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3第7课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质课教案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762901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3.16KB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3第7课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质课教案及答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3第7课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质课教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3第7课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质课教案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3第7课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优质课教案及答案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前自我把脉
1.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2014·课标全国卷Ⅱ·19②]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2013·四川高考·6②]
3.爱国主义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2010·江苏高考·23④]
[提示]
1.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并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3.公民要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但爱国主义并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考点一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精讲
1.中华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地位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意义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知识拓展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图示:
2.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含义
形成
作用
团结统一
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形成团结统一的精神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爱好和平
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勤劳勇敢
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自强不息
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特别提醒
(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民族精神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不能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民族精神的作用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其作用,二是忽视其作用。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
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
A.善良朴实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
答案 C
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故选C。
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易错点二: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提醒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
这表明( )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答案 C
解析 “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这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故选C。
固本随练
1.以树皮、棉花果腹的杨靖宇面对敌人的劝降,凛然回答:
“不必多说,开枪吧。
”张自忠战斗到最后一刻,“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千千万万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这些抗战英雄身上( )
①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②体现了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由材料可知,抗战英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和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时代精神,故④不选。
本题选C。
2.[2016·山东模拟]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①说法不准确;“‘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3.“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情操;“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体现的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群才奋起”,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据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在引言中未体现。
4.[2016·绵阳二诊]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四川的“80后”网络作家周小平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其网络作品《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针对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通过大量的案例举证一一批驳,洋溢着浓浓的爱国心、民族情,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网上点击量高达几千万人次。
其作品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现代传媒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C.符合时代的作品就是人民需要的
D.国家大力支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这些批驳洋溢着浓浓的爱国心、民族情,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其受欢迎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
现代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其发展只是丰富了中华文化传播的形式,并没有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符合时代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人们需要的。
故B、C两项错误。
D项不是其根本原因。
5.[2015·江西红色六校二模]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
重要原因在于( )
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式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从表达的内容来看体现了爱国主义,从表达的形式来看属于歌曲,因此,题干中的歌曲之所以久唱不衰是因为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故应选②③;题干没有涉及现代的艺术形式,故排除①;④中“世人普遍认同”的表述不科学。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安徽卷·7
2015·北京卷·27
2013·四川卷·6
2012·江苏单科·23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高考题中出现,本考点常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考查
命题点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例1 [2015·安徽高考]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
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意思是发愤用功,以至于把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这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意思是失意落魄时修养自身,得志通达时造福天下,与爱好和平无关;C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与勤劳勇敢无关;D意思是政权要稳定长久,就必须推行顺乎民心的政策,与团结统一无关。
命题点2 爱国主义
例2 [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
英雄家书(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后半句观点错误,家书属于精神力量;②观点正确,英雄家书作为正能量,能滋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③观点正确,英雄家书中的内容体现了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④观点错误,英雄家书的根源不是大众文化,而是社会实践。
随堂高考
1.[2013·四川高考]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情怀”“坚韧品格”“砥砺我们奋力前行”“生生不息”,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故③④正确,①不合题意。
②排除,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2.[2010·江苏高考]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
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要从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原因,①③符合题意。
3.[2012·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
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
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
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
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2)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
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
(答出两点理由即可)
答案
(1)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鹦歌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①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以得到社会承认、实现自身价值为乐。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以奉献社会为乐。
③以服务人民、辛勤劳动为荣为乐。
④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乐。
解析 第
(1)问要求说明雷锋精神的价值是永恒的,实质是要求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的发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结合起来。
第
(2)问要求说明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助人、奉献为乐的原因,立意比较新颖。
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乐于”一词。
他们之所以乐于奉献,必须从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原因: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乐于奉献的内驱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也可以用于对本题的回答。
4.[2010·北京高考]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解析 此题需分两步作答:
第一步答材料体现的精神,第二步答精神的作用。
由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体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其作用可从精神支撑、精神动力、强大力量及力量源泉答起。
5.[2010·山东高考]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答案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2)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新人 高考 政治 复习 必修 考点 永恒 中华民族 精神 优质课 教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