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草药调节平衡药物.docx
- 文档编号:25757378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32KB
2中草药调节平衡药物.docx
《2中草药调节平衡药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中草药调节平衡药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中草药调节平衡药物
目录
1、调节平衡药…………………………………………………2
2、神经系统药…………………………………………………3
3、提高免疫药…………………………………………………4
4、增强消化药…………………………………………………4
5、引经药………………………………………………………5
6、解毒类………………………………………………………5
7、肝、肾、肺、胃补阴药……………………………………5
8、肝、肾、肺、胃补阳药……………………………………6
9、护肝利胆药…………………………………………………6
10、止咳祛痰药………………………………………………7
11、感冒随症加减……………………………………………8
12、各类炎症用药…附麻疹用药……………………………9
13十八反、十九畏……………………………………………9
14、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疾病…………………………………10
15、心身健康…………………………………………………11
16、处方………………………………………………………12
一、调节平衡药1
1.降压药:
山楂、生地、栀子、菊花、黄芩、黄连、丹皮、地骨皮、连翘、苦参、地龙、牛膝、夏枯草、大黄、三七、火麻仁、枣仁、龙胆草、元参、牛黄、钩藤、决明子、石决明、木贼、蒲黄、青箱子、
2.升压药:
麻黄、生地、生姜、升麻、白芷、麦冬、五味子、肉桂、红参、附片、阿胶、山茱萸。
3.降血糖药:
生地、地骨皮、苍耳子、桑叶、葛根、知母、荔枝核、桔梗、天花粉、黄柏、枸杞子、夏枯草、苍术、麦冬、薏米、牛膝、丹皮、黄连、芦荟,淮山药。
4.升血糖药:
紫苏、淡竹叶、天花粉、党参。
5.降血脂药:
山楂、地骨皮、枣仁、菊花、丹参、枸杞子、丹皮、芦荟、火麻仁、泽泻、茵陈、蒲黄、二花、黄精、徐长卿、女贞子、刺五加、桑叶、绞股蓝、人参、决明子、鸡血藤、黄芪、何首乌、石菖蒲、灯盏花、姜黄、神曲。
6.降胆固醇药:
茵陈、神曲、丹参、丹皮、红花、槐花、何首乌、桑叶、刺五加、泽泻、牛膝、升麻、僵蚕、桔梗、绞股蓝、竹叶、姜黄、黄连、败酱草、大黄、毛冬青、决明子、枸杞子
7.降谷丙转氨酶药:
柴胡、蒲公英、山楂、五味子、连翘、菊花、紫草、炒麦芽、猪苓、水牛角、败酱草,
8.降甘油三酯药:
柴胡、是否全部同七?
9.降血清转氨酶药:
佛手、连翘
10.降血清胆甾醇药:
菊花、何首乌、
11.降胆红素药:
枝子、
12.降心肌耗氧量药:
五灵脂
13.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甘草、白芍、丹皮、三七、桃仁、秦皮、姜黄、蒲黄、泽泻、天南星、韮白、五灵脂、仙灵脾、
14.增加血小板药:
连翘、升麻、三七、蒲黄、紫草、仙鹤草、冬虫夏草、紫珠、木贼、侧柏叶炭伍荆芥炭、
15.增体液药:
生地、麦冬、芦根、大青叶、天花粉
16.增白血球药:
枸杞子、刺五加、旋复花、天花粉、绞股蓝、五味子、鸡血藤、山茱萸、穿心莲、麦冬、升麻、苦参、黄芪、猪苓、
17.增血红蛋白药:
鸡血藤、枸杞子、阿胶、牛黄、
18.增血清总蛋白药:
黄芪
19.抗血栓形成药:
刺五加、川芎、地龙、桑叶、桃仁、鲜毛冬青、小檗胺
20.抗内毒素药:
蒲公英、地丁
2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丹皮、姜黄、泽泻
22.传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大青叶
