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学考试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57616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9.87KB
钻石学考试复习题.docx
《钻石学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石学考试复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石学考试复习题
钻石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库利南”:
1905年1月21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山。
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重为3106克拉,大小约为50×65×100mm。
1907年,南非政府献给英王爱德华三世,1908年荷兰著名的钻石切磨师约阿歇琢磨成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
其中最大的一粒“非洲之星第Ⅰ”,梨形,重,镶在英王权杖上。
次大的一粒“非洲之星第Ⅱ”,坐垫型,64个面,重克拉,镶在英王王冠上。
2、金色庆典:
也称金居比利钻。
1986年发现于南非的普列米尔、地幔和地核组成。
不同地区地壳厚度不同,将较厚的地壳称为克拉通。
6、岩筒是指金刚石原生矿床的产状为岩管状的垂直矿体或急陡矿体。
一直延伸到很深的地方。
矿体横断面呈椭圆形,大小从几十到数百米不等。
岩管的深浅也不尽相同。
7、钾镁煌斑岩是含钻石的另一种寄主岩,它是一种富钾镁的超基性岩,为含有地幔岩石捕虏及可能含有钻石捕虏晶的浅成相或喷出相的岩石。
岩石具斑状结构,基质为细晶、微晶或隐晶质结构,常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金云母、钾碱镁闪石、白榴石、透长石、富钾火山玻璃等,少量的副矿物为红柱石、磷灰石、霞石、尖晶石、钻石等。
岩石常以岩筒、岩墙或岩脉等形式产出。
主要产于西澳大利亚。
8、带壳钻石:
钻石具粗糙糖状表面,皮壳的厚度可薄可厚,壳为黄、绿、灰或黑,表面观察半透明----不透明,壳为不纯钻石;含有包体,包体直径小于1um; 9、三角凹坑(痕):
大多数天然八面体晶体都有小三角形表面痕迹,称为三角凹痕。
三角凹痕为等边三角形坑,大小有很大变化,有的相互叠置并整齐地排成行,其角顶常指向八面体晶体的一条边棱,然而在某些钻石上,三角凹痕具相反的方向,三角凹痕是天然熔蚀造成的,他们应与八面体晶面上于生长过程而形成的其他三角形表面特征区分开。
10、三角薄片双晶:
钻石的接触双晶,两个八面体相互以180度旋转相接触,上下两个三角发育较大,双晶结合部位有青鱼骨刺纹。
外观呈扁平状三角形。
11、CVD合成钻石:
VD法即高温低压条件下,在真空反应舱内用微波将含碳气体--甲烷和氢气,根据其位置、大小、数量、可见度和对钻石美观、寿命的影响,最后定出钻石净度级别的过程。
15、5um规则:
在10X放大条件下,5um是大多数人肉眼分辨的极限,因此将5um作为LC级与LC以下净度级别的划分界线。
16、切工分级:
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率和修饰度两个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完美性进行等级划分。
17、鱼眼效应:
是指从钻石台面观察可以看到在钻石的台面内有一个白色的圆环,环内则为暗视域,像鱼的眼睛一样。
这是于亭深过浅使钻石腰围在亭部成像形成一个闭合的白色圆 环,白色是粗面腰围的特点。
鱼眼黑底 18、黑底效应:
从钻石冠部观察,钻石亭部是暗淡无光的,又称为“死石”。
黑底是于亭部角度太大,使从钻石冠部入射的光线在亭部刻面时的人射角小于钻石的临界角,从而使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而从钻石的亭部漏掉,正是这种漏光才产生黑底。
问题探讨:
1、阐述钻石的类型;颜色成因及成因机理?
