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25745031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08.26KB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docx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滴加适量的硝酸钙溶液,过滤
B
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
C
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
D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
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常见物质的区别
B.物质的除杂
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并振荡
铝制品与铜制品——观察物品颜色
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
铁粉中混有炭粉——用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
D.物质与微粒构成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铝制品与铜制品分别为银白色、紫红色(或黄色等),用观察物品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可用锅盖隔绝空气;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根据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NaOH溶液
B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D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
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
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
故选A.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氢气
水蒸气
碱石灰(火碱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通过碱石灰干燥
B
硝酸钾
氢氧化钾
适量稀硫酸
过滤、蒸发结晶
C
二氧化锰
氯化钠
加水溶解
过滤,蒸发结晶
D
氧化铁
铁
过量的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碱石灰中的火碱是氢氧化钠,生石灰是氧化钙。
氢氧化钠易潮解,生石灰能和水反应。
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A正确;
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
该反应中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B错误;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加水溶解后,过滤,烘干,即可得到二氧化锰。
蒸发结晶会得到溶于水的氯化钠,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C错误;
D、稀硫酸和铁、氧化铁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对原物质造成影响,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D错误。
故选A。
5.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A.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再加稀硫酸
B.区分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盐酸
C.除去部分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加水溶解,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
D.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加过量的氧化铜,再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先通入NaOH溶液,能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加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分离出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H2SO4能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
C。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是( )
A.碳粉(Fe2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B.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C.CO气体(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D.NaOH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碳酸钾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
A、Fe2O3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木炭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H)2能与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点睛】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除去括号中杂质目的的是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Fe(CuSO4)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KCl(KClO3)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
D.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灼热的木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N2
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K2CO3固体
KCl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稀盐酸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可将多余的碳酸钙固体除去,A正确;
B、O2与氧化铜不反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B错误;
C、稀盐酸与氯化钾不反应,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
D、Ca(OH)2与Na2CO3溶液反应能生成NaOH和CaCO3沉淀,但由于Na2CO3溶液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D错误。
故选A。
【点睛】
除杂过程中,不能与主体物质反应,不能生成新杂质,不能引入新杂质。
9.依据实验目的,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氧气和氮气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烧碱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放气体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的为氧气,木条熄灭的为氮气,能区分氧气和氮气,方案合理;
B、分别与少量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氯化铵,无刺激性气味的为氯化钾,能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方案合理;
C、把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能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方案合理;
D、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虽然能除去碳酸钠,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方案不合理。
故选D。
10.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Mg(NO3)2溶液(AgNO3)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NaCl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CO2(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D
N2(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量铁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O2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除O2应该用灼热的铜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CO气体
区分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NH4NO3和NaOH固体
鉴别
取样,加水溶解
C
KNO3(CuSO4)溶液
除杂
加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
CaCl2(NaCl)溶液
分离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来区分,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氢气,没有的是一氧化碳,A正确;
B、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取样,加水溶解,如果溶液温度下降的是NH4NO3,溶液温度上升的是NaOH,B正确;
C、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量的Ba(OH)2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把沉淀除去,但引进过量的氢氧化钡,C错误;
D、分离CaCl2(NaCl)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把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使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D正确。
故选C。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CO)
将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B
Zn粉(Ag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CaCl2)
加入适量K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FeCl2(CuCl2)
加入足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不易被点燃,应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选项A错误;
B、足量的稀盐酸能与锌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需保留的锌被除去,选项B错误;
C、碳酸钾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钾,选项C错误;
D、足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生铜和氯化亚铁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只含有氯化亚铁,选项D正确。
故选D。
二、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3.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答案】10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先求出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2.9g+326.9g-521.0g=8.8g,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Cl,但NaCl来自两部分,一是反应生成的,二是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生成的NaCl可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求解,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可通过混合物32.9g减去Na2CO3的质量
【详解】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解得x=21.2gy=23.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答: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
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
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
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
生成水的质量(g)
1
5
0.9
2
10
1.8
3
X
2.7
4
20
3.6
5
20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CuCOH
(2)15(3)8.8
【解析】
(1)根据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孔雀石是一种铜矿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增减解答
(2)由表可知生成5g沉淀同时生成0.9g水,第三次还是生成0.9g水,所以沉淀是生成5g,x=10g+5g=15g
(3)由表可知第四次和第五次的沉淀物和水的质量一样,说明第四次孔雀石完全分解,可知生成水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解答
设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克,由表可知最终生成水的质量是3.6g
Cu2(OH)2CO3=2CuO+H2O+CO2↑
1844
3.6gx
18/3.6g=44/x
x=8.8g
15.化学兴趣小组欲用如图某胃药标签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取20片该药片研碎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药品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共消耗稀盐酸25g,待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30.6g.
请计算:
(1)药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是0.1%)
【答案】
(1)8.4%;
(2)20.2%
【解析】
(1)每片0.5g,20片该药剂的质量为0.5g×20=10g.
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g+25g-30.6g=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4458.5
x4.4gy
84/x=44/4.4gx=8.4g
117/y=44/4.4gy=5.85g
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g/10g×100%=84%.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8.4g+25g﹣4.4g=29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85g÷29g×100%≈20.2%
答: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6.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g,分别缓慢加入到50g、100g、150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A
B
C
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0
4.0
4.0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实验中反应物氧化铜有剩余的是_________组。
(2)20g该混合物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A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将B组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提示:
若溶液中溶质含有H2SO4和CuSO4,则反应的先后顺序如下:
H2SO4+2NaOH=2H2O+Na2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
(1)A;
(2)16;(3)24.5%;(4)
【解析】
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和水,使固体质量减少,而铜不与硫酸反应,质量不变。
加入酸的量为100时,固体剩余物比加入50g酸时剩余的少,所以加入50g酸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
(2)20g该混合物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20g-4g=16g.设刚好完全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O+H2SO4===CuSO4+H2O
8098160
16gxy
80/16g=98/xx=19.6g80/16g=160/yy=32g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刚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80g,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9.6g÷80g×100%=24.5%;B组反应后的溶液中有过量的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时,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铜反应
设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m,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n;
H2SO4+2NaOH=2H2O+Na2SO4
9880
20g×24.5%m
98/20g×24.5%=80/mm=4g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4g÷10%=40g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80
32gn
160/32g=80/nn=16g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6g÷10%=160g
混合溶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如下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7.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小提示:
2NaOH+MgSO4→Na2SO4+Mg(OH)2↓;
Na2SO4溶液不与MgSO4溶液发生反应。
(1)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g。
(2)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g。
【答案】
(1)5.8g
(2)7.81%(3)5.06g
【解析】
(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96.38g+9.42g+100g-200g=5.8g
(2)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14258
yx5.8g
80:
58=y:
5.8g解得y=8g
142:
58=x:
5.8g解得x=14.2g
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为9.42g-8g+14.2g=15.62g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5.62g/200g×100%=7.81%
答: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7.81%.
(3)钠元素都转化到硫酸钠中,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15.62g×46/142=5.06g
18.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NaOH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065.116.0%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式量为化学式中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所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铜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铜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解答题含答案1 备战 中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分类 练习 分离 提纯 综合 解答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