23.使胰岛素活化:
牛黄
24.闭塞性脉管炎:
毛冬青
调节平衡药2
一、调解核酸代谢:
调解免疫功能:
A提高DNA合成率:
附子、肉桂、仙灵脾、锁阳、(吐)菟丝子、肉苁蓉。
B降低DNA合成率:
生地、元参、麦冬。
2、调解T细胞数量和功能,来调解免疫:
(T细胞失调可导致B细胞亢进,而分泌抗体增多)
A增加T抑制细胞,使T辅助细胞和功能相对降低来达到平衡:
人参、刺五加。
三、通过作用于(下(秋)丘脑-垂体-肾上(线)腺皮质轴)调解免疫:
A作用于肾皮质素:
黄芪、甘草。
B抑制肾皮质素:
党参、黄精。
四、免疫促进药物:
A促进细胞免疫:
(增加T细胞比值)党参、黄精、白术、香菇、鸡血藤。
B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人参、黄芪、丹参、川芎、桑寄生、白芍、白术、五味、旱莲草。
C增强细胞噬吞功能:
山药、黄连、穿心莲、白花蛇舌草
D促进体液免疫:
(抑制抗体减少)只壳、陈皮、丹皮、麻黄。
(促进抗体形成)菟丝子、黄芪、紫河车、云芝。
五、免疫抑制药物:
A消除抗原药:
鱼腥草、蒲公英、二花、红花、郁金、当归、黄连、黄芩、黄柏、大蒜。
B抑制抗体形成:
桂枝、川芎、当归、泽泻、苍术、秦九、茵陈、赤芍生地、大枣。
补骨脂、雷公藤。
六、双向调解药:
人参、刺五加、黄芪、防风、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肉桂、熟地、赤芍、丹参、降香
七、免疫调解药:
A兴奋该轴药:
人参、党参、白术、五味子、紫河车、灵芝。
B抑制该轴药:
黄精、地黄、甘草。
C可调免疫平衡:
补阳药:
可升高CAMP∕CGMP比值
补阴药:
可协调CAMP∕CGMP比值
八、植物神经调解药:
A交感神经兴奋偏亢的疾病多属于阴症:
元参、生地、麦冬、天冬。
B付交感神经兴奋偏亢的疾病: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
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1、枣仁:
()养心安神、固卫、降脂、降血压。
(闭邪,同时克产生心肌阻滞)
2、远志:
()安心神、交通心肾、益心气、水火相济。
(可耗气伤阴)
3、夜交藤:
()养心安神、养心阴、镇静抗过敏、祛风通络。
4、朱茯苓:
()心悸失眠、利尿缓而久,增细胞及体液免疫。
5、刺五加:
()对神经衰弱的失眠效果良好、增心肌营养及血流量。
6、龙骨:
()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治:
自汗、遗精、带下。
7、牡蛎:
()固涩潜阳、软坚散结、治:
盗汗、遗精、瘰疬、瘿瘤。
8、桑椹:
()疗失眠、滋阴补血、阴虚津少、口干舌燥。
9、龙眼肉:
(平)补心安神、养血益脾。
10、丹参:
()
11、茯苓:
(平)安神、治:
水湿停滞、利而不伤正气。
12、鹿茸:
(温)促进神经细胞恢复、改善神经肌肉系统机能。
13、朱砂:
(微寒)镇静安神、治:
睡卧不宁、心悸怔忡。
14、琥珀:
(甘平)镇静安神、利水通淋。
15、秫米:
(微寒)和胃安神、治:
脾胃虚热、胃气不和的失眠。
附:
解郁药:
1、合欢皮:
解郁、养心血、补五脏、补阴。
2、合欢花:
解郁、安神理气、和中开胃。
3、代代花:
解郁、理气
4、茉莉花;解郁、理气(毒)
5、玫瑰花:
解郁、理气、活血调经。
和血散瘀。
柴胡伍白芍、太子参伍合欢皮:
介于党参之补沙参之润,调肝解郁
三、提高机体免疫药物
1、人参:
()既兴奋、又镇静、调平衡、抗心肌缺氧缺血、降糖护肝。
2、枸杞子:
()调解、促进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
3、茯苓:
()明显提高免疫功能、补而不俊、利而不猛。
4、麦冬:
()提高心脏收缩和脏泵功能、大剂量降血压、中剂量升血压。
5、生地:
()促进血红蛋白恢复、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有效地对抗地米?
