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743582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10.37KB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docx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ﻩ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ﻩD.速率
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A.①②B.①③ﻩC.②③D.②④
6.如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ﻩ经过时间(s)末速度(m/s)
①ﻩ2ﻩ3ﻩ11
②0ﻩ36
③ﻩ0ﻩ20ﻩ6
④0ﻩ100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7.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第2s内通过2m,第3s内通过3m,第4s内通过4m,下列关于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和人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2.5m/s
C.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m/s
D.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m/s2
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选择正确的说法( )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第2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9.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mB.3.6mﻩC.6.0mD.10.8m
10.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1:
4B.3:
5C.3:
4D.5:
9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的给5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
1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1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13.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g外,还需知道下列中任一量即可求塔高的是( )
A.落地时的速度B.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
C.最初一秒内的位移ﻩD.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三、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9分)
14.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以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3)打点计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5分)(2013秋•新津县期末)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行驶,求: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x6与平均速度
;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Ⅵ.
16.(15分)(2014•漳州校级模拟)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的速度多大?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g=10m/s2)
17.(16分)(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M在0~5s的x﹣t图象,求:
(1)前3s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最后1s的速度.
(4)画出其V﹣t图象.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太阳的大小直接影响观察结果,所以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所以B正确.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所以C错误.
D、质点并不是体积很小,就能看成质点,而是物体自身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虽然原子核很小,并不一定能把它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物理学史.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对于物理中的重要事件、规律的得出要了解其发展历史,明确重要科学家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奥斯特等的主要贡献,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
【解答】解: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重力越大,物体下落的越快,故A正确;
B、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了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故B正确;
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外推,得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伽利略没有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是将斜面实验进行外推得出间接得出的实验结果,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的学习要注意平时加强积累和记忆,不可忽视,这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题,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分析甲乙状态关系.再根据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分析乙相对于丙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分析丙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
由题,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乙速度相同,状态相同.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则乙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也是运动的,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分析得知,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能力.抓住运动是相对的.基础题,比较容易.
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ﻩB.位移ﻩC.路程D.速率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速度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速度才相同.位移决定于起点和终点.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由于速率相同,相同通过的路程相等.
【解答】解:
A、相同时,两人的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同,符合题意.故A正确.
B、两人起点相同,终点相同,则位移相同.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两人速率相同,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由题可知两人速率不变,保持相同.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矢量与标题相同与不同的问题.注意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才相同.
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若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是恒定的,而速度非均匀变化,则加速度不恒定.
【解答】解:
(1)速度变化很大,但时间不太知道,所以加速度大小也不能确定.可能很小,也可能较大,所以可能存在,故是正确的;
(2)速度方向为正,但速度变化为负,所以加速度方向也为负.故是正确的;
(3)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故是错误的;
(4)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大小也越来越快,故是错误的;
故选:
A
【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决定速度增加与否.
6.如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ﻩ初始速度(m/s)ﻩ经过时间(s)ﻩ末速度(m/s)
①23ﻩ11
②ﻩ0ﻩ3ﻩ6
③0ﻩ20ﻩ6
④0ﻩ100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及根据定义式a=
,分析加速度的含义.
【解答】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得:
所以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①的加速度最大
故选D.
【点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某人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通过1m,第2s内通过2m,第3s内通过3m,第4s内通过4m,下列关于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和人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2.5m/s
C.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5m/s
D.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要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只要知道位移即可求出.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无法判断自行车所做的运动.
【解答】解:
A、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但是物体在连续相等内的位移差相等,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
B、由于物体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3.5m/s,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结论的正确应用.
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选择正确的说法( )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第2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在前2s内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后2s内速度负值,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与前2s内物体运动方向相反.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斜率研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不是零,则第2s末物体没有回到原出发点.
【解答】解: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第1s内加速度为正值,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C、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a=
=
a的大小为5m/s2.故C正确.
D、由图可知:
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不是零,则第2s末物体没有回到原出发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培养基本的读图能力:
由速度的正负读出速度的方向,斜率读出加速度,面积读出位移,等等.
9.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mB.3.6mC.6.0mﻩD.10.8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
…
【解答】解: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得:
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s3=5×s1=5×1.2m=6m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要知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1:
3:
5:
…
10.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
4B.3:
5C.3:
4D.5:
9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
【解答】解:
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
t0=
>2s
所以2s内的位移:
x1=v0t1+
at12=20×2﹣
×5×22m=30m.
而6s>4s,4s后汽车停止运动,所以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
x2=v0t0+=20×4﹣
×5×42m=40m
则: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属于刹车问题,关键要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的给5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
1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
A、“21点1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间”故A正确;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是0,路程是周长,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属于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只要运动其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C正确;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姿态可言,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1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物理意义分析速度变化情况.
【解答】解:
A、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在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加速度减小,汽车的速度增加由快变慢,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为零时,汽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加,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13.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g外,还需知道下列中任一量即可求塔高的是( )
A.落地时的速度ﻩB.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
C.最初一秒内的位移ﻩD.最后一秒内的位移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为了求高层建筑的高度,根据h=
gt2,知道石子落地的时间,即可知道高度;根据v2=2gh,知道石子落地的速度,即可知道高度.
【解答】解:
A、根据vt2=2gh可得楼房的高度h=
,故只要知道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就可求出楼房的高度,故A正确;
B、知道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无法求解出运动的总时间,也不能求解末速度,故无法求解塔高,故B错误;
C、知道最初一秒内的位移,无法求解出运动的总时间,也不能求解末速度,故无法求解塔高,故C错误;
D、已知石块通过最后1m的时间t,则最后1m的平均速度
=
(m/s),可知石块落地时的速度v=
+g
=
(m/s),根据v2=2gh可求解出塔高,知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求出高层建筑的高度,可以根据h=
gt2,通过落地的时间,求出高度,也可以根据v2=2gh,通过石子落地的速度,求出高度.
三、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9分)
14.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以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乙.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3.11m/s2 .
(3)打点计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456m/s.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去判断问题.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加速度和速度.
【解答】解: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
x34﹣x23=x23﹣x12=x12﹣x01
所以属于纸带A的是乙图.
(2)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a=
=
m/s2=3.11m/s2
(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1=
=
=0.456m/s
故答案为:
(1)乙
(2)3.11m/s2 (3)0.456
【点评】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5分)(2013秋•新津县期末)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行驶,求: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x6与平均速度
;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Ⅵ.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卡车在3s末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6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6s内的位移.
【解答】解: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为:
v=v0+at=10+2×3m/s=16m/s.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为:
=
则平均速度为:
.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为:
xⅥ=
=96﹣
=21m.
答: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为16m/s;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为96m,平均速度为16m/s;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为21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 江苏省 南通市 星湖 中学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段考 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