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docx
- 文档编号:25740580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63.33KB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docx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
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
(新华网合肥12月6日电 记者张严平、王圣志、周立民)
45岁,生命本像当空的太阳,可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走了……
悲痛瞬间爆发。
这个当年以18个红手印揭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小村庄,一夜之间再次摁下一纸的红手印,他们要留住他,永生永世。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缘?
6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小岗村,就仿佛注定了与这片土地的生死相依。
为了能留他在这里多些日子,再多些日子,小岗人曾两次摁下红手印。
万万没有想到,这第三次的红手印,竟是把他永远地留下了……
新华社照片永远的红手印——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这是2008年10月7日,小岗村新带头人、村党委书记沈浩(前右)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俊昌、严金昌、严学昌交流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
新华社发
他走进小岗,一往情深……
第一纸红手印是小岗人渴盼已久的心
沈浩,有一双总是含笑温暖的眼睛,厚厚的嘴唇透着一点拙,也透着一种执拗。
作为安徽省财政厅的一名干部,按部就班的机关生活,使这个在皖北农村长大的年轻人生活安逸平淡。
2004年,平静的日子被打断了。
沈浩被选派为安徽第一批下派农村干部,赴凤阳县小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间3年。
这一年,他39岁。
2月,春寒料峭。
走进小岗村的沈浩,所见所闻出乎意料。
尽管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小岗村第一次支部会议上,沈浩指着村委会账本上
“3万元的集体欠债、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这两个数字,掏出心里话:
“小岗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
小岗一定要发展,不发展不行啊!
”
他花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08户人家挨家挨户跑了两遍,与每一个村民促膝谈心,反复念叨一个理:
小岗村只有发展才能富裕。
他带着村里36个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去华西等先进村参观,一路走一路讨论:
与先进村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小岗下一步怎么办?
一颗颗火星,就这样洒在了沉睡多年的小岗人的心里。
这之后,沈浩争取到一笔50万元的资金,决定在满是泥泞的小岗村修上一条水泥路。
这条路,成了最终点燃起小岗村的第一把火。
沈浩没有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而是将全村男女老少组织起来,投工投劳,按劳取酬。
这样一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唤起每一个村民对小岗事业的参与感。
这是小岗村自大包干以来的第一次集体劳动,又是为自己村修路,人人心劲高涨。
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扛水泥,拌砂浆,什么活都干。
有一天傍晚,人都收了工,有一桶水泥泄漏到地上,临时找不到工具,眼看水泥就要凝固。
沈浩袖子一挽,双手插进水泥里,一捧一捧地捧起来。
旁边有村民看到了,也赶紧下手捧,一桶水泥就这样捧了个干净。
这件小事,传遍了全村。
小岗人心里的一杆秤称出来了:
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
被命名为“友谊大道”的水泥路高质量完成,节余了一半的资金。
小岗村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沈浩为每一位获奖者戴上大红花,捧上奖金。
小岗人笑了……
这之后的小岗,新事一桩接着一桩。
[1][2][3][4]
所有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全部收回;开通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修起了小岗农贸市场;建立了村卫生院;住房小区工程让26户困难群众率先搬进了二层新楼房;村里还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建的 “大包干纪念馆”,成为凤阳乃至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瓶颈,在沈浩任职的第三年被突破。
这一年冬去春来夏至秋到,小岗人有了心事。
眼看沈浩挂职期满,要回省城了。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和他的老伙伴们,凑到了一起。
这些当年连杀头、坐牢都不怕的人,这一次,真的怕了。
怕啥?
怕沈浩走。
他们合计着,说什么也得把沈浩留下。
说办就办。
几天后,一纸摁着98个小岗村村民红手印的“请愿书”递到了省城,请求让沈浩在小岗再干3年。
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摁下一个红手印更能表达一个中国农民的情感?
