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5763644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9.70KB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docx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全市文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继续巩固。
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势头良好,重点行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名人、名企、名牌引进步伐不断加快,重点企业和人才培育力度加大,两岸四地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重大文化会展活动再创佳绩,统筹发展的工作合力已基本形成,全市文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XX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其中将杭州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列为我市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由杭州的地方性战略升格为国家级战略,历史机遇倏然而至。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待改善。
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等因素,区域性文化差距及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
从资产上看,20XX年末,萧山、余杭及五县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资产450.15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3.5%;从收入上看,县域全年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10.34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28.2%;从从业人员上看,县域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从业人员为9.6万人,占全市限额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34.2%;而20XX年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实现gdp总量达3057.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51.4%,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
而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县域丰富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动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鉴于此,农工党XX市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特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参加,以五县为重点,围绕创意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古村落等三个方面对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分析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我市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杭州文创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1、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来升级产业,即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重力量来创新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是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将不断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
然而,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也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将对发展文化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在当代,经济奠基文化,文化拉动经济,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
要把文化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这是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2、融合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对于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文化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科学技术、产品载体、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杭州在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尝试以各种形式挖掘开发各种生态文化资源,开发出了竹木文化产品、丝绸文化产品、茶文化产品、湿地文化产品等等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创意良渚基地、千岛湖姜家风情文化创意基地的建设等等开启了我市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的实践。
但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等多层次,我市的这些实践仅仅停留在单一层次中,真正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3、弘扬生态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过程中,一些地区常常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商承包经营大规模的土地。
工业化、规模化的布局和思维,一方面造成了生态资源的破坏和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另一方面也弱化了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使得鲜活的乡土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逐渐丧失。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强化以自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多元目标取代单一的经济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发展,提升人居生活品质。
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结合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建设,弘扬和发展生态文化,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4、实现城乡互融互动,推进城乡统筹。
当前,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成为摆在杭州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实际,出台了《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
我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很大一部分也在农村,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使得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政府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为内容,强调城乡互动,通过缔结城乡共生体,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使其在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拉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大有可为。
尤其对拉动农村消费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把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农民的素质培训提升到新的层面,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型农民的培育,以新型农民的培育推动现代农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发展和统筹城乡夯实基础。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文化理念、创意智慧和技能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和新媒体手段等多重力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前提,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修复、开发利用和创造提升,依托产业运营模式实现自然生态文化资源、文化创意元素和创意经济效果三位一体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征:
1、以生态资源为主要创意对象。
不同于其它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主要创意对象,通过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修复、开发利用、整合提升与创新创造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
2、具有新生态化特征。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基于文化创意融合了生态文明思想,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前提,具有新生态化特征。
新生态化
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特征。
新生态化是指生态文化创意从创意理念到创意产品再到创意服务的运行系统输入了生态的基因,产生出高附加值生态型产品或生态文化服务,实现生态文化传播,实现和谐可持续产业链。
3、富含创意,附加值高。
富含文化理念、创意智慧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消耗人的智慧,体现的是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
根据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应具有文化附加值、科技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4、产业融合度高。
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它是一二三多种产业的融合,具有多个产业的特征,所生产的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产业间的界限更模糊。
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