6、芦根:
()提高抗病力、维护心脏及消化神经的正常、解热镇静。
7、刺五加:
()调解免疫功能、可使病理低下或亢进恢复正常。
8、黄芪:
()补气、固表、利水(可使肝脾增大、脾内浆细胞增生)
9、山药:
()益肝肾、补脾胃。
10、何首乌:
()补肾益精、增强抵抗力、乌发、润肤。
11、白术:
()强壮机体、镇静、健脾、护肝、利尿、降压、抗菌。
四、增强能消化药
中成药:
保和丸,健脾丸,沉香化滞丸,疏肝理气丸,复方胃酶素冲剂
西药:
BIB6西沙比利片
1.焦三仙:
助消化
2.炒卜子:
助消化,理气、润肠。
3.鸡内金:
促进肠胃蠕动,生津,去食积。
4.旋复花:
促进肠胃蠕动,保肝利胆、升白细胞、血小板。
5.合欢皮:
促进肠胃蠕动,解郁安神。
6.桑叶:
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利胆、降血糖。
7.香薷:
促进肠胃蠕动,刺激消化液分泌。
8.紫苏:
促进肠胃蠕动,行气、宽中、助消化、助胃液分泌。
9.玉片:
促进肠胃蠕动。
10.石菖蒲:
抑制肠胃异常发酵,增消化液分泌,安志定神。
11.白豆蔻:
抑制肠胃异常发酵,疗气机不畅,胸闷不饥。
12.生姜:
促进消化液分泌,健胃增食。
13.只实:
解除痞满,
14.半夏:
15.三棱:
16.莪术:
附:
补胃阴药物
1、沙参:
(微寒)养胃生津、润肺止咳、治疗阴虚口燥
2、西洋参:
(甘凉)养胃生津、补肺降火、治疗干咳无痰、肺胃津伤
3、玉竹:
(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治疗肺胃燥热
4、石斛:
(微寒)滋养胃阴、清热生津、治疗口干口渴
5、天冬:
(大寒)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治疗阴虚内热、津枯口渴
6、麦冬:
(微寒)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疗口干、痰稠
五、引经调和药
1、桂枝:
药性走上肢,行至肩臂手指。
2、稿本:
药性走头部,治疗颠顶痛、头痛、鼻塞。
3、羌活:
药性走上半身,治疗各部位疼痛。
4、独活:
药性走下半身,治疗各部位疼痛。
5、桔梗:
载药上行,走胸膈以上。
6、牛膝:
载药下行,走膝盖以下。
7、陈皮、青皮、只壳、只实:
调理气机: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8、细辛:
少阴引经药。
9、柴胡:
治疗少阳病。
10、甘草:
调和诸药,解毒。
11、蜂蜜:
缓解药性,缓解毒性,润肠、安五脏。
12、大枣:
调和营卫,养血安神,益气。
六、解毒药
1.生姜:
解半夏、天南星毒,解鱼、虾、蟹毒。
2.紫苏:
解鱼、虾、蟹毒。
3.绿豆:
解农药、铅中毒。
4.甘草:
解食物、药物毒。
(对抗皂甙溶血)
5.鹿茸、女贞子:
解慢性苯中毒。
6.土茯苓:
解汞中毒、疗梅毒。
(除湿解毒利关节)
7.半边莲:
毒蛇咬伤半边莲25克捣敷二次25克煎服日三次。
i.狂犬病:
鲜叶200克搅汁,小杯内服日三次。
8.骨碎补:
抗链霉素毒性、及抗过敏。
9.防风、绿豆、红糖、甘草:
可解生赭石引起的坤中毒。
10.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