掏心扒肝的心愿,都浓缩在这一个个红手印里了。
组织上征求沈浩的意见,他低着头半晌沉默。
家有老母妻女,他牵挂。
然而,他终于还是抬起头,做出了留下的抉择。
98个红手印,拴住了他的心……
他引领小岗,振翅高飞……
第二纸红手印是小岗人奔向未来的梦
外表憨憨的沈浩,有着一副极敏锐的经济头脑。
财经专业毕业和省财政厅工作的经历,让他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大潮中目光超前。
他在村支部会上说:
“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
”他提出,只有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
祖祖辈辈刨地取食的农民,从不轻信抽象理论,没见到碗里的饭,一切都是空谈。
小岗村开展土地流转的第一个项目,是建立200亩的养猪场。
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
当年摁下生死红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也在其中。
沈浩和村支部副书记张秀华一趟一趟往严家跑,老人脸向东,他们转到东,老人脸朝西,他们又转到西,苦口婆心,说下的话能装满一间屋。
眼看春节就到跟前,过了年1000头猪娃子就要进村,火烧眉毛。
严俊昌的心在沈浩的诚恳与坚持中,逐渐被说服,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以及触手可及的收益,让他终于点了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一座现代化养猪场在小岗村建起,这里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到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的两倍时,小岗人开始尝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惠。
土地流转的农户,除去一年每亩地500元的租金,还在养猪场干活,挣劳务工资,再加上年终分红,一年的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随后,村里发展起粮食、葡萄规模种植以及双孢菇产业、甜叶菊种植繁殖基地等一系列现代农业。
严俊昌的儿子严德友通过土地流转,一个人承包了200亩葡萄园,每亩收益是过去的10倍。
父子俩逢人就讲:
“现代化农业是小岗人的救星!
”
村里还实现了招商引资,办起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同时,多家大型现代化企业入驻小岗,其中有美国GLG集团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广东从玉菜业有限公司,深圳普朗特集团的生态农业园等等。
新的小岗,在深化改革的阵痛中,凤凰涅槃。
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高出凤阳县农民人均水平2000多元,比安徽省人均水平高出39%,是沈浩初到小岗村的3倍。
一位朋友曾问沈浩:
“你从省城下来,离开了温暖的小家,没觉得苦吗?
”沈浩说:
“我是吃了不少苦,但看到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男人,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我能把自己最好的一段时光献给小岗,实实在在为农民干事,我觉得,值!
”
2009年秋,眼看沈浩的第二个3年又要到期了,小岗人再次坐不住了。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试探着问沈浩:
“你给我们个实话,到年底还愿不愿留下来?
”沈浩笑了:
“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一辈子留在小岗!
”
9月24日,小岗村又摁下了186个红手印,再次挽留省城来的好书记。
这纸红手印,寄托了富裕起来的小岗村人更远大的梦想……
他永留小岗,生死相依……
第三纸红手印是小岗人天高地厚的深情
沈浩是个爱家的男人,爱得就像一壶陈年老酒。
他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他90多岁的老娘,天天捧在胸口上。
他的床头摆着女儿的照片,那是他来小岗时10岁的女儿沈王一送他的。
女儿梳着两只小辫,穿着连衣裙,像一株风中的小白杨……
在小岗村的6年,沈浩有着太多不得不割舍的情愫。
到小岗的第一年,因不能再照顾一直住在一起的老娘,不得已托付给了在老家的四哥。
四哥到合肥接老娘时,沈浩握着老娘的手依依不舍,临上车时,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
“老娘,儿子到凤阳小岗工作了,一时不能回来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
”说完,给老娘磕了一个响头。
起身时,满脸泪水。
在小岗期间,沈浩一直挂记着老娘。
偶尔抽空回趟老家住一宿,总要为老娘梳梳头,给老娘洗洗脚,晚上,就睡在老娘床边的沙发上,陪她唠嗑。
他到小岗的第三年,还是因为无暇顾及,又把在省城读书的女儿送回到老家一所中学。
这里生活条件艰苦,十几个人住一个大通铺,女儿默默承受了,但她最不能承受的是,一年见不了几次爸爸。
2009年3月7日,女儿过15岁生日,沈浩下决心放下手上所有的事,可等赶到学校还是晚了。
女儿伤心地坐在学校的操场上不说话,沈浩心里疼。
突然,他对女儿说:
“看爸爸给你露一手!
”说着,两腿一蹦翻起了跟头。
40多岁的人,几个跟头翻下来,满头是汗,直喘粗气。
女儿再也忍不住,大叫一声:
“爸!
我想你呀,就是想你!
”一头扑进沈浩的怀里,号啕大哭。
沈浩紧紧抱着女儿,也哭了……
6年春秋,沈浩把一腔的爱都给了小岗的父老乡亲。
因为他不仅仅是儿子、丈夫、父亲,他的血管里,还流淌着土地给予的爱,流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2005年夏天,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
刚刚躺下的沈浩想到村民徐庆山一家住着两间危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冲进风雨中。
天黑路滑,他深一脚,浅一脚,鞋子陷到泥里拔不出来,他干脆光着脚,一口气跑到徐庆山家。
一进门,看见屋里到处漏雨,房顶上的泥灰“哗啦、哗啦”直往下掉。
他急忙跑到床边,一手抱起一个孩子,连声招呼还在发愣的徐庆山两口子:
“快走!