钻石的分类:
根据钻石中是否含有N、B元素以及含量把钻石分为Ⅰ型和Ⅱ型。
N和B常以类质同象的形式替代C进入钻石晶格中。
N含量可达%。
Ⅰ型(含N) Ⅰa型:
N在晶格中以N2、N3、Nn的形式存在。
多数天然无色—黄色系列的钻石属于此种类型。
ⅠaA,氮以2原子集合体即A集合体存在,在ⅠaB型钻石中,氮以环绕一个空穴的4氮原子集合体即B集合体存在;许多钻石中同时含A集合体和B集合体,这类钻石被定义为ⅠaA/B Ⅰb型:
N在晶格中以孤N的形式存在。
合成钻石及少量天然钻石属于此类型。
氮原子的含量越高,黄色越深,甚至可能产生与开普系列钻石浅黄色不同的强金黄色。
Ib型自然界很少%以下,以合成为主无N3中心无415nm吸收。
Ⅱ型 Ⅱa型:
不含B,自然界少见,导热性很好。
自然界中很少见,常呈不规则晶形,无明显晶面,几乎纯净,含可忽略不计的杂质。
Ⅱb型:
含少量B,为半导体,天然蓝色钻石多为此类型。
硼以孤立原子的形式随机取代钻石晶体结构中的碳原子,Ⅱb型显示不寻常的电性。
、硼、氢,以氮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
2、辐照产生的空穴致色:
高能粒子束轰击钻石时,将碳原子轰击出钻石的晶体结构,产生结构缺陷,称色心,吸收某些可见光而呈现颜色。
因高能粒子是撞击碳原子,故很少能穿到钻石晶体的深处,通常只是表面以下(2微米)。
故天然辐照产生的大都是具绿皮的钻石,一旦切磨和抛光,该绿色薄层就没有了。
天然辐射损伤致色的钻石有741nm吸收、许多绿色钻石?
-粒子辐射引起。
3、塑性变形的致色作用:
塑性变形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钻石的结构发生错位,使之吸收某些波长而产生颜色,有褐色、粉红色。
褐色钻石是子碳原子错位或内部晶格变形所致。
褐色钻石可见503nm强吸收线、537、512、494-495nm弱吸收线。
粉红和红紫色钻石:
从粉红-红紫-褐色的连续变化,伴有塑性变形过程,Ia:
415、478、563nm吸收;IIa:
390、396、563nm吸收;Argyle粉红色钻石:
415、503、、563nm吸收;上述以563nm宽吸收带为特征 塑性变形导致的一些褐色和粉色的钻石中可见到纹理现象。
4、包裹体致色:
因含有大量包裹体而使钻石呈现颜色,当钻石中含有无数的暗色不透明矿物包裹体时,呈黑色;另一种是后期次生包裹体,存在于钻石的裂缝中,当钻石裂缝发育,并充填有这些颜色的包裹体时,使钻石呈褐红色或橙红色,这种钻钻石亦称“氧化”钻石。
成因杂质辐照塑性变形包裹体具体影响主要为氮和硼原子,依据N的含量分为I型和II型,I型含N,II型不含N,IIb型含B显蓝色,其余为无色到黄色。
因辐照产生空穴色心使钻石显绿色,多为表皮很薄的一层改色。
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可显其他颜色。
在上升过程中因温度压力的变化而使钻石内部晶格发生变化。
显褐色。
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可显粉色或紫红色等。
大量的深色不透明包裹体使钻石整体显黑色。
成因机理:
能带理论和色心理论 4、详细阐明钻石的优化处理方式及其鉴别?
一是对钻石中的包裹体加以处理以提高钻石的净度,其二是改善钻石的颜色。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颜色优化处理的方法:
a.表面涂层法:
在钻石的表面涂上薄薄一层带蓝紫色、折射率很高的物质,这样可使的钻石颜色提高一到二个级别。
这种方法很原始,也极易鉴别。
b.辐照法:
利用辐照产生不同的色心,从而达到改变钻石颜色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产生美丽的彩色钻石,但不能提高K级以上钻石的颜色级别,即不能使钻石的颜色变白。
辐照改色的钻石其颜色仅限于刻面宝石的表面,其色带分布位置及形状与琢形形状及辐照方向有关,琢形靠近轰击源一侧颜色明显加深,如从亭部轰击圆多面型钻石时,透过台面可以看到辐照形成的颜色呈伞状围绕亭部分布。
c.高温高压法:
因晶格扭曲而呈茶色、黄色的钻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其晶格排列恢复正常,从而将颜色消除,使钻石呈无色,达到提高颜色级别的目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LazareKaplan公司于1999年3月1日联合宣布将这种方法处理过钻石投放市场。
目前,尚未找到鉴别钻石是否经过这种处理的方法。