可预防破伤风。
七、肝、肾、肺、胃补阴药
1.十大功劳:
(凉)滋肝肾、补阴虚、退虚热、治肺痨。
2.黑小豆:
(平)滋养阴血、平肝阳、治盗汗及肝阴不足证。
3.桑寄生:
(平)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
4.黑芝麻:
(平)滋养肝肾、润燥滑肠、治须发早白。
5.女贞子:
(凉)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6.枸杞子:
(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治肝肾不足、头昏目暗。
7.旱莲草:
(寒)益肝肾、凉血止血、治崩漏及须发早白。
8.龟甲胶:
(平)(又名龟板)滋肾阴潜阳、益肾健骨、治肝阴不足证。
9.鳖甲:
(平)(鳖甲胶滋阴又活血)滋阴潜阳、治疗阴虚证。
10.山药:
(平)益肝肾、补脾胃。
11.绞股蓝:
补气养阴、降血脂、加俗脂类代谢、抗衰老、清肺化痰、安神。
12.桑椹:
(甘寒)滋阴补血、治疗肝阴不足、口干舌燥、阴虚失眠。
13.白芍:
(寒)
14.知母:
(苦寒)泄肺滋阴、治肺胃实热、阴虚盗汗。
15.沙参:
(微寒)养胃生津、治阴虚口燥。
16.西洋参:
(甘凉)养胃生津、补肺降火、治肺胃津伤。
17.石斛:
(微寒)养胃阴、清热生津。
18.玉竹:
(微寒)养阴润燥、治肺胃燥热。
19.太子参:
(平)
20.麦冬:
(大寒)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治阴虚内热。
八、肝、肾补阳药
1.鹿茸:
(咸温)补督脉、壮元阳、生精髓。
主治:
肾阳不足,阳痿腰痛。
2.胎盘:
(咸温)益气、养血、补精。
主治:
一切虚损劳极、咳喘。
3.海狗肾:
(咸热)暖肾壮阳、补精填髓。
主治:
阳痿、精寒、无子。
4.海马:
(甘温)暖肾壮阳、消淤。
主治:
肾虚、阳痿、早泄咳喘。
5.肉苁蓉:
(咸温)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主治:
肾虚阳痿、肠燥便秘。
6.冬虫夏草:
(甘温)滋阴补肾、止血化瘀。
主治:
劳咳盗汗、阳痿遗精。
7.锁阳:
(甘温)益精兴阳、润燥养筋。
主治:
阳痿遗精、骨蒸便秘。
8.胡桃仁:
(甘温)补肾补脑、敛肺平喘。
主治:
肾虚腰痛、脚弱气喘。
9.巴戟天:
(微温)补肾助阳、强筋骨。
主治:
肾虚阳痿早泄。
10.补骨脂:
(大温)补肾助阳、补脾止泻。
主治:
阳痿腰痛、小便频数。
11.益智仁:
(辛温)补肾固精、温脾缩小便。
主治:
早泄、小便频数。
12.仙灵脾:
(甘温)补肾助阳、祛风湿。
主治:
阳痿便淋、风湿痛。
13.杜仲:
(辛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
阳痿腰痛、小便频数。
14.狗脊:
(甘温)肝肾不足、腰膝痛、足无力。
主治:
补肝肾、祛风湿。
15.菟丝子:
(甘平)补肝肾、益精髓。
主治:
阳痿、小便频数。
16.韭菜子:
(甘温)温肾助阳、固精。
主治:
腰膝痛、小便频数。
17.沙苑子:
(甘温)补肝肾、固精明目。
主治:
腰痛遗精、小便余沥。
18.莲子:
(涩平)养心益肾、补脾固肠。
主治:
心肾不交、遗精泄泻。
19.五味子:
(酸温)滋阴涩精、生精敛汗。