”他折腾了大半夜,把一家人安顿到村委会住下,这才放心地离开。
这个夜晚,让沈浩下定决心,要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
他想方设法,四处筹钱。
2006年春节,26户住房最困难的村民终于搬进了第一批新居,徐庆山一家也住上了两层楼房。
到2008年,小岗112户村民全部搬进了整齐划一的住宅新区。
58岁的村民殷广勇一家是沈浩特别牵挂的人。
殷广勇的媳妇患痴呆,有两个分别7岁和5岁的男孩,小的小,病的病,日子过得苦,别人一天吃三顿饭,他家天天两顿菜煮面,经常缺粮断油。
沈浩成了他家的常客,三天两头送油送粮,有什么难事,就从口袋里掏点钱,逢年过节更是一定要来家里看看。
他多方奔波,最终为他们全家四口办了低保,又帮助两个孩子免一切费用进了村里的学校。
在沈浩的书桌上,一直摆着他为殷广勇一家拍摄的全家福。
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1][2][3][4]
有多少难,有多少苦,沈浩就有多少爱!
69岁的五保户韩庆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哮喘,有一次突然发作,沈浩马上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派人把他送进镇医院,并捎上话,请医院全力抢救,等出了院他来结账。
韩庆江治好了病,见人就讲:
“要不是沈书记,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生,奶水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听说后,自己掏出1000块钱,送到韩德国手中。
70岁的大包干带头人关友章的遗孀毛凤英身体多病,沈浩时常掏钱接济她,并宽慰鼓励老人:
“好好活着,享享今天小岗的福!
”
村民杜永兰说:
“沈书记哪家越穷,就越爱去哪家。
我嫁到小岗村40多年了,没有见到过像他这样的好书记!
”
“有困难,找沈浩”,这成了小岗人的口头禅。
沈浩宿舍的房门从不上锁,不论白天黑夜,老百姓只要有事找他,随时都可以走进他的房间。
村里干部看他整日太辛苦,就在他的房门外面安装了一扇铁门,想让他多点时间休息。
他看到很不高兴,诚恳地说:
“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的难处,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再多的事也是分内的事!
”这扇不上锁的铁门最终成了摆设。
在小岗待得越久,沈浩对小岗的爱就越深。
他把这里视为他的故土,把这里的父老乡亲看作是他的爹娘。
有一次,沈浩和家人一起吃饭,吃着韭菜饼时,他突然哭了。
他想到了小时候家里穷,操劳一生的父亲连一块韭菜饼都没尝过。
他说:
“我为小岗村老百姓做事,就是为我父亲做事,我父亲没享受到的,我要让小岗乡亲们享受到!
”
心换心。
沈浩换回了小岗人爹娘般的情。
2007年大年三十,沈浩一早起床准备回合肥与家人团聚。
一开门,发现门前坐着邱世兰老人的孙女,说是奶奶要请他吃饭,这是她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不行。
他来到邱世兰家。
83岁的邱世兰是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正拄着沈浩从合肥给她买回的那根拐棍,等在门口。
老人备下了鸡鱼肉蛋,请外甥媳妇帮忙,做了一顿她这辈子最丰盛的年饭,还特地油炸了一盘沈浩最爱吃的花生米。
她端着酒杯对沈浩说:
“你在这里干得太不容易了,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我请你吃顿年饭,就是想表达一下我这80多岁的老太婆的心意。
”沈浩热泪盈眶,端起酒杯一干而尽。
不大会儿,四邻的乡亲们都赶来了,有的提着腊肉,有的捧着点心,还有的拿来了鸡蛋、苹果,一个劲地往沈浩手里塞……
“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
能让小岗村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这是沈浩日记里的话。
沈浩像一团火,为小岗村炽热地燃烧着,直到2009年11月6日那个黑色黎明。
他太累了太累了!
睡下后就再没有醒来……
这一天,小岗人无不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
一纸“请愿书”默默地在一双又一双手中传递,洒满泪水的纸上,再一次摁下了一个又一个红手印……
“请让我们的沈书记永远留在小岗……”
这也该是沈浩最后的愿望了。
他在给小岗村公墓选址时曾说过:
“将来我死了,就埋在这里。
”
这个“将来”让人痛断心肠!
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村。
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火焰,让这片厚重的土地抒写了新的传奇。
红手印,便是对这传奇最好的注释。
[1][2][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远 手印 小岗村 故事