2.净度优化处理的方法:
a.激光打孔法:
根据钻石组成元素C的可燃性,利用激光技术在高温下对钻石进行激光打孔,直达钻石中的有色或黑色包裹体,再用化学药品去除这些包裹体,并充填玻璃或其他无色透明的物质。
于在钻石表面留下了永久性的激光孔眼,而且充填物质的硬度永远不可能与钻石相同,往往会形成难以观察的凹坑,但对有经验的鉴定者来说,鉴别这些并不困难。
b.裂隙充填:
用无色透明的材料充填于钻石的裂隙中,以降低裂隙的可见性,达到提高净度级别的目的。
第一个商业性的钻石裂隙充填处理80年代出现在以色列,商业上称其为吉田法。
裂隙充填处理的鉴别方法有:
①显微镜下观察:
充填裂隙可具有明显的闪光效应,即暗域照明下呈现橙黄色、紫红色、粉红色的暖色调闪光,亮域照明下呈现蓝绿色、绿色、黄绿色的冷色调闪光;在较大的充填裂隙内可以看到气泡或流动构造;部分充填物可残留于钻石表面,呈雾状分布于裂隙入口处。
②X光照相:
钻石在X光下呈高度透明,而充填物近于不透明。
充填区域在X光照片中呈白色轮廓。
③X荧光能谱:
X荧光能谱仪检测出充填物中的微量元素,即可提供可靠的证据。
3.钻石膜:
DF是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碳原子组成的具有钻石结构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光学性质的多晶质材料。
于钻石膜是多晶质的,仔细观察其表面具有粒状结构,而天然钻石是绝对不存在粒状结构。
钻石膜在宝石业中的应用:
a.提高宝石的重量。
如在克拉的钻石上用CVD法生长一层钻石膜,使钻石达到1克拉以上,从而大大提高该钻石的价值。
b.提高宝石的耐磨性。
这是利用了钻石的超强硬度。
c.提高仿造宝石的水平。
如在合成立方氧化锆上生长一层无色透明的钻石膜,以提高模仿钻石的水平。
d.改善宝石的色彩。
如在接近无色的天然钻石上生长一层带蓝色调的钻石膜,以提高钻石的颜色级别。
优化处理方法颜色处理高温高压处理优化处理目的将塑性变形或其他原因而使颜色呈褐黄的钻石颜色改变成白色或彩色表面处理辐照处理改变或加强钻石颜色抵消黄色调,改善钻石外观表面划痕、晕彩有机溶剂可去涂层残余放射性吸收谱荧光反应精度处理激光打孔去除钻石内部影响净度的深色包体激光孔道直到钻石表面KM打孔有之状裂隙拼合处理裂隙充填用树脂、玻璃等填充钻石的明显裂隙,掩饰缺陷见干涉色对片状钻石物尽其用见拼合缝从腰部看上下两部分的光泽与荧光反应不同吸收谱鉴别特征5、如何用肉眼和仪器鉴别钻石的原石和抛光钻石?
原石鉴定肉眼(10X放大镜下):
典型的金刚光泽;晶体形态和表面特征;解理;包裹体;估计相对密度;高硬度;仪器检测:
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分光光度计等。
成品钻石(10X放大镜下):
a光学特征观察:
高亮度,无与伦比的金刚光泽,特征的火彩,特别是圆多面琢型的亮度和火彩特征与常见的仿制品的差异; b切工特征:
因切磨工序的特殊性,与其他宝石相比,钻石表现为良好的切工特点:
刻面平整,面棱锐直; c腰棱特征:
可能存在的原晶面或晶面上的三角生长标志;可能存在胡须或V型缺口;粗磨的腰棱成磨砂状特征,抛光腰棱少见抛光纹; d包裹体观察:
各种天然包体(固相、流体相);人工包体(激光及裂隙充填处理);e钻石的单折射特征; f透视效应(线实验)把标准圆多面琢型钻石台面向下,放在一条有线条的纸上,从亭部观察,钻石通常看不见纸上的线条,而仿制品则容易看清; g亲油性试验:
利用钻石的亲油疏水性观察油性或水性笔在钻石表面留下的线条痕迹;油性笔在钻石表面有连续的线条,仿制品不连续;水性笔相反; h哈气试验(呼吸实验):
钻石的导热快,散热快,哈气消失快,仿制品较慢(应有参照标准,大小、环境温度对结果有影响); i浸液试验:
浸入二碘甲烷()中看突起,轮廓边缘线的清晰程度;如尖晶石、蓝宝石近于消失,YAG轮廓较弱,钻石轮廓清楚(常用已知钻石标样作参照); j托水性试验:
将小水滴点在样品上,如果水滴能在样品的表面保持较长的时间,则说明为钻石,如果很快散布开,则为仿制品;仪器鉴定:
1.放大观察:
10X放大镜;显微镜。
观察内部特征:
钻石为天然矿物,所以一般都带有矿物包裹体、生长结构等各种天然的信息。
观察琢型特征:
?
天然钻石腰围及其附近常常保留原始晶面,大部分钻石腰棱不抛光保留粗面,该粗面呈毛
玻璃状,又称“砂糖状”,而钻石的仿制品于硬度小,虽然腰部亦都不精抛光,但在粗面上仍可保留打磨时的痕迹,如平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石 考试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