国内外发展情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率先起步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21世纪初已在全球蓬勃发展。
当今世界,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在荷兰、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成效显著。
日本:
日本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多功能致富型的典型特征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脱贫致富的楷模。
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
2021年,大分县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不仅在日本名列前茅,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
日本着重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等多种功能,使其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德国:
德国的社会生活功能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在满足都市居民的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
英国的旅游环保型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源自英国最悠久的工业史。
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而催生了乡村休闲旅游,英国是世界上发展休闲旅游的先驱国家。
英国的乡村休闲旅游,至今引领世界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结合荷、日、德、英等国实践,可发现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如下成功经验:
1、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给予多方扶持。
荷、日、德、英等国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成效显著,是与各国政府的直接推动分不开的。
在日本,一村一品运动是一种在政府直接引导和扶持下,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德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诸多方案都是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民们直接商定的,并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付诸实践。
如慕尼黑郊区实施的绿腰带项目,其中的若干方案,如干草方案、森林方案、菜园方案、骑术治疗项目等都是当地的农民们在慕尼黑政府的直接帮助下开辟的创意项目。
在英国,中央政府农村发展委员会自1991年以来明确提出向包括景点在内的私人开发项目提供资金。
农业、渔业和粮食部按计划向通过发展旅游使农业经营多样化的农场主提供资助;乡村委员会向改善乡村地区旅游设施的项目提供资助。
这些政策对于推进农业旅游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注重多功能开发。
将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人文生态资源通过创意转化为推动农业与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资本,这是各发达国家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出发点。
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
荷、日、德、英等国在本国特有的农业品种及农耕活动的基础上,借助创意构思,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休闲生活区及相关文化节庆活动,使农业生产功能之外的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教育等众多功能较好地发挥出来。
比如德国、英国的休闲旅游业等都是源自本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创造了多个唯一性的创意产品及活动。
对人文生态资源的利用。
各类地方文化资源是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荷、日、德、英等国均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如风车、木屐、奶酪、郁金香被誉为荷兰四宝。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北方的风车村,人们不仅可以领略美丽祥和的田园风光,而且能够切身体验
17世纪以来的风车文化、木鞋文化、乳酪文化以及郁金香文化。
当地的农户们开设了木鞋作坊和乳酪作坊,现场演示木鞋加工及乳酪加工,依托乡村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展示地方文化。
创造多元复合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功能。
荷、日、德、英等国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始终以高效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以自然农业生态为依托,以提高农居生活品质为目标。
在日本,由政府倡导并推动的通过开展绿色休闲活动、设立都市菜园、建设美丽乡村和优良田园住宅、鼓励都市居民到农山渔村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劳动体验等城乡交流的活动,使日本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经济生态文明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还原当地的社会生态,大力拓展其社会功能。
由此所吸引的人流和资金流又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3、产业高度融合,价值乘数效应显著。
发达国家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一组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业和衍生产业的相互关联的产业链。
位于产业链价值高端的知识产权是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核心。
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价值。
在荷兰,就花卉业而言,其核心产业是以花卉农场为载体的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荷兰目前有花卉农场1500余家;花卉的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创意花卉的研发、生长以及推介和促销这些产品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企业以及金融、广告等企业。
在荷兰,几乎每种花卉都有专门的育种公司,每年进行成千上万个组合的品种杂交,从而造就了高质量的园艺产品。
花卉的配套产业则是指为花卉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培训等。
荷兰每年的郁金香花展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花卉的衍生产业是指以花卉文化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如玩具、文具、服装、服饰、箱包、食品、纪念品等生产企业。
在整个花卉产业体系中,第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开辟了新的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外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
虽然国内对正在起步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都采取积极支持态度,但尚未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支持,所以政策驱动不足导致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乏力。
目前。
土地流转不畅成为制约生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最大瓶颈,亟需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5、培育创意人才队伍。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
如果没有建设丰之国学校培养的大批领军人才,一村一品运动可能根本不能够得到普及,更不能够持续几十年。
创意领军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和有力保障。
目前,创意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把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大任务。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出现了一批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典型案例。
四川成都:
注重生态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中,成都XX区依托花卉资源优势,延伸花卉产业链条,推动了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而成都XX区将文化创意要素融入传统农业,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圃及荷塘月色五朵金花模式,其每年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千万元。
厦门: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为契机,开发出更新的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在南普陀、观音山、鼓浪屿菽庄花园、中山路商业街、园博苑等景点,开辟南音、歌仔戏、高甲戏、闽南皮影戏、闽南语歌曲等表演场所,同时开展保生大帝信仰、送王船习俗、风狮爷信仰、池王爷习俗、中秋博饼等活动,进一步深挖内涵、提升品位、塑造品牌,将经济要素融入民间习俗活动,使这些活动更加深入民众、乐于参与,其中厦门的中秋博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其热闹程度、参与程度都超过了春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
乌镇古镇景区:
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将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古镇保持了原生态的古朴风格。
管线地埋、河道清淤、修旧如旧、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开发创新,为全国首创,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乌镇模式。
三、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在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其基本路径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来发展创意农业,保护利用古村落乡土文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县域的文化创意产业。
