Y单质为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即是Si,Z在同周期(即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即是Cl。 (1)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2)Na的熔点较低,Si为原子晶体,熔点较高;Cl与Br同主族,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HCl的稳定性强于HBr。 (3)SiCl4与H2O反应得到的强酸是HCl,得到的弱酸是硅酸。 (4)SiH4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SiH4+2O2===SiO2+2H2O,1molSiH4反应转移8mol电子,放出热量8mol×190.0kJ·mol-1=1520.0kJ。 8.(2011·南通调研)有E、Q、T、X、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 E、Q、T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且I1(E) 与ET2互为等电子体。 X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28。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QT 的电子式________,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Q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种。 (3)化合物甲由T、X两元素组成,其晶胞如甲图,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乙的部分结构如乙图,乙由E、Q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其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的晶体中E、Q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答案 (1)[: : : N: : : ]+ 1s22s22p63s23p63d84s2 (2)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3)KO2 (4)①原子晶体 C—N键的键长小于C—C键,其键能大于C—C键 ②sp3 解析 由Q的基态时的排布推出Q为N,再结合第一电离能和等电子体信息,可推知题中信息可判断出E、T分别为C、O;利用电负性推出X为K;利用核电荷数知Z为Ni。 (1)CO2是直线形分子,由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可写出NO 的电子式。 N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84s2。 (2)NH3易溶于H2O的原因是二者间能形成氢键且两种分子都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 (3)该晶胞同NaCl的类似,但O以成对形式出现,由此可知该物质中K与O的原子数目比为1∶2,故化学式是: KO2。 (4)①由硬度可判断出乙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硬度大于金刚石的原因应从键能与键长两方面考虑。 ②由图乙知C以四价与N结合,可见其原子杂化形式为sp3。 9.(2011·山东潍坊高三一模)元素B、C、N和Si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生产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1)写出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NH3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饱和氨水中可能形成的分子间氢键有________种。 (3)碳化硅(SiC)俗名金刚砂,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SiC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SiC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硼和镁的化合物在超导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图示意的是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的中心各有一个镁原子;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中硼和镁原子的简单整数比为________。 答案 (1)1s22s22p2 N>O>B(或N O B) (2)sp3 4 (3)原子 共价键 (4)2∶1 解析 (1)C在第2周期第ⅣA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由于N原子最外层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不容易失去e-,而O最外层为2s22p4,失去1个p电子后形成p亚层半充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B。 (2)NH3为三角锥形结构,其中N原子为sp3杂化,NH3与H2O反应形成的氢键为NH3中H与NH3中N成氢键,H2O中H与H2O中O成氢键,H2O的H与NH3中N成氢键,H2O中O与NH3中H成氢键。 (3)SiC为原子晶体,Si与C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4)位于棱柱内的B是整个单元含有的B,共6个,Mg在棱柱的顶点,每一顶点Mg均被6个单元共用,而上下底的Mg被2个单元共用,则整个单元中的Mg为12× +2× =3,则B∶Mg=6∶3=2∶1。 10.(2011·河南五市高三一联)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 CaO+3C CaC2+CO↑ CaC2+N2 CaCN2+C CaCN2+2H2O===NH2CN+Ca(OH)2 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N2中阴离子为CN ,与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________(填化学式,只写一种。 注: 等电子体原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由此可以推知CN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三聚氰胺( )俗称“蛋白精”。 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__结合。 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3)三聚氰酸( )分子中C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中,每个碳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________(填选项)。 A.2个σ键 B.2个π键 C.1个σ键、1个π键 (4)CaO晶胞如下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 CaO3401kJ·mol-1、NaCl786kJ·mol-1。 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CO2或BeF2 直线形 (2)分子间氢键 (3)sp2 C (4)6 CaO晶体中Ca2+、O2-带电量(或电荷数)大于NaCl晶体中Na+、Cl-带电量(或电荷数) 解析 (1)Ca的最外层有2e-,内层分别为K、L、M,排满时的结构为1s22s22p63s23p63d10,由此推知该物质为Zn。 CN 中的电子数为6+7×2+2=22,则与其等电子体为CO2或BeF2等分子,由于CO2为直线形分子,则CN 为直线形结构; (2)由于三聚氰胺中含有H、N、O等原子,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3)由于该分子中C与O形成双键,则应采取sp2杂化方式成键,sp2杂化形成的C原子中有1个σ键,1个π键; (4)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