主治:
精滑不固、自汗盗汗。
20.芡实:
(涩平)补脾止泻、固肾涩精。
21.桑螵蛸:
(咸平)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22.覆盆子:
(微温)补肾缩尿、涩精。
九、护肝利胆药物
16、柴胡:
护胆、利肝、抗炎、解热、镇静。
保护大脑皮层细胞。
17、蒲公英:
提高胆汁流量、对抗病毒感染、疗肝炎。
18、茵陈:
保肝利胆去黄。
19、枝子:
保肝利胆。
20、生地:
护肝降糖,并可防肝糖原减少。
21、连翘:
抗肝损坏、可恢复肝糖原及核酸、核糖、疗肾炎。
22、龙胆草:
清利肝胆湿热、疗胆囊炎。
23、薄荷:
护肝利胆、抗病毒、抗菌祛痰、疗腮腺炎。
24、大青叶:
保肝护胆。
25、旋复花:
保肝护胆。
26、青黛:
保肝护胆。
27、丹参:
疗乙肝、疗肝大。
28、枸杞子:
抗脂肪肝。
29、板蓝根:
疗各类肝炎、有软缩肝脾之功
30、半边莲:
疗肝硬化腹水。
31、山豆根:
疗慢性迁移性肝炎。
32、白鲜皮:
对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33、白茅根:
对急慢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34、赤芍:
疗瘀胆性肝炎。
35、败酱草:
防肝细胞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将酶。
36、佛手:
促进肝细胞再生、将血清转氨酶。
37、黄芩:
疗湿热性肝炎、去黄疸、疗乙肝。
附:
治疗肝胆病药物
6、治疗肝大:
丹参、红花、当归、桃仁、板蓝根。
7、治疗乙肝:
丹参、紫草、茵陈、枝子。
8、传染性肝炎:
二花、芫花、马鞭草、白茅根、板蓝根。
9、急慢性肝炎:
大青叶、夏枯草、紫草、麦芽、虎杖、秦九、穿心莲、白茅根、板蓝根。
10、黄疸型肝炎:
枝子、茵陈、丹皮、赤芍、生地、丹参、葛根、大黄、黄连、黄柏。
11、促胆汁分泌:
蒲公英、马齿菜、半夏。
12、保肝护胆:
柴胡、枝子、连翘、大青叶、茵陈、薄荷、公英、复花、枝子、败酱草、青黛、白术。
13、利胆药:
柴胡、茵陈、枝子、公英、大青叶、复花、马齿菜、桑叶、青皮、薄荷、只实、白矾、青黛、木贼。
十、止咳、祛痰药物
12、鱼腥草:
清肺热、消肺炎及脓疡,治疗痰黄稠。
13、川贝:
润肺、止咳、化热痰,治疗黄痰。
14、全瓜蒌:
利胸膈、利热痰。
15、沙参:
16、麦冬:
17、知母:
滋肺阴。
18、杏仁:
宣肺、止咳、降气、祛痰。
19、旋复花:
消痰行水、降逆止吐、下气化饮除痞满。
20、前胡:
宣散风热、降气、治疗痰黄稠胸满。
21、白前:
降气祛痰、温而不燥、治疗肺壅咳满。
(寒热症均可用之)
22、板蓝根:
清热凉血、治疗黄鼻涕。
抗病毒。
23、理气活血:
郁金、青皮
24、祛风:
蝉蜕
附肺结核用药
青黛、黄连、黄柏、雷公藤、杏仁、百部、白及、安叶、夏谷草、玉竹、生地、枣仁、冬蝉、丹参、荆芥、地丁、知母、大蒜、
十一、感冒随证加减
1.风寒感冒初期:
柴胡、荆芥、防风。
2.风热感冒初期:
柴胡、二花、连翘。
或羚羊感冒片
3.流行性感冒:
强力银翘片伍抗病毒感冒冲剂
4.预防流行性感冒:
洋葱、大葱、大蒜。
5.二花、连翘、赤芍、柴胡、大青叶、紫草、公英、丹皮、地骨皮、薄荷、葛根、野菊花、鱼腥草
6.感冒闭四稍:
川芎、红花、当归、附子、丝瓜络。
7.汗出怕风:
桂枝伍白芍、黄芪或玉屏风散
8.感冒长期不愈:
(已属于小温证)柴胡、二花、连翘、荆芥、防风各20克
9.入内化热:
枝子、麦冬、知母、石膏、赤芍。
10.热入营血:
生地、丹皮、元参、赤芍、紫草、犀牛角。
11.入内化热口干:
二冬、二母、二地、丹皮、芦根、天花粉。
12.虚热不退:
鳖甲、白薇、胡黄连、银柴胡。
13.气虚血虚:
黄芪、太子参、党参、沙参、竹茹、当归、五味子。
14.咳嗽:
基本方柴胡、前胡、川贝、半夏、杏仁、郁金、
15.干咳:
麻黄、杏仁、前胡、知母、甘草、沙参、麦冬、桔梗、青皮、郁金。
16.痉咳:
钩藤、蝉蜕、天南星、鸡苦胆。
17.白风末痰:
配伍杏仁、干姜、石膏、茯苓、白术、半夏、复花、苏子、天南星。
18.黄痰:
鱼腥草、川贝、知母、前胡、竹茹、黄芩、茯苓。
19.黄鼻涕:
板蓝根。
20.咳痰不利:
全瓜蒌、海浮石、海哈壳、桔梗、苏子。
21.火毒:
枝子、黄芩、黄连。
22.鼻塞:
辛荑、白芷、苍耳子、葱白另伍理气活血药。
23.前额痛:
白芷。
24.头顶痛:
蒿本、荆芥、防风。
25.头身痛:
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26.牙痛:
细辛。
另伍理气、活血、清热、消炎药。
27.咽喉痛:
白蔹、马勃、山豆根、青果、桔梗、元参、板蓝根。
28.喑哑:
大海、蝉蜕
29.落枕:
防风。
30.喑哑:
胖大海。
蝉蜕。
31.心火旺:
莲子心。
32.感冒闭四梢:
川芎、红花、当归、丝瓜络、附子
33.热入营血:
生地、丹皮、元参、赤芍、紫草、犀角
34.便秘:
何首乌、当归、卜子、
35.寒入肺愈:
当归、郁金、柴胡、杏仁、青皮、前胡
36.胃寒痛:
生姜切碎炒之,加红糖开水冲服
37.胃热:
石膏、竹叶、芦根、玉竹、竹茹、太子参、枝子
38.胃逆:
生者石、柿楴
39.肺阴虚:
知母、黄精、郁金
40.肾阴虚:
二地、山茱萸
41.脾虚:
党参、白术、山药
42.汗出怕风:
(汗落低烧)桂枝汤加柴胡、白芍
43.汗出怕风:
玉屏风散加黄芪、白芍
44.流感:
强力银翘片或抗病毒感冒冲剂
45.抗流感中草药:
二花、连翘、薄荷、野菊花、地骨皮、白头翁、贯众、紫草、赤芍、柴胡、葛根、鱼腥草、丹皮、蒲公英、大青叶、
十二、各类炎症、荨麻疹选药
1.淋巴炎:
夏枯草、元胡、柴胡、元参、二花、连翘。
2.淋巴结核:
槐花、夏枯草。
骨碎补2克研末入鸡蛋内用面包好,柴火烤焦食蛋一月愈。
3.肺结核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紫草、侧柏叶。
4.结核性胸膜炎:
牡蛎、全瓜蒌。
5.流行性乙脑:
大青叶、龙胆草、羚羊角、贯众。
6.细胞侵润症:
芦根。
7.溃性淋巴结核:
青黛。
8.结核性骨髓炎:
地榆。
9.结核性脑膜炎:
白僵蚕。
10.结核性漏管:
白芨。
11.结核热:
知母。
12.肺结核咳血:
贯众。
13.真菌性肠炎:
白头翁。
14.流行性乙脑:
大青叶、龙胆草、羚羊角、贯众
15.细胞侵润证:
芦根
附:
荨麻疹选药
1.风疹:
荆芥伍薄荷、二花、鱼腥草。
2.荨麻疹:
荆芥伍浮萍、研末加白糖冲水服。
3.顽固性荨麻疹:
僵蚕10防风10山楂30白寇15蝉蜕6绿豆皮30荆芥20竹茹10白砂糖30(此方三次可愈)
十三、十八反十九畏
1、十八反:
1、乌头: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
2、甘草:
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3、藜芦:
党参、元参、人参、(诸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
1、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
2、巴豆~二丑丁香~郁金牙硝~三棱
3、人参~五灵脂官桂~赤石脂犀角~川、首乌
十四、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疾病
1、眼干涩:
缺A\B胡萝卜素
2、眼圈黑:
缺A\C\E
3、视力差怕光:
A\B1\B2硒
4、罗圈腿:
A\D钙
5、个子不高:
A\D钙\锌
6、疲乏:
B1\B2\B6\锌
7、虚汗盗汗:
D\钙、铁
8、牙龈出血:
C\钙
9、鼻子出血:
C\钙
10、牙齿脱落:
D\钙
11、牙齿不固:
A\钙、铁
12、舌红口烂:
B1\B2\B6
13、口臭:
B6\锌
14、食欲差:
A\B1\铁
15、贫血:
B6\铁、叶酸\B12
16、手足凉:
B6\铁、叶酸
17、贫血面苍白:
B6\铁、叶酸
18、发育迟缓:
A\B1\B2\锌\铁、叶酸
19、头发黄分叉:
E\铁
20、皮肤色差:
B1\B2
21、脱发头屑多:
A\B6\锌\钙
22、皮肤干粗:
A\B6\锌
23、面部色斑:
C\E\叶酸
24、面黄或白:
C\B1\钙
25、面黄肌瘦:
锌\铁、叶酸
26、咀唇脱皮:
A\B2
27、厌食偏食:
B1\锌\铁、钙
28、注意力不集中:
B1\B6\锌
29、容易感冒:
A\锌\铁\硒
30、多动烦躁:
A\C\B1\铁\锌
31、腰酸背疼:
D\B6\钙
32、腿抽筋:
D\B6\钙
33、记忆力差:
B1\B2\B6锌
34、反应迟钝:
B1\B2\B6锌
35、头昏眼花:
B2\锌\铁\硒
36、血管无弹性:
A\C\E\B2\B6\钙
37、过早出现老年斑:
A\E\硒
38、骨质流失性骨折:
C\D\钙
十五、心身健康
1、健康的分类:
1、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4、良好的道德修养
2、健康的四大要素:
1、积极乐观的心态2、充足的睡眠6-8小时
3、适量的运动4、均衡的营养
3、八大营养素:
1、蛋白质2、脂肪
3、纤维素4、水溶性维生素B\C
5、脂溶性维生素A\E\D\K6、碳水化合物
7、矿物质:
钙镁铜铁锌碘等、8、每日6--8杯水
4、食品的搭配:
克/日
1、五谷杂粮300--500克2、肉蛋类100--200克
3、水果类100--200克4、蔬菜类400--500克
5、豆奶类50---200克6、油脂类30克内
5、营养平衡中区
免疫
内分泌神经
6、八大垃圾食品
1、油炸类2、烧烤类3、腌制品4、方便面
5、饼干糕点类6、果脯罐头类7、肉类加工品8、碳酸饮料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草药 调节 平衡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