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5757237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20KB
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方案.docx
《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效学习模式研究方案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
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
一个人如果不会使用多媒体电脑,信就不会快速地获取、处理、应用信息,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
在信息社会,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展,学习的任务不再局限于课堂上传授知识,学习的重心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和发展,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成为可能,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的自我体验和自主探究,建立的是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题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逐步成为现实。
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全面实施,加速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显得越来越普遍。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确实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集体化、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则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富于个性化的多种学习行为;传统教学是说教式的、分学科的定时教学,信息时代应是交互式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的学习。
面对这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
构建一个既适合于师生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平台,构建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在线学习”模式,Internet探索学习模式等。
通过研究与应用,可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为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拓展性的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在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模式的创新研究,特别适应于目前小学的实际情况,值得我们为此进行探索,这对于如何高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资源,创新我们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育者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注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认为教育者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育者应当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以信息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辅。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学习模式的研究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整个研究离不开信息论和网络技术理论的指导。
3、依据现代教育论。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有学习策略的,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
四、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界定为:
在信息技术的文化背景下,学校建设和优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环境资源,在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以获取直接经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活动,建立学生有效的学习模式进行实践研究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内容及目标:
通过本课题实验,探究出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学习模式,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及学习模式的创新,取得实施这一学习模式的科学数据与实际经验,并形成系统的书面研究成果,带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我校教学质量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理论;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符合教学需要的新的学习模式。
2、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将信息资源和学习任务有机整合,通过建设学习网站、收集资源研制、开发学习平台;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
3、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对策。
研究新学习模式与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系。
4、建立与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我校学习资源库
六、创新之处
1、选题切入点独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习模式”课题虽然已有不少学校进行研究,但在信息时代环境时代的今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的新特点,研究将呈现新的视角。
2、符合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潮流,体现新课程的本意。
对现有的学习模式进行改革,促使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全新变革。
3、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本素质:
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极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七、研究思路
1、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
根据不同的条件,我们预设构建如下四种小学生新学习方式:
(1)课堂“在线学习”方式。
(2)探索学习方式。
(3)游戏型学习方式。
(4)视听学习方式。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小学生学习过程。
根据匹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直观教学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网页,可以以图片、录相或动画的方式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难以观测的知识可视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和嘴巴,这可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
其次就是知识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3、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运用新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通过上述种种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4、通过新学习模式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探究小学生学习模式,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师在研究中能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课件制作和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加善;可以培养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
5、构建学习平台,建设学习网站,能够推动学校信息化进程。
八、研究方法及措施: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阅读有关小学生学习方面的理论文献,结合小学生认知特征,研制新学习模式,具体构建了几种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应用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及时收集原始资料,进行总结、演绎,上升到理论。
1、行动研究法,在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时,将努力把握好计划、行动、考察、反馈和调整五个基本环节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每位课题研究者每学期至少做一节研究课,从而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和方法,观察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式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形成,学习效果的提高。
然后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再实践。
这样,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以体现参与和合作为特征。
2、观察法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学习模式下的外在表现进行考察,然后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3、文献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及教育界的最新动态,进行分析研究。
4、调查法(问卷、座谈),研究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统计。
这样研究与统计相结合,使我们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5、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把教育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定期进行分析综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佳效果。
以现有校园网、宽带为基础,增配高性能路由器和资源服务器,以自制、购买、共享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校园信息化资源平台,同时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九、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3.3——2013.6):
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递交上级部门审批;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完成各子课题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并修改完善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3.9——2015.2):
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开展实验课、汇报课、实验运作分析会、各类学习比赛等活动,探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常见方式。
在恰当的时候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鉴定,调整实验计划。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5.3——2015.8):
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由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进行鉴定。
十、研究基础及保障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学校按照“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整体思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开展课题实验。
2008年2月《诵读经典韵文,弘扬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及实验研究的研究报告获省市级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立项的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省级课题《写字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研究报告获得省级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电教馆课题《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优秀成果。
《在养成教育中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研究》通过升级鉴定,《经典美文图文融合教学提高小学生文明素养》通过市科技项目成果鉴定。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织结构
课题组负责人王洪芳,主持研究中央电教馆现代教育技术“九五、十五”课题《在多种媒体参与下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听、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与教》,参与研究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美育渗透》。
主持研究省级课题《诵读经典韵文弘扬民族文化》、《写字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的研究,并获得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市级优秀课题一等奖。
秦静丽等主要成员都参与了《诵读经典韵文弘扬民族文化》、《写字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三项课题研究。
课题组组长秦静丽担任学校业务副校长,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研究的课题《诵读经典韵文弘扬民族文化》获省市级一等奖,并通过国家鉴定。
另有《写字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等多个课题获省级奖励,数十篇论文在省市级发表、获奖。
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吴秋月和董喜平老师,都是省市级市级骨干教师,十分重视环境育人,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开拓新思路培养新观念》获市二等奖,参与研究《小学生作文的开放式教学研究》、《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研究》分别获得市级二等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奠定了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段向君担任学校的教科研主任,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省优质课教师、省骨干教师、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她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参与研究的多个课题分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发表。
秦静丽、吴秋月、董喜平老师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三字经》,受到了专家和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高度评价,并被评为省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多次参与其他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都是省市级或区级优质课教师,有五位教师经常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教学功底深厚,敬业上进,参与课题的热情高涨。
有了以上人员保障,相信本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图书资料,校园网、多媒体电脑等科研条件和设备。
学校各办公室都配有电脑且能上网,实验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
学校图书资料数量充分,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
(2)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市教科所、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3)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经费的投入。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生有效学习模式研究》
研究方案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建东小学
201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学习 模式 研究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