尽管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在市委、市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在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的五县已经开始了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实践。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依托千岛湖一流的生态,赋予千岛湖鱼文化的概念,成功跨过品牌渔业发展阶段,把目光聚焦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上,提出了
渔产业文化化,鱼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改造现有渔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淳鱼艺术品业、淳鱼文化休闲旅游业。
在成功地把有形的鱼变为创意的鱼,把吃的鱼转成文化的鱼之后,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品牌营销过渡到文化营销,从传统渔业、品牌渔业到文化渔业的升级转型,逐步建立起了以生态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集养殖、管护、捕捞、销售、加工、烹饪、旅游、科研为一体的完整渔业产业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发展鱼文化创意产业完整了渔业产业链,使千岛湖渔业年经济产值接近5亿元,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以鱼为主题的特色餐饮、加工、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发展,社会综合效益高达10亿元。
桐庐民间剪纸:
虽然在经过抢救、保护和开发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如何让这一门古老的民间草根艺术走入市场,体现应有的经济价值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XX县在探索剪纸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中,通过创新产品、联姻旅游、培养人才三把金剪子做活剪纸文化产业,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金名片注入了更加鲜活的内涵。
一是创新产品。
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共涌现出6200余件剪纸作品和创意作品。
剪纸元素被广泛融入到服装、玩具、饰品、瓷器等领域,并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实用性、时尚性和科技性,创意与创新成为剪纸创作的主基调。
桐庐非遗保护中心致力于开发剪纸文化创意系列产品,先后成功开发了剪纸创意茶具、剪纸箱包、多用剪纸贴垫等创新产品。
二是联姻旅游。
桐庐剪纸借力旅游,开发出风情旅游系列剪纸产品,内容有富春风光、桐庐名人、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
如民间剪纸艺人华金娟创作的《富春山水》、《江南民俗》,章维勇与王德林联合创作的《潇洒桐庐》、《桐庐风光》剪纸团扇等,既生动地宣传了潇洒桐庐富春山水旅游品牌,又使剪纸形成产业,获得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在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红灯笼外婆家等特色景区,剪纸产品销售与现场剪纸表演、剪纸艺术体验、剪纸时装秀等民俗活动相结合,使民间艺术走进群众,走近生活,提升了景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
三是培养人才。
依托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在劳技、美术课中开展剪纸特色教学,并以此为阵地,传承剪纸艺术、培养剪纸人才。
通过书籍、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展示,对广大市民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剪纸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为平台,联合县文化馆、剪纸艺术馆、非遗中心,聘请剪纸名家、非遗
传人、专家教授等开展培训讲座,促进剪纸艺术的普及和技艺的提高,构建剪纸艺术培训基地。
XX市古民居综合保护工程:
2021年起,XX市启动了古民居综合保护工程,将新叶古村保护视为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立了市、镇、村三级保障机制,按照基础工程先行、先易后难、从外围入手等要求,基本完成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村庄环境改造,基本完成古建维修和民居改造,初步完成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古村风貌。
该景区于20XX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由市国资公司下属的新叶古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根据调研,目前杭州的创意农业尚属起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短,规模经济尚未出现,创意元素融入不多,呈现以下特点:
1、有创意,但缺乏创新。
过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模式变成了今天的人有我有的跟风模式。
杭州各县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朝着推出特色农产品+开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同一方向迈进。
大同小异的创意模式,使得由创意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缩小。
2、有创意,但缺乏美感。
在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中,人工打造的痕迹明显,天然雕琢的风景不多;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面,外观改造为主,功能开发缺乏;举办各类农业节日,文化含义不深,商业味道浓厚。
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正在日益加重。
3、有创意,但缺乏文化底蕴。
临安有吴越文化,建德有农民画,余杭有径山禅茶,原本极富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的各种创意思路,没有得到真正的系统开发。
如当人们提到法国普罗旺斯,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片薰衣草的海洋,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浪漫一词,而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创意开发,在杭州目前的创意农业中还少之甚少。
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对创意农业认识模糊,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缺乏长远和整体规划,无法确切把握创意农业在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定位;未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土地、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创意人才,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的现状
截止20XX年底,杭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项,有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三批123个项目,XX市级名录249个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有131人被省政府评为省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XX市、XX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剪纸之乡XX区等8个地区被命名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西冷印社中国篆刻、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杭州世界级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当前,杭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存在以下问题:
1、保护不够。
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变化以及宣传、认识不足和保护手段不够等原因,杭州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消失的危险,一些口头文化和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不少民间技能后继乏人。
2、开发不足。
对梁祝文化、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等经济价值高、产业优势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大;五常龙舟胜会、余杭滚灯、径山茶宴等演艺类、民俗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演艺业等产业结合得还不够深入;利用剪纸、剪刀锻制、竹纸制作、纸伞制作等手工技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产业,利用楼外楼、知味观等传统餐饮老字号弘扬杭帮菜饮食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3、开发不当。
还有一些传统非遗项目在不成熟的情况下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破坏性的保护,过分的商业化使非遗项目变成时尚消费品和文化标签,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失去了文化传承意义。
如XX市龙门古镇的竹马因旅游服务的需要,由原先的逢年过节才跳竹马,变成了一个经常性演出的常规节目,失去了跳竹马原有的意义,发生了异化。
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
据统计,五县及余杭、萧山两区共有乡土建筑遗产7784处,其中属于宅地民居的有4118处,还有1331处属于坛庙祠堂之类。
这些古老的乡土建筑经历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多重挑战和冲击破坏,各县、区的许多历史文化镇村惨遭损坏,总体上名存实亡。
曾是江南雄镇之首的塘栖古镇,在乡镇城市化过程中不断遭受建设性破坏保存相对完整的龙门古镇、深澳古村、新叶古村等仅存极少;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名人故居,也处在许多参差不齐的新建筑包围之中,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区、县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强,使残存的文化遗产碎片被较大限度、较有制度保障地保护下来。
但是,还存在着文保单位、文物建筑不适当利用,违反文物最小干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定位功利性旅游的商业开发过度变味等问题。
四、杭州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发展思路:
立足本地,加强结合,锐意创新,差异发展
1、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由于各县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发展等差异,各地发展条件、行业分布、发展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文化 创